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2016-04-26 13:25魏婉平
關鍵詞:問題意識語文教學小學

魏婉平

【摘 要】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只有學生產生了問題意識,就會產生解決問題的需要和強烈的內驅力,就會在試圖精確地提出問題,以及在提出問題解決的各種思想時,積極調動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及動手操作能力;就會養成好問、多問、深問的思維品質。那么,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應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呢?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學生;問題意識;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7-0-01

一、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意義和理論依據

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提出新的問題需要創造性的想象力?!碧招兄壬f過:創造始于問題。因此一切探究源自問題,學生是否具有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將直接影響到科學探究的真正開展?!吨行W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引導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依據自己的體驗、感受與發展,主動地與作者對話,與同學、老師交流,逐步地形成問題意識,并在對問題的思考、認識、解決的過程中,培養合作精神、探究意識和研究性學習能力。而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問題是思維的起點,又是思維的動力。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使之從有疑到無疑再產生新疑,這與教學過程的特征是一致的。因此,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顯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二、問題與問題意識的內涵

強化問題意識是新課程的一個重要理念。問題就是疑點,是一個人面對某種不認識的事物而又不能應用已有的知識和技能弄清它的產生的。根據其內容可分為低級問題、中級問題和高級問題。其解決方式分為記憶、推理和創造性思維。問題意識是指學生在認知活動中意識到一些難以解決的、疑慮的實際問題或理論問題時產生的一種懷疑、困惑、焦慮、探究的心理狀態,它在學生的思維活動和認知活動中占有重要地位,這種心理狀態可以驅使學生積極思維,不斷提出問題和積極解決問題,是學生創新素質的重要因素。

三、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原則

1、鼓勵質疑原則。這是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前提。有些教師對讓學生質疑有顧慮,或是擔心學生的提問打亂了教學思路,或是擔心學生問出了老師備課時沒準備的問題,更擔心被學生問住答不上來。作為教師應解決觀念問題,學生能開口提問,說明他在動腦筋主動學,是好事,應歡迎。至于問出于與課無關的問題,可以下課個別交流;問出了教師備課的遺漏點,只要虛心地和同學討論,同樣能教學相長;應熱情地鼓勵學生多問,學生才會越問越多,越學越深、越活、越有興趣,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持久性原則。培養學生的質疑問難的能力要做到持之以恒,教師要善于調動和保護學生的積極性,經常長期地訓練學生的質疑能力。讓學生養成先讀先思的習慣,于"無疑處生疑",在疑難處"碰釘子",激發解決問題的欲望,保持和提高學習興趣。長此以往,學生依靠自己的獨立探索不但獲得豐富的、印象深刻的知識,更獲得了自學能力。這一切貴在堅持!

3、主導性原則。教師是課堂的主導,教師應更好地把握教材,明確重點難點,善于分析學生的問題,將有價值的疑問因勢利導,納入自己的教學思路中;對學生提出的枝節問題,更要靈活合理處理,或存疑,或放至課后解決,始終把握住課堂教學的主線,切忌放野馬。對學生沒有提出而又必須明白的問題,教師要向學生問難,做到既鼓勵學生質疑,又有條理、有重點地講清課文。

四、培養小學生問題意識的方法與策略

1、更新教育理念,創設和諧教學氛圍是前提。根據教學實踐,我認為營造一種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適度的提高學生的思維程度,激發學生的思維興趣,引導學生表達真實的思想和感情。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積極轉變角色: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多用激勵性的語言,允許學生自由發言,鼓勵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這樣,在和諧的師生關系和民主自由的學習氛圍中,學生與老師親近了,漸漸地就會在課堂上敢于向老師提出自己的問題,問題意識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培養。

2、創設問題情境,點燃思維火花。問題情境是指個人所面臨的刺激模式與個人的知識結構所形成的差異,也就是呈現在人們眼前的事物所具備的條件超過人們已有知識經驗的范圍而構成的問題條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利用教材中某些現象和事例的矛盾關系,設疑發問。喚起學生注意并產生積極探求問題答案的心理,控制和調整學生的思維方式,由淺入深,揭示事物間的必然聯系。

3、激發提問的興趣和問題設置的難度。興趣是學習的最佳動力,教學中鼓勵學生發表不同見解,允許他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思維習慣、學習方法等對問題作出不盡相同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問題的設置應有一定的難度,要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積極的思維活動,因此,教師必須從教材和學生心理特點出發,引人入勝地、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啟發性的問題,用科學的、藝術的、生動的語言吸引學生去積極思考,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

4、巧妙設問,導疑有法。教學中教師巧妙地設疑問難,對發展學生的質疑能力也很重要。教師教每篇課文,總要提出很多問題,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讀懂文章,老師的提問,實際是老師給學生"設疑",讓學生按照這些"疑"去學習、思考,看課文作者是怎樣把每個問題寫具體的。老師的提問要準確、恰當、有規律可循,因為學生不但通過老師的"設疑"解決了知識,也從老師"設疑"的示范作用中學到了怎樣去設疑,教師的提問切忌多而碎。筆者在教學中發現,"課題猜謎"可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設問性質疑。

5、營造合作氛圍,實現思維交鋒。課堂教學是一個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多邊合作的活動過程。營造課堂合作氛圍,既是課堂教學本身的客觀要求,又是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有效策略。教師應盡量尊重學生意見,了解他們知識結構的現狀和學習心理的需求;在教學過程中,要經常進行心理互換;在教學活動中,留給學生一塊相當充裕的自由活動的天地,根據教學任務的不同,把問題提給學生。

6、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如教學《家鄉的橋》一課時,學生從課文中所了解到因為家鄉的小河多小橋也多。正是基于這樣一個信息,有學生就提出:“為什么我們上海的河不多,卻也造這么多的橋呢?”這是一個很有價值的題目,顯然學生是由課文聯系了自己的生活環境,問題意識非常的強烈。雖然問題與課文內容沒有很大的聯系,但就是因為課文內容而引發了學生的積極思維,而這個問題又是多么具有探究和討論價值。

新課程改革最重要的是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的培養,培養創新精神應始于問題意識,問題意識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切入點。教師只要在平時的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就能欣喜地聽到學生創新之花慢慢綻開的聲音。

參考文獻:

[1]朱慕菊,《走進新課程》北師大出版社,2012.4

[2]王安國.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問題意識的培養[J].語文教育,2014-3

[3]曹理.語文教學“問題—探究”式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語文教學通訊.2013.04

猜你喜歡
問題意識語文教學小學
淺議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