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新課程改革下高中數學教學

2016-04-26 10:01葉明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合作學習高中數學

葉明

【摘 要】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教學內容、教學評價、教學功能等各方面均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也給廣大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課程改革能否順利實施,教學方式能否真正轉變,關鍵在于教師理念的轉變和運用。

【關鍵詞】 高中數學;新課程改革;教學模式;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7-0-01

針對高中數學新課程改革問題,我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進行了如下探究。

一、轉變教師的觀念,促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發生轉變

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在數學領域,學生的數學成績優秀,甚至有的學生奧數比賽屢屢奪冠,但是,當學生走出校門,在數學研究成果方面卻并不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們的數學課堂采取的教學方式是填鴨式教學模式,教條式地灌輸給學生,教出來的學生是記憶型。而新課程改革下的數學教學是為了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的能力以及創新能力,讓他們學會運用數學知識和技能去探索新的知識。因此,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改變教教材、灌輸知識的教學方式,從臺前轉向幕后,同時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博采眾長,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而學生也要改變依賴別人的學習方式,在課堂上主動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二、根據學生的心理需求調整教學思路

在新形勢下,數學教學應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積極去學習,提高探究能力。中學生的身體、心理發展逐步完善和成熟,他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又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他們和小學生不同,有時候想表達自己的見解但是又不好意思。

教師應根據學生的這些特點,創設貼近學生的情境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精心設計懸念的問題調動學生的參與性,利用開放的問題促進學生合作探究,設置有挑戰性的問題促進學生積極思考,設置抽象的問題激發理解和想象。有效的設置都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設定有效的教學目標;課堂導入得新穎、獨特,在最短時間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握課堂教學節奏、問題的難度和密度,找準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讓學生努力后達成目標;構建和諧、民主的課堂氣氛,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

三、讓學生意識到學知識是獲得更多知識的手段和工具

在以往的數學教學中,學生為了做題而做題,做題是唯一的目的,習慣搞題海戰術,學生永遠有做不完的數學題?,F在的數學教學要讓學生明白:學習知識是為了解決問題,因此學生的興趣、掌握知識的牢固性,都取決于這一點。教師要讓學生自主發現知識,明白知識的形成過程,以及知識之間的遞進和交融,通過用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體驗到一種成就感,在學習和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四、要切實提高課堂實效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課堂教學方式發生了顯著性的變化,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存有為了熱鬧而過分追求形式的現象。

(一)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同時也要講究課堂效率

在一些國際性奧數比賽中,我們也經常會發現中國學生非常優秀,這和傳統教學模式功能是分不開的,因此,新課程改革并不意味著全部否定傳統教學模式,而應找到知識生成和雙基訓練兩者的平衡點,應把傳統教學和主體教學有機結合在一起,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同時也要加強基礎訓練。

(二)有效開展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成為了數學課堂上的一個亮點,這種學習方式被廣大數學教學所運用。在運用合作學習的時候,表面上看學生討論熱烈,也有多方互動交流,但是合作學習能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和教師的組織、引導有很大關系。要想提高合作學習的實效性,就要鼓勵學生積極發言,不能把學生限制在教師事先設計好的條框內,否則就會影響學生討論的熱情。教師作為課堂的組織者,應精心選擇探究的問題和內容,比如,讓學生探究新知識的形成,或者是習題課教學,通過討論,激活學生的思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同時要多加巡視,一方面有效指導,另一方面防止一些學生產生惰性,并改變對學生的評價方式,不能只關注學生探究的結果,要對思路活躍、見解獨特的學生進行鼓勵和表揚,每個學習者的想法都為整個學習群體所共享。對學生的思路進行分析和指導,使其不斷完善,真正達到“兵教兵”“兵帶兵”的良好效果。

(三)實施有效提問、板演

課堂上提問學生的問題,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就要認真研究,充分考慮,而不是隨意的。學生的回答也不是對問題的簡單復述,應答到關鍵點上,突破難點,對條件的有效挖掘,對問題加以總結,對知識進行創新。對于板演,可以鼓勵學生到課堂上板演,有利于及時發現常見問題,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使教學更有針對性。

(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習慣是一種強大的力量,它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常言道:好的習慣是成功的開始。習慣的形成是日積月累的,是不知不覺的。學生的成績優劣和他們習慣的好壞是分不開的,要想提高數學學習成績,就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高中生來說,應掌握學習的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變被動為主動,這樣才能提高學習效率。

五、教師要積極思考

教學方式的轉變,關鍵在于教師的內在素質。教師要善于創設問題情境,思考課堂內容結構的設置,使學生主動思考,從而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使學生的思維不斷深化和成熟。而作為學生的引導者,應對每一節課深入思考,思考教學目標的設置、思考教學內容的選擇、思考重點和難點、思考有效的教學方法等,讓學生在獨立思考和合作探究中達成教學目標,讓學生不但學到了豐富多彩的數學知識,更是掌握了思考問題的方式以和數學思想方法。

在新課程改革下,數學教師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我們應緊跟時代的步伐,在實際教學中也找到一套科學的教學模式,不斷反思和研究,在教學實踐中創新和嘗試,尋求更多有效的教學手段,以適應新的教學要求,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

參考文獻:

[1]焦巖.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4(7).

[2]孫紅艷.改革中職數學方法,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J].科技創新導報,2011(2).

[3]邊巴次仁,強巴卓瑪.淺談改革中學生在學習數學方面的方法[J].讀寫算:教師版,2015(26).

[4]吳列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方式與教學方法的理念改革[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2(6).

[5]班積芬.如何實施數學教學方法的改革[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4(21).

猜你喜歡
新課程改革合作學習高中數學
高中數學數列教學中的策略選取研究
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調查分析高中數學課程算法教學現狀及策略
基于新課程改革的高中數學課程有效提問研究
淺談語文課堂閱讀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