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低碳建筑的發展前景

2016-04-29 22:00李蘭青梁策
北極光 2016年2期
關鍵詞:創新

李蘭青++梁策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工程實踐的發展,當前我國發展低碳建筑的意義顯得尤為重要,本文較為詳細的分析了低碳建筑發展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當前低碳建筑發展的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進而提出了我國低碳建筑發展主要措施。

關鍵詞:低碳建筑;廢物排放;建筑耗材;減排技術;創新

一、低碳建筑的概念標準

低碳建筑是低碳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低碳經濟,顧名思義,就是倡導在可持續發展原則下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能的前提下發展經濟,強調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的平衡和統一。低碳建筑則是對低碳經濟在建筑行業的具體表現形式,當然是要求在低碳經濟發展原則下發展建筑業。根據百度百科的解釋,“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與設備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個生命周期內,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使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彼?,低碳建筑的核心依然是減少石化能源使用量,提高其使用效率。

二、發展低碳建筑的重要意義

(一)緩解資源環境的雙重約束

資源的短缺與高消耗是限制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人們居住條件要求的不斷提高,建筑及相關產業的能耗已經遠遠超過工業,基本占到總能耗的50%,但這一資源高消耗的出現,不僅是由于建筑物的數量增加,更是因為建筑理念和建筑設計的資源考量無節制。低碳建筑的發展可以在當前最大能耗產業中實現資源能耗的大幅度降低,據計算,在技術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采用低碳理念設計和建造完成的建筑講節約能源60%-70%,可以基本解決當前建筑高能耗的局面。

同時,低碳建筑的重要理念就是生態和諧。眾所周知,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一方面將危害白然生態系統,出現如氣候異常、海平面升高、冰川退縮、凍土融化等異?,F象,另一方面二氧化碳等廢氣排放量的增加必然影響人類居住和生存環境。旨在減少碳排放、降低能源消耗的低碳建筑可適當地減少碳化合物的排放,進一步改善環境。

(二)適應產業經濟的結構轉型

未來產業的發展必須以實現人與白然和諧為導向,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發展理念的轉變,面對生存與發展環境保護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在中國綠色建筑已探索近10年,低碳建筑是綠色建筑的研究新方向。發展低碳建筑不僅符合國家出臺的論文網站一系列宏觀經濟措施,緩解我國對能源的高需求,而且也符合國際上的可持續理念與綠色建筑的發展方向。在“十二五”中,國家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經濟結構戰略調整”提高到新的戰略高度,作為當前中國發展主要引擎之一的建筑業,也必須實現”轉方式、調結構”,低碳建筑與這一產業發展理念不謀而合,而且低碳建筑的發展,將推動一系列相關產業的發展,如綠色建材、可再生能源產業等,進而實現整個產業的優化升級。

三、低碳建筑發展的現狀評析

低碳建筑的發展不僅符合當前我國的發展理念,同時與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潮流相吻合,我國低碳建筑的發展可以說是起步晚、水平低、基礎差。目前,綠色建筑、低碳建筑在中國的推廣還是剛剛起步,好多問題亟待我們去解決,為此,低碳建筑的發展需要人才培養、技術創新、政策扶植的多重結合。就發展的理論而言,應當吧低碳的概念和節約型社會的概念是連在一起的,這也正符合我國可持續性發展的需求。

四、發展低碳建筑的主要措施

(一)營造良好氛圍

低碳建筑作為一種新生事物近幾年才在中國興起,由于當前實行低碳建筑的成本高,相關的技術問題還沒有解決,困難重重。針對這種情況,政府及相關部分應積極行動,做好宣傳和鼓勵工作,一方面要通過大眾媒體向民眾宣傳低碳建筑相關知識及低碳建筑發展意義,使低碳生活成為深植公眾內心的理念;同應號召建筑企業應響應”科學發展”的社會需求,使其主動承擔起這一社會責任,在技術水平和建筑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做到低能好、少污染,尤其在建筑的設計、建設、營運環境,貫徹低碳理念從而有效的推動低碳建筑的發展。

(二)鼓勵技術創新

低碳建筑的發展離不開低碳技術的創新,促進相關技術可以降低建設成本,從而在根本上推動產業的進步。首先,技術創新可以開發利用新能源,如無污染無排放的風能、太陽能,用其發電、產熱來替代一次能源的消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同時,風能的利用可以是多重的,以建筑結構形式形成的自然風來調節室內風流風速,可減少電力的消耗,亦可減少空調的使用。其次是新型低碳原料的研發,低碳建筑原料的研發是低碳建筑未來發展的必然,如玻璃纖維,這是一種天然導光技術可將室外自然光通過專用導光材料引入地下建筑,通過與人工照明的有機結合,這種材料的應用不僅可以大大節省建筑用電,降低運營費用,還可以提高地下空間的光環境質量。

(三)完善制度體系

完善的制度體系支持是低碳建筑發展的根本保證,完善的制度體系包括激勵機制、評估體系和監管制度等。對于監管制度,一定做到明確責任,重視可行性,保證在實踐中能夠得到切實的貫徹和落實,不僅規定企業責任,而且要規定相關部分負責人、主管單位負責人的責任,正如國外的一句格言:讓火車安全運行的最后辦法就是把董事綁在車頭上。和評估體系應制定一系列節能標準,以便對建筑建造和使用過程中碳排放量進行監督、控制、測評,同時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形成完善的建筑物碳排放計算系統。尤其是鼓勵機制,政法應在政策上對低碳建筑及其相關產業予以政策上的傾斜,為了進一步支持低碳建筑的發展還應實施財稅減免等政策,保證低碳建筑行業的輕松起步和健康成長。

猜你喜歡
創新
號脈時代盯熱點 做足內涵多深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