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輸配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的研究與發展

2016-04-26 11:46張強
科技視界 2016年9期
關鍵詞:安全技術發展趨勢

張強

【摘 要】隨著科技的發展,電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電力供應的可靠性離不開輸配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本研究就輸配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的發展趨勢及其安全技術進行探究,并對其進行簡單闡述,期望能給研究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輸配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發展趨勢;安全技術

0 前言

目前我國各方面的發展都離不開輸配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雖然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國的輸配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得到很大的發展,然而相對于外國的輸配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我國還是略遜一籌,在供電時的安全性等方面,沒有外國技術好。而且輸配電線路帶電作業的工作本身就很危險,如果沒有先進的技術作為保障,工作人員的安全就會受到極大的威脅,所以發展輸配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顯得尤為緊急。

1 輸配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的簡單闡述

1.1 帶電作業保護間隙

目前我國的許多電力部門為了能夠有效地保證在進行帶電作業時的安全,都不斷的將設計中的塔頭加大,這樣的設計雖然符合操作的標準要求,然而這樣的做法卻使得在電網運行中投入的資金加大,加重了電力部門的資金負擔[1]。而且在實際工作中高壓電的作業是很少出現的,從此來看,通過加大塔頭來保證安全性是很不劃算的。另外,在帶電作業中加入保護間隙對工作人員的安全是很有保障,也很有效的。在進行正常的工作時,如果電壓值超過最高值,很可能造成漏電,這對整個電路的運行以及進行操作的人的安全都是很不利的,在帶電作業中加入了保護間隙,就會在其過程中控制設備的電壓,從而起到保護設備及工作任務的目的。除此之外,部分絕緣串子的質量不是很好,工作人員在進行更換絕緣串子時,很可能會因為絕緣串子漏電,而對自身安全造成威脅,在帶電作業中加入保護間隙,就可以對工作的電壓進行有效控制,進而增加了電路運行及工作人員的安全性。并且,這些保護間隙保護范圍很長,能達到幾千米,輸電線路的每個相鄰的電路間也不過一千米,因此在帶電作業時,這些保護間隙可以進行有效保護。

1.2 1000kV特高壓線路帶電作業

1000kV帶電作業是一種特高壓線路帶電作業,在進行1000kV帶電作業時,工作人員的安全是必須要注意的,否則造成的后果是十分嚴重的。因此工作人員在工作是要穿特制的屏蔽服。在一個高壓的電場中屏蔽服可以形成一個等勢體,達到屏蔽周圍電場及電流等的傷害,達到保護操作人員的目的。并且穿戴的屏蔽服最好是帽,衣,褲連體的形式,避免出現裸露皮膚的情況,避免電流的傷害。另外,為了保證屏蔽服的安全性,屏蔽服在出廠和使用時一定要進行安全測試,通過測試屏蔽服是否對電絕緣,測試其抗老化的能力以及防水防潮能力等,來決定生產出的屏蔽服是否能夠投入使用,只有達到要求的屏蔽服才可以投入使用[2]。

1.3 10kV配電線路帶電作業

10kV配電線路帶電作業一般采用間接作業法,另外還有中間電位法,分相檢修法及帶電沖水法。相對于間接作業法,中間電位法的操作工具更短,安全性更好,工作效率更高。在10kV配電帶電作業中,中間電位法的具體方法就是利用絕緣斗臂車將操作人員運送到檢修設備的中間電位,工作人員再通過小型的絕緣工具來檢修設備。在目前國內的大多數帶電作業公司中采用頻率最高,最安全可靠的也是這種作業方式。分相檢修法就是把檢修相的電壓降至零電壓,將旁邊兩相的電壓提高至線電壓,操作人員再對需要檢修的設備進行檢修,這樣既不會對其他兩相的設備造成傷害,還能保持正常通電,但是在工作過程中工作人員要小心跨步電壓和接觸電壓以免對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帶電沖水法有兩種絕緣方法,一個是單獨依靠水柱來進行絕緣,另一個是需要水柱和絕緣桿配合使用,一起起到絕緣作用,然而由于水柱的電性能較差,所以在保障工作人員人身安全的方面,后者起著重要的作用。

2 輸配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的發展趨勢

目前我國的輸配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的發展趨勢主要包括兩個方向,一個是進行帶電作業的安全措施研究,另一方面就是研究如何將配電網供電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截止到目前為止,雖然我國的輸配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已經取得了大跨步的進步,但是,也不能因此停滯不前,還要加強對新型的安全防護工具的研究,以及研究直升機和機器人在帶電作業中的應用方法。目前的絕緣工具已經很好地具有機械技能與隔電技能,然而在防潮,防老化方面做的不是很好,在未來的新型工具的研制中,科研人員要注重絕緣材料自身的性質,提高工具的防潮,防老化的能力。很多情況下在進行帶電作業時,人力并不能或很難完成一些工作,這時,就需要直升機來幫忙,直升機的優點就在于可以在高空拍攝,獲得一些必要的數據,這些數據相對于人力獲得的來說,不僅精確度很高,而且還很高效便捷,同時也能應用于各種地方,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很小,由于直升機進行帶電作業具有如此多的優勢,使用直升機進行帶電作業已經成為未來輸配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的不可或缺的發展趨勢。在科學技術的不斷推動下,機器人已經開始應用于多種工作之中,其主要優勢就是應用機器人進行工作可以避免出現人體損傷,尤其是輸配電線路帶電作業這種具有危險性的工作,另外還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機器人在帶電作業中的應用必然會成為未來的一種發展趨勢。

3 輸配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的安全技術

3.1 防止電流流經人體

帶電作業應在良好的天氣下進行,目前的絕緣工具在防潮,防老化方面做的并不是很好,因此工作人員在進行帶電作業時,很有可能因為絕緣工具受潮漏電,而對自身造成傷害,所以,操作人員在進行操作時,一定要做好防護,否則就會受到極大的安全威脅。例如絕緣串子由于電阻高,電容量小,漏電僅能達到微安級,然而如果絕緣串子受潮或者工作人員周圍的空氣濕度較大,漏電的電量也會達到毫安級。所以,在進行帶電作業時,一定要注意天氣的變化,防止周圍空氣或絕緣工具被擊穿從而導致電流流經人體。

3.2 工作時保持安全距離

所謂安全距離,就是檢修人員和不同電位物體間應保持最小空氣間隙距離的總稱。在判斷輸配電線路帶電作業是否安全,并不是有一個固定的標準,它需要由設備的電壓安全等級來決定。如果工作人員的安全距離不夠,可以在檢修設備和工作人員之間加一層絕緣能力較好的絕緣材料,來彌補安全距離的不足,以防止因安全距離不夠而對操作人員造成傷害,從而增加安全性;當然還可以在導線與大地間并聯一個放電空隙,把配網線路作業方向的過電壓在很短的時間內壓縮到一定的范圍,通過這些來保證安全??傊?,進行帶電作業相對來說比較危險,在進行工作時電力部門和工作人員要提高對安全距離的重視。

4 結語

總之,輸配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在我國不斷發展,即使取得了較高的成效,還是有不斷前進的潛力,在未來的發展中科研人員可以在安全措施工具材料,直升機及機器人上面多下功夫,提高我國輸配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時帶電作業是一項相對危險的工作,電力部門和工作人員也要提高對安全的重視,工作人員在工作時要防止電流流經人體并保持安全距離。目前我國的輸電線路的發展所占的比重愈來愈大,雖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但相信在不斷的發展中我國的輸配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將會更快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胡濤,胡毅,李景祿,龍立宏.輸配電線路帶電作業的安全防護[J].高電壓技術,2006(05).

[2]胡毅,劉凱,彭勇.帶電作業關鍵技術研究進展與趨勢[J].高電壓技術,2014(07):1921-1931.

[責任編輯:湯靜]

猜你喜歡
安全技術發展趨勢
Web網站安全技術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