?

接受

  • 論陳廷焯對稼軒詞的接受
    摘 要:在稼軒的接受史上,陳廷焯是不可忽視的一個人物,陳廷焯在詞選、詞論兩個方面對稼軒詞有所接受。陳廷焯先后編選了《云韶集》《詞則》兩部詞選,從這兩部詞選對稼軒詞的選錄來看,陳廷焯思想前后有所轉變,但其對稼軒詞的推崇是一以貫之的。在《詞則》中,陳廷焯根據稼軒詞的不同風格,將之歸于不同的門類下,比如將《臨江仙》(金谷無煙宮樹綠)歸入《大雅集》等,可見其選詞的精審。在詞論方面,陳廷焯的思想也有所轉變,后期建立沉郁說,以此標準立論評詞。陳氏在《云韶集》和《白雨齋

    文教資料 2023年9期2023-09-19

  • 辛棄疾在創作上對陶淵明詩歌的繼承與發展
    詩都有一定程度的接受。這種接受的表現是多方面的。辛棄疾在創作上對陶淵明也多有學習和借鑒,在題材內容上,學習其描寫田園的閑適高潔和飲酒的超然曠達;在藝術表現上,學習其菊花飛鳥的意象特征,化用其語言。辛棄疾從題材和藝術上都表現出了對陶淵明的繼承,并且形成了更為豐富的文學內蘊,開拓出了新的天地。關鍵詞:辛棄疾 陶淵明 題材內容 藝術風格 接受東晉陶淵明厭棄官場,歸返田園,開辟了田園詩創作的新領域,以其高潔的精神人格和杰出的文學成就影響著后世文人文學創作。這種影響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23年9期2023-09-04

  • 白居易《勸酒十四首》在朝鮮的接受及其意義
    是如何被朝鮮文人接受和修改的,并進一步探討這一文化接受過程的意義所在。關鍵詞:白居易;《勸酒十四首》;朝鮮;接受在朝鮮文壇形成“漢流”的過程中,白居易處于極為重要的地位,其影響不可或缺。白居易和他的作品廣受韓國古代文人的好評和喜好,除了廣為流傳的《長恨歌》和《琵琶行》,收錄于《白氏長慶集》(宋紹興本)27卷的《勸酒十四首》也深受朝鮮文人的喜好,并成為朝鮮文人積極模仿和學習的作品。白居易的這一組詩,雖然韓國學界在韓中比較或接受方面一直并沒有給予關注,但是明顯

    漢語言文學研究 2023年2期2023-07-05

  • 《抱樸子內篇》在英語世界的譯介與接受
    》在英語的世界的接受,由單一的探奇性接受,到譯本多樣對比接受,再到譯介一元接受。本文通過梳理《抱樸子內篇》在英語世界的譯介,系統闡述《抱樸子內篇》在英語世界的接受,并闡述讀者接受對《抱樸子內篇》譯介影響。關鍵詞:《抱樸子內篇》 譯介 接受《抱樸子內篇》由葛洪所著,鮑爾斯稱其為“中國最偉大的煉金術士,是‘中國的帕拉塞爾斯”,《抱樸子內篇》則是葛洪煉金思想、醫藥研究及道教文化集合體,深受國外學者,尤其是科學家及漢學家青睞。自1855年至今,多次將《抱樸子內篇》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23年2期2023-06-12

  • 試論馮延巳詞對韓偓詩的接受
    熱烈執著 詩意 接受馮延巳是南唐大家,其詞雖然仍承花間余緒,但又超越了花間詞單純描寫艷情的窠臼,在詞中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與家國之悲,使得一直被視為“小道”的伶工之詞變為士大夫之詞,給詞注入了新鮮的精神力量。王國維稱其詞“堂廡特大,開北宋一代風氣”[1]4242,馮延巳詞感情真摯,境界深遠,引人聯想,成為后世詞家模仿和學習的對象。但是馮詞的藝術成就并非無水之源,他也是吸收了前代優秀的文學遺產,才形成了其詞獨特的藝術風貌,接下來我們將探討馮延巳對韓偓詩歌的接受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23年4期2023-06-07

  • 莊子“言不盡意”對審美主體的影響研究
    與啟發,以及文學接受在“言不盡意”下的復雜性和多樣化?!娟P鍵詞】言不盡意;審美主體;創作;接受【中圖分類號】I712?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標號】2096-8264(2023)12-0032-04【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2.010語言作為一種交流表達的工具,在人類社會發展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但“言”終究是人這一主體所利用以達“意”的形式,在言意相互轉換的過

    今古文創 2023年12期2023-05-31

  • 杜甫在詩風與創作上對庾信的接受
    期創作中,都自覺接受和學習庾信的寫作技法,主要表現為在思想上認可庾信的遭遇,并自比庾信,在詩文中抒發與庾信共有的鄉關之思、漂泊流離的孤獨悲苦。在寫作技法上,杜甫繼承庾信的韻律、章法、字句、以賦入詩、用典等技法,在重新發現庾信價值的基礎上,杜甫也重新理解和把握了庾信詩文中的內涵,并且成就了自己詩歌的“清新”與“老成”之美。關鍵詞:杜甫 庾信 創作 接受庾信作為詩賦大家,他在創作中的成就不斷被后人發現并認可學習,對庾信的接受學習貫穿著唐代詩壇的始終,在這個動態

    文學教育 2023年3期2023-05-30

  • 中國紅色經典在英語世界的傳播與接受研究
    背后的變異機制與接受情況,一方面可以為國內研究提供新的借鑒,另一方面可以為中國文學海外傳播提供有針對性的傳播機制與路徑?!娟P鍵詞】 中國紅色經典;英語世界;傳播;接受【中圖分類號】I206?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08-0105-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8.033一、中國紅色經典在英語世界的傳播研究概況紅色經典文學指在中華人

    今古文創 2023年8期2023-05-30

  • 不應旁置的史料:書法偽作價值探尋
    象的建構,以及對接受者知識體系的影響。關鍵詞:偽作;碑帖;接受;書史形象真偽,藝術史上不可避免的話題。肆虐于市場的偽作不僅使創作者和收藏者的利益受損,也讓后世的研究者勞神費心。一個作品被放在聚光燈下,各家選用各種方式,列出證據,你方唱罷我登場,辨真去偽成為每一個研究者應當具備的基本功力。辨別真偽的過程熱熱鬧鬧,真品固然成為吉光片羽,而辨偽之余排查出的偽作通常被藝術史學者所忽略,或是不曾得到足夠的關注,成為被旁置的史料。近日再讀薛龍春的《雅宜山色:王寵的人生

    東方收藏 2022年12期2023-01-05

  • 劉辰翁的杜詩批評與接受*
    翁;杜詩;批評;接受杜甫生前曾感嘆其詩作無知音,“百年歌自苦,未見有知音”(1)(唐)杜甫:《南征》,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卷十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第954頁。杜詩引文均出自該版本,後面的引文僅書篇名、卷數及頁碼。。這種狀況到宋代發生了根本改觀。受宋代特殊的社會政治、文化思潮、學術思想等因素的影響,宋人成爲杜甫的異代知己,他們多視角、多維度地傳播、接受杜詩,楊經華稱宋代之於杜詩的接受爲“詩魂歸來”的時代。(2)楊經華:《宋代杜詩闡

    古籍研究 2022年1期2022-09-27

  • 本居宣長對儒學的接受與重構
    本居宣長 儒學 接受江戶時代(1603—1868)是中國儒家思想在日本達到頂峰的時期,也是中國儒學在日本由盛轉衰的開始。在江戶時期,日本儒學者通過對中國傳統儒家思想的接受、反思和重構而產生的“日本化”儒學,例如“朱子學”“陽明學”“古學派”等成為日本的“官學”。同一時期,一些日本學者也開始發出反對儒學的聲音,本居宣長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本居宣長是江戶時期的國學四大名人,被稱為日本“國學”集大成者。本居宣長受儒學的影響頗深,從接受儒學到反思儒學再到重構儒學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22年7期2022-07-16

  • 闡釋、理解與文本
    關鍵詞:闡釋 接受 理解 自得 文本20 世紀90 年代以來,中國闡釋學的呼聲日漸高漲,并由此啟發了關于中國古典學術之闡釋學重構的研究熱點。學者們集中精力整理中國古代的闡釋思想與實踐,而一種“面向傳統求新生”的中國闡釋學道路正在成為普遍的共識。在這條路上,我們不能僅僅滿足于古典學術的闡釋資源之“有”,而更應當明了古典學資源所蘊含的闡釋傳統到底是什么。然而這是一個相當難辦的問題。因為傳統并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毋寧說就存在于不斷地被發現的過程之中,乃是當下意識所

    名作欣賞 2022年7期2022-07-15

  • 皇象《急就章》的標本意義
    簡略分析其流轉與接受等傳播情況,并結合高二適“學草要兼章”書學理念及啟功“透過刀鋒看筆鋒”等學書方法論,重點研究學習皇象《急就章》的取法路徑和方法,以期總結前賢經驗和得失,并啟迪當下書法傳承與創作。關鍵詞:皇象;急就章;流轉;接受;標本皇象,生卒年不詳,字休明,三國時吳廣陵江都(今江蘇揚州)人。官至侍中、青州刺史。工書,尤善章草。世傳皇象《急就章》拓本,系明代楊政于正統四年(1439)根據宋人葉夢得“潁昌本”摹刻而成,因碑石刻于松江(今上海松江區),故又稱

    書畫世界 2022年4期2022-06-13

  • 論老舍對菲爾丁的接受和變異
    爾丁;小說創作;接受;變異老舍曾于1924年至1930年赴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學院教書,在任教期間,老舍最愛做的事情就是泡圖書館。正是在這一時期,老舍完成了人生中第一部小說創作,開始了文學創作之路。老舍的小說創作離不開英國小說創作文化的影響,正如老舍所言:“二十七歲,我到英國去。設若我始終在國內,我不會成了個小說家——雖然是第一百二十等的小說家。到了英國,我就拼命的念小說,拿它作為學習英文的課本。念了一些,我的手癢癢了。于是就開始了創作?!盵1]180由此可見

    美與時代·下 2022年8期2022-05-30

  • “《滕王閣序》類俳”考辨
    》 類俳 宋代 接受“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各體駢文作品歷來被批評家們看重,時常出現于后世的各種文章選本中,如《采蓮賦》《春思賦》《上吏部裴侍郎啟》《滕王閣序》《上百里昌言疏》《益州夫子廟碑》等文章都是駢文史上的名作。然而王勃駢文在駢文史上的經典地位的確立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經過后世不斷地接受才最終走向經典化。宋代就是王勃駢文接受史中一段極特殊的時期,有宋一代對王勃駢文的評價與唐、元、明、清相比都不高,針對具體篇目還產生了“《滕王閣序》類俳”這種貶損性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22年9期2022-05-30

  • 技術治下知識生產—接受理路 及其辯證省思
    取知識精神內核的接受路徑和思維方式。印刷技術主導下的人類知識紙媒化生產,遵循的是文字符號生產傳播—視讀接受的主要路徑,現代媒介技術強勢沖擊著文字符號主導知識訊息的一元格局。技術媒介參與知識生產的最初目的與最終效果間可能的差距,使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技術媒介撬動的知識編碼—解碼鏈式問題,媒介技術及其物性特征討論對知識生產—接受過程所懸設的傳播效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啟發和參照?!娟P鍵詞】技術媒介 知識 生產 接受【中圖分類號】G2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編輯之友 2022年11期2022-05-30

  • 論清代詩人顧光旭對陶淵明的接受
    表現出對陶淵明的接受,主要體現為追訪陶淵明的生活方式,創作集陶詩、和陶詩,效仿陶淵明詩風?!娟P鍵詞】顧光旭;陶淵明;接受【中圖分類號】I206?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2)18-0041-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18.012顧光旭(1731—1797),字華陽,號晴沙,又號響泉,江蘇無錫人,乾隆朝循吏。顧光旭為官清廉,愛民如子,

    今古文創 2022年18期2022-05-19

  • 殘雪作品在美國的譯介與接受
    英語世界的傳播和接受。過去三十多年來,殘雪有大量作品在美國英譯出版,且憑借獨特的藝術風格贏得了評論界的青睞,在海外獲得的關注與日俱增。但是客觀說來,目前殘雪在美國仍屬小眾作家,她的知名度、對她的閱讀和研究與國內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殘雪雖然比大多數中國當代作家在海外更有影響力,但以“墻內開花墻外香”來描述她在海內外接受狀況的反差并不準確。關鍵詞:殘雪;美國;譯介;接受一般而言,一位作家通常在本國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才會被譯介到國外,然而殘雪(1953-)似乎

    當代文壇 2022年3期2022-04-30

  • 副文本視域下對徐淳剛《月亮與六便士》中譯本的解讀
    、補充異域知識、接受譯作等方面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極大增強了讀者對《月亮與六便士》譯本的信賴度和接受度。 關鍵詞:副文本;徐譯《月亮與六便士》;讀者;接受 一、引言 威廉·薩默賽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是英國二十世紀著名的小說家、戲劇家、短篇小說家。他的作品以樸素的敘事風格和對于人性的敏銳觀察和理解著稱。英國作家、評論家西里爾·康諾利曾這樣評價毛姆:“如果一切都消失,仍然會有一個講故事的人的世界……這毫無疑問就是永

    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科版 2022年3期2022-04-29

  • 淺談李仁老對蘇軾及李白詩歌的接受
    鮮半島,一直不斷接受、吸收傳統中國詩歌并加以改造。而高麗中期的詩人李仁老融合漢詩、將自己的抱負傾注筆尖之上,展現了朝鮮半島當時的“萬千氣象”及鮮明的民族文化。關鍵詞:李仁老;蘇軾;李白;詩歌;接受李仁老,高麗王朝中期詩人,字眉叟,號雙明齋,草名得玉。善作詩,精書法。1170年高麗發生武臣之亂,在武臣專政下,文人慘遭迫害,在政治上飽受壓制。在此背景下李仁老同林椿、吳世才等人結為密友,組建文學團體,稱“海左七賢”。平日以詩會友、借酒消愁,以此對抗武人政權。李仁

    雨露風 2022年1期2022-03-23

  • 接受視域下中國共產黨意識形態建構的內在邏輯
    摘 要:“接受”是影響意識形態建構有效性的重要節點。以“接受”作為中國共產黨意識形態建構與人民之間的接榫點,基于“讀者視角”“期待視野”“內容優化”和“參與互動”的分析范式,分析中國共產黨意識形態建構的內在邏輯可以發現,始終關注“人民的接受”是“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的成功之道?!?span class="hl">接受”的特點和客觀規律啟示我們,新時代提升意識形態建構實效需繼續堅持人民視角,契合人民的期待視野,不斷優化內容,創新話語體系與載體運用。關鍵詞:中國共產黨;意識形態;接受;人民立場

    理論導刊 2022年2期2022-02-26

  • 高中畢業生對魯迅接受狀況分析
    業生對魯迅作品的接受狀況進行閱讀和認知調查分析,對比課標對閱讀的要求,發現了魯迅作品教學與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從學校、教師、學生三個方面提出開展魯迅作品學習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高中畢業生 魯迅作品 接受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學會制定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年閱讀兩三部名著。i同樣地,《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也提出了相應的要求。由此可見,課標對閱讀的要求,是高度重視的。 魯迅的作品是我們中學語文閱讀學習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22年1期2022-02-19

  • 淺析中國古典舞的美學探究與傳播接受
    討古典舞的傳播與接受。關鍵詞:古典舞 ?美學 ?神韻 ?傳播 ?接受中圖分類號:J7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2)01-0070-04 中國古典舞是一個既古老又年輕的舞種,說它古老,是因為它的體內蘊含著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同時也吸收借鑒了很多優秀的藝術形式。說它年輕,是因為它的出現到現在也沒有數百年的歷史。中國古典舞有著自己的訓練體系和審美原則,它所帶來的藝術審美經驗對中國藝術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同時也對舞蹈工作者的藝術創作

    藝術評鑒 2022年1期2022-02-16

  • 歷代詩人對伍子胥形象的接受研究
    詩人對于伍子胥的接受是全面的、客觀的,達到了清代學術所能達到的科學高度。關鍵詞:《伍子胥列傳》 伍子胥 詩人 接受一《伍子胥列傳》在《史記》中是非常特殊的一篇,它以伍子胥忍辱復仇為主題,以吳國為中心寫了幾十年中各國鉤心斗角、權謀譎詐的歷史。篇中的密室密謀、小人進讒、賢人遭誅、諸國爭霸等曲折情節的描寫,可謂波瀾壯闊、險象環生、引人入勝。此傳以伍子胥復仇為主線,牽連起了一個又一個復仇的故事。明代凌約言說:“伍子胥不忘郢也,故一傳中敘夫差,復父仇也;雖伯噽,亦復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21年12期2021-12-21

  • 梁小斌詩歌的接受美學探析
    小斌的詩歌傳播與接受已經有四十余年的歷史。在傳播與接受的過程中,梁小斌詩歌不僅展現了傳播方式與手段的多元化,而且實現了接受群體的擴大化。不同的接受者以自己的話語方式體現對其作品的接受,精英話語通過對梁小斌詩學理念的闡釋、詩歌創作特點的挖掘以及文學史的書寫,多層次多方位解讀不斷豐富、深刻;官方話語對梁小斌詩歌一直持認可態度,頻頻獲獎和入選官方教材代表著對其詩歌的接受;大眾話語因市場轉型、媒介發展等因素影響,對梁小斌詩歌的接受方式更加多元化,突出大眾讀者的主體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21年12期2021-12-20

  • 《梧桐雨》對《長恨歌》的接受與發展
    文學的前后相承與接受的角度看,后者對前者有很大程度的接受與發展,但在接受的同時他們亦各具藝術內涵。關鍵詞:白居易 《長恨歌》 白樸 《梧桐雨》 接受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故事是中國古代政治舞臺上常見的皇帝因寵愛姬妃而導致亡國的厲史事件。前期的唐明皇是歷史公認的明君治世,且風流倜儻、儒雅蓋世;楊玉環亦有傾國傾城的美貌與絕美的舞技才藝,他們的故事理應是完滿的??烧峭隄M的搭配使得玄宗不再“旰食宵衣”,轉而沉溺享樂,最終種種矛盾集結,發生“安史之亂”。于是,以天下為己

    文學教育 2021年10期2021-11-05

  • 譯介 、出版和接受:耶利內克作品在中國的傳播
    品在中國的譯介與接受經歷了大起大落。本文通過梳理耶利內克在中國大陸的譯介歷程,探討其作品在中國傳播過程中所呈現的特點以及存在的一些問題?!娟P鍵詞】 埃爾弗里德·耶利內克;譯介;接受;文學傳播【中圖分類號】H315?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41-0113-02一、耶利內克作品在中國的譯介情況埃爾弗里德·耶利內克(Elfriede Jelinek),奧地利女作家,主要從事戲劇和小說創作

    今古文創 2021年41期2021-10-27

  • 清代散曲對宋玉及其作品的接受
    于宋玉及其作品的接受既呈現出和元明散曲中一以貫之的承襲特點,即多附會于男女情事,同時亦有向本事本義回歸的出新?!娟P鍵詞】清代散曲;宋玉;接受【中圖分類號】I207?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39-0043-04宋玉批評自漢代始,史載可查者當為司馬遷“莫敢直諫”之言,這一帶有強烈批判色彩的評價不同程度影響著后人對宋玉的接受。自此以降,文人筆下的宋玉可謂褒貶不一,毀譽參半。毀之極者莫

    今古文創 2021年39期2021-10-26

  • 族裔性對美國華裔文學接受的影響
    在美國華裔文學的接受上,族裔性對其有何影響,為此領域上的相關研究提供了充足的依據和參考。另外,本文選了文獻研究法,通過篩選和查閱大量的相關文獻內容,并以此內容作為理論支撐,從而展開研究?!絷P鍵詞:族裔性;美國華裔文學;接受;影響分析國內對外國文學的接受研究很早就有開始,但是大多是對主流文學而不是非主流文學,因而雖然對美國華裔文學已有研究,但是仍較為缺乏。經過長期的發展,如今國內對于美國華裔文學的接受程度進入了高峰期,這于其族裔性特征是密不可分的,他可以促進

    速讀·下旬 2021年12期2021-10-14

  • 多學科維度科學認識與把握 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動機、過程和規律
    :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影響和制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實現的關鍵。何為接受?接受過程是怎樣的?接受規律又有什么?比較研究行為心理學、哲學認識論、教育學領域的相關理論與知識,能夠有效幫助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多學科維度中科學認識與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動機、接受過程與接受規律。這種學科間的交叉探索對于推動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改革,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具有一定的啟示作用和借鑒價值。關鍵詞: 思想政治教育? ?接受? ?教育者? ?接受主體接受在辭海中釋為受取、接納的意思。它

    文教資料 2021年17期2021-09-13

  • 接受每個孩子的不完美
    關鍵詞】不完美 接受 引領【正文】每個人的成長軌跡,都會與其品行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會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痹诤⒆映砷L的過程中慢慢來,不著急。教師要放平心態。一個人心態好了,什么都能做好。心態不好,火急火燎的,什么都不能做好。班級有個男生小A,人長得帥氣,愛讀書,文學素養又高,成績非常優秀,在學校是人見人愛的學生,任課老師都非常喜歡,回到家里,爸爸媽媽又視為掌上明珠。有這樣能干的學生,我當然十分高興,一

    家庭教育報·教師論壇 2021年6期2021-09-10

  • 英語世界中國文學選本中的賦與反思
    國文學選本;賦;接受英語世界對于中國賦的引介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開始,主要分為通俗介紹和學術研究兩個方面。目前,學術研究以美國學者康達維為代表,其出版的三本賦篇翻譯著作涵蓋了《昭明文選》的全部賦[1]451。對于賦的通俗介紹主要體現在歐美的中國文學選本中,這些文選用于課堂教學和知識普及,讀者群體主要為大學生、普通中國文學愛好者等人,影響著本土對于中國傳統文學和賦的認知。一、選本介紹:英語世界中國文學選本中的賦本文選取20世紀初至21世紀初的歐美的中國文

    文學天地 2021年3期2021-09-10

  • 清代 “ 毗陵七子 ” 對蘇軾用典手法的接受
    開了全面且深刻的接受,在“寓象于典”“含情于典”“凝理于典”等多個方面融會貫通蘇軾用典技巧,發揚蘇軾詩學精神。此次接受提升了“毗陵七子”的作詩技巧,鞏固了蘇軾的經典地位,促使了詩壇對唐宋詩成就的客觀思考?!娟P鍵詞】 毗陵七子;蘇軾;用典;接受【中圖分類號】I207?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20-0021-04基金項目: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清代“毗陵七子”對蘇軾詩學的接受研究》(C

    今古文創 2021年20期2021-09-10

  • 西班牙影視作品在中國的接受和傳播情況研究
    西班牙影視作品;接受;傳播【中圖分類號】J943?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03-0092-02基金項目:2019年江蘇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西班牙影視作品在中國的接受和傳播情況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913646001Y。近年來,西班牙與中國的交流愈漸頻繁,西班牙的影視作品也開始走進中國觀眾的視野。電影方面,自2017年以來,中國院線共引進5部西班牙電影,其中

    今古文創 2021年3期2021-09-10

  • 《第二十幕》與1990年代史詩性作品的接受問題
    嘩和史詩性作品的接受問題。關鍵詞: 周大新;《第二十幕》; 史詩 ;接受《第二十幕》是周大新書寫20世紀中國百年史的三卷本長篇小說,歷時八年創作,長達百萬字,由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出版。在1990年代的長篇小說熱中,對于歷史的探尋成為作家書寫的重心。本文嘗試通過其成書考察,回顧批評與創作的互動,以及歷經1980年代文化熱、新歷史主義等思潮,作家對于風物的發現、事件的反思及精神氣質的提煉,如何通過歷史的圖景呈現出來。并嘗試對讀同時期史詩性寫作的不同接受,

    當代文壇 2021年5期2021-08-30

  • 從現代中國對狄更斯的接受看現實主義概念在中國的流變
    年來狄更斯在中國接受和批評的主流話語。本文通過梳理建國前狄更斯在中國接受與評價的現實主義主線,對比同時期英美學界對狄更斯的評論,發現狄更斯在中國語境中接受的特殊性。由此現象出發,回歸歷史語境,探討狄更斯的接受與現代中國特殊時代和文化背景變遷的聯系,并從中管窺現實主義在中國語境下的內涵及其流變。關鍵詞:狄更斯;接受;現實主義中圖分類號:I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677(2021)1-0064-06引言自1907-1909年林紓和魏易合作翻

    華文文學 2021年1期2021-08-28

  • “非遺”語境下昆曲傳播與接受現狀的思考
    不同,其對昆曲的接受程度也不盡相同。面對“非遺”語境下的昆曲傳播,應結合不同觀眾群體的審美理念及期待視野,思考重“創新”還是重“繼承”;“曲高”如何不“和寡”;“雅”“俗”是否能共賞等問題,使昆曲在保持優秀傳統的基礎上,也能一定程度兼顧當下觀眾的審美需求。關鍵詞:“非遺” ?昆曲 ?傳播 ?接受中圖分類號:J805近年,昆曲保護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大量新編戲、改編戲登上舞臺,“昆曲進校園”活動持續展開,曲社曲會活動日益頻繁,這也導致了“昆曲熱”的出現,觀看

    藝術評鑒 2021年12期2021-08-09

  • 中國電影在日本的接受考察分析
    中國電影在日本的接受程度和原因,希望對中國電影的發展有所幫助?!絷P鍵詞:中國;電影;日本;接受1前言中國是一個文化大國,電影產業也跟隨著文化輸出走進了世界其他各國,同經濟全球化一同走向國際化,對中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交流都產生了重要影響。目前,中國電影較之其他國家相比,仍有很大發展潛力,進步空間也較大,但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接受和認可,國際化趨勢銳不可當。為了將中國電影做大做強,本文從中國電影在日本的接受度出發,管中窺豹,為中國電影更好地走向國際提出建議,希

    速讀·中旬 2021年1期2021-07-28

  • 詩史地位與時風變遷
    王粲和劉楨詩歌的接受過程,在歷代漢魏詩歌選本中有不同的體現。六朝初步確立了二人詩歌的選錄口徑,《文選》收兩人詩歌數量遠超曹操、曹丕。唐宋現存的漢魏詩歌選本,僅三種涉及王、劉詩歌,多與拾遺補闕的目的或道學思想有關。明代復古派對王、劉的評價較高,亦不乏對此的反撥。清代則各主一家,多途并進??v觀歷代選本發現,六朝是二人選本史上的黃金期,之后兩人地位明顯下降。兩人之中,王詩的接受程度更高。再就具體篇目而言,王粲《七哀詩》其一和劉楨《贈從弟》其二,是歷代公認的名篇。

    漢語言文學研究 2021年2期2021-07-19

  • 論唐太宗對王羲之書法藝術的接受
    技法及審美藝術的接受,魏晉南北朝書法(尤其是草書)理論達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高度,又對魏晉草書典范化與初唐書風的藝術追求做出了簡要探究。關鍵詞:初唐;魏晉草書;審美;接受魏晉草書是中國書法史上極盛的時期。在思想文化方面,此時期思想解放,文化活躍,實用性目的減弱,人的覺醒進而推動藝術的自覺,這時期文化呈現出多樣性和豐富性。魏晉時期是草書發展史的一個里程碑,五種書體發展至魏晉時期己經全部成形,以二王為新體草書的代表,將晉朝以前的草書作了規整和梳理,確立了草書的文化

    錦繡·上旬刊 2021年9期2021-07-15

  • 《道德經》及道家思想在德國的接受研究
    的語國家讀者中的接受程度決定該譯介作品在目的語文化中的生存價值?!兜赖陆洝纷鳛樵诘抡Z世界最熱的中國典籍傳播廣、影響大,可以說是在目的語文化中得到了廣大的認可和接受?!兜赖陆洝肥潜环g成外文發行量最巨大的世界文化名著,其外語譯本眾多?!兜赖陆洝吩诘聡?span class="hl">接受經歷了三個不同的歷史時期:從19世紀初期的基督教釋義下的《道德經》,到20世紀德國哲學釋義下的《道德經》,再到當今中國文化詮釋下的《道德經》。德國對老子及其道家思想的研究以及對《道德經》德語譯介的研究從未停

    海外文摘·學術 2021年2期2021-06-28

  • 劉心武在法國的接受與闡釋
    ,考察作家作品的接受情況,從傳統與現代融合的創作手法、反思傷痕的創作動機、歌頌無名之輩的創作主題三個方面呈現劉心武作品的法國闡釋,揭示其作品立足本土文化之根、表達世界性主題的特點,以期能為我國的當代文學研究和傳播提供有益的思考。關鍵詞:劉心武;法國;譯介;接受;闡釋劉心武是中國當代文學史上一位不容忽視的重要作家。1970年代末,他的作品就已經被介紹到法國,成為最早登上法國文學舞臺的中國當代作家之一。1979年,《中國文學》雜志在法文版(Littératur

    當代文壇 2021年3期2021-05-21

  • 副文本與《小王子》在中國的傳播和接受
    譯作、理解譯作、接受譯作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有利于擴大《小王子》在中國的影響力,從而增強了《小王子》在中國的接受度。關鍵詞:副文本;《小王子》;傳播;接受中圖分類號:I106.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3-854X(2021)04-0073-04法國作家安托瓦納·德·圣-??诵跖謇飫撟鞯摹缎⊥踝印?,最早走進中國讀者的視野,始于1979年蕭曼的譯本,刊登于《世界文學》3月號雜志。同年10月,商務印書館出版了由程學鑫、連宇合作的中

    江漢論壇 2021年4期2021-05-04

  • 蘇軾對《維摩詰經》的接受研究
    摘要:蘇軾接受《維摩詰經》有四個特點:一是采用思辨的態度對待《維摩詰經》,提出了“靜故了群動,空故納萬境”的創作論;二是他毫無門戶之見,呈現出“融三教于一爐”的特色;三是接受此經時,側重于接受其風趣幽默、游戲神通的方面;四是經中“火中生蓮花”的思想使其面對人生磨難時極為達觀,從而磨煉了蘇軾的偉大精神品格。關鍵詞:蘇軾;《維摩詰經》;接受中圖分類號:I206.5?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3-854X(2021)02-0061-05蘇軾在慘

    江漢論壇 2021年2期2021-03-16

  • 從題畫文學的角度看孟浩然在明代的接受
    其人其詩在明代的接受情況。關鍵詞:題畫文學 孟浩然 明代 接受一、明代關于孟浩然圖像的題畫文學創作明代題畫文學創作處于繁盛期,劉繼才先生在《中國題畫詩發展史》一書中也提及:“從《御定歷代題畫詩類》看,其共收錄唐以后題畫詩8962首,其中明代3752首,即占總數的40%以上。而其實際數量卻遠不至于此?!盿而明代與孟浩然相關的題畫文學作品數量亦頗為可觀。從這些題畫文學的詩題及內容來看,大致可以分為肖像畫、故實畫和詩意畫三種類型。(一)肖像畫肖像畫,指描繪人物形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21年1期2021-02-08

  • 朝鮮朝文人對錢謙益的接受研究
    詩集》;朝鮮朝;接受[中圖分類號] I312.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2007(2021)03-0099-08錢謙益(1582—1664)在明末清初文壇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受到降清變節和參與反清復明等事件的影響,其著作在清代被列為禁書,后代對他的評價也因此受到了一定影響。盡管如此,他在中國古代文壇依然占有一席之地。尤其在中國文壇唐宋詩之爭的過程中,他極力提倡宋詩的價值,對扭轉當時復古派主導的唯唐是尊的局面以及其后詩風由唐轉宋產生了重

    東疆學刊 2021年3期2021-01-18

  • 朝鮮古代詩家對白居易諷喻詩的接受研究
    白居易;諷喻詩;接受;高麗朝;朝鮮朝[中圖分類號] I312.0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2007(2021)03-0107-07一、引言白居易是中唐杰出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作在生前就傳播至古代朝鮮、日本,有文獻記載:“‘《白居易傳》曰:居易詩人爭傳之,雞林賈售其國相,率篇易一金云?!u林乃新羅,而未知國相何人。其酷好之者,豈亦知而好之者耶?”[1](1134)“其日本、新羅諸國及兩京人家傳寫者,不在此記?!盵2](第一冊,3916

    東疆學刊 2021年3期2021-01-18

  • 接受與轉化:論韓國詩人鄭芝溶對古典意象的處理
    芝溶;古典意象;接受;轉化;韓國詩人[中圖分類號] I312.6.0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2007(2021)02-088-07韓國現代詩的探索是在韓國新文化運動接受以現代主義為代表的西方文化要素的過程中進行的。韓國現代詩人為脫離抑或繼承韓國文學的內在性傳統而做出的努力,恰好鋪就了他們逐步開拓韓國詩歌現代化的道路,亦可視為對各種現代性原則的探索過程。而活躍于20世紀三四十年代韓國詩壇的鄭芝溶①(1902—1950),正處于韓國現

    東疆學刊 2021年2期2021-01-17

  • 顏歌作品的海外傳播與接受分析
    們在西方的傳播和接受情況,從文本與非文本兩個因素討論顏歌作品被西方大眾接受的原因,為促進中西方文化的廣泛交流,為中國文化“走出去”做出貢獻。關鍵詞:顏歌作品;海外傳播;接受 顏歌,真名戴月行,四川省作家協會簽約作家。迄今為止,已出版包括《我們家》、《五月女王》在內的十本小說,作品也見于《收獲》、《人民文學》等雜志,并獲得第八屆“四川文學獎”、《人民文學》“未來大家TOP20”、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潛力新人及茅盾文學獎新人獎等獎項。在同齡中國作家里,顏歌是

    客聯 2021年11期2021-01-06

  • 新舊之間:郁達夫對戲曲的“接受”與“化用”
    :郁達夫;戲曲;接受;化用學者孫郁曾深刻地指出,五四新文化群體的文化面相并不像很多文學史所描述的那樣單一,他們中的很多人始終徜徉于“新舊之間”,“一半在過去,一半在現代”。一方面他們在社會表演與公共言說中表現出激越的文化革命的意志與沖動:另一方面在個人日常生活中他們又深染“周秦漢唐間的古風”,時時流露出難以割舍的傳統情懷與審美趣味。而郁達夫無疑是其中個性非常鮮明的一位作家代表。他是新文學開拓時期最具叛逆性的作家之一,他熱情投身于新文學運動,組建新的文學團體

    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2020年4期2020-12-23

  • 王國維對西方“崇高”范疇的接受探源
    ,他對崇高理論的接受不是削足適履式的生搬硬套,而是富有理論性的創造和批評。他為西方美學的中國話語建立起到了表率作用,值得做深入探討。關鍵詞:王國維;崇高;接受;探源緒論王國維是西方美學中國化進程的第一站,是中國現代美學開創者,在促進中西方文化交匯融合方面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地位。他的“境界說”、“天才說”、“古雅說”和“無用說”等理論,歷來受學界重視和研究,至今仍保持著旺盛的生機與活力。毋庸置疑,王國維的理論思想并不是片段式的孤立存在,其中有著貫穿始終的線索

    美與時代·下 2020年9期2020-12-23

  • 韋勒克《文學理論》的中國接受探析
    文學理論》在中國接受程度并不突出。關鍵詞:韋勒克;《文學理論》;中國;接受勒內·韋勒克是西方二十世紀杰出的文學評論家和文學批評史家。其代表著作《文學理論》傳入中國后與中國文學體系融合,對中國文學文化體系地發展更好地吸納文學精髓創造了積極條件。一、《文學理論》在中國的發展與傳播20世紀60年代末期,經歷數十載歷史文化沉浮,韋勒克《文學理論》在一批具有藝術文化前瞻性學者面前得以重塑形象,以多元化藝術文化姿態被中國主流文學所接受。20世紀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為

    北方文學 2020年21期2020-12-02

  • 從湖口青陽腔班社的演變看江西民間戲班的接受與傳播
    樣式的集體無意識接受方式和湖口青陽腔班社的道德傳揚問題?!娟P鍵詞】湖口青陽腔班社;江西民間戲班;接受;傳揚中圖分類號:J825??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34-0024-02江西民間戲班在長期的發展中,一方面繼承著傳統戲曲的精華,另一方面也在不斷地接受不同區域中各種新的文化樣式的特色來增強戲班的生命力。這種傳承和接受屬于“集體無意識”性的接受。集體無意識是瑞士心理學家榮格在弗洛伊德的“無意識說”的

    戲劇之家 2020年34期2020-11-30

  • 接受理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研究
    日劇增。積極探索接受理論在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運用的辦法和措施,尋求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運用接受理論從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優解。關鍵詞:接受? 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內容被受教育者接受和吸收,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是思想政治教育最終的目的與歸宿,也是判斷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據。以往關于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研究總是將注意力放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能力上,忽視了受教育者的主體性,即大學生是否對教育內容接受、認可,導致

    時代人物 2020年22期2020-11-18

  • 略論蘇、黃、米對李邕書法的接受與創變
    米芾對李邕書法的接受一方面來源于官方的認可,另一方面源自對“二王”書法的尊崇,確立了李邕在北宋書法史上的地位。李邕開創了行書入碑的先河,其“似我者俗、學我者死”的書學觀對蘇軾、黃庭堅、米芾影響極大。本文以李邕書法在北宋的接受情況為切入點,重點探討其被蘇軾、黃庭堅、米芾接受后的創變,以期有所啟示。關鍵詞:宋四家;李邕;書法;接受作者簡介:豐俊青(1990-),女,山東聊城人,碩士,吉林建筑大學書法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美術學(書法)。[中圖分類號]:J29?

    青年文學家 2020年30期2020-11-18

  • 在“接受”和“改變”之間尋找平衡
    和痛苦,一時不能接受事實。根據精神分析理論,如果哀悼被阻隔,病理性哀傷就會出現。心理教師結合學校心理輔導的實際,應用辯證行為療法,通過情緒調節技巧、全盤接受技巧、正念技術、人際效能技巧展開對小文的哀傷輔導,效果比較明顯,小文終于能好好地和姐姐說再見了?!碴P鍵詞〕危機事件;哀傷輔導;辯證行為療法〔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20)30-0052-03一、個案概況2020年5月,復學第三周的某天,小文的班主任找到我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30期2020-11-16

  • 《中蘇文化》與蘇聯電影在中國的接受(1936—1945)
    蘇聯電影在中國的接受情況為切入點,從不同角度反映1936—1945年期間蘇聯電影在中國的傳播的情況,對進一步發掘中蘇文化、重新認識抗戰文學史、解釋蘇聯電影的工具理性在中國的影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關鍵詞:《中蘇文化》 蘇聯電影 傳播 接受中圖分類號:J9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17-0065-0419世紀末20世紀初,外來電影的日漸涌入,使得中國本土電影發展不可避免地帶有舶來品電影的鮮明特征,中國電影受影響最大的

    現代交際 2020年17期2020-11-09

  • 接受視域下高職學生晚自習改善路徑探微
    忽視了高職學生的接受問題。本文參考接受學相關理論,提出提升高職晚自習接受效果的路經a選擇?!絷P鍵詞:高職學生;晚自習;接受;改善一、高職學生晚自習接受的內涵接受學是一種比較研究模式,認為“接受,是關于思想文化客體及其體認者相互關系的范疇?!?span class="hl">接受研究關注接受者的主觀能動性并強調逆向思維,即從接受者的立場反向考慮問題,打破了順向思維習慣。高職學生晚自習接受是指高職學生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積極投入到晚自習的一種主觀能動性活動,是高職學生出于自身需要,在不同因素作

    速讀·上旬 2020年6期2020-11-06

  • 接受與流變:The Good Earth在中國主流詩學空間的沉浮
    arth在中國的接受經歷了一個曲折的過程,中國各時期的主流詩學對該作品的接受產生了重要影響。特定時期的主流文學敘述,影響了The Good Earth接受者的文本認知態度,進一步影響文本與讀者互動構建起來的文本接受過程。對The Good Earth在中國主流詩學空間的接受和流變進行客觀的述評,有利于更加客觀地看待賽珍珠其人其作。關鍵詞:賽珍珠;The Good Earth;接受;主流詩學美國女作家賽珍珠一生完成著述百余部。1938年賽珍珠憑借其代表作《大

    青年與社會 2020年26期2020-11-06

  • 多元文化碰撞下大學生對越劇的接受與傳承
    何更好的被大學生接受與傳承。關鍵詞:越劇意義;大學生;接受;傳承一.越劇對大學生的意義(一)增加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增強文化自信越劇文化底蘊深厚,它的演繹內容涵蓋了從《詩經》至今許多經典文學作品中的故事和典故。越劇將詩歌作品與文學著作通過戲曲的方式在舞臺上呈現,作品中的人物穿越時空直接與觀眾見面,生動的演繹打動了無數觀眾。當代大學生在觀看越劇表演時可以從中了解文學經典,感受中華文學作品的魅力,無論是古典詩歌還是現當代優秀文學作品,越劇都能演繹的淋漓盡致,

    青年生活 2020年8期2020-10-2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