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小學生足球守門員手部動作與撲救專項訓練研究

2016-04-26 11:17肖亞東黃曉霞
關鍵詞:守門員手部足球

肖亞東 黃曉霞

【摘 要】 隨著校園足球的開展和普及,現代足球運動的發展,守門員技術水平的不斷更新,小學足球守門員技術訓練存在一定的問題,筆者經過多年帶隊比賽的觀察與調查發現,對小學生足球運動中守門員專項訓練進行了一定的研究。

【關鍵詞】 小學生;足球;守門員;手部;撲救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7-0-01

多年來中國的足球起起伏伏,時熱時冷,有對足球的狂熱,也有更多的對中國足球的誤解,對搞足球的老師們來說,大起大落是常事,曲折的向前摸索發展是臥薪嘗膽,也長期忍受著只要一談中國的體育就會想到足球的悲情。而在前不久《中小學校園足球用書》將出臺的信息備受關注,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貫徹國務院、教育部“足球進校園”部署,落實《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中有關校園足球的具體要求,在大量調研和論證的基礎上,組織足球教育專家、中小學教研員、一線體育教師共同編寫完成的。這標志著今年9月我國中小學校將首次使用科學、系統、規范的足球教材,填補國內中小學足球教材用書的空白。此信為我們學?;鶎幼闱驇砹烁R?,是一真正的足球春天的到來。

兩年來,我區就已經走在了四川省校園足球發展的前列,全區在德陽市教育局和德陽市體育局的領導下蓬勃開展校園足球運動,全市中小學共建立十幾所校園足球布點學校,為基層搭建平臺,每年都要舉行一個賽季的校園足球聯賽和足球錦標比賽。同時也“走出去請進來”,選送好的基層教練員到上級單位進行培訓,也將我省著名的職業級教練和著名球員請進來為普及足球運動打基礎,渲染足球文化深刻影響青少年一代。我市中小學生足球技術水平逐年提高,在全省的各類足球比賽中均獲得優異的名次。

1、德陽市小學足球守門員技術現存問題與困惑

但是隨著現代足球運動的發展,足球技術水平的不斷更新,對比和我經過多年帶隊比賽的觀察與調查發現,小學生足球運動中守門員一職的訓練水平都存在缺憾,普遍水平較低,一場比賽下來的失球都與守門員有關,在各學校參賽隊特別是小學基層比賽隊中守門員都存在同樣的問題,技術訓練粗糙滯后;對守門員位置重視程度不高;手部技術訓練忽略;撲救技術存在很大問題。

2、德陽市小學足球守門員的手部動作與撲救訓練體系

2.1守門員的手形訓練與移動

守門員的手形的教學是小學生守門員快速進入守門員技術的切入點,既然守門員在足球比賽中用手那我們就從手開始我們的守門員技術之旅。守門員的手形分為,接球、托球和擊球時的手形。接球又分為接胸以下的球和胸以上的球。但我在平時的訓練中對守門員的訓練第一要務卻是讓學生盡量快速的移動到正面對球的位置進行接球,再配合正確的接球手形,這樣的訓練才會有效果,而且有利于小學生守門員正確而快速的理解接好球的真正意義。

2.1.1接胸以下的地滾球時,教練員站在罰球點,將球左右推向球門的兩邊,先角度不要大,對初學者可以從直線開始。腳部移動正對來球,手心向前正對來球,手臂下垂,五指分開,注意拇指向外而不是向前突出,與手掌在一個平面上,雙肘夾肘不外展。接球瞬間,手腕內屈,屈小臂,上體含胸前壓,將球保護在胸與手臂組成的球窩里。在平常的訓練中多結合教學比賽多鼓勵守門員盡可能的通過移動身體接住球。增加守門員接球的成功率,增添守門員的信心。

2.1.2接胸以上的高球或半高球時,教練員站在罰球點,將球左右拋向球門的兩邊,先角度不要大,對初學者可以從直線開始。腳部移動正對來球,手心向前正對來球,手臂上舉,五指向上分開,注意拇指向外而不是向前突出,與手掌在一個平面上,雙肘不外展。接球瞬間,手腕內屈,屈小臂,將球快速收于胸前,上體含胸前壓,將球保護在胸與手臂組成的球窩里。在平常的訓練中結合小比賽多鼓勵守門員盡可能的通過移動身體接住球。

2.1.3托球和擊球。這兩種方式都是用手來改變球的路線,而不是讓球停止運動。區別在于用手托球是被動的行為,而擊球動作是守門員的主動行為。一般來說托球是用手指和手掌,將球向上或向側改變球的飛行路線。在比賽中,球向球門快速飛行時,守門員通過位移還是不能接住球時采用。擊球手形是拳頭,既然是擊的動作就有主動的意思,在比賽中,守門員有意識的將來球向更高更遠的地方處理,為本方球門減輕壓力。比如在發角球時,球對球門的威脅很大,大多數守門員都采用將球擊出禁區的方式來獲得球門暫時的安全時間,為下一次的防守做準備。在平時的訓練中,教練員有意識的設計出一定的對抗比賽練習,射門的球員只能在禁區兩邊的區域進行射門,規定守門員采用托球、擊球的方式將球托或擊向另一邊或是托或擊出球門橫梁。這樣的訓練即讓學生加深了對托球、擊球動作的認識與掌握,又能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哪些時候采用托或擊的動作,體驗到主動與被動的結合。

2.2守門員的撲救訓練

小學生守門員在比賽中能夠運用撲救動作來防守的很少,這跟撲救動作技術復雜很有關系。學習撲救動作我認為應該先看學生自己愿意不愿意去撲救,所謂“興趣是人學習最好的老師”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達到事辦功倍的效果,然而這些學生畢竟是少數。如果學生自己怕苦怕痛不愿意,教練員再怎么努力效果都不是十分明顯。多數守門員還是要通過訓練才能成為可以下地滾翻撲救的守門員。

2.2.1不斷加大防守面積

在學習之前首先左右移動,教練員可以在守門員的兩邊地上放好體操墊左右各一張,可以先厚一點,從正直位開始讓守門員主動向側方向倒地,用手去觸摸放置的足球,然后將球不斷遠離守門員放置,這樣慢慢加大觸摸球的遠度,不斷增加防守在面積,讓守門員體會展體,拉長身體,降低身體重心側身倒向體操墊。如往左邊撲時,右腳蹬地,左屈膝側倒地,讓學生做腳、膝外側、腿、腰、肩依次著墊的練習。

2.2.2增加滾翻次數

量的積累會產生質的變化,反復多次的做同種滾翻,會在學生大腦里留下不可抹滅的記憶,形成固定的行為表象,內化成為學生自動化的動作,小學階段不要求學生做太多的不同種類的滾翻,因為在真正的比賽中能夠運用到的也很少很少,所以小學生只學會一兩種滾翻就可以了,比如側滾翻、向前滾翻和向后滾翻。這些滾翻練習都應該是有球練習為主。

2.2.3撲救后的自我保護

守門員在激烈的比賽中除了要為本隊防守好每一個球,還有要做的一件事就是保護自己免受或少受傷害。撲救動作后要注意自我的保護。一是撲救動作結束后在地面上側臥收球于胸腹之間,屈體團身,不急著起來,等周圍其他隊員離開再從地面起來。二是撲救動作結束后的滾翻,做側身滾翻動作以保護自己免受傷害。

隨著現代足球運動的發展,技術水平的不斷更新,守門員技術也在更新,一只成熟的球隊守門員應該首先成熟起來。攻防的平衡才是整只球隊所追求的目標。是取得最后勝利的保障。在小學生比賽中,球隊的取勝帶有很大的偶然性,而好的守門員會使后防穩固,讓其他隊員能更好的專注于踢球進攻,將這種偶然性變成取勝的必然。

參考文獻:

[1]李宗佑.《足球守門員的選材與訓練》[J].陰山學刊.2000.12(15)

[2]杜幫勝,汪穎.《對少年足球守門員選材問題的研究》[m].100922714(2001)0120093203

[3]史光倫.《男子足球守門員的訓練方法》[J].中國體育教練員,2006.(04)

猜你喜歡
守門員手部足球
手部皮膚軟組織缺損修復的皮瓣選擇
Ice Hockey
冰球守門員髖關節損傷與治療
猜字謎
少年快樂足球
三端融合后如何當好“新守門員”
認識足球(一)
兩種皮瓣修復手部軟組織缺損的比較
發生于手部的硬下疳一例
復明膠囊疑致手部腫痛1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