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步驟2、3的改進

2016-05-07 12:57賀華麗
讀寫算·教研版 2016年8期
關鍵詞:棉線細線培養皿

賀華麗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8-090-01

本實驗是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與細胞》當中的一個必做實驗。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分組實驗,進行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探究綠葉中色素的種類和含量,感性地認識色素的相關生物學知識。

一、濾紙條的制備及濾液細線的繪制

原教材關于濾紙條的制備,是將干燥的定性濾紙條剪成略小于試管長與寬的濾紙條,一端減去兩角,并在距這一端1cm處用鉛筆畫一條細的橫線;然后用毛細吸管吸取少量濾液,沿鉛筆線均勻地畫出一條細線。待濾液干后,再畫一兩次。

二、制備濾紙條及繪制濾液細線的缺點

按照教材制作濾紙條,過程不僅復雜,而且在進行層析實驗時,濾紙條容易貼試管壁,從而影響色素的分離,干擾實驗結果;用毛細吸管畫濾液細線時,學生不容易掌控毛細吸管,毛細吸管容易碎斷,且畫出來的濾液細線不夠“細、直、齊”,導致分離的色素帶不平行,呈波浪狀,甚至色素重疊,難以辨認。

三、制備濾紙條及繪制濾液細線的改進一

潘亞平采用培養皿法不用濾紙條,也不畫濾液細線,而取直徑為11 cm的干燥圓形定性濾紙,用毛細吸管吸取色素濾液,在濾紙的中央點成圓形的色素斑,重復4??—5次,然后取一枚縫衣針,穿一條細棉線,在棉線末端打個結,將針穿過濾紙上的色素斑中心,在距線結約4cm處剪斷棉線。取直徑10cm的培養皿一套,向培養皿底中加入5ml層析液把上述圓形濾紙扣在培養皿底面上,無線結的一面朝下,棉線則浸沒在層析液中。再將培養皿蓋蓋在濾紙片上。采用該方法,可以看到色素隨層析液由線結處均勻地向周圍擴散。

筆者按照上述方法重復多次,實驗現象均不明顯。分析原因,主要是一根縫衣服的棉線太細,引取層析液的量少,且層析液到達濾紙片的速度慢,時間長,層析液隨之也逐漸揮發,導致效果不佳,色素無法充分分離(如圖一)。

鑒于以上實驗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筆者經過多次實驗修改。同樣采用圓形濾紙培養皿法,只不過在濾紙片中央用尖頭鑷子戳一個小洞,塞入4根較粗大的純棉線,棉線的一頭(不打結)稍露出濾紙片,一頭剪為5cm長;用正常大小的筆帽蓋蘸取少量事先提取的濾液,蓋在穿有棉線的濾紙片中央,讓濾液成圈印在純棉線周圍,待干后重復2-3次。培養皿底部加入10ml的四氯化碳,將印好濾液線圈的圓形濾紙片放在培養皿表面,使棉線浸潤在層析液中,蓋上培養皿蓋??梢园l現,層析液隨著4根純棉線引流,很快就可以到達圓形濾紙片,然后色素隨著層析液在圓形濾紙片上擴散開來,明顯分離成4個不同顏色的同心圓。從外到內依次為橙黃色、黃色、藍綠色、黃綠色,依次對應的色素分別為胡蘿卜素、葉黃素、葉綠素a,葉綠素b.(如圖二);

四、制備濾紙條及繪制濾液細線的改進二

根據池春玉等人的研究,同樣取圓形濾紙一張,將其緊緊卷成圓筒狀,減去兩端后成5cm;將紙芯插入濾紙中央,再用相同的方法畫濾液色素圈,用四氯化碳層析,這種方法使得層析液引流的速度更快,色素分離效果更顯著,結果如圖三。

用以上改進的方法,學生免去制作復雜的濾紙條,也不用畫濾液細線,實驗操作更簡單,現象更明顯,色素分離帶更美觀,不會出現色素帶不平行和呈波浪狀相重疊的情況。大大提高實驗的成功率,增加學生的實驗興趣,激發學習生物學的熱情。

猜你喜歡
棉線細線培養皿
工業廢水
NASA and Space Exploration
細線轉圈
棉線釣“魚”
一種用于藥物抗菌試驗紙塑料培養皿
燒不斷的棉線
衛寶香皂:培養皿告訴你細菌真相
燒不斷的棉線
厚膜導電細線印制的研究
以禪宗為靈感:細線生成的天然晶體座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