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江絲路帶佳木斯核心區建設研究

2016-04-27 17:13于婉瑤張宇
商場現代化 2016年7期

于婉瑤+++張宇

摘 要:龍江絲路帶是我國“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佳木斯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核心區建設作用。佳木斯地處東北亞經濟圈中心地帶,要充分認識在龍江絲路帶建設中的有利條件和機遇,正確看待發展中的現實阻力和障礙,找準戰略定位,著力打造龍江絲路帶南聯北開重要門戶、人文科技合作前沿窗口、通關服務創新高地,并通過健全協調機制,積極爭取政策,完善配套政策,營造發展環境,形成良好的發展態勢。展望未來,佳木斯核心區建設要立足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發展壯大,充分發揮對俄經貿合作橋頭堡作用,用大通道搭建大平臺,用大平臺促進大開放,用大開放引領大發展。

關鍵詞:一帶一路;龍江絲路帶;佳木斯核心區建設;對俄開放

龍江絲路帶是我國“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在這條絲路帶上串起的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等中心城市,借助生態牌、能源牌、技術牌、資源牌,通過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必將在中俄貿易中發揮出重要的戰略作用,實現“全產業鏈”發展。就本文所探討的佳木斯核心區建設來說,其地處東北亞經濟圈中心地帶,對俄地緣和通道優勢明顯,近年來佳木斯緊緊圍繞“中蒙俄經濟走廊黑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規劃”的戰略部署,以推進“出口抓加工,進口抓落地”為主線,以大通道建設為依托、以境內外園區為基礎、以龍頭企業為牽動,大力拓展中俄貨物貿易及服務貿易,取得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和可持續潛力?;诖?,通過對龍江絲路帶佳木斯核心區建設研究,在找準自身發展定位、明確發展方向和路徑的同時,有利于推動、創新和引領新常態下的對俄經貿合作,加速把佳木斯打造成黑龍江省陸海絲綢之路的先行區、示范區及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一、佳木斯在龍江絲路帶建設中的發展環境分析

1.龍江絲路帶建設的戰略設計

“龍江絲路帶”地處東北亞經濟圈的核心區域,貫通東北亞區域內各主要國家,在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中,起著重要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尤其是在實現我國“一帶一路”、蒙古國“草原之路”、俄羅斯“跨歐亞經濟聯盟”對接中,處于天然的核心區地位。目前,黑龍江省確立了依托“龍江絲路帶”的國際貿易通道和主要交通干線,以中心城市和交通商貿重鎮為節點,以沿線重點產業園區為支撐,依托哈長城市群等重點區域,打造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聚集區,發展跨境產業鏈,形成“一核”、“四帶”、“一環”、“一外”為主要內容的產業發展空間布局。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龍江絲路帶運用世界眼光,綜合考慮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國際國內兩種資源的謀篇布局,是立足于自身基礎和優勢,破解自身發展瓶頸和難題、謀劃轉型路徑的必然選擇,為破解當前發展難題打開了全新的路徑,也是黑龍江轉方式、調結構、穩增長的根本出路。

2.充分認識佳木斯在龍江絲路帶建設中的有利條件和機遇

佳木斯地處東北亞經濟圈中心地帶,是我國對俄開放的重要前沿城市和對俄開放口岸最多的地區,在對俄開放和交流合作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和堅實的基礎。而且,佳木斯市與俄遠東中心城市哈巴羅夫斯克隔江相望,這是其他城市所不具備的獨特優勢。按照龍江絲路帶建設規劃,佳木斯核心區建設通道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鐵路通道、水運通道、航空通道布局上看,都處于重要的交通節點位置?;诖?,建設龍江絲路帶對佳木斯來說是重大的歷史機遇。通過龍江絲路帶建設,將進一步促進東北亞地區要素有序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這對佳木斯市開放型經濟發展將帶來極大的推動作用。

目前,龍江絲路帶建設的全面推進,提升了佳木斯市通過國際化視野,通過在國家和黑龍江省戰略規劃中謀劃口岸建設、基礎設施、商貿物流、現代服務業等項目,更加凸顯了佳木斯市對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技術流等要素資源的匯集作用,有利于更大限度地促進佳木斯市與海內外沿線城市之間的交流合作,為佳木斯市帶來更多先進的發展理念,進一步提升了佳木斯市綜合承載力和核心競爭力,為佳木斯市的建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正確看待佳木斯在龍江絲路帶建設中的現實阻力和障礙

在龍江絲路帶建設中,佳木斯獲得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但由于一些歷史、地理、人文、社會等因素,目前佳木斯的各級層面還存在一些與龍江絲路帶建設不相稱的理念和行為,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龍江絲路帶佳木斯核心建設的良好發展效能。

一是“陳”,即觀念陳舊,佳木斯還有相當一部分干部、群眾沒有正確認識到龍江絲路帶發展的重要意義,仍然抱著傳統的小農意識,沒有充分認識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的協調發展關系。

二是“散”,即目前市域企業分布散,在佳木斯核心區的企業集中度不高,并且企業從事的大多是初級生產和加工,離現代工業發展模式相去甚遠。

三是“低”,即政府對核心區發展的重視程度較低。佳木斯核心區建設是一個相對緩慢的過程,需要很大的財政投入,包括征地拆遷、基礎設施建設、建設標準化廠房、招商引資等,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而最終到企業建成投產為政府創造稅收,這個過程需要數年時間。如果企業收效甚微甚至虧本,則不能為政府帶來稅收。

四是“少”,即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少,吸收先進工業園區的發展經驗少。目前佳木斯從事工業園區發展相關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不多,特別是一些高端、頂尖領軍人物更是鳳毛麟角,對佳木斯核心區具體該怎樣發展,往什么方向發展比較模糊,園區發展存在著閉門造車、停滯不前的現象。

二、龍江絲路帶建設佳木斯核心區戰略定位

結合佳木斯核心區建設面臨的機遇和阻力,站在國家“一帶一路”、”中蒙俄經濟走廊”、龍江絲路帶建設的新的起點上,佳木斯市唯有因時而動、因地制宜、順勢而為、超前謀劃,找準在全省規劃中的戰略定位,著力打造龍江絲路帶南聯北開重要門戶、人文科技合作前沿窗口、通關服務創新高地,才能將重要樞紐和節點重筆寫進龍江絲路帶“大開放”藍圖。

1.打造龍江絲路帶南聯北開重要門戶。佳木斯市要與龍江絲路帶規劃緊密對接,進一步明確產業發展定位,提升放大境內外產業園區功能,積極承接國內外的外向型產業項目轉移,吸引生產要素集聚,推動對俄經貿創新發展、轉型升級。一是打造外向型產業體系,打造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示范區和對外貿易加工聚集區;二是規劃境內外園區基地建設,通過政策引導和招商引資,建設中俄雙向貿易和加工基地;三是推動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依托同江中俄跨江鐵路大橋建設和黑瞎子島開放開發,研究制訂對俄開放合作的新模式,推動邊境經濟合作區上升到國家戰略。

2.打造人文科技合作前沿窗口。人文科技交流是龍江絲路帶建設的社會根基。佳木斯市與俄、日、韓等國人文科技交流有一定基礎,特別是對俄人文科技交流具有獨特地緣優勢和歷史文化淵源,因此在謀劃龍江絲路帶建設戰略定位時,要進一步完善對外人文交流合作機制,廣泛開展對外交流互訪活動,促進“人文相通”“民心相通”,贏得更有力的文化支撐。一是加強文化交流合作,廣泛搭建文化交流平臺,打造具有佳木斯特色的對外文化交流品牌;二是推動教育、醫療、科技等領域交流,促進對外人才與科技合作;三是開發國際精品旅游線路,整合區域旅游資源,突出打好東極撫遠及黑瞎子島這張牌,爭取連通俄哈巴和薩哈林,打開國內、國際旅游市場。

3.打造中俄通關服務創新高地。隨著“一帶一路”和龍江絲路帶建設的深入推進,佳木斯市要完善通關服務體系,提升通關服務水平,大力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打造“辦事最便捷、效率最高、服務最好”的口岸客貨運輸通關環境。一是推進通關便利化,探索實行“產地檢驗、口岸出單”、“產地檢驗、口岸驗放”等通關模式;二是加快電子口岸建設,建立信息共享共用機制,提升佳木斯市貿易自由化水平;三是提高金融服務水平,開辟新的融資渠道,力爭把佳木斯建成面向俄羅斯及東北亞的區域金融服務中心;四是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探索一站式物流、第三方支付平臺、買方信貸等開展跨境電子商務必備要素在佳木斯市的解決方案,使跨境電子商務成為佳木斯市對俄貿易新的增長點。

三、龍江絲路帶佳木斯核心區建設的實施與保障

佳木斯核心區建設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也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根據以上佳木斯核心區戰略定位,為了推進戰略的有效實施,佳木斯市要建立健全相應的保障機制,集聚相關資源,共同給力于龍江絲路帶向縱深發展。

1.健全協調機制。要利用中俄兩國政府現有的合作機制和平臺,加強與俄方在遠東開發問題上的對話合作,加強中俄地方政府間合作,從互惠互利的角度,注重協調與互動,推動龍江絲路帶建設與遠東大開發規劃的協同發展。

2.積極爭取政策。要積極向黑龍江有關部門匯報溝通,密切關注國家政策取向、產業導向和投資方向,搞好政策、項目對接,努力爭取上級給予更多政策、資金支持,促進貿易便利化、投資多元化和金融國際化。

3.完善配套政策。結合佳木斯市當前核心區建設實際,要盡管完善財稅、金融、土地、海關、檢驗檢疫、人才等配套政策,支持企業參與黑龍江省和俄羅斯互聯互通項目建設,實施更加優惠的對外開放格局。

4.營造發展環境。在龍江絲路帶建設重要節點上,佳木斯市要切實把發展環境營造好,增強佳木斯的吸引力和美譽度。要進一步擴大簡政放權,推進物流成本控制,幫助企業實現常態化運營,實現“應常態、增信心、強定力、促發展”的對外開放效能。

四、譜寫龍江絲路帶建設佳木斯核心區科學發展新篇章

近年來,在“一核四帶一環一外”為主要內容的龍江絲路帶產業發展空間布局下,佳木斯打好“龍江陸海絲路帶重要節點”這張牌,進一步促進東北亞地區要素有序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整合。2014年2月,中俄第一座界河橋,即同江——下列寧斯闊耶鐵路界河橋正式開工建設,這標志著在佳木斯核心區內,一條南連東北三省、輻射全中國,北接俄羅斯遠東地區、輻射俄羅斯腹地的“水上絲綢之路”已然成形,打造出了一條新的亞歐運輸大通道。

佳木斯市核心區建設,借助龍江絲路帶,已經顯現出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展望未來,佳木斯核心區建設要抓住機遇,積極融入,主動作為,充分發揮對俄經貿合作橋頭堡作用,立足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發展壯大,超前發展中俄橋綜合園區、俄遠東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中心、比羅比詹市今日鋼結構加工基地、哈巴“立德卡”木材加工園區,深化佳木斯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同江經濟開發區、同江豐林達循環經濟園的發展潛能和輻射能力,同時結合地緣和資源優勢,加大對俄農副產品出口、液化石油氣、木材加工等大項目建設,謀劃一批綠色食品基地和對俄出口基地建設,通過對俄貿易帶動人流和物流,用大通道搭建大平臺,用大平臺促進大開放,用大開放引領大發展。因此完全可以這樣說,佳木斯核心區建設正闊步行走在龍江絲路帶上,并將在我國“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出更加燦爛奪目的熠熠光輝。

參考文獻:

[1]宋琳琳.黑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規劃——產業布局實施現狀探析[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5(11).

[2]孫浩進,周薇.黑龍江省構建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瓶頸”與對策[J].西伯利亞研究,2015(4).

[3]陳永昌.新常態下黑龍江省產業支撐帶的構建[J].北方經貿,2015(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