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農村道路發展對環境的影響

2016-04-29 21:35付興晟
北極光 2016年2期
關鍵詞:沉淀池農村公路環境保護

文/付興晟

?

淺談農村道路發展對環境的影響

文/付興晟

摘 要:隨著西部開發戰略的逐步實施,農村公路建設已經進入了快速的發展時期。環境保護成了人類為解決現實的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保障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保護人類的生活環境,所采取的各項措施的總稱。在公路建設中,我們只有保護建設環境的責任,不能也無權恣意消費。良好的生態和獨特的資源是自然風景區發展的優勢,也是最大的資本。

關鍵詞:農村道路;環境影響

環境問題是當今社會面臨的重大問題,也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過程中需要認真對待、妥善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黨和國家把環境保護作為我國的一項必須長期堅持的重要基本國策,充分體現我國對環境保護的高度重視。

一、影響因素

1.聲環境保護

公路噪聲控制還沒有形成規范化的設計體系,聲屏障研究還不夠深入,只是在某些地區試用,而有意識地結合地形的自然式減噪設計尚未在工程設計中得到充分重視,應用也少。

2.生態環境保護

為保護河流自然生態和水生生物,加拿大公路部門在公路建設中采取了很多簡單但高成本的環保措施。比如當公路跨越河流時,他們盡量保持水流的原始狀態,如果在彎曲的河流兩岸架橋,就必然會加大橋梁的跨徑。我國一般是將河流裁彎取直,然后根據洪水頻率等技術指標,計算出橋梁的經濟跨徑,這樣做雖然節約了工程造價,但往往改變了水生生物棲息環境,造成了不利的環境影響。

3.水土保持

公路工程的水土保持分兩部分:坡面侵蝕控制和泥沙沉淀控制。裸露的坡面最容易發生水土流失。因加拿大氣候較好,雨水充沛均勻,施工中他們及時采取以綠化為主的防護措施,以控制面蝕和溝蝕的形成。對于公路路面徑流,不采用分散漫流方式,而是集中匯入污水管,先流入沉淀池,在沉淀池中設置土工布過濾簾,經充分過濾后再排入水體。

4.公路生態管理

在公路的營運期,環保工作除了維護聲屏障等各種環境工程設施外,更重要的是保持公路沿線的自然風貌,爭取改善沿線的生態環境。草地植被的建植和養護是最持久、最昂貴,也最有效的措施。

5.環境補償

公路工程將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的環境資源損失。加拿大對此采取了有效的補償措施,如在公路建設中碰到生態環境中的濕地問題,采取占用多少濕地,就在附近補償同樣面積或更大面積的濕地,使濕地的生態功能少受或不受影響,以恢復往日原有的優美質樸的自然風貌。在這方面,我國缺少嚴格的法規約束。

6.空氣環境保護

加拿大側重污染源控制,汽車全部采用無鉛汽油,并對車輛排放制定了非常嚴格的標準。我國在這方面已有了很大進步,但尚有較大差距。

二、農村公路施工階段環保

農村公路施工階段環保措施公路建設必然影響環境,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設,其施工、營運期造成的環境問題會更嚴重。公路建設的不同階段,環境問題的產生與環保工作的重點不同,所采取的措施必須具有針對性。

1.生態環保

在土方開挖回填時要避開雨季,雨季來臨前將開挖回填、棄方的邊坡要處理完畢。施工取土時采取平行作業,邊開挖、邊平整、邊綠化,計劃取土,及時還耕,及時進行景觀再造。在雨水充沛地區,及時設置排水溝及截水溝,避免邊坡崩塌、滑坡產生。在雨水地面徑流處開挖路基時,及時設置臨時土沉淀池攔截混砂,待路基建成后,及時將土沉淀池推平,進行綠化或還耕。對路堤邊坡及時進行植草綠化。對施工臨時用地,先將原表層熟土集中堆放,待施工完畢后,再將這些熟土推平,恢復原地表層。

2.噪聲防治

當施工路段距住宅區距離小于150m時,為保證居民夜間休息,在規定時間內禁止施工。主動與施工路段附近的學校和單位協商,對施工時間進行調整或采取其他措施,盡量減小施工噪聲對教學和工作的干擾。注意機械保養,使機械保持最低聲級水平;安排工人輪流進行機械操作,減少接觸高噪聲的時間;對在聲源附近工作時間較長的工人,發放防聲耳塞、頭盔等,對工人進行自身保護。

3.大氣污染防護

公路施工堆料場、拌和站設在空曠地區,相距200m范圍內,不應有集中的居民區、學校等。瀝青路面施工,瀝青混凝土拌和廠設在居民區、學校等環境敏感點以外的下風向處,既方便生產,又須符合衛生要求(衛生防護距離分級中,規定的防護距離為300m),不采用開敞式、半封閉式瀝青加熱工藝。施工便道定時灑水降塵,運輸粉狀材料要加以遮蓋。

三、農村公路建設環保預防對策

(1)明確方針政策。執行“預防為主、防治結合、誰污染誰治理”的政策,采取“統一規劃、分步實施、遠近結合”的原則,根據農村公路不同車流量,沿線環境特征等不同情況,確定不同的環境保護指標。

(2)優化設計方案。公路沿線盡可能遠離環境敏感點,路基路面排水系統設計應充分考慮原有地形、地貌,盡量不破環原有水系,能避讓的就避讓,選擇設計最佳的環境保護線路。

(3)抓好源頭治理。農村公路建設環保工作,應從公路的規劃勘察設計開始,在公路的規劃設計過程中,做好公路沿線的環保工作。主管相關部門應根據公路的建設規模、周期和計劃,做好調查和分析。樹立超前意識,提前介入,做好施工前和施工期間的各項防治工作,寫出環保調查報告,制定各個施工點的環保指標,把將要產生的環境污染消滅在萌芽狀態。

農村公路建設和環境保護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必須加強領導,科學合理地規劃布局。實踐告訴我們,無論是公路建設,還是環保建設,都必須要以各級政府為主體,動員全社會力量,調動各方面協調配合。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公路和生態環境的優化組合和合理配置,使農村公路建設更加經濟,更加與環境相協調。

參考文獻:

[1]劉書套.高速公路環境保護與綠化[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公路環境保護內容:公路環境保護手冊.人民交通出版社. [3]張和國.關于汽車維修若干問題的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09.

(作者單位:齊齊哈爾工程學院)

猜你喜歡
沉淀池農村公路環境保護
污水處理沉淀池進水系統的改進運用
環境保護
交通運輸部:預計今年累計完成新改建農村公路15萬公里
長興水廠沉淀池反應區浮沫現象的探討和解決方案
水廠沉淀池改造前后排泥水含固率研究
基于環境保護的城市污水處理
污水處理廠沉淀池剖析——以烏魯木齊某污水處理廠為例
關于農村公路經濟創新的思考
三問農村公路
農村公路的建設與養護須多管齊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