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意識的思考

2016-04-26 16:23張倩李晉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輔導員

張倩 李晉

【摘 要】 大學生被稱為“天之驕子”,他們是時代發展的希望。當今,面對90后、00后學生的多元化思想,面對社會與國家對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希望,輔導員專業意識的加強成為高校教育中討論的熱點話題,本文將從其重要性和實現途徑兩面進行思考與梳理。

【關鍵詞】 專業意識;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身份認同感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7-00-02

高校輔導員是助力天之驕子健康成長,正確樹立其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引路人。相較于其它學科的文化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明顯特點,在課堂上與試卷中,它有明確的答案和固定的分數,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它卻潛移默化影響大學生身心發展。真正的思想教育具有深入性、長遠性與根植性,而這就需要輔導員具有較高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專業意識,不僅僅在課堂中、班會中按照固定的模式進行灌輸式教學,更應在具體的學生工作中潛移默化地向學生傳輸思想的智慧。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思想也逐漸多元化。作為網絡原住民的新一代大學生,他們的思想開放性、多元性更是為輔導員的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課題與挑戰,當然這些問題同時也推動著輔導員思想教育專業意識的不斷提高。

一、提高高校輔導員思想教育專業意識的迫切性

在許多人眼中,輔導員是沒有“專業性”和“專業意識”的一個職位,常常被理解成為“專業不優秀的人才去當輔導員”。實則不然,輔導員是始終奮斗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線的一個群體。在他們看似龐雜的工作中,更需要極強的專業意識來支持,因為其工作能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思想意識變化。

(一)專業意識

當我們評價一人具有專業意識的時候,常常表示其在所從事的領域內有著不斷進取的研究精神,學習力與創新力,超過一般的技術水平,并具有極高的主人翁意識。作為輔導員來講,專業意識就是一種對自我的全面認知,在從事的工作中,通過來自外界與內在的反應與相互作用,對自身的資質、發展有著相對獨立的思考,并在其思考之上產生對事業的認同感與歸屬感,繼而不斷自主學習。

思想政治教育的專業意識則表現在對該學科的重要地位有著獨立清晰的判斷,能夠科學理解其內在含義、需要所達到目標及未來發展趨勢。在此基礎上,以主動自覺地狀態不斷豐富自身內在,來適應、推動學科的變化發展。

(二)提高高校輔導員思想教育專業意識的迫切性

目前,高校輔導員在思想教育中存在著一定問題,這些問題也正是提高高校輔導員思想教育專業意識的迫切性之所在。

1.輔導員職業定位不明確

在一項調查中顯示,一名輔導員要負責200余名大學生的日常學習工作。包括記錄學生考勤、安排軍訓事宜、參與學生社團管理工作、檔案管理等一系列事務性工作占據了輔導員大部分精力與時間。思考與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時間則被無情擠壓。輔導員工作的主要職責也隨之變得模糊。

另一方面,因為高校輔導員工作在編制、待遇、職稱等激勵機制方面有明顯的不足。雖然,教育部24號令明確規定了從事輔導員工作需要“具有相關的學科專業背景,具備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接受過系統的上崗培訓并取得合格證書?!雹?/p>

但是,在具體實踐中,輔導員往往來自與各個不同的專業。在這樣的情況下,輔導員的知識結構、認知水平并不統一,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也并不深刻。從而導致了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缺乏一定的理論性、專業性與說服力。

2.缺乏長遠有效的輔導員培養機制

目前,在高校輔導員團隊中,輔導員普遍年齡偏低,且流動性較大,沒有一定長遠有效的培養機制。從高校輔導員群體整體來講,缺少閱歷豐富,專業水平過硬的資深輔導員。

一些輔導員工作成為個人事業的“跳板”和加分項,并沒有長期從事輔導員工作的打算。所以,這就造成輔導員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有強烈的認同感,缺少主人翁意識。

年齡偏輕的輔導員社會閱歷并不豐富,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經驗方面也相對缺乏,這就導致在從事相關教育課程的時候只能照本宣科,生硬的傳遞核心思想。當學生遇到思想困惑時,不能及時解決,不能從更高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方面加以引導,不能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二、提高高校輔導員思想教育專業意識的途徑

本節將以輔導員教授《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為例,概述如何在具體實踐中提高高校輔導員思想教育專業意識的途徑。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大學生思想政治課程必修課之一。主要

內容包括大學生活和人生發展、加強自我道德修養、遵守社會公德、增強法律意識和樹立法治精神等諸多方面,涉及方面廣闊,且內容豐富,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創新成果。

但是其理論性較強,如輔導員沒有一定思想理論水平,并缺乏主人翁意識,照本宣科進行教授,必定會造成學生的反感。那么,應該如何讓具體問題激發潛能,如何在問題中提高輔導員的思想教育專業意識呢?

(一)樹立主人翁意識

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輔導員要具備足夠的主人翁意識。這其實是對自我身份的認同。輔導員通過對自身“身份”的認同,不僅可以在價值上得到肯定,更可以激勵其在現實中的表現,成為功能上的肯定。

現代建構主義學者們認為,“身份”是由社會所構建的,是行為者通過其在社會環境中不斷和他身外的或者未曾預料的經驗相遇,并把某些經驗選擇為屬于自身的東西。②

由此可以看出,身份的確認及認同感的加強是一種過程。所以,輔導員的一切現實活動都是在或增強或消弱這種身份的認同感。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輔導員,就要時刻確認自己的身份認同。

如在講授《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等相關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輔導員首先要確立自己的身份,不是課本的朗讀者,不是內容的傳遞者,而是精神思想的分享者和引領者。更要明確輔導員的核心工作與重點工作不是事務性的工作,而是“傳道、授業、解惑”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這樣,不僅可以以更高的角度清晰認識自己授課工作,還能在授課過程中加固自己的身份認同感,從而更加熱愛輔導員工作。

(二)與時俱進的教學方式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一門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論學科,在實際教學中卻存在著理論性較強,較難與學生互動的問題。作為一名優秀的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的專業意識還應體現在對學生的研究上。這就是要了解、觀察、研究各年齡層學生的性格特點,更具其性格特點,制定多樣化、互動化的教學模式。傳統的老師授課、學生寫課堂論文的方式已經不能激發大部分學生學習興趣。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將枯燥的理論內容演變成為動畫、音頻、微電影等形式,或結合專業特點鼓勵學生將理論內容與專業知識相結合,激發學生興趣,進而引導學生,才能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事半功倍。

(三)建立一定的培訓和獎勵機制

時代和社會發展對輔導員的知識水平、人文素養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對于年輕輔導員來說,講授一門思想政治課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就需要高校建立一定的培訓和獎勵機制,聘請優秀的老輔導員或專業學者,為輔導員開展豐富多樣的課程學習,時刻保持輔導員隊伍的高水平。此外,對輔導員工作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與獎勵機制。輔導員不論在授課還是其它工作中的表現都能如實得到反饋,從而激勵輔導員自身不斷進步。

三、小結

“人人可以當輔導員”的時代一去不復返,輔導員工作的專業性,特別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專業性已經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同時也成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重點。輔導員專業意識的樹立就是要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有著極高的認同感,再將這份認同感轉化成為實踐中的動力。以思想政治教育而言,首先自身應成為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積極實踐者,從而在工作中不斷提升自身的技巧與師德,最終達到潤物無聲的教育效果。

注釋:

①高校輔導員隊伍職業化、專業化建設的幾點思考中國宗教概況[EB/OL].http://uzone.univs.cn/content.action?itemId=3095428_ijpy8f1270upje9r1271,2013

②張秀仕.契約文化與中國現代法治建設[J].玉溪師范學院院報,2003,(7):27-30

猜你喜歡
思想政治教育輔導員
1+1我們這樣學隊章:我們的輔導員
好輔導員這樣煉成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輔導員工作理念轉變與研究型輔導員的成長
以人為本做好輔導員工作
校外輔導員的一天
數年如一日的義務輔導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