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微信公眾號平臺的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模式淺析

2016-04-26 10:12鐘靈
科技視界 2016年10期
關鍵詞:公眾微信圖書館

鐘靈

以手機和移動設備為媒介,新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來臨。2011年1月,騰訊公司正式推出基于移動設備的微信公眾平臺。2013年7月,工信部總工程師朱宏任,在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指出,截止到上半年,我國的微信用戶已達4.9億。2013年8月,騰訊公司在推出微信兩年零七個月之后,又推出了微信5.0版。微信的公眾平臺主要有實時交流、消息發送和素材管理。用戶可以對公眾賬戶的粉絲分組管理、實時交流,同時也可以使用高級功能-編輯模式和開發模式對用戶信息進行自動回復。2013年10月29日,微信發布了新版公眾平臺,新平臺支持服務號進行新的微信認證。微信還開放了一部分高級接口和開放問答系統。目前為止,微信開放的接口權限包括:語音識別、客服接口、OAuth2.0網頁授權、生成帶參數二維碼、獲取用戶地理位置、獲取用戶基本信息、獲取關注者列表、用戶分組接口等8項。據騰訊官方2014年公布的數據顯示,微信公眾帳號總數約580萬個,活躍的用戶數已突破5億。正如微信的廣告語所說“微信,是一種生活方式?!笔聦嵣纤谌肓宋覀兊娜粘I?,也帶動了圖書館服務工作新模式的產生。

1 新媒體環境下衍生的圖書館服務新模式

智能手機與網絡合作與發展,并迅速普及。據美國尼爾森公司2013年2月發布的《2013年移動消費者報告》中顯示,中國的智能手機的普及率已達66%,超越的同期的英國和美國。移動網絡微媒體也成為了中國人社會生活中瀏覽資訊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趨勢在青少年和高學歷群體中尤為明顯,智能手機和移動網絡幾乎滿足這部分人群的全方位需求。微信在其中,以其又向性和互動性等特點,備受青睞,成為最為常用的社交工具之一。

作為文化和信息傳播中重要一環的圖書館,也應該順應這種信息服務微型化的發展趨勢,擴大、拓寬服務的范圍與形式,以滿足新的信息環境下用戶的需求。其中微信作為新媒體中的佼佼者,理所當然地成為圖書館信息服務的重要平臺之一。

2 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服務現狀

事實上,自微信公眾號推出的第三個月,也就是2012年11月起,高校圖書館就開始陸續進入微信公眾號服務領域,微信公眾號也逐漸成為高校圖書館除了網頁、微博等方式之后的另一個自媒體平臺。

整體來看,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的開通,在數量上呈整體穩步增長趨勢。也因為有網頁和微博的良好基礎,在宣傳和信息發布功能上,比較成熟,能得到定期的維護。其信息發布的內容,主要有:館情館訊、圖書及電子資源推介、服務信息、活動播報、培訓講座通知、微信互動等等?;镜姆諆热莅ǎ夯A的讀者基礎信息及借閱信息查詢、借閱排行、圖書檢索、預約服務等等。

總的來說,以圖書館單方面向讀者發布信息為主,與讀者真正的互動服務較少。而如何與讀者互動,從而了解網絡環境下移動讀者用戶的需求,從而更好地為讀者服務,是新時代、新環境下,圖書館員面對的新課題。

3 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的推廣

高校圖書館開通微信公眾號的目的是擴展圖書館服務的時間和空間,使讀者能隨時隨地接收和使用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和服務。這就意味著關注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的讀者越多,其服務效果也相應的越好,因此對于微信公眾號平臺的宣傳推廣就顯得非常重要。除微信本身有一些推廣的功能,如微信互推、搖一搖等,還可以在網站、雜志、報紙等媒體上發布微信公眾號二維碼,在官方網站、官方微博上推廣微信也是很常用且有效的推廣方式。另外,對到館的讀者,面對面傳播推廣微信公眾號,是非常親和且有效的方式,任何時候也不要忽略了人與人之間直接溝通交流的力量。

當然,在“硬件”上,好名稱、好LOGO、好的宣傳文案、方案推介以及過硬的系統、網絡及強大的數據庫支持是必不可少的,需要相關專業人士通力協作,才能把微信公眾號建設、經營好。

4 圖書館微信公眾號服務功能的完善

圖書館開通微信公眾平臺后,可依據本館微信用戶的需求,結合本館原有資源開展服務,實現各項服務功能。

一般來說有三塊基本功能:信息推送、自動應答、互動交流。信息推送,即圖書館公眾號平臺為用戶提供各類宣傳信息、服務推廣等,如各種講座、新書推薦、文化欄目、時事資訊等。此功能旨在引起用戶的關注,對樹立圖書館品牌形象、擴大圖書館知名度。自動應答模塊則涵蓋用戶常夫咨詢的內容,如本館簡介、樓層分布、開放時間、借閱制度等,基于數據庫,使用戶能以用戶ID關聯,及時查詢個人信息及借閱情況,還能附加借還提醒和到期提醒等功能,增加公眾平臺的實用性?;咏涣?,則是基于公眾號平臺,與用戶建立新的溝通模式,微信的交流平臺更加多元生動,相信在信息館員的知識結構為基礎,加以友善經營,能更好地滿足微信用戶的咨詢需求。

5 基本微信公眾號的個性化建設

基本功能實現的同時,應結合本館特色,開展個性化特色服務,能在微信用戶中樹立自己獨特的品牌形象。

各類型的讀者用戶有各種需求,對高校圖書館來說,如畢業生有論文信息檢索服務的需要;本校特色數據庫有推廣和使用說明的需要;一些老師和學生還有發表自己的觀點、看法、“坐而論道”的需要……如何吸納這些需求,并在微信公眾號上實現,技術實現是一部分,更多的還在于我們的圖書館員,發現并挖掘這些需求,再以圖書館的角度加以一一實踐,使得服務更有針對性和有效性。

開展個性化特色服務,還應該緊依本館的特色與優勢資源實現,在公眾號平臺的基礎架構上開展實施,以贏得更多用戶的關注和信賴。如語言類學??梢詫⑽⑿殴娖脚_以外語資源利用、外語學習共享之類為主方向,而藝術類院校圖書館則可以在公眾號平臺上開辟諸如學習共享空間之類的平臺,可供師生發表自己的作品、學習心得或是新近發現的好的資源,建設成為文藝氣息濃厚的共享空間。

在新媒體技術支持的同時,不要忽略了技術僅僅是種手段,維持圖書館生命力的永遠是我們的人文底蘊。微信豐富了我們的信息傳播模式,但信息本身依據于圖書館和我們的圖書館人,因此在信息的提供和選擇上,更應該體現人本的原則,體現用戶需求的同時,更要體現圖書館人的品質。

6 多媒體環境下的復合型服務模式

其實在新的信息環境下,圖書館的服務與宣傳模式非常廣泛,如官方網站、微博、QQ、微信公眾平臺等。這些信息平臺各有特點,各有優勢與局限性,各平臺之間共聯共享,更能推動圖書館在新環境下的信息服務,使得信息服務更多元、更完善、更高效。

7 結束語

近年來,微信在多個行業領域內的廣泛應用,展示出了其自身特有的巨大潛力,圖書館作為信息服務中不可忽視的重要一環,也應對其探索,增加和轉變服務模式,從而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服務內容,結合微信這種新型工具在信息組織、發布、協調、交流的優勢,不斷調整圖書館內部結構、優化自身資源,使得其服務從傳統型模式推進到網絡模式,繼而轉變為多元化模式,使得每一位用戶都能享受到自己獨特的被服務模式。在多多媒體和自媒體的環境下,讀者不再可能僅僅是單純的受眾,同時也是信息的制造者和傳播者。而帶有自媒體特色的微信能使圖書館更及時準確地了解用戶感受、收集用戶反饋,更好的、更為個性化、定制化地為用戶服務,使得圖書館“以讀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在新的信息化環境下得以更好地體現。

【參考文獻】

[1]張正.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的構建[J].研究與實踐,2014(2):26-31.

[2]張秋,楊玲,王曼.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服務發展現狀及對策[J].圖書館建設,2014(2):61-69.

[3]肖金華,黃麗紅.基于微信的圖書館信息服務模式研究[J].現代情報,2013(6):55-57.

[4]孔云,廖寅,資蕓,等.基于微信公眾帳號的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研究[J].情報雜志,2013(9):167-170.

[5]黃朝峰,石周燕,邱佳鈴.高校管方微信的研究現狀、運營特征和管理策略[J].揚州大學學報,2016(2):49-52.

[責任編輯:楊玉潔]

猜你喜歡
公眾微信圖書館
公眾號3月熱榜
公眾號9月熱榜
公眾號8月熱榜
公眾號5月熱榜
圖書館
微信
微信
微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