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院校體育教育環境現狀及對策研究

2016-04-26 15:59魏欣
關鍵詞:湖北美術學院藝術院校

魏欣

【摘 要】 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已經成為我國教育改革的方向,尤其是對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和復合型人才的藝術類院校而言,在當今社會美育缺失的情況下,如何落實素質教育,引領社會主流審美,是教育活動的重中之重。本文以湖北美術學院為例,通過體育教育環境的現狀入手,根據體育教育的硬、軟件環境現狀,究其原因歸根結底是人的原因,宏觀的方面有整個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水平,微觀方面有學校領導、教師、學生的交互作用。為高校體育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新的視角。

【關鍵詞】 藝術院校;體育教育環境;湖北美術學院

【中圖分類號】G64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7-00-02

1.研究背景及意義

體育課作為一門實踐類課程,其教育環境在教學系統要素中是必不可少的條件,教育環境受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水平的制約。[1]且對學生的培養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筆者認為高校的體育教育環境需與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水平相適應,并且存在一個客觀的閾值現象,當對體育教育環境的投入和關注不夠時,教育水平將大打折扣;當投入過多,并大大超過社會水平時,學生走向社會后產生新的適應性必將使教育成果異化乃至喪失,造成社會資源、教育資源的浪費。藝術院校作為專業類院校尤其具有特異性,專業方向單一和學生特征相近,在變量相對綜合類院校要少的情況下進行對體育教育環境的相關研究,較容易得出接近正確的結果。有的放矢,為高校體育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新的視角。

2.研究對象和方法

2.1研究對象

本文以湖北美術學院體育教育環境為研究對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

根據論文研究需要,查閱了知網全文數據庫中有關教學環境、體育教育環境、普通高校體育環境、及藝術院校體育教育環境中某一因素的研究等的科研論文,前人的研究為本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論支持和研究線索,從中了解到關于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環境的的研究現狀,及藝術類院校的相關特點。

2.2.2問卷調查法

對該校體育老師就對體育教育環境的認識、教師自身因素、教師之間的關系、體育教師的表現發放了問卷。對該校學生就對教育環境的認識、學生自身、學生人際關系、對體育教師的滿意程度發放了問卷。

2.2.3邏輯分析法

本文的邏輯方法主要采用歸納與演繹法、系統論方法、結果與功能分析、因果分析、實證研究法。

3.研究結果及分析

3.1體育教育環境的內涵

體育教育(Physical Education):即狹義的體育,俗稱“小體育”。它是教育的組成部分,是通過身體活動和其他一些輔助性手段進行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過程。體育教育以教學為主要途徑,以課堂教學或專門性輔導為主要形式,以身體練習和衛生保健為主要手段。

體育教學(Physical Education)是按一定計劃和課程標準進行的有目的和有組織的教育過程。體育教學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其任務是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技術與技能,增強其體質,培養其道德、意志、品質等。它是學校體育實現的基本形式,是體育目標的實施途徑之一。[2]

從它們的概念中可以看出體育教學更傾向為一種方法論,因此體育教育,有別與體育教學,雖然在概念上類似,英文翻譯都是(Physical Education)但是它超出了一般課堂的概念,更有宏觀性。并且并不像體育教學有相對固定的開展形式,體育教育則更具有通識性,它能夠和教育的其他方面產生遷移,是一種指導原則。

因此,本文對藝術院校體育教育環境的相關研究,有助于教師和教育管理者在進行教育活動的同時,充分把握各方面環境,因勢利導做出有利于學校體育教育活動的指導方針,明確工作方向。

3.2藝術院校體育教育環境影響因子分類

關于體育教育環境分類,本文根據各種體育教育環境要素所具有的物質和非物質性,將體育教育環境分為硬環境和軟環境兩個方面。[3]

本文選取體育教育環境要素的方式,還采用了問卷調查法,在體育教育問卷中涉及體育教育環境要素的調查,各要素所占的比例及排序統計結果如下,本文將比例超過50%的要素,作為體育教學環境的要素。(詳見表1)值得一提的是其中體育場地和領導重視分別占到90%和93%的比例,由此可見,體育教育不僅僅是教育活動而且和經濟、政治密切相關。

3.3湖北美術學院體育教育影響因素現狀

3.3.1體育教育硬件因素現狀

良好的教學硬件環境——是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物質條件。對于除體育學科之外的其他學科而言,教學硬件環境對課堂教學有效性不起決定作用,或者起決定作用的比重較小,因此,就出現了“教學物質環境無用論”。但是體育學科有其自身的特點,它對體育物質環境的依賴性較強,體育學科開設的很多教學內容都必須有一定的物質條件做基礎,離開了體育教學物質環境,體育教學就不能順利的進行,就不能達到體育教學的目標。湖北美術學院體育教育硬件條件現狀與《普通高等學校體育場館設施、器材配備目錄》對照見表2。根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體育場館設施、器材配備目錄》說明在校學生數(含研究生)為10000人及以下規模的普通高等學校體育場館設施6項必配項目中僅僅達成3項。

在影響體育教育環境的各項硬件要素中,湖北美術學院基本現狀見表3,其中場館未能達到國家最低標準要求,現有健身器材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隱患,根據調查湖北美術學院在校生人數為2012級1956人,2013級1703人,2014級1758人,2015級1694人,本科總人數為7111人,專職體育教師10人師生比例為711.1比1。班級規模最少只有11人,最多有52人,分布較為分散和教育部《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有較大差異。[5]體育課時數達到國家標準要求。

3.3.2體育教育軟件因素現狀

排名前五的軟件因素分別為:領導重視、教師教學水平、學生學習態度、教師教學態度、學生學習興趣??梢钥闯?,軟件因素的主要方面來自于人的作用。人的作用主要來自于校領導、學生、和教師。

該校目前對學校體育工作重視不足,未設立體育部,體育工作在校公共課部下以體育教研室形式存在。體育教研室的職能及資源與體育部相差甚遠,極大地影響了藝術院校高校體育工作的開展;學校課外體育活動常屬于多頭管理,有的歸屬學院、學生處、團委管理,有的由公共課部負責體育教研室組織,這不但給原本人員不足、超負荷工作的體育老師增加了更大的壓力,也為課外體育活動的組織帶來難度,活動效果常常難以保障。

藝術院校學生在思維方式、看問題的角度與普通高校學生有明顯的不同。藝術工作者從事藝術創造的沖動往往可以溯源至由對外部世界的觀察而引發的表達內心的情感的要求。由于長期接受藝術的熏陶,藝術類學生對美的認識有獨特的見解,情感豐富,細膩,富有想象力,形象思維能力強,有一定的洞察力。但看問題往往過于感性和片面,容易鉆牛角尖,在有更深刻的認識前很難走出之前所認定的思想范疇。認識事物的時候也經常以審美判斷或者批判的視角,專業能力越強越容易以偏概全,在個性積累的同時忽略了個性以外的價值,如果不提升個體的綜合素質就容易形成孤僻和憤世嫉俗的性格。藝術生在對待體育課的問題上存在著一種“全或無”的現象,學生混雜了個人意識的審美體驗,對體育美或體育課之美再一次進行了鑒賞,這種鑒賞是在經驗知識及利害之下進行的,因此,體育美如果符合主體審美目的,那么就是美的,體育之美被強化;體育美如果不符合主體審美目的,那么體育之美就會被削弱,甚至被取消。所以藝術生一部分非常喜歡體育課,而另一部分完全是沖著考勤來上課。

體育教學工作以教師為中心,以運動技能為中心,強調學生身體素質的整體發展,體育課程學習評價過分注重學生的體能與運動技能,而評價體系不盡合理。忽視了讓學生形成正確體育觀并培養終生體育是高等學校體育教育的終極目標,現有評價體系往往只能評價近期的教學效果,而對終極目標反映的不夠直接。無法評價學生體育課停課后或走出校門后是否還有持續的體育行為。多數教師在這一問題上顯得較為迷茫,授人以漁之后學生現在不需要魚以后更可能不會碰魚,這種體育教育價值的喪失感使得教育活動更像是為了完成課時在工作。嘗試開始學生喜歡的藝術形體、健美操等課程,部分教師在教慣了自己的原有專項的情況下存在一個思想慣性,認為教不好新的項目,造成上課時不自信,影響了教學中和學生互為環境的的審美表象,不符合藝術生的審美目的。自然得不到好的反饋。

4.優化體育教育環境的途徑

4.1優化體育教學硬件環境要與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水平相一致。體育教學硬件環境的建設或優化受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我國政治制度的變化必然導致對教學制度隨之發生變化,對體育教學產生影響,進而能從一定程度上影響體育教學硬件環境的變化。學校應該在中央、各級地方政府的指導下,以高等教育均衡發展理論、教育公平理論思想的指導,根據國家相關的文件,不斷拓寬資金的來源渠道,不斷擴大教育經費的投資主體;加強體育場館運營;校企合作,已獲得學校體育教學硬件環境發展的經費。同時,成立相應的體育部門會讓學校體育教育活動從課程到課外到競賽訓練、學生體育社團、俱樂部都得到有序的發展和管理。上述改善的方式都離不開學校領導的重視程度和投入力度,積極與領導溝通,努力爭取學校領導的最大限度的認同和實際支持,是搞好藝術院校體育教育工作的必要條件。

4.2優化體育教學的軟件環境要從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開始,教師是教育工作的具體實施者和執行者,作為教育工作的主導,數量充足,高素質的教師團隊是高質量體育教育的必要條件。應根據實際情況,拓寬師資力量的來源,加強在職教師的培養,從業務到理論、科研均要形成制度化的團隊目標。

4.3改善體育教育軟件環境中學生一極,必須在準確把握藝術類院校學生心理特征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藝術類院校學生在審美方面的特長,有的放矢的進行學校體育教育設計,融藝術與體育,讓學校體育活動,從課堂到課外都成為審美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合理的表現難美類體育藝術項目,如健美操,體育舞蹈,藝術體操等,通過教學、比賽、訓練,充分將美育同體育相結合,讓學生參與進來切身的感受到體育之美。滿足學生對體育課“悅耳悅目、悅心悅意、悅志悅神”的審美需求。從而達到體育教育建立正確的體育觀、人生觀的終極目標。

參考文獻:

[1]盧元鎮.中國體育社會學[M].北京:高教出版社,2000

[2]李祥.學校體育學[M].北京:高教出版社,2000

[3]石振國、田雨普.信息化時代體育教學環境的系統觀[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5.3.

[4]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體育場館設施、器材配備目錄》2004.8.22

[5]教育部《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2014.6

[6]李澤厚著.美學四講[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猜你喜歡
湖北美術學院藝術院校
資產管理工作在藝術院校的應用
湖北美術學院美術作品
藝術院校音樂會經營管理模式初探——以沈陽音樂學院為例
等級考試為導向的藝術院校計算機教學研究
藝術院校工作室制教學文獻綜述
音樂探索(2015年1期)2015-04-27
夢的N次方
童話
湖北美術學院雕塑系
湖北美術學院98年畢業生作品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