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環境惡化原因分析及對策分析

2016-04-28 22:50黃周滿萬紅
武昌理工學院學報 2016年1期
關鍵詞:農村環境改善對策

黃周滿++萬紅

摘 要:本文通過洪湖市農村的具體事例,從水,氣,土壤和生活垃圾四個方面對近些年來導致農村環境惡化的主要因素進行了分析;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發展環境友好型農業;加大廢棄物的處理處置和廢物的資源化;提高農民環保意識和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力度;完善農村污水管網系統建設和健全農村生活污染防治制度等一系列治理對策。

關鍵詞:農村環境;惡化;改善;對策

中圖分類號:S210.3 文獻標識碼:A

不管在城市還是農村,環境問題一直是現代社會的熱點問題。以前在農村這片廣闊的土地上由于污染源種類少,污染程度低,加上農村生態系統復雜,環境自凈能力強,農村的環境一直處于比較樂觀的狀態。但是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加快,農村畜牧業的發展壯大,產生了很多新的污染源和污染物,已經超出了農村環境所能容納的范圍,導致我國農村環境問題日漸突出。污染從地表水向地下水延伸,已經形成點源與面源共存,大氣、水體、土壤污染相互影響的局面。近年來全國各地出現的癌癥村就是由于環境污染嚴重而對人們的身體健康產生了極大危害的例子。鐘南山院士強調如果不控制農藥的殘留量,50年后中國人就生不出孩子。所以農村環境問題必須要加以重視起來,必須對農村的環境加以改善。和全國農村環境的發展趨勢相同,洪湖市的農村環境近些年來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包括水、空氣、土壤、噪聲等等,尤其是水污染。洪湖市是有名的水鄉,洪湖又是湖北省最大的淡水湖,水資源可以說是這里的命脈,但是由于農村不顧環境的生產方式,如大量使用農藥、化肥、除草劑以及養殖業的不斷壯大、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等多種因素導致洪湖市水資源污染嚴重,水生動植物大量減少以及飲用水安全存在隱患。我們再也看不到五十年前革命歌曲《洪湖水,浪打浪》描寫的場景:“四處野鴨和菱藕,秋收滿畈稻谷香,人人都說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魚米鄉”。

1 洪湖農村環境惡化原因分析

1.1 農村水污染的原因分析

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使用化肥數量最大的國家?;誓晔褂昧窟_40t/km2,遠遠超過發達國家為防止化肥對土壤造成危害而設置的22.5t/km2的安全上線。洪湖市是以水而聞名的,每年物種的減少與水被污染密不可分。水被污染的原因大體包括以下幾個因素:化肥農藥污染、除草劑的使用、農村生活污水隨意排放、鄉鎮新型企業污染以及養殖業造成的水體富營養化,另外還有溝渠不暢污染以及血吸蟲病疫區污染。

洪湖市在2000年的時候用于農業上的農藥大約有23種,總量約23萬噸。到了2005年數字就分別變成了43種和32萬噸。短短五年時間,農藥的種類增多了十種,使用的農藥總量加大了九萬噸。增長率分別為17.7和14個百分點。而2005年之后農藥的使用量也是在逐年上漲。位于洪湖西北部的洪湖生態園,污染指數已經達1.3,屬于重度污染。保護好農村水環境是保障農業生產發展、創造美麗鄉村的基礎。

1.2 農村空氣污染的原因分析

農村空氣污染原因主要有鄉鎮企業的廢氣排放、作物秸稈燃燒、汽車尾氣、煙花爆竹的燃放等。經調查,洪湖市的土地總面積約2500平方公里,農作物的種植是一年兩熟的模式,比如在小麥收獲后會繼續種植水稻,而水稻和小麥的種植也是洪湖市主要的秸稈來源。洪湖市63%的土地是用來種植水稻和小麥的,約為16萬公頃,以一公頃水稻和小麥的秸稈產量分別為1.4t和0.8t計算的話,洪湖市每年就這兩種農作物的秸稈產量就高達35萬t,秸稈的利用方式是田間燃燒肥田和用于柴火做飯等。研究表明:水稻秸稈燃燒排放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氮氧化物的排放因子分別為64.2,791.3,1.02, 0.79,1.81kg/t,小麥秸稈燃燒排放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氮氧化物的排放因子分別為141.2,1557.9,0.79,0.32,1.12kg/t 。 按此計算,洪湖市每年因為秸稈燃燒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數量是相當大的,這還不包括燃燒產生的碳煙顆粒物和芳香烴等,這些對我們的健康造成了很大隱患。

1.3 農村土壤污染的原因分析

土壤污染不僅改變了土壤的理化性質,使土壤變壞,而且污染物質阻礙或抑制土壤微生物的區系組成與生命活動,影響土壤營養物質的轉化和能量交換,導致農作物減產、種子退化、農副產品質量下降,使土壤降低或喪失生產能力,造成土壤資源的破壞,使農業生態系統循環惡化或中斷。由于土壤的污染嚴重,我國每年的糧食減產超過了100億千克,換算成經濟上的損失約為130億元人民幣。造成洪湖農村土壤污染的原因主要有化肥農藥的過量使用、農膜殘留、污水灌溉、廢棄物堆置等。據浙江環保局調查由于處理不當,造成每平方千米的地膜平均殘留量達到3.78t,減產損失達總產值的五分之一。洪湖市在2000年左右的時候引進了一種新型農作物——藜蒿,這種農作物的生長不僅要在大棚中,而且初期還要在地面上覆蓋地膜,這種農作物確實增加了當地農民的收入,但是隨著藜蒿的推廣,現在家家戶戶基本都會種植這種農作物,正是由于這種農作物的種植使得洪湖市每年的地膜使用量翻了近一倍,造成的土地污染也愈發嚴重。

1.4 生活垃圾污染分析

農村生活垃圾主要有剩余蔬菜瓜果皮、方便袋、塑料、重金屬等。2006年環境公報指出,農村每年約產生1.2億t的生活垃圾。2009年調查顯示,農村平均每天每人生活垃圾為0.8千克,全國農村一年的生活垃圾量近3億噸。約1億噸的垃圾被隨意堆放。洪湖市人口約為90萬,那么每年產生的生活垃圾就有約26萬噸。在洪湖市小型城鎮的邊緣或多或少都會有幾個垃圾堆放點,運垃圾的車將垃圾運來堆成一個個“小山”后不填埋也不覆蓋,導致惡臭不斷,有的常年還冒著青煙,給環境造成極大危害。而且隨著化學品的更多使用,廢棄的垃圾成分也更加復雜,極易造成病原體滋生、地下水污染和空氣污染等多重危害。隨著洪湖新農村建設的啟動,相應的基礎配套設施還沒有到位,管理措施和模式不配套,導致“污水亂潑、垃圾亂倒、糞土亂堆、柴草亂垛、畜禽亂跑”的普遍現象,村民門前屋后的排水溝不暢,臭氣不斷,夏天不僅氣味難聞,而且滋生蚊蟲。

2 農村環境改善對策探究

2.1 加強農村環保設施建設

新農村建設為改善農村環境所做的主要工作就是加強農村環境保護的設施,但是要想農村環境真正得到好轉,顯然不是建幾個污水處理廠和垃圾池能解決的。我認為,首先需要建設農村地下水管網系統,這點在農村基本上是空白。其次,要完善垃圾收集處理系統,可以像美國一樣,農村產生的垃圾承包給相應的公司,讓其定期用垃圾運輸車把農村的垃圾運到垃圾處理站,同時根據每家每戶產生的垃圾重量來收取一定的費用,這樣不僅可以對農村的垃圾進行有效的處理,同時也能限制農村產生的垃圾數量。最后,在洪湖市大型村鎮如萬全鎮建設秸稈利用設備,如青貯,微貯,制取復合肥等。

2.2 增強農民環保意識

生活污水的隨意排放和生活垃圾隨意丟棄不僅只是農村環保設施跟不上,農民的環保意識不強。由于多方面的因素,目前我國農民的整體素質水平還很低,環境保護認識淡漠,要想提高農民們的環保意識就需要有專門的部門加以引導,展開多形式、多層次的珍愛農村環境的宣傳教育,進行評選環保模范。只有農民們的環境意識提高了,農村環境才能更好的改善。

2.3 完善農村環境保護法律法規

在歐洲的農村亂丟垃圾是違法的,而在我國農村,關于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是很不完善的,這一點我們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如日本,通過法律的手段來對農藥化肥和地膜的使用進行限制。這樣可能會造成農作物的減產,但是前面已經提到了由于土壤的污染,每年農作物減產的損失已經超過了120多億,從長遠利益考慮,限制此類物品的使用勢在必行,如果只為眼前利益考慮的話,到了土地寸草不生的那天投資再多都不能修復土壤了。

2.4 推行農村環保自治

農村環境要想得到改善,一味地依靠政府是不現實的,依然會存在政府管理部門對農村環境不熟悉的情況。雖然對治理農村環境他們有很強的技術和知識,但是治理農村環境需要對當地環境很熟悉本地人,因此推行農村環保自治就是要依靠農民自己來解決農村環境污染問題,使之成為一種改善農村環境的有效手段和對政府工作的補充。環保自治在我國還只是處于探索的階段,但是從現行的效果來看是有利于農村環境發展的,在長沙部分地區的就用鄉規等章程為基礎建立環境促進會,配合環保部門一起整治農村環境“臟亂差”的現象,督促村民改造廁所,改造污水管道并且推廣生態農業等。通過推行農村環保自治讓村民參加到環境保護的工作中來,這樣不僅能讓村民切身感受到環境的變化,也能讓他們提高環保意識和學習改善環境的方法。在洪湖市應該如何去推行這種方法呢?我認為在開始階段應該有政府部門的引導建立起有組織、章程、約束力的非法人機構的組織,類似村民委員會的農村環境治理委員會,人員可由農民、企業工人、村官共同組成,聘請專業環保人員做技術指導和監督員,調動起社會各階層參與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委員會平時可以多宣傳關于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污染的危害等。而委員會更重要的功能在于對鄉村企業排污狀況加以監督,結合相關環保部門對于污染嚴重的企業可派人出面交涉,勸其加以整頓,引導人們進行有利于農村環境的勞作方式等。

2.5 推行廢棄物再利用

廢棄物具有“雙重性”,即不僅是廢物,更是資源。比如秸稈,農村將秸稈直接燃燒不僅利用率低,而且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秸稈的利用有很廣闊的前景,在發達國家對秸稈進行了綜合開發后找到多種利用用途:在美國每年將4500萬噸秸稈進行加工用作飼料,同時也能用秸稈提取乙醇利用;在丹麥秸稈的主要用途是發電,電廠將農村的秸稈收購回來發電,不僅能給上萬戶的居民提供用電,同時降低了電廠的成本和提高了居民的收入,秸稈燃燒后的灰燼再返還給農民肥田,形成了一個工農業的循環經濟圈。秸稈還可以經過粉碎、酶化等一系列環節后可以生成秸稈復合肥等。另外,人和家禽的糞便,可以進行發酵產生沼氣,也可以進行堆肥處理,將其變成有機肥料。推廣農村廢棄物的利用是未來發展的一大趨勢。

3 總結

造成農村環境惡化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但是總結起來很多原因都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如生活污水的隨意排放、農藥瓶的丟棄、焚燒的秸稈、除草劑的濫用、燃放煙花爆竹等;另外為發展經濟使用過多化學品等對農村環境的污染也造成很大影響。針對以上情況對洪湖市農村環境改善提出如下建議:

(1)對人為因素造成的環境污染加以限制。這需要人民和政府部門的相互配合,提高農民們環境保護的意識,完善農村環境保護的設施,加強對鄉鎮企業污染源的監控力度,完善農村環境保護相應的法律法規等等措施都是勢在必行。

(2)對于已經出現嚴重破壞的環境也要采取相應的改善措施。這要從污染源的控制和污染環境的治理兩個方面入手,如污水的收集與處理設施,固體廢物的收集與處理等。

(3)推行清潔生產制度,讓農民自己主動完成固體廢物處理的“3R”原則,即“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實現農村固體廢物的循環利用。進行農村環保典范的評選,提高農民環保意識。

參考文獻:

[1] 馬亞麗,敖天其.農村生活污染現狀與防治措施——以瀘縣(瀨溪河流域內)為例[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2(11).

[2] 環境保護部中國環境公報(2009年度)[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0.

[3] 葉萍.農村水環境現狀分析——以湖北省洪湖市為例[D].華中師范大學,2014.

[4] 周瑾.淺談新農村規劃的污水處理模式[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08(7).

[5] 張鶴豐,葉興南,成天濤.中國地區農作物秸稈燃燒排放大氣污染物模擬及GIS分析[C].上海:復旦大學,2008.

[6] 劉菁.農村環境污染現狀及防治對策研究[J].河南農業2008(10).

[7] 管東興,邱誠.農村生活垃圾問題及對策探討[N].2009.

[8] 史曉娟.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財政思路與對策——以寧夏為例[J].生態環境,2013(9).

猜你喜歡
農村環境改善對策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深度偽造”中個人隱私的保護:風險與對策
走,找對策去!
我國貨幣錯配的現狀及對策
城市道路下穿立交排水設計研究
淺談我國高校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我國農村環境污染防治法律問題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