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高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2016-04-26 16:48韓翠云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問題

韓翠云

【摘 要】 不管從課程數量還是考試分值來看,語文的地位絲毫不遜于數學、英語??墒菍嶋H的中學語文教學形式卻并不樂觀,隨著學生對語文的興趣越來越低,教師教學的積極性也每況愈下。要想從根本上提高中學語文教學質量,就需要積極改革教學現狀,通過提高學生的興趣解決當前教學活動中出現的困境。本文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希望能為廣大教學職工提供一些思路。

【關鍵詞】 高中;語文教學;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2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7-0-01

在小學期間,語文不僅是學生學習漢字、表情達意的工具,也是學習其它學科的基礎,她的這一性質決定了她的核心地位。到了中學隨著升學壓力的增加,以高考為核心的考試文化遮蔽了教育的原生性目的,增加了學生學習的功利性思想。同學們花在語文上的時間越來越少,加之由于學科特點的原因,高考語文成績得高分不易,考分差距也不是很大,導致高中語文學習在學生心理的地位堪憂,語文課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也導致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下降。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人們“說”話的機會越來越少,更多的是與鍵盤的接觸,導致很多學生表達不清,條理混亂,甚至一說話就露怯的尷尬局面,從更深層次反映了語文教學的失敗。這一現象不僅引起了廣大教學工作者的深思,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討論。

如何改變現狀,讓學生重新熱愛這門學科,這是擺在當前語文教學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難題。作為一名多年從事高中語文教學的一線老師,我認為,首先應查找目前高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然后對癥下藥,尋找解決的對策。

一、高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觀念、方式陳舊。對語文這門學科的性質缺乏基礎的認識,忽視了學生在教學工作中的主觀能動性。因為漢語是母語,在學習過程中更需要學生的體驗和感悟,而一些教師卻忽視了這種客觀規律,淡化了學生的體驗過程,而直接將結果轉換成文字化的概念強行灌輸給學生。同時對教學任務只停留在課標要求,考的就學,不考的就蜻蜓點水、一筆帶過,甚至不學。

2、教學中缺少靈活性和創造性。隨著整個語文教學的改革,語文課教學方法也作了一些改進。不少語文教師重視啟發式教學,不但教得實,而且教得活;有些教師不但研究教法,還研究學法;還有些教師注意運用電化教學手段,近來也有把電腦搬進課堂的。他們在不斷探索和改進中,積累了不少有益的經驗。但從大面積學校來看,一般語文課的教學方法基本上還是老一套。甚至為了應對考試,一些教師交給學生的就是一些固定的答題格式。如學生對文章的感受和體驗,就是對著輔導書生搬硬套;課后的閱讀理解就是對文章的理解加上幾句現成的套話;話題作文寫作就是自己的幾句評論加上幾個與之相關的故事……教師的教學也因為對教輔書的過分依賴而顯得僵硬無趣,引起學生的不滿甚至厭惡,導致學生晚上熬夜寫數學,語文課上睡大覺的現象屢禁不止。

3、教學情景創設忽視了學科性特點。語文素養的核心是語言素養,在多媒體走進課堂的今天,越來越多的語文教師也喜歡用音樂、畫面等來創設情景,點綴自己的課堂,追求所謂的“圖文并茂”。比如上戴望舒的《雨巷》,教師就先給學生展示一幅雨景圖;讀王維的詩,教師就掛出一幅山水畫;學郁達夫的《故都的秋》,教師就展示各種秋景畫導入,有黃山的秋、泰山的秋、長城的秋……有些教師往往在一些細枝末葉的問題上嘔心瀝血地創設情景,追求一種表面的浮華和喧鬧,而對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核心問題卻等閑視之,學生在熱鬧過后什么收獲都沒有。

4、語文水平測試的問題較多,特別是命題工作科學性不夠。從平時的課堂教學到中考、會考,語文水平測試問題比較突出。就讀寫聽說四項來說,聽和說未列入測試范圍,一向是被忽視的;讀的測試最成問題的是,增加了似是而非的選擇題,似乎是在與學生為難;寫的測試盡管變換作文方式,終因缺少合理的評分標準,分數高低往往可以隨意而定??偟那闆r是試題的量越來越大,所命的題越來越別出心裁,學生考得頭昏腦脹,交卷后甚至估計不出自己的成績是好是壞。

5、對學生的評價方式過于單一。盡管我們一直在進行課程改革,但應試教育似乎并沒有離我們而去,分數依然是學生、家長的命根,學生不得不死記硬背對付考試,不僅引起他們的反感,更在很大程度上扼殺了他們的創造性。

二、解決問題的對策

1、改進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啟迪學生的思維,首先必須善于提出目標明確、新穎有趣、難易適度、發人深省的問題來調動學生大腦皮層的優勢興奮中心,然后教給學生思考的方向和線索,引導學生對問題作層層深入的思考,并掌握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從而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有效地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還可以學生為核心采取如討論、辯論、演講等生動活潑的方式引起學生的興趣,更可以依靠多媒體技術帶動課堂氣氛,使學生真正融入課堂,發揮才能,從而培養社會上真正需要的人才。

2、整合資源,研發、創生語文課程。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對語文教材作選擇性的取舍、補充,特別要刪掉學生和教師讀來生厭的文章,要增加進教師與學生都十分喜歡的好文章,讓語文課程充滿語文味。把師生都喜歡的語文利用到極致,這是提高語文學習效益的一個好思路。教師要善于從宏觀上駕馭課程,構建自己的閱讀教學序列,寫作教學系列。要高度重視對與課文有關的知識和資料的收集、儲備、整理和提煉。

3、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環境。新課程理念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闭Z文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揚民主教學思想,讓學生始終擁有安全、自由、開放的心境,無拘無束,敢疑敢問,敢說敢為。從某種意義上說,教學的民主程度越高,學生自覺學習的熱情就越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也就越高。

4、提高教師感召力。在教學中老師要有情感的投入。課堂里有感情的浪花,師生就會精神振奮,獨特的感悟、別有情味的語言就會如泉水叮咚,汩汩流淌。教師要先感動自己。即教師要情動于中,要深入文質兼美的一篇篇課文中去,深受感動。只有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學生。教學,就是求其真,教師真愛學生,真傾心與語文,真受到課文中優美的景物、崇高的思想、精辟的間接、珠璣的語言的感染,必然精神抖擻,真情實意伴隨著語言流淌,扣擊學生的心扉,在學生心靈深處彈奏,引起悅耳的共鳴。

總而言之,中學語文教師要改變教學觀念、改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從而培養出優秀人才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相當長的過程。這不僅需要教師站在當前實際語文教學形式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要集結學生、家長以及各界社會力量的支持。只有尊重現實,以培養綜合性人才為目的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當前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吳艷平.中學生寫作狀況的調查與思考[D].東北師范大學

[2]呂由.中學語文教育的生命價值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

猜你喜歡
高中語文教學問題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