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藥學職業教育為導向的《藥學導論》課程的構建與實踐

2016-04-26 15:40鄧禮荷邵艷華張耀鵬甘柯林吳美珠
關鍵詞:藥學職業教育

鄧禮荷 邵艷華 張耀鵬 甘柯林 吳美珠 劉燕

【摘 要】 對《藥學導論》的課程內容進行教學改革,將藥學各分支學科的知識中融入藥學職業的崗位教育中,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項目教學法,以職業能力的學習為重點,將藥學專業的學科知識、工作崗位的職業教育和實踐教育結合在一起,創新教學內容與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提早了解企業各工作崗位,培養其職業素養,使之樹立職業目標,作好職業規劃,同時激發學生對本專業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關鍵詞】 藥學導論;職業教育;藥學

【中圖分類號】G64.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7-00-02

高職院校以“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材”為目標,豐富了高等教育的結構體系,形成了高等職業教育體系框架,但高職院校的課程模式尚未形成,仍不能滿足專業培養目標的需要。

《藥學導論》是面向藥學專業一年級新生開設的專業基礎課,本課程主要簡要地介紹藥學的概念、性質、任務、各分支學科的基本概況、研究領域、學科進展,使學生早期了解藥學熱愛藥學、獻身藥學[1]。本課程內容涉及的學科有《藥物化學》、《天然藥物化學》、《藥理學》、《藥物分析學》、《藥劑學》、《中藥學與生藥學》、《生物技術制藥》、《藥事管理學》,這些學科都作為藥學的專業核心課程,在二年級將會進行重點的學習,但對于這些專業性較強的概念等內容的學習,一年級的藥學新生會比較吃力,而且沒有其它專業基礎課的支撐性學習,對專業學科的概念性的學習與認識,也是處于模糊的階段。

因此,對《藥學導論》的課程內容和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改革,將藥學職業教育納入到課程內容的體系中,與行業企業共同合作開發適應現代藥學高等職業教育發展需要的課程,對于促進藥學專業課程體系的建設、促進藥學專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就業模式的轉變有著重大的意義。本文就以藥學職業教育為導向的《藥學導論》課程的構建與實踐進行探討:

一、《藥學導論》課程教學內容存在的問題分析

在我國的本科院校已開設《藥學導論》課程,大部分高職院校也已開設《藥學導論》及《中醫藥學導論》課程,但高職院校開設的《藥學導論》課程,在知識內容上僅限于將藥學各分支學科的基本理論知識進行理論性的講授,而未將藥學職業教育納入到《藥學導論》課程的教學中,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目標模糊化,目前,《藥學導論》課程教學體系存在以下不足:

1.缺少行業指導性教材,均以本科教材作為高職院校的教材。

2.普遍存在理論性過強而與行業結合教學偏弱的問題。

3.專業教師普遍缺乏實踐經驗、師資力量相對不足。

4.對實踐的重視程度不夠:學校實訓資源相對匱乏、硬件建設還不到位,專業實訓基地接納能力有限,均不能提供較多的見習崗位;實習基地不能發揮作用。

5.對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缺乏手段和措施。

因此,針對上述的問題,為了使高職高專的學生盡快地融入到藥學專業的教育中,有必要地對《藥學導論》的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對《藥學導論》課程教學內容的構建與實踐

通過與行業企業專家對藥學專業職業崗位的分析,以及對藥學工作崗位的調研,以藥學職業工作崗位為主線,對本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重組,分成三大模塊,一是理論講授:由藥學專業基礎知識、藥品的生產、藥品的檢驗、藥品的經營和藥品的使用等五個教學任務組成,并在每個學習任務中滲透與之相關聯學科和崗位要求,具體如下表1:二是開展專題講座:邀請藥廠、醫院和醫藥公司的行業專家進行專題講座,讓學生加深了解這三個就業方向的行業發展前景,工作崗位的設置以及崗位的能力要求;三是參觀學習:組織學生參觀本校的模擬藥房和外出參觀醫藥公司,讓學生對以后的工作崗位有直觀和感性的認識。

(一)采用任務驅動,以學生為中心的項目教學法進行教學任務的學習

為完成每個教學任務的教學目標,并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采用任務驅動,以學生為中心的項目教學法,即教師布置任務→引導學生學習必要的知識→小組討論→小組匯報→教師點評與講授。在整個教學任務完成的過程中,教師起著指導和引導的作用,下面以藥品的生產這個教學任務為例進行示范性講解:

1.教師布置任務

根據教學任務,在每個教學任務下選取一個經典的案例,如藥品生產方面選取“欣弗事件”,藥品檢驗方面選取“亮菌甲素注射液事件”等作為藥學專業經典的教學案例,將班上的學生分成四組(設一組長),由組長安排每個案例下查閱的任務,組員查閱資料后,由組長組織組員進行討論和總結,制作PPT在課堂上進行匯報。

如第一組分配到查閱藥品不良反應事件中的欣弗事件,則可利用雜志或網絡資源對欣弗事件進行了解,在查閱該事件的過程中,學生要解決以下問題:第一是查閱事件發展的經過,事件的處理結果,事件造成的社會影響、事件產生不良反應的原因、事件由什么部門按照什么法規進行處理;第二是該事件與哪些藥學專業學科相關;第三是學生要了解注射液生產的流程,藥品生產方面中有什么工作崗位,崗位能力要求是什么。

2.課堂上進行引導性的學習

圍繞“藥品的生產”這個教學任務的教學目標,在課堂上進行創設情境的引導性學習,在組長對欣弗事件進行匯報后,對其匯報的內容進行學科知識和崗位能力的滲透,具體如下表2:

(二)舉辦專題講座,擴展知識面

邀請行業的專家,對藥品生產企業、經營企業和醫院等三個主要就業方向的企業進行專題講座,讓學生了解藥廠、醫藥公司或醫院的基本架構,認識各部門的名稱、相互關系和主要工作職能,各工作崗位的工作流程,以及每個崗位對工作人員的知識、能力和素質要求,從而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將來到上述的工作單位,可能會在什么崗位工作,每個崗位具體是做什么工作的,工作中要具備什么知識、能力和素質,使之成為學習的目標和動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使學生早期接觸工作崗位,對今后的擇業或就業具有良好的指導作用。

(三)參觀學習,拓展學生視野

利用校內外的實訓基地,組織學生參觀本校的模擬藥房和外出參觀醫藥批發公司,讓學生直接地接觸藥品經營和使用的工作崗位,了解企業各工作崗位的要求和企業文化,培養其職業素養,使其樹立職業目標,作好職業規劃,并激發學生對本專業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三、結語

對《藥學導論》的課程進行教學改革,適應了新時期人才的培養要適應行業需要的要求,使課程內容與企業各工作崗位緊密接觸,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為課程改革的核心,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分成理論講授、專題講座和參觀學習三大模塊,并以藥學職業教育為導向,引入藥學行業經典的“藥害事件”案例,在案例教學中滲透藥學專業的學科知識和職業崗位知識,對學生進行“三早”模式的培養,讓學生早期接觸職業崗位,早期規劃職業生涯,早期參加職業社會活動。

本課程的教學改革在12級、13級和14級藥學專業的學生中進行,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清楚地認識到畢業后的就業方向和工作崗位情況,在一年級時,就樹立了畢業后的就業方向,做好職業規劃,加強對本專業知識的學習,12級藥學專業畢業生總體就業率達99.9%,并以藥品的生產、經營和使用等三大就業方向為主,而13級藥學專業學生也順利地到各藥學行業的工作單位進行實習,14級藥學專業的學生也以極高的學習熱情在進行專業課程學習,由此,可見,本課程的教學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參考文獻:

[1]楊世民,藥學概論,科學出版社,[M],2009年12月

猜你喜歡
藥學職業教育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基層醫院藥學人員培養之思考
藥學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改革探索
提高藥學專業有機化學教學質量的探索
《藥學進展》在國內66種藥學類期刊中篇均下載量排名第1位
高職高專藥學專業教學改革與思考
對醫院藥學服務的認知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