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恩教育在中職德育教育中的實踐應用研究

2016-04-26 16:26周楊
關鍵詞:感恩教育中職教育

周楊

【摘 要】 感恩自古就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美德之一,“感恩”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里解釋為“對別人所給的幫助表示感激”。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運用傳道的方法對受教育者進行識恩、知恩、感恩、報恩的教育。中職學生通常對感恩知之甚少,更別提去將感恩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本文中將感恩教育融入德育教育之中,采用認知干預、融合教學、重視管理的方法,讓學生識恩、知恩、感恩、報恩。

【關鍵詞】 感恩教育;中職教育;教育方法運用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7-00-02

一、問題的提出

一段時間以來,學校德育教育嚴重脫離現實生活,德育教育形式單一,德育教育內容體系不科學不合理,只重視知識灌輸形式化、說教化,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忽視了學生個體特征和情感體驗。職業教育階段的德育教育目標與現狀相距甚遠,學生受到辦學體制及周圍環境的影響與限制,德育工作基本處于半封閉,半滯后狀態,嚴重脫離生活與時代特征,學生進入社會無所適從,甚至產生心理錯位和變態。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對職業學校學生缺乏德育工作有效性的研究,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的個人品質和道德情感,導致德育缺乏針對性、實效性,效益低下。目前,國內外在職業學校學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研究方面有一定的探索,但尚未形成系統。因此,結合我校德育教育工作實踐,我們覺得對職業學校學生德育工作有效性的研究日益重要和緊迫。

二、國內研究概況

最首要的當推具有觀念的轉變問題。其次,是德育內容的無的放矢。其三,方法的陳舊呆板,其四,家庭教育的欠同步配合。其五,社會教育的少“火力支援”。其六,教師言傳身教的正負效應。其七,學生自我教育力量的忽視淡化。其八,學校教育團隊精神的欠佳狀態。

(一)德育有效性取決于接受:被教育者的接受是實現德育功能的關鍵,是前提高德育塑造力和有效性的重要環節。

(二)學校德育有效性探索:積極樹立“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德育理念,以人為本,激勵在先,實踐為主,感悟德育,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多渠道全方位開展學校德育工作,從六個方面著手:1.積極開展文明習慣教育,努力使學生做文明人。2.加強安全法制教育,努力使學生學會做遵紀守法的人。3.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努力使學生學會做健康的人。4.加強評比激勵制度,努力使學生學回做上進人,5.做好幫教.轉化工作,努力使學生學會做有信心的人。6.構建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努力使學生學回做適應社會的人。

德育實踐中的必須注意的幾個問題:1、了解德育的基本含義,使德育的內容符合學生的實際生活,2、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滿足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3、改變傳統的德育方式,豐富德育方法。

當今社會,經濟迅速發展讓社會價值受到沖擊,當代人感恩意識缺失比較普遍。如今的中職學生都是”95后”,很多還是獨生子女,在長期的生活中缺乏與同齡人溝通,以自我為中心,他們身上自私、冷漠、麻木等性格特征越發突顯。學生不會用感恩的心對面對周圍生活、對待父母、學校、社會,表現出只會討要沒有報答。

三、讓中職學生懂得知恩,從改變中職學生的心理狀態作為首位

(一)在中職學生入校時就要加強感恩教育,特別是注重心理輔導老師引導和干預

1.輔導老師及時干預

當中職學生入學后不久,無論是心理輔導老師還是班主任都要對學生進行相關調查測評,看學生心理情況怎么樣。對少數中職學生面對學習、生活和社會交往等方面存在困擾和成長中出現的心理危機要及時的干預、有效地給予幫助和調節,并與家長及時聯系,提供建議,讓學生及時得到心理疏通。

2.在學?;顒又屑訌姼卸鹘逃?,注重德育教育

(1)在班級活動中多開展感恩教育主題活動。例如讓學生們自己講訴與親人、朋友、同學之間的故事,特別要講述讓自己深受感動的事情,真情流露之間感染周圍同學。

(2)通過生活中具體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去感受感恩。很多平時不愿意直接面對父母說出的話,我們可以通過寫一封信,去表達感激父母之愛、拉近同學之間的距離,消除朋友間過往的隔閡。通過書信表達出自己內心真實感受,借此觸動學生的心靈,有利于提升學生感恩的意識。這一項活動可以邀請文學老師共同參與,在活動中給予學生幫助與指導,不但有利于學生加強感恩教育學習,還能提高文字表達,書寫能力。

(二)加強與學生情感上的共鳴,通過旁敲側擊來感化學生

1.利用感恩的名人事例資源

搜尋相關的中外名人感恩例子,受訓名言警句?,F在網絡很發達,通過組織觀看網絡上關于感恩演講的視頻,同學之間各抒己見,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并做出正能量的引導,這樣可以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或者直接舉行班會活動,讓學生們直接演講。

2.老師要做好帶頭作用,以身示范感恩作用

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是學生學習的榜樣,教育學生要做到言出必行,言而有信。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首先要正確拿捏感恩核心,建立以感恩為背景的教學環節,創設感恩的教育情景,讓學生加強情感上共鳴,旁敲側擊之中給學生以感恩的教育。

(三)用親人的愛讓學生學會感恩

家是學生獲取感恩最直觀感受的地方。父母對自己孩子的愛,都是無私的?,F在的中職學生大部分在社會上屬于一個特殊的“弱勢群體”,從家庭完整度來看,中職學生50%以上的家庭不夠完整,有父母離異單親的、有空巢家庭與祖輩一起生活的,家庭教育、家庭關愛缺失使中職學生們過早的品嘗人世間的酸甜苦辣,造就這些學生自私自利的性格,把他人對自己的幫助和付出看成理所當然,明明知道花的是父母辛苦掙來的血汗錢,在大把地揮霍的同時卻對父母沒有一點感激之情,“感恩”一詞已是過時。但是隨著年齡增長,學生會對成長有了新的領悟,他們會對父母的一些行為由最初的怨恨轉化為理解,由索取轉為付出。進入中職教育階段后的學生進行職業教育,作為職業教育就需要感恩。他們會逐漸體會到感恩不僅是對那些關心過、支持過、幫助過、愛護過自己的人心存感激,也要感激斥責過、傷害過、欺騙過自己的人,因為這些經歷助長了智慧、磨練了心志、增進了見識、強化了能力、教導了自立,讓自己學會珍惜擁有的幸福,學會感謝身邊的一切!

四、要在教學中不斷融入感恩教育,從教育細節入手慢慢引導學生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塑造學生性格的關鍵。學生進入中學階段,是三觀形成的關鍵期,中職學校與普通中學教育有著很大的區別。因為中職教育是讓學生直接走入職業性教育的階段,而普通中學是為了接受更高等教育做出準備。一個是純粹的學習,一個是為了就業。職業教育更需要加強職業素質教育,因此老師要始終堅持以德為先。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任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滲透德育教育

在教學中不但加入德育真實案例。老師盡量選取貼近生活中案例,改變學生固有意識。

2.老師要加強專業實踐,在實踐中提高職業素養

學生在專業實踐階段,學生開始需要接觸社會,在學校學習兩年,要把所學的理論與實踐結合在一起。培養學生感恩意識,老師要把職業道德和素質放入學生的德育教育里,這是能夠加強學生內化感知、感恩轉化的內動力。老師如何帶動,需要把這些職業素養變成愛崗敬業、認真嚴謹的精神,把這份感恩力量化作工作的動力放入社會中。

五、將感恩化作實踐行動

學生每年都有寒暑假,讓學生加強社會實踐,在社會實踐中學會感恩。例如學生可以利用假期時間,參加學校組織的勤工儉學活動,讓學生去親身體會賺錢不易,更能體會到父母賺錢顧家辛苦。中職學生沒有升學壓力,所以可以自由支配的空閑時間相對較多,利用課余時間做兼職不僅可以提前接觸社會,獲得鍛煉,提升自身綜合素質,而且還會帶來一定的經濟收入,感受自己付出勞動所得來的回報和伸手從父母那要來的是完全不一樣的,讓學生在這些社會實踐里,懂得去主動關心他人,確立自己以后生活目標,自己能夠做什么。學會怎么體會感激父母、回報社會。

總而言之,要讓中職學生學會感恩,懂得感恩、報恩、施恩,加強感恩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應用,不僅能夠提高當代中職學生職業道德修養,提升職業素養,促進學生人生正確發展,還能有助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展。

參考文獻:

[1]林若紅.感恩教育一高職生活化的有效途徑[J].職大學報,2005(3)

[2]劉書麟.中職學校應注重學生平時的作風養成教育[J].中等職業教育,2008(2)

[3]陶志瓊.關于感恩教育的兒個問題的探討[J].教育科學,2004.(4)

[4]陳琦.從感恩的本質談感恩教育與實踐[J].青年文學家,2009(5)

猜你喜歡
感恩教育中職教育
親緣感恩教育研究淺析
淺論新時期加強大學生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新時期校企有效結合的探索與實踐
對新環境下中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與探索
感恩教育在中職德育教育中的應用方法
高校貧困生感恩教育途徑探析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職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強化系列主題班會 促進學生人生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