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分泌??婆c非??谱o士對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注射管理對比分析

2016-05-04 12:45于新梅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10期
關鍵詞:內分泌科糖尿病管理

于新梅

【摘要】 目的 探討內分泌??婆c非??谱o士對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注射管理的差異。方法 386例使用胰島素注射治療的糖尿病患者, 根據住院科室分為內分泌科組(243例)與非內分泌科組(143例)。采用自制胰島素注射情況調查問卷進行調查, 比較兩組患者對胰島素注射方法的掌握情況、對胰島素注射裝置的了解情況、注射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胰島素注射教育情況。結果 內分泌科組患者對胰島素注射技巧總掌握率為94.24%高于非內分泌科組的81.82%(χ2=14.969, P<0.01);兩組注射胰島素疼痛頻率、注射胰島素疼痛程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1.537, P<0.01);內分泌科組注射胰島素無明顯出血患者占64.61%高于非內分泌科組的49.65%(χ2=7.724, P<0.05)。結論 內分泌??谱o士對胰島素注射管理較非內分泌??谱o士更充分, 但隨訪期間對注射部位的檢查不足, 需要改進。

【關鍵詞】 糖尿??;內分泌科;胰島素注射;管理;??谱o士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0.209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 高血糖主要是由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引起, 對患者的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等各種組織具有很大的慢性損害[1]。本文特選擇內分泌科糖尿病患者(243例)和非內分泌科糖尿病患者(143例)進行調查研究, 探討內分泌??婆c非??谱o士對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注射管理的差異, 為后續改近對胰島素注射管理提供參考?,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12月在本院住院采用胰島素注射治療的患者386例。入選標準:①滿足糖尿病診斷標準[2];②年齡>18歲;③開始規律胰島素注射治療。排除標準:①胰島素注射治療時間<1個月;②由于各種原發無法自己注射胰島素者;③未能完成或不認真完成本研究中的相關調查者。男200例, 女186例。根據住院科室不同分為內分泌科組(243例)與非內分泌科組(143例)。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不實施任何藥物干預, 僅對患者進行胰島素注射情況進行調查, 調查采用自制的胰島素注射情況調查問卷, 問卷內容包括:①一般信息:年齡、升高、體重、病程、使用胰島素治療時間、胰島素種類等;②胰島素注射技巧的掌握情況, 具體包括是否混勻胰島素、每次注射是否均進行皮膚消毒、注射部位的選擇及是否注意輪換、是否隔著衣服注射、注射場所的選擇、進針方式和角度是否科學、針頭停留時間合適等;③胰島素注射相關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具體包括是否有疼痛及疼痛的頻率、程度、原因, 是否有出血情況及出血頻率, 是否有漏液及漏液頻率;胰島素注射教育情況, 具體包括教育來源和隨訪期間教育情況。調查方式均采用當場填寫, 即刻收回問卷, 患者若對某些問題有理解困難, 調查人員仔細解釋清楚, 386份問卷均為有效問卷(病例入選時已經將未能完成或不認真完成本研究中的相關調查者排除)。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①兩組患者對胰島素注射技巧的掌握情況:根據患者所填的問卷進行統計, 參照胰島素注射國際規范[3]對胰島素注射技巧的掌握情況進行評價, 患者注射胰島素情況完全符合國際規范為全部掌握, >85%符合為大部分掌握, >70%符合為基本掌握, 符合率<70%為大部分沒掌握視為沒掌握, 總掌握率=全部掌握率+大部分掌握率+基本掌握率。②胰島素注射相關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包括:疼痛頻率(無疼痛和幾乎無疼痛的視為很少發生疼痛, 有時疼痛、經常疼痛及總是疼痛的視為頻繁發生疼痛)、疼痛程度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分級情況(3級及以下視為疼痛不明顯, 4~10級視為疼痛明顯)和注射部位出血(無出血和幾乎無出血視為無明顯出血, 有時出血、經常出血及總是出血視為明顯出血)。③胰島素注射教育及隨訪檢查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對胰島素注射技巧掌握率比較 內分泌科組患者對胰島素注射技巧總掌握率為94.24%高于非內分泌科組的81.82%(χ2=14.969, P<0.01)。見表1。

2. 2 兩組患者注射相關不良事件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注射胰島素疼痛頻率、注射胰島素疼痛程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1.537, P<0.01);內分泌科組注射胰島素無明顯出血患者占64.61%高于非內分泌科組的49.65%(χ2=7.724, P<0.05)。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 主要由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 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多飲、多尿、多食、消瘦、疲乏無力等, 主要臨床癥狀表現為毒素多、脂肪多、血黏度多而水分太少的“三多一少”癥[4, 5], 對患者的眼、腎、心臟多、血管、神經等各種組織具有很大的慢性損害。糖尿病患者通常需要采用胰島素進行治療, 如2型糖尿病患者, 當發生β細胞功能衰竭時, 往往需要補充外源性胰島素;而1型糖尿病患者, 在初診期即需要進行胰島素注射治療;其他特殊類型的糖尿病如妊娠糖尿病, 胰島素是唯一推薦的治療藥物。

本組調查結果顯示:內分泌科組患者對胰島素注射技巧總掌握率較高, 因而患者注射胰島素不易發生疼痛、出血等胰島素注射相關不良事件, 而非內分泌科組患者對胰島素注射技巧總掌握率較低, 因而患者注射胰島素更容易發生疼痛、出血等情況胰島素注射不良事件;兩組患者均能從護理人員處獲得相關知識, 患者獲得胰島素注射教育的途徑組間比較無明顯差異;而內分泌科組隨訪期間對患者注射胰島素部位的檢查做得不足。

綜上所述, 內分泌??谱o士對胰島素注射管理較非內分泌??谱o士更充分, 但隨訪期間對胰島素注射部位的檢查不足, 需要改進。

參考文獻

[1] 陳露文.評估胰島素分泌及胰島素敏感性選擇降糖藥物的臨床多中心研究.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 2014, 29(24):104-109.

[2] 謝席勝, 艾娜, 王寶福, 等.糖尿病腎病流行病學研究進展.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 2013, 14(10):937-940.

[3] 王海鵬, 侯志遠, 孟慶躍.中國9?。▍^)2000-2009年糖尿病與非糖尿病居民醫療費用比較研究.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2013, 34(9):911-913.

[4] Leiter EH, Schile A. Genetic and Pharmacologic Models for Type 1 Diabetes. Curr Protoc Mouse Biol, 2013, 3(1):9-19.

[5] Jakubowicz 1, Wainstein J, Ahrén B, et al. High-energy breakfast with low-energy dinner decreases overall daily hyperglycaemia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a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 Diabetologia, 2015, 58(5):912-919.

[收稿日期:2015-11-30]

猜你喜歡
內分泌科糖尿病管理
內分泌科臨床護理帶教中聯合教學模式的應用分析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下內分泌專業型研究生培養的探討
跟蹤導練(一)(5)
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內分泌科護理中的應用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規則
營銷管理
“這下管理創新了!等7則
Ending teen smoking
內分泌科護理中優質服務的思考
管理的另一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