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職工心理關懷的幾點思考

2016-04-21 08:58薛梅
現代企業文化·理論版 2016年4期
關鍵詞:關懷思考

薛梅

中圖分類號:F2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2-000-02

摘 要 在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的時期,職工面臨著的心理壓力不斷增大,是擺在基層工會組織面前的一大突出問題。加強職工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和平、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是工會組織目前的重要任務。

關鍵詞 職工心理 關懷 思考

當前,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工作生活節奏日益加快,各種社會壓力逐步增大,迫使職工心理相應產生較大的壓力。此時職工或多或少地會出現心理緊張、痛苦壓抑、情緒低迷、信心不足等不良心理狀態,由此導致的效率降低、士氣低落、事故增加等問題逐漸顯現。因此,如何緩解職工的心理壓力、調節職工思想情緒,促進職工的身心健康,是擺在工會組織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當前建筑施工企業職工主要心理問題分析

當前,建筑施工企業職工心理問題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工作、生活及自身等方面,如果在工作中不加以科學引導,不僅會影響個人心態,同時也會對企業發展產生阻礙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體制改革給職工帶來的心理問題。企業的改革創新,大多數職工都能夠充分認識到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同時也對企業充滿信心,但也有少數職工認識不到位,存在抵觸情緒,表現在:一是缺乏“歸屬感”。沒有將企業當成自己的家,沒有主人翁意識,企業好就干,不好隨時都有走的可能,沒有歸屬感;二是存在“危機感”。隨著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化,競爭上崗制度的建立,給職工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對于那些技術水平較低、工作不夠努力的職工來說產生了較大的危機感;三是產生“憂慮感”。一部分職工對企業的改革方向信心不足,尤其當前建筑行業競爭較為激烈,對市場競爭感到畏懼和害怕,從而影響工作狀態和情緒,表現出對企業發展自信心不足。

2.緊張工作給職工帶來心理問題。這一問題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競爭壓力。當前,企業年輕人的比例居多,每年招收大量的大學生,要想在如此之多的年輕人隊伍中出類拔萃,不僅要加強業務知識的學習,提高工作能力,同時還要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久而久之自然對身心承受力造成重壓,積之成疾,聚之成患;二是工作緊張。在施工企業中,工作緊張的現象非常突出,尤其體現在大忙季節的生產一線中,工作任務隨機性強,工作量大,時間要求緊,質量要求高,隨時需要加班加點,時間久了容易造成工作人員身心疲憊緊張、情緒暴躁,在這種狀態下工作勢必影響到工程的進度。

3.人際關系給職工帶來的心理問題。在建筑施工企業中,人與人的溝通和協調十分復雜,主要有與業主、監理、項目施工所在地政府及老百姓、協作隊伍、上下級、同事之間的關系。以上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企業的和諧與發展,如果與任何一方發生矛盾和沖突,就會造成心理問題和壓力,導致工作受影響。

4.個人情況給職工帶來的心理問題。異地戀或兩地分居帶來的家庭生活壓力是職工心中的沉重壓力,建筑企業職工長年在野外施工,男女職工比例失調,青年職工找對象比較困難,大齡未婚青年比率較高;外出職工無法顧及家人和孩子,造成家庭內部矛盾;常年艱苦的野外流動施工環境,極大地考驗著職工的忍耐力、適應力和抗誘惑力。以上這些問題是影響職工心理健康和情緒的最重要因素。那么如何調節并減輕這種情緒,是企業最值得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二、發揮工會組織在職工心理疏導方面的作用

工會組織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執行者之一,積極探索職工存在的心理上的不平衡,積極展開心理疏導工作,我認為可從以下幾點展開:

1.了解職工需求、滿足職工需要。職工的需求主要有穩定的收入、公平的報酬、升遷的機會、愉悅的工作、領導的認可、培訓的機會、家庭的幸福等。每個職工需求的側重點有所不同,因此要從職工最需要、最急迫的事情做起,努力滿足職工正當的、合理的需求,越是在困難的時候,越要關心和解決他們生活中的問題,同時要積極引導職工需求,對合理的、積極的需求應充分肯定。對不合理的、不現實的要求,要敢于否定,開展教育,加以引導。

2.關注職工心理健康,發揮企業凝聚力量。關注職工的心理健康,發揮企業文化的凝聚力量。一是要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輿論有積極作用,在正確輿論支持下,就會增強正能量,使人們堅持下去起到凝聚人心,奮發向上作用;二是幫助職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人際關系的好壞不僅影響職工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也會阻礙企業的發展。在人際溝通中,工會組織要幫助職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同時也要善于與職工談心,傾聽對方的意見,并啟發對方發表自己的見解。

三、關于加強職工心理關懷的幾點思考

要想進一步加強職工心理健康教育,使職工在工作上生活上長期保持一個愉悅的心情,我認為要著重做好以下幾方面:

1.通過及時宣傳和引導,加強職工對企業體制改革的理解和認識。一是領導班子成員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堅定的信念,要齊心協力,團結一致,給干部職工做出表率;二是要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充分利用各種會議、報紙、多媒體網絡等認真開展宣傳活動,同時對職工提出的問題,做到耐心解釋,最大限度地統一職工思想認識,使企業改革得到廣大職工的理解和支持。

2.通過增強企業文化,加強職工對企業的歸屬感、認同感,解決市場競爭給職工帶來的心理問題。一個企業要有無窮的魅力,一要有好的經濟效益,讓職工勞有所獲,取得應得的報酬。二要領導班子團結,一個團結的領導班子,能夠讓職工信服、覺得有依靠,也會讓職工們一往無前的去拼搏、去努力。三要有好的戰略和強的執行力,注重明確目標,落實到位,積極號召全員參與,提高執行意識,將個人價值觀融入到企業執行文化之中。四要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要關心職工、愛護職工、尊重職工,充分調動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熱情,激發職工潛能,推動企業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有效促進企業核心競爭力。

3.通過提升企業管理水平,解決緊張工作給職工帶來的心理問題。據調查,建筑企業職工的工作壓力正在呈上升趨勢,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房價、物價的不斷上漲,給職工尤其是剛剛畢業參加工作的年輕人造成了較大的心理壓力,同時也引起了一系的消極反應,比如沮喪、工作熱情和積極性下降等反應。要想職工與企業和諧發展,就必須做到切實關心職工利益,充分了解職工的心理需要,讓職工感受到企業對職工的關心和愛護,這樣職工就會從心理上認可企業、親近企業,從思想上放松自己,從而避免工作心理壓力的形成。增強職工榮譽感,堅持業績用人,對于工作表現突出的職工企業應破格提拔,讓他們獲得職業上的成就感,只有這樣才能增強職工的企業榮譽感和協作配合精神。堅持以疏導法、群眾參與法、民主法,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引導教育職工把注意力轉移到生產經營上來,讓職工與企業同成長、共命運。

4.通過成立心理健康引導體系,解決職工個人行為帶來的心理問題??茖W的引導,是心理健康的一把萬能鑰匙。職工心理問題的形成,往往是因為心里的有一把鎖無法打開,有些人可以通過自身緩解從而打開這把鎖,有的人卻由于心理的局限和束縛鎖的越來越緊。心理健康引導體系的作用就是能夠及時根據職工的心理狀況加以適當的心理疏導,以減少心理焦慮的發生。要充分發揮工會組織作用,關注一線困難職工,及時與他們溝通交流和談心,將萌芽的矛盾及時化解;加強學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的知識,便于對職工心理健康的引導工作,積極為項目生產和施工一線職工做好服務;在施工條件允許的條件下,落實休假制度,鼓勵職工健康的生活方式,為職工提供必要的活動場所提高職工心理健康的層次和水平。

按照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遵循人性化管理的原則,從職工最關心、最在意的事入手,重視職工心理健康教育,做好職工的思想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使職工的心理健康狀態始終處于最佳狀態,為企業經營管理增添新的生機和活力,保證企業和諧、穩定、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許罡,張經濟.匯聚正能量共筑中國夢[M].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13.5.

[2] 朱暢.激發心靈潛能[M].南方出版社,2002.1.

猜你喜歡
關懷思考
感悟關懷厚望 立志跟黨前進
現代就是細枝末節的關懷
情傾贛鄱 殷殷關懷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讓真誠關懷為醫務人員減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