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文獻綜述

2016-04-28 15:08曾德灼秦茂劉迎程雨
企業文化·下旬刊 2016年4期
關鍵詞:文獻綜述農產品電子商務

曾德灼++秦茂++劉迎++程雨

摘 要:本文以國內外主要的農產品電子商務研究文獻為基礎,分析了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問題及解決策略,并對其進行評述。

關鍵詞:農產品;電子商務;文獻綜述

農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性行業,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是我國經濟平穩運行的保障。隨著現代化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市場開放程度越來越高,以農產品為核心的農業經濟貿易形式應該積極跟進現代化經濟模式,充分發揮網絡的優勢,克服傳統農產品生產和交易過程中的弊端,從而提高農產品貿易的價值。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是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發展的有效途徑。電子商務具有節約交易成本,減少信息不對稱和貿易雙方的時空限制等優點,也利于實現交易的高效性。農產品電子商務利用網絡信息平臺,能夠更好的集中優勢資源,變革傳統的農產品貿易模式,促進農產品的流通,從而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國外學者對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研究較早,近年來,隨著一些新技術、新方法的出現,國外學者對農產品電商化的研究也日益廣泛和深入。我國關于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研究與探索始于2000年的有關農業電子商務的研究文獻中,起初它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隨著農業電子商務概念的逐漸清晰并得到普遍關注,農產品電子商務作為農業電子商務的一個組成部分,也逐漸得到廣泛關注,并成為農產品流通研究領域的熱點之一[20]。自2007年國家出臺促進農產品信息化文件以來,國內學者對這方面的理論研究也逐漸增多,結合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內容,出現了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出發的研究和探討。

一、國內外學者對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研究

(一)國外研究文獻綜述

國外一些學者從農業電子商務網絡基礎、信息支持系統及農產品的特性、交易主體等方面對農產品電子商務做了基礎性的研究。英國學者G.Baourakis早在2002年通過對克里特島農業進行研究,調查當地農產品生產者和消費者使用電子商務模式進行交易情況,分析電子商務和農產品之間的特殊關系,得出了電子商務在農產品生產和消費階段的重要性。同時也指出了農產品的自然特性、網絡基礎設施的缺乏會阻礙農產品電商化的發展[1]。Franck.Galtier(2014)則從農產品市場交易角度出發,分析了MIS(市場信息系統)的不同模式和創新點,提出了要建立完善的農產品MIS,通過市場的透明化支持農產品電商化的發展[2]。Ruiz-Garcia(2010)分析了農產品電子商務運行過程中農產品的在線查詢與實地跟蹤問題,指出利用網絡信息化系統可以有效的提高農產品物流配送查詢與跟蹤的效率[3]。F. Dabbene, P. Gay和N. Sacco (2008) 通過對生鮮農產品供應鏈作充分的研究。把生鮮農產品易腐的特性以及環境的不確定性考慮在內,把保證農產品品質和控制物流成本作為目標,對生鮮農產品的供應鏈流程進行了優化,從而提出了一種新的模型方法[4]。

(二)國內研究文獻綜述

1.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影響因素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和電子商務貿易模式在中國快速普及,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得到了初步發展,但是由于農產品自身特性和電子商務環境的影響,發展中仍然存在不少的問題。

郜紅梅(2013)對地區性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現狀進行數據分析,提出了當前農村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技術相對落后,農民上網比例低,傳統的農產品貿易意識影響深遠的觀點[5]。田英偉(2012)從信息技術方面進行分析,得出了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電子商務基礎設施不完善,信息化建設進程十分緩慢的結論[6]。而李雋波(2014)指出電子商務與農產品營銷的磨合中必然存在著阻礙,如農產品電商物流是瓶頸,農村網店專業化規模小而分散,農產品標準化和品牌化程度低等 [7]。王艷(2010)通過對現有農產品網絡交易的研究,提出:現有的農產品電商交易沒有可靠的第三方平臺監管,缺乏商業信譽,農產品電子商務的交易安全和誠信問題需要強化[8]。傅波(2010)則從政府角度指出了在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在制定規劃和政策、加強立法、增加投資等方面,政府需要加強力度扶持農產品電商化的發展[9]。

2.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研究對策

由于農產品電子商務起步較晚,涉及營銷模式較為復雜,在發展過程中也必然存在一系列問題。但是,在“互聯網+”的經濟模式發展大潮下及國家對農村經濟模式轉型的關注和支持下,通過解決這些問題,農產品電子商務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

(1)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的建設

張勝軍,路征,鄧翔(2011)等對現有農產品電商平臺進行大量的數據分析,對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提出了:要加強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基礎設施建設和加強第三方商務平臺的建設,提高電子商務服務層次[10]。葛彥強,汪向征(2012)從平臺構建可行性方面討論系統數據準備、數據庫的邏輯結構分析、JSP 與后臺數據庫連接等關鍵技術,介紹了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的主要功能及體系結構,為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提出了建設性意見[11]。曾鳴(2014)從地方性建設的角度,提出以縣域為中心建設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的優勢,建立盈利性的地方電子商務交流培訓平臺;建立經營性的電子商務運營服務平臺,為企業和中小網商開展物流、運營等電子商務配套服務,引領和帶動縣域電子商務生態發展,促進傳統產業尤其是農業及農產品加工業實現電子商務化[12]。

(2)農產品電商化物流體系的建設

鄭晶瑩,李克剛(2015)采用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結合評價分析,對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配送中心選址進行評價分析,為物流中心的最終選址提供指導[13]。劉助忠,龔荷英(2015)將軟件即服務、平臺即服務、基礎設施即服務的云理念運用到農產品供應鏈,構建以供應鏈集成服務主體為核心,以云服務為紐帶的農產品供應鏈。實現農產品供應鏈“四流”化的創新與整合;實現線上,線下協同化、低成本、規?;\作,從而解決我國農產品生產及流通中存在的主體分散、市場秩序混亂、供應鏈斷裂等問題[14]。李玉清(2015)在研究農產品電子商務產銷零對接的基礎上,提出了多元化的物流配送模式。如:建立多元化的村鎮物流配送模式,提高配送能力;建立適合“農超對接”、“農網對接”、“農社對接”等模式的產地到銷地的多元物流配送模式,使農產品產業鏈條的上下游建立長期穩定的產銷關系。進一步推動農村郵政物流和電子商務物流發展,著力打造現代農村郵政物流綜合服務平臺和電子商務物流信息平臺[15]。

(3)農產品電子商務基礎設施的建設

王雙進,高貴如(2012)在深入分析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環境的基礎上,提出電子商務的發展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是一個以“政府作規定,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為發展原則的官、產、學、研聯合行動的觀點。建議要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建成具有相當規模、結構合理、高速寬帶、而向21世紀的國家信息網絡。整合現有信息基礎設施資源,利用互聯網、移動通信、廣播電視、電話等多種通訊手段,積極推進全國農產品網絡信息系統建設,促進農產品商務網站建設,構建覆蓋鄉村的多級農業信息網絡,為廣大農村提供公共的網絡信息平臺,為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16]。梁雪靜(2014)也從基礎設施建設角度出發,建議必須加速建設高速寬帶互聯網,實現圖像、通訊網、多媒體網的三網合一,使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具備良好的網絡平臺和運行環境[17]。高亞娟(2011)肯定了政府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中的作用,從基礎設施、農業信息化需求、信息化服務、建設投資、網絡工程等五個方面出發,為電子商務基礎設施的提供了指導意見[19]。

此外,針對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問題的解決,國內眾多專家和學者也從其他方面進行過了研究,如要加強對計算機網絡技術和電子商務知識的宣傳與教育,提高農民的信息化素質和網絡應用技術,增強企業的電商商務意識;加強農產品的標準化體系和品牌效應的建設,提高農產品的銷售流通效益。胡擁軍,高慶鵬(2015)研究國外發達國家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情況,指出多措并舉完善農產品電子商務相關的法律法規、充分發揮行業組織作用、加強政府的規范引導、健全公共支持政策、推進專業人才培養等對我國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18]。高亞娟(2011)也從農產品銷售平臺和模式的基礎上,提出要充分發揮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和農村經紀人在農產品電子商務中的作用,構建由政府監管的農產品貿易中介機構,利用專業的平臺和人才優勢,促進農產品電子商務貿易的發展[19]。

二、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評述

農產品電子商務研究的評述根據上述的研究內容可以得出,目前國內學者對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研究逐漸多起來,并且范圍、角度越來越廣。但由于農產品本身特性的束縛和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對農產品電子商務的認識程度也不夠透徹,目前的研究也需要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具體表現在:

第一,由于農產品的特殊性,農產品電商化研究具有復雜性的特點,目前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理論和實踐研究都比較貧乏,現有的研究只是分散的研究,有待于進一步系統化。

第二,不同的地區,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環境和制約因素不同,對不同的主體、農產情況也不一樣,通過對不同地區的調研、考察,研究出符合地區特色發展的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模式,也需要進一步開展。

第三,現階段農產品電子商務研究主要集中在農產品電商化的概念、農產品標準化及物流體系建設,其發展內容有待于深入研究。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與國家經濟模式的轉變,農業產業化、農產品流通體系改革研究等重大農業發展問題需進一步研究。

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符合我國經濟發展大方向,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通過農產品電子商務的具體實踐,從而發現問題,并提出解決對策,不斷的改進與完善,走出一條適合本地區的、新型的、高效的農產品電子商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 G.Baourakis and M.Kourgiantakis.The impact of e-commerce on agro-food marketing.British Food Journal.2002,8:580-589.

[2] Franck.Galtier.Agricultural market information system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New models,new impacts.General Review.2014,23:232-244.

[3] Ruiz Garcial,Steinberger G,Rothmund M.A model and prototype implementation for Tracking and tracing agricultural batch products along the food chain[J].Food Control,2010,21:112一121.

[4] Dabbene F,Gay P,Sacco N.Optimization of fresh-food supply chains in uncertain environments.Biosystems Engineering.2008,99: 348-359.

[5] 郜紅梅.湖北省農產品電子商務模式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

[6]田英偉.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現實困境及路徑選擇[J].價格月刊,2012(422):54-57.

[7]李雋波. 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中的問題與創新對策[J].商業時代,2014(34):89-90.

[8]王艷.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對策研究[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0(11):47-49.

[9]傅波.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研究[D].湖南農業大學碩士論文,2010.

[10]張勝軍,路征,鄧翔.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建設的評價及建議[J].農村經濟,2010(10):103-106.

[11]葛彥強,汪向征,黃艷茹.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構建[J].安徽農業科學,2012(11):6916-6917.

[12]曾鳴.縣域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的建設與應用[J].商業評論,2014(21):1-3.

[13]鄭晶瑩.李克剛.電子商務環境下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選址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5(8):51-53.

[14]劉助忠.“互聯網+”時代農產品供應鏈演化新趨勢——基于“云”的農產品供應鏈運作新模式[J].中國流通經濟管理,2015(9): 91-99.

[15]李玉清. 實現產銷零距離對接模式的農產品物流發展策略研究[J].農業網絡與信息,2015(8):34-38.

[16]王雙進. 推進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對策研究[J].江蘇農業科學,2012(10):387-389.

[17]梁雪靜.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和建議[J].學術論壇,2014(12):77-79.

[18]胡擁軍,高慶鵬. 國外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經濟研究參考,2015(28):6-10.

[19]高亞娟.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策略研究[J].商業時代,2011(11):35-36.

[20]楊躍輝.農產品電子商務研究文獻綜述[J].安徽農業科學,2011(18):15-16.

猜你喜歡
文獻綜述農產品電子商務
各地農產品滯銷賣難信息(二)
遼寧大拇哥農業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電子商務法草案首審
馬克思創新思想研究綜述
Scratch教學研究綜述 
2013年跨境電子商務那些事兒
農產品爭奇斗艷
電子商務: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