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能偏向型技術進步對收入差距的影響:文獻綜述

2016-04-20 12:28徐瑩瑩
2016年7期
關鍵詞:偏向高技能差距

徐瑩瑩

摘 要:技術進步是經濟長期增長的源泉,技能偏向型技術進步在促進經濟增長的同時也會對一國的收入差距產生重要影響。在對相關文獻進行回顧和梳理基礎上,本文從人力資本、物化資本以及勞動力市場三大角度著手,全面分析技能偏向型技術進步對一國收入差距的作用機制。

關鍵詞:技能偏向型技術進步人力資本;物化資本;勞動力市場收入差距

一、引言

技能偏向型技術進步表示的是一種要求勞動力在參與生產時,具有更高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才能順利應用新型技術或設備進行勞動生產的技術進步方式(Griliches,1969)。20世紀下半葉,伴隨著技術進步和包含前沿技術的設備資本品投資大規模增長,對技能型和非技能型勞動的需求產生分化并出現技能溢價?;谥袊杖氩罹囡@著:1993年我國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數為0.420,就已超過0.40的警戒線,并呈不斷擴大的趨勢,2008年達到頂峰0.491,隨后稍有下降,但也都保持在0.47以上。國內大多數學者都認為技能偏向型的技術進步會使所有產業運用更多技能密集型的技術,從而擴大技能報酬溢價。只有少數的學者對其影響機制進行了研究,但大都沒有對其進行綜合系統的分析。本文擬在梳理現有關于技能偏向型技術進步與收入差距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從人力資本、物化資本以及勞動力市場三個角度入手,分析技能偏向型技術進步對一國收入差距的作用機制和差異化影響,以期為技能偏向型技術進步與收入差距關系的深入研究提供思路。

二、機制分析

首先,從人力角度角度分析。一方面,從靜態意義上來說高技能勞動力由于天賦較高、知識經驗累積較多,擁有較高的人力資本水平,廠商出于自身利潤最大化考慮更愿意雇傭生產效率相對較高的勞動者,增加了高技能人才的市場需求,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工資水平。另一方面,從動態意義上來說高技能工人更加適應技術進步,表現為在工作場所發生技術轉型的環境變化時,高技能工人的生產率受負面影響更??;或是他們可以比低技能工人更為迅速地、以更低的成本掌握生產中所需的新技術,即在新技術引入階段高技能工人具有調整自身的比較優勢。在技術進步的不同階段,教育將對收入差距產生不同的影響,在新技術出現時教育將會擴大收入差距,在技術成熟階段將會縮小收入差距;最后技能偏向型技術進步能夠提高能力的收益,通過代際流動,擴大工資差距。

其次,從物化資本角度分析。技能偏向型技術進步使得經濟發展,資本品的價格降低,促進生產者加大對技術含量高的機器設備等資本品的使用和購買。在企業進行生產的過程中,需要人力資本與物質資本結合,高技術需要和高技能勞動力相匹配,因此采用新技術后會增加對高技能勞動力的需求,提高高技能勞動力的工資水平,擴大收入差距。此外,由于技術進步是偏技能的,在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時,由于工資激勵效應等的存在,會使勞動力偏向學習與高技能匹配的技術知識以及設備。發展中國家與高技能勞動力匹配的技術知識的邊際生產率提升相對較快,從而使得高技能勞動力的需求上升,導致收入差距的進一步擴大。

再次,從勞動力市場角度分析。勞動力市場具有對勞動力資源進行配置的功能。多數學者認為技能偏向型技術進步通過勞動力市場影響一國收入差距主要借助以下三個機制:市場規模效應、市場分割效應和替代效應。由于規模效應的存在,技能偏向型技術進步的出現,最終導致高技能勞動力的工資水平和就業份額上升,而低技能勞動力的就業份額和工資水平則下降;若勞動力市場存在越明顯的分割,低技能勞動力向高技能勞動力轉化的難度越大,進而加大技能溢價,擴大收入差距。但是替代效應的存在也會技能溢價伴隨高技能勞動力供給的不斷增加而下降。綜上可知,技能勞動通過勞動力市場對收入差距的影響仍存在不確定性,需進行詳細分析。

最后,技能偏向型技術進步還會通過制度變遷對收入差距產生影響。勞動力市場中的制度變遷包括工資確定制度等。工會可以增加工人的生產性訓練,廠商接受經過工會訓練工人的條件是,工人的工資結構是被壓制的。因為工會的決定更多被中間選票所控制,所以如果低技能工人很多的話,那么高技能工人的工資將被壓制,提高低技能工人的工資,削弱技能偏向型技術進步對收入差距的拉大作用。

三、結語

收入差距過大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比如引發低收入群體心理失衡、貧富階層的利益沖突、人口流動失序等,嚴重了更會影響社會穩定。在此背景下我們從人力資本、物化資本以及勞動力市場三大角度著手,全面分析技能偏向型技術進步對一國收入差距的作用機制,并系統總結技能偏向型技術進步對收入差距的差異化影響,全面研究導致收入差距的原因,對于中國改善社會貧富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現有的研究仍存在不足:第一,國內外學者關于高技能人才的定義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根據現實經驗可知,接受過高等教育和具有較高的生產技能之間并不是完全等價的,而且企業培訓以及高等職業教育對高技能人才的培育也是至關重要的,但關于技能型人才指標的選取大多都采用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數;第二,人力資本的流動尤其是跨國和跨區域的人力資本流動會對工資產生影響,而且作為技術及相關知識的擴散途徑,流動的快慢會對技術知識擴散的速度產生影響,從而對低技能勞動力獲得技術進步相關知識的時間產生影響,進而對工資差距產生影響,但關于人力資本流動對工資差距的影響幾乎沒有學者進行研究;第三,由于技能偏向型技術進步沒有具體準確的測度指標,因此對技能偏向型技術進步對收入差距的影響大多側重于理論研究,實證研究比較少。

參考文獻:

[1] Griliches, Z., 1969, “Capital-skill Complementarity”, The Review of Economics,Vol. 51(4), pp. 65-68.

[2] Murphy, K.M. and Welch F., 1992, “TheStructure of Wages”, The 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 Vol. 107(1), pp. 285-326.

[3] Acemoglu, D., 1998, “Why Do New Technologies Complement Skills? DirectedTechnical Change and Wage Inequality”,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 113(4), pp. 1055-1089.

[4] Galor, O. and Tsiddon, D., 1996,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Growth: the Kuznets Hypothesis Revisited”, Economica, Vol. 63(250), pp. S103-S117.

猜你喜歡
偏向高技能差距
8~12歲兒童抑郁與認知重評的關系:悲傷面孔注意偏向的中介作用*
“偏向”不是好導向
實施“五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隊伍
考核偏向:錯把經過當結果
難分高下,差距越來越小 2017年電影總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預告榜
補齊高技能人才“短板”
現代學徒制培養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探索與實踐
縮小急救城鄉差距應入“法”
國內研發、對外開放與偏向性技術進步:以我國工業行業為例
幻想和現實差距太大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