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骨頭置換術與髓內釘系統治療老年轉子間骨折療效比較

2016-05-04 14:11屈振寧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12期
關鍵詞:老年

屈振寧

【摘要】 目的 探討股骨頭置換術與髓內釘系統治療老年轉子間骨折療效差異。方法 60例股骨轉子間骨折老年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30例。觀察組實施股骨頭置換術治療, 對照組實施髓內釘系統治療。觀察患者近期并發癥、手術情況、遠期髖關節功能活動恢復情況。結果 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高于對照組, 下床活動時間、并發癥發生率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優良率為90.0%, 對照組為83.3%。觀察組髖關節功能恢復效果和對照組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股骨頭置換術與髓內釘系統治療老年轉子間骨折遠期療效近似, 但前者術后下床活動早, 近期并發癥發生率低, 值得借鑒。

【關鍵詞】 轉子間骨折;老年;股骨頭置換術;髓內釘

老年人群隨著年齡增大, 骨質疏松發生率較高, 骨質疏松發生后容易導致骨折發生, 特別是髖部骨折, 轉子間骨折在老年骨質疏松人群中較為常見, 此類骨折臥床保守治療不但效果差, 而且容易產生相關并發癥, 甚至威脅到老年患者生命安全。本文選取本院收治的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病例, 觀察股骨頭置換術和髓內釘系統在此類患者中的效果差異?,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30例。觀察組中男10例、女20例, 平均年齡(69.4±3.8)歲, 合并高血壓5例、高脂血癥4例。對照組中男9例, 女21例。平均年齡(70.1±4.2)歲, 合并高血壓4例、高脂血癥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兩組患者均做好術前處理, 給予鎮痛等對癥處理, 評估患者一般情況, 根據患者具體病情實施具體處理。兩組患者均在麻醉成功后實施手術治療, 觀察組實施股骨頭置換術對照組實施髓內釘系統治療。股骨頭置換術:采用Moore入路方法, 切口長約12 cm, 暴露到關節囊, 打開關節囊, 使股骨頸和轉子區得到顯著暴露。對骨折處進行復位和其他處理, 在復位過程中要盡可能做到解剖復位, 安裝假體。根據骨折具體情況, 取出游離骨片、修整殘端、應用股骨頸骨片對缺損較大處進行填補等處理。髓內釘系統治療:擺放好體位后, 在C型臂機下觀察復位情況。取切口, 逐層對組織結構進行分離, 直到大轉子部位, 大轉子頂點三角選擇作為進針處, 在C型臂機透視下把導針鉆入。透視下觀察正側位觀察到導針在髓腔內, 對股骨遠端髓腔實施擴大, 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髓內釘, 置入的髓內釘要合適, 透視下觀察近端鎖釘的位置, 根據定位情況把遠端交鎖釘擰入, 安置好尾帽。再次透視下確定復位等情況良好后, 逐層關閉切口做好引流等。

1. 3 觀察指標與療效評定標準 通過兩組患者麻醉及手術記錄等資料, 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下床活動時間,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術后近期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患者進行隨訪, 觀察患者遠期的髖關節活動情況。采用Harris評分法對髖關節功能情況進行評定, 評分>90分為優;81~90分為良;71~80分為可, <70分為差。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手術情況比較 觀察組手術時間為(108± 17)min、術中出血量為(75±14)ml、下床活動時間為(10±2)d、近期并發生發生1例(3.3%)。對照組手術時間為(61±12)min、術中出血量為(45±9)ml、下床活動時間為(19±3)d、近期并發生發生10例(33.3%)。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高于對照組, 下床活動時間、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遠期髖關節功能活動評定結果比較 觀察組中優、良、可、差分別為17例、10例、2例、1例;對照組分別為16例、9例、3例、2例。觀察組優良率為90.0%, 對照組為83.3%。觀察組髖關節功能恢復效果和對照組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股骨轉子間骨折在髖部骨折中所占比例較高, 大部分患者需要實施手術治療, 這是改善患者運動功能和生活質量的有效方法, 但選擇具體的手術方案存在差異。內固定術在轉子間骨折手術治療中有所應用, 而關節置換術也是治療轉子間骨折的有效措施。髓內釘系統在轉子間骨折中應用較多, 對各種類型的轉子間骨折都適用, 手術過程中安裝方便, 能夠達到較好的復位, 同時具有一定的抗折彎效果, 此種內固定具有較好的穩定性, 但此種固定實施后可發生相關并發癥(螺釘松動、斷釘、股骨頭壞死等)而影響到治療效果。股骨頭置換術在轉子間骨折應用中存在爭議, 有人認為此種骨折不需要關節置換術(認為此種骨折有較高的愈合率, 實施關節置換術中對患者創傷大)。本文結果顯示, 觀察組手術時間和術中出血量均高于對照組(P<0.05), 說明觀察組實施的股骨頭置換術確實對患者創傷較大, 但觀察組下床活動時間早于對照組(P<0.05), 說明股骨頭置換術能夠使較早下床活動, 利于術后恢復。觀察組術后近期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 說明股骨頭置換術應用過程中的近期并發癥少。而觀察組和對照組遠期髖關節功能恢復方面,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說明兩組手術方法均對改善轉子間骨折患者的關節功能具有顯著效果。

綜上所述, 股骨頭置換術與髓內釘系統治療老年轉子間骨折遠期療效相近, 但前者術后下床活動較早, 近期并發癥發生率低, 值得借鑒。

參考文獻

[1] 祝曉忠, 張世民, 王欣, 等. 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PFNA內固定的隱性失血.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10, 6(17):1423-1426.

[2] 范少地, 于杰, 陳戎波, 等. 高齡股骨轉子間骨折人工關節置換的特點及假體選擇.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 2010, 12(48):9061-9064.

[3] 李健, 黃海, 楊波, 等. 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與股骨近端解剖鎖定鋼板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的比較研究.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11, 8(18):1513-1516.

[4] 端木群力, 劉新功, 殷浩, 等. 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股骨頭置換與內固定的比較與分析.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 2005, 3(10): 661-663.

[收稿日期:2015-12-16]

猜你喜歡
老年
老年帕金森病非運動癥狀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關系及護理分析
文拉法辛聯合米氮平治療老年抑郁癥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術中的應用
人工關節置換和內固定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效果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