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析散文觀念的突破與當代散文的前途

2016-04-29 21:39馬鉑堯
北極光 2016年2期
關鍵詞:前途突破

馬鉑堯

摘要:現階段,散文觀念不斷的突破,當代散文的文體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但是,當代散文只有立足于傳統,并根據現代社會的實際狀況,不斷的擴大視野,才能夠準確的發現限制當代散文發展的所有癥結,最終找到突破的方向,實現當代散文的長足發展。

關鍵詞:散文觀念;突破;當代散文;前途

一、散文觀念的突破

(1)散文形式的突破。當代散文想要得到長足的發展,應該不斷的嘗試多樣化的形式,營造多姿多彩的散文園地。除了敘事散文、抒情散文以外,在寓言體、傳記文化、雜文、隨筆、游記等方面也收獲頗豐,這里有“數風流人物,還開今朝”的人物長廊,例如,《元帥與外交家》(何曉魯)、《徐飛鴻的一生》(廖靜文),這是近年來散文創作方面的優秀作品,對在專業領域有建樹的體育名人、藝術家以及文學家等敘寫傳記,為當代散文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還有美如詩、秀如文的一枝獨秀,例如,《寫在貝殼上的詩》(柯蘭)、《你是普通的花》(郭風);還有鞭辟人里的雜文,例如《國家不幸詩家幸》(黃秋耘)、《回到馬克思主義》(廖沫沙);還有包羅萬象、不拘一格的隨性灑脫,例如《萬里長城斷想》(吳祖光)、《長街燈語》(秦牧);還有域外風俗,例如《美國之行》(肖乾)、《訪法散記》(巴金);還有祖國的秀美風景,例如《岳麓山和橘子洲》(李霽野)、《瀑布之歌》(馮牧)等,散文在形式方面的突破,在散文園地里涌現了眾多美文華章。

(2)思想的突破。當代散文的突破和發展,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在散文作家直接寫生活體驗以及內心情感,對歷史人生、社會哲學等進行深入思考,在藝術追求、思想意蘊等方面獲得了重大的突破,尤其是楊繹、孫犁以及巴金等今年的創作中獲得了非常寶貴的經驗。當代散文繼承和發揚了優秀的傳統文化和意識思維,以“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的思維方式,受到眾多當代散文作家的青睞,例如,《地下森林斷想》(張抗抗)、《登陵憶》(楊文寧)、《不該遺忘的殘堆——寫在圓明園的殘堆上》(王英琦)、《揀麥穗》(張潔)等作品,具有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憂患意識。

(3)題材的創新和突破。在新時期散文繁榮的先河為挽悼散文,尤其是十年動亂,釀造了眾多的家庭悲劇、錯案、冤案等,挽悼散文應運而生,其盛況在當時的中國文學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上述散文作品中既有悼念在專業領域具有卓越成就的科學家、藝術家的作品,例如,《清涼山的懷念》(李季)、《懷念肖珊》(巴金)等;還有悼念和歌頌國家領導人的,例如,《刻骨銘心的教誨》(杜萱)、《望著總理的遺像》(巴金)、《巍巍太行山》(劉白羽)等,上述題材的散文作品,具有鮮明的特色和風格,在當代散文作品中具有突出的位置。隨著思想解放運動的不斷深入,散文題材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例如《隨想錄》(巴金)、《老荒集》(孫犁)等,是作者基于對社會歷史的觀察,并經過深思和沉淀的真情之作,同時,一大批新的散文作家涌人到散文創作中,眾多不同的題材進入到新散文園地,不斷的壯大作家隊伍和豐富散文創作題材。

二、當代散文發展前途的思考

(1)“虛構”和“真實”。散文的“虛構”和“真實”是關系到當代散文發展前途的關鍵因素。真實性一直被視為散文的基石,這是基于中國傳統文化背景逐漸發展而來的,我國散文最早的文體為應用文,并且后來和歷史傳記相結合,其真實性尤為重要,需要保證歷史傳記的歷史真實性,作品中的歷史事件、人物傳記等都不能是虛構或者杜撰的,正如左思所說“美物者,鬼依其本;贊事者,宜本其實”,因此,在很長一段事件內,真實性成為散文協作的基本原則,其與戲劇、小說的本質區別就在此。傳統散文觀念過分重視“絕對真實”,即源于作者的生活經歷或者與作者具有直接聯系的人或者事。但是,當代散文的創作,想要所描述或者寫作的內容全部是和白已有直接關系的事情,是不現實或者幾乎完全不可能的,例如,在《我與地壇》(史鐵生)、《海上日出》(巴金)等,雖然素材是作者的“個人經歷”,但是,他們描述的事情,并不是所有的都是白己親身經歷的,而是應用了其他個體的經驗,通過白己的藝術再創造,八十年代的臺灣地區,許多作家創作了眾多意象、想象或者虛構的作品,例如《房問》(林耀德)、《女兒紅》(簡貞)等,并且老一輩散文家在余年創作的一些散文作品,在真實的情景中穿插了想象、虛構的環節,例如《年輪》(楊牧)、《蒲公英的歲月》(余光中)等,難道說這種表達或者創作方式違背了傳統的“真實性”原則么?換言之,因為主觀意識的介入和經驗藝術,就丟失了原來的真實性么?其實,只要準確的把握“真實”和“虛構”的度,不過分的“虛”或者“實”,能夠賦予散文全新的生命活力。

(2)“粗野”和“優雅”?!按忠啊焙汀皟炑拧笔怯绊懏敶⑽陌l展的另一對關鍵因素。古代散文是一種高層、精英文學敘事的文體,只有士大夫才能夠使用的專利,即是一種“優雅”的文化,普通老百姓的“粗野俗氣”并不適合這種文體。在“五四”之后,白話散文成為一種獨立的文學門類,散文在語言和內容方面更加接近民間,散文不在局限于貴族、精英層面,散文的路子不斷的拓寬。但是,在創作的過程中不能隨意踐踏或者貶低“優雅”,不能使“粗野”和“優雅”處于對立關系,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只有保證散文的“優雅文學性品格”,才是當代散文長遠發展的正途,正如《論語》所述“質勝文則野,文升至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必須在保持感情美、文字美的基礎上,盡可能的拓寬散文發展道路,這是所有散文研究者以及讀者必須認真思考的話題。

(3)“大”和“小”?!按蟆焙汀靶 敝饕割}材“大小”,傳統散文在題材選擇方面偏愛“小題材”,例如小橋流水、風花雪月等,近年來,散文批評界對傳統散文的“小題材”持批評態度,要求創作“大氣派、大境界”的大題材散文,呼葉大量創作政治題材的散文,久而久之出現了許多政治事件堆砌、大詞連篇的散文題材,失去了散文的本性,因此,在創作散文時,應該根據白己的本性和散文水平,合理的選擇題材,創造審美、意境以及結構都合理的散文,不能過分追求“大”或者“小”。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縱觀中國文學發展史,散文是一個重要的分類,在眾多其他文學形式的沖擊下,想要實現當代散文的長足發展,就應該不斷的突破散文觀念,并正確處理“真實”和“虛構”、“優雅”和“粗野”以及“大”和“小”之間的關系。

猜你喜歡
前途突破
廣播劇還有前途嗎?
共享汽車前途未卜
吉林省再生資源市場大有前途
團購鼻祖Groupon墜落啟示:純團購前途黯淡 轉型電商才有出路
那些自毀前途的明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