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效提問,演繹精彩課堂

2016-04-26 15:01王紅
關鍵詞:數學思考數學活動思維訓練

王紅

【摘 要】 精彩的課堂源于學生的積極參與、主動探究、有效思考,也源于老師的有效提問和適時引導。

【關鍵詞】 數學活動;激發興趣;數學思考;思維訓練

【中圖分類號】G623.2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7-0-01

今天數學課的教學內容很簡單,找6個點能連成多少條線段,8個點,12個點,20個點呢?找出規律。由于很多學生做了課前預習,“6個點能連成多少條線段?“15?!蔽业膯栴}一拋出來,很多學生脫口而出了答案,而另外小部分學生則一臉茫然。是讓這部分預習過的學生帶著我走?還是讓全班所有的學生都能親身經歷數學探究的過程,真正地了解這種規律?我在思考。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特別是課堂教學應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蔽疫x擇讓全班所有的學生都能真正地經歷探究的過程,真正了解這種規律。為激發學生參與探究的積極性,我突破教材的束縛,問:50個點能連成多少條線段呢?100個點呢?1000個點呢?10000個點呢?按照剛才的方法,這節課你們能一一的連出來嗎?剛才很活躍的那幾個學生開始陷入沉思,“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笨吹酱藸?,我伺機激發:“連線實踐在我們的數學學習中是個很好的方法,但在我們本節課中可能不是那么太適應,該怎么辦呢?數學家華羅庚老爺爺告訴我們,在解決數學難題時我們要學會知難而‘退,要善于退,足夠的退,退到最簡單又不失關鍵的地方。那么,你就已經找到這道題的精髓了?!边@時,我又引導學生:“研究這個問題我們該退到什么時候為止呢?”有思維敏捷的同學說:“退到我們能夠發現規律為止?!蔽艺f:“既然這樣,那你們開始吧!可以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同學小組合作,先利用小的數據找到其中的規律,然后利用規律來計算。同學們在連線,分析增加的線段條數,計算總的線段條數的過程中發現6個點連成的線段就是前面連續的5個自然數相加的和;8個點連成的線段就是前面連續的7個自然數相加的和;……50個點連成的線段的總條數就是前面連續49個自然數相加的和;……規律發現了,后面的問題就不太難了。

學生們由于是自己探究出了用點連出線段總條數的規律,一個個興奮不已。這節課如果到此結束,好像還沒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潛能,看到他們一個個意猶未盡的樣子,于是我繼續深入引導:“算式都列出來了,這么長的算式我們該怎么算呢?”學生獨立思考了一會兒后,開始匯報自己的計算方法:“1+2+3+4+5=(1+5)×2+3=15,也就是把最中間的一個數拿出來,然后首尾相加再乘以他們個數的一半”,利用這種規律很快算出了剛才幾個問題的答案。這確實是個比較好的方法,同學們能利用思維遷移,靈活地使用高斯算法,讓我感到很是欣慰。這時劉成義站起來說:“老師,我還有一種更好的辦法,如:1+2+3+……19他們的個數是奇數,我就想先把19放在旁邊,前面共有18個數相加,再利用高斯算法:首尾相加再除以他們個數的一半,這樣前面共有9個19,再加上最后一個19,這樣總共就有10個19,就是190?!比绻f前面的方法讓我欣喜,那這種方法則更讓我稱奇,利用這種方法,同學們又很快算出了1+2+3+……49=49×25=1225,1+2+3+……99=99×50=4950,這時我順勢引導:“這么長一個加法算式利用劉成義的方法,就直接變成了兩個因數相乘,多方便??!那么你們看看這兩個因數與加法算式有什么關系呢?”通過分析同學們很快發現:第一個因數99(或49等等),就是最后一個加數,第二個因數50(或25等等),就是要求的點數的一半;這個發現讓同學們欣喜若狂,汪韋激動地站起來說:“老師,利用這個規律我幾乎能夠口算了?!薄芭?,那我們試試!”同學們幾乎脫口而出我所報點數所能連出線段的總條數。當同學們都沉浸在發現算法的喜悅之中時,張云站起來說:“老師,我發現還是有些遺憾,我們算到這里都是奇數個數相加的和,偶數個數的和該怎么求呢?”劉寧說:“很好解決,直接利用高斯算法就可以了”。其他同學都紛紛點頭,看到他們一臉的得意樣,我有意讓他們接受再難一點的挑戰,“從1連續加到N,他們的和是多少呢?”片刻的沉默之后,向梅說:“(1+N)×(N÷2)=N×(N+1)÷2”?!凹热贿@個數可以用未知數N表示,它可以表示奇數嗎?可以表示偶數嗎?”經過這么一點醒,同學們恍然大悟,“當然可以”,“那劉成義的方法也……”我的話還未說完,他們馬上接著說:“也能利用向梅發現的這個公式進行計算?!薄皩嵺`是檢驗真理的唯一真理!,那我們……”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我們試試!”不一會兒同學們都驗證出了,利用這個公式計算的得數和前面的結果完全相同。我說:“這個公式既能算從1連續加到某個奇數的和,也能算從1連續加到某個偶數的和,我們就把這個公式命名為今天的——‘萬能公式吧!”全課總結當他們說到收獲時滔滔不絕,就連平時數學成績一直都不太理想的徐強同學都說了自己的收獲。

這節課學生精彩的表現和教學上的成功,我個人認為源于以下幾點:

一、激發學生的興趣,是教學成功的動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我不是課下了解到學生大多知道一到六個點能連出多少條線段,及時調整教案,增加難度引發思考,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而是按照教材內容教學,引導學生研究6個點、8個點最多能連出多少條線段,尋找規律,就無法有效激發大部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探究的欲望?!疤惶易?,興趣更大?!鼻稍O導入問題,增加思維難度,讓基礎較好的同學接受挑戰,而那些不會的同學也在和小組成員研究規律的過程中通過畫一畫、想一想,知道了較少的點數能連出的線段條數,達成基本學習目標。

二、找準學生已有的知識點,是教學成功的基礎

“從學生的已有知識點出發?!边@是數學新課標多次提到的理念。由于大多同學課前經過預習他們大多知道比較簡單的答案,到底為什么這么列式、這么計算,他們根本沒有經過深入地思考,也根本不會沉下心來認真研究。所以我在課的開始直接拋出比較大的數據,他們就沒有辦法一下子知道答案,這讓很多課前預習過學習內容,而又沒有真正理解透徹的學生不得不想辦法來解決問題。在教師適時引導下,知道從比較小的數據開始探究,靜下心來尋找解決問題的關鍵。這樣,有了點想法,大家在一起交流,經過思想碰撞,點燃一個又一個智慧火花,學生也在交流的過程中收獲多多,有些同學甚至因為別人的一點提示而想到了更好的方法,得出規律,然后由規律算出結果。全班同學都在探究、交流的過程中,思維得到有效的訓練。

三、適時點撥引導,是教學成功的關鍵

“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有效的教學活動是學生學與教師教的統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边@節課從導入到結束,學生一直是學習的主體,但是也缺少不了教師的點撥與引導。華羅庚老爺爺的話照亮了他們思維的路徑,教師的適時引導也撩撥起孩子們思維的火花,萬能公式的得出既是學生思維的成果,也是教師的總結與提煉。

當然,由于這節課是臨時更改學習內容,沒有經過課前的巧妙設計、認真打磨,難免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以后我將更深入地鉆研教材,讀懂教材,讀懂學生;做到依據學情確定教法和學法,讓學生真正經歷每一個知識點的學習過程,享受成功!

猜你喜歡
數學思考數學活動思維訓練
邏輯學在語文學習中的作用
淺談主題區角活動中有價值的數學活動
關注數學思考 提升數學本質
對初中文言文創新教學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