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我國農村食品安全的控制體系

2016-04-29 22:31湯楊張有利
北極光 2016年2期
關鍵詞:食品市場監管食品

湯楊++張有利

摘要:由于我國長期對農村食品安全監管的忽視和農村經濟條件的限制及農村食品安全意識的缺失,造成目前我國農村的食品安全形勢不容樂觀。要解決農村食品安全問題,應加強相應法律法規在農村的執行力度,增強對農村食品生產流通領域的監督,推進農村食品安全防控體系建設,著力構建農村食品安全監管網絡,并加強食品安全理念的宣傳,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國農村實際情況的食品安全控制體系。

關鍵詞:農村食品安全;控制體系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可見,食品安全是民眾的生活之本,也是一國穩定之基。近年來,諸如“染色饅頭”和“套袋蘋果”等食品安全事故的頻頻曝光,將人們對于食品安全的關注推向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認識高度,“綠色、有機、安全”逐漸成為人們食品安全追求的價值目標。隨著我國城市食品安全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大,以及城市居民對食品安全意識的增強,一些食品生產經營者將獲取非法利益的視線轉向了農村,他們專門低價銷售一些非法廠家生產的未經檢驗的產品,更有甚者還進行假冒摻雜,使大量假冒偽劣商品涌入農村市,給廣大農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帶來了極大威脅。面對還未引起足夠重視的農村食品安全市場,相關部門和整個社會必須加強監管,對農村食品安全違法犯罪進行嚴厲打擊,從而凈化農村地區的食品安全環境。筆者認為這對于加強和創新農村社會管理,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新農村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我國農村食品安全現狀

根據國家統計局2011年4月28日發布的2010年第6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第1號)顯示: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674149546人,占全國總人口的50.32%.可見,廣大鄉村地區既是食品生產的源頭又是食品消費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食品安全對我國食品行業的良性健康發展起著關鍵性用。然而,我國目前的農村食品安全形勢卻不容樂觀,在農村食品市場上,假冒偽劣產品、過期食品等情況都比較突出,食品中毒事件仍時有發生,這些問題又主要表現在以下各個領域。

1 在生產銷售領域

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目前仍然是以小農經濟的分散種植和養殖以及個體作坊式的生產方式為主要形式.由于我國飲食文化歷史悠久且民族眾多,表現為地方飲食特色濃厚、食品加工方式各異和類別多樣,已成為影響我國農村食品安全統一監管的主要制約因素。目前,我國農村地區的食品加工“小作坊”從業人員業務素質低、衛生意識差,在生產過程中無視生產標準和要求、違法制售大量假冒偽劣食品、坑害廣大消費者的現象較為突出,而生產出的“問題食品”往往又就近銷售給了本地或附近的農村地區;同時,農村的一些“小雜貨店”等食品銷售商家則貪圖利益,明知是“三無”食品、過期變質食品,仍然上架銷售,抱著“只要吃不死人”的放任心態對待消費者.這些問題都嚴重影響和威脅著農村地區廣大老百姓尤其是青少年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2 在監管領域

由于我國農村食品安全工作一直未引起足夠的重視,農村食品安全監管的責任主體還過于單一,與《食品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而目前農村食品市場的日常監管工作主要依靠基層工商所,在我國農村地區地域廣闊、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且經營主體分散、進貨渠道不正規的情況下,工商部門對農村食品的檢查面臨很大難度,再加上工商等相關執法監管部門人員少、事情多,因而對食品的監管效果不能充分體現,導致這些部門對農村食品的監管大多為“運動式”抽查,且集中在鄉鎮政府所在地、集貿市場或交通便利的農村地帶,而農村大部分區域實際上根本就不可能被監管到,這無疑給假冒偽劣食品在農村的銷售提供了空間。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建立健全農村食品供應體系(1)建立農村食品安全流通網絡。2011年9月,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嚴厲打擊假劣食品進一步提農村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的通知》要求:“要加快新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絡建設,大力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發揮供銷合作社優勢,增強統一配送能力,在村一級改造或新建便民店、農家店和綜合服務社,逐步形成‘縣、鄉、村三位一體的食品流通網,讓物美價廉的正規品牌食品占領農村市場?!睘榱颂嵘r村食品生產經營產業化和規?;?,政府應以稅費優惠、財政補貼、供銷渠道保障等方式著力引導農村生產經營者改善生產加工衛生條件,規范進貨渠道。如對一些傳統的、有發展前景的家庭作坊,可由政府扶持,統一規劃安排,集中建立園將全鄉(鎮)各有關生產經營戶全部集中遷入園區生產經營統一提供安全生產條件和生產工藝,實行統一生產、統一檢驗,以保證食品的質量安全。在食品流通環節,可探索農村現代物流新模式,嘗試建立以集中采購、統一配送為核心的縣、鄉(鎮)村“三位一體”的食品流通網絡,讓物美價廉的正規品牌食品占領農村市場營銷體系,以鼓勵和引導有一定實力的誠信企業和超市到農村開設食品等商品連鎖經營店,建立質量安全、服務方便快捷的農村食品安全流通網絡。通過加快農村食品流通體系建設,暢通城鄉食品物流供銷渠道,自然會將“問題食品”擠壓出農村的食品市場,達到凈化農村食品市場的目的。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農村食品安全問題,不僅要夯實基層政府和相關部門的監管工作制度,而且應形成農村食品社會監督的“社會總動員”,以使各種假冒偽劣、有毒、有害的食品無藏身之處。要做到這一,首先,應充分發揮村委會、居委會等基層組織的“前哨”作用,引導廣大農村消費者積極參與食品安全工作,鼓勵其成為食品安全的志愿監督員、信息員;其次,要暢通農村食品安全投訴舉報渠道,對消費者舉報的線索,要及時予以核實查處并兌現獎勵,實現食品安全有獎舉報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充分發揮有獎舉報和輿論監督作用。

猜你喜歡
食品市場監管食品
國外如何進行食品安全監管
熱鬧
食品造假必嚴懲
糧農組織:全球食品市場未來一年將保持“基本平衡”
竟然被“健康食品”調戲了這么多年
監管
監管和扶持并行
放開價格后的監管
實施“十個結合”有效監管網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