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源于杜詩的成語看杜詩的錘煉藝術

2016-05-09 14:28劉丹
青年文學家 2015年29期
關鍵詞:杜詩含蓄儒家思想

摘 要:杜甫是唐代詩人中的集大成者。由于杜詩廣為流傳、藝術價值極高,便從詩句中產生了不少沿用至今的成語。這就要歸功于杜詩在語言上出眾的煉字、煉句藝術,使得很容易從他的詩句中提煉或直接用作成語為語言系統所接受。探究杜詩講究錘煉藝術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杜甫吸收傳統中含蓄蘊藉的表現手法,另一方面是他善于學習日??谡Z,以謠諺入詩。究其根源,仍是儒家思想對詩人的影響巨大。

關鍵詞:杜詩;成語;錘煉;含蓄;儒家思想

作者簡介:劉丹,女,1990年1月出生,河北省保定市人,河北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29-0-01

一、引言

唐代是一個詩歌藝術極端繁盛、詩歌大家層出不窮的時代。在眾多名垂千古的詩人當中,杜甫是一位集大成者,并且一定稱得上是一位出眾的詩歌語言藝術大師。杜詩在敘事抒情與狀物寫景的過程中,講究使用煉字煉句、遣詞造句的藝術技巧,用簡練的語言、干凈的文筆,顯示出了他高超的剪裁能力。如果說杜詩的用典做到了“無一字無來處”,那么杜詩中飽經錘煉的詩句就如他自己所希冀的那樣,體現了“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藝術境界。由于杜詩中的諸多詩句被廣為傳頌,久而久之,便演變出了不少成語熟語,這些沿用至今的成語也就成為了杜詩錘煉藝術的結晶。

二、源于杜詩的成語示例解析

“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可嘆》)?!犊蓢@》是杜甫的一首寫人敘事詩,全詩以“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一句總起,大有遙承《詩經》比興傳統的意味。以白云形色的快速變幻來比喻人世無常、人生倏忽之間的轉折與變遷,使讀者大有滄海桑田興嘆之感。杜甫對民間口語“天上”、“白衣”、“蒼狗”運用自如,熔兩個生動而貼切的比喻入詩,這也就為詩作的廣泛傳播奠定了基礎。后來由詩句演變出了聯合式成語“白云蒼狗”,用以比喻世事變幻無定,不易揣測。

“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曲江二首>其二》)。杜甫作《曲江二首》借傷春來感懷人事,表現了內心的抑郁苦悶之情。第二首中這句“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包含了巧妙的借義對,“尋?!奔仁瞧匠V?,又作為古代的計量單位與對句中的“七十”相對。酒債于“我”已稀松平常遍及所到之處,可高齡七十的人自古以來便不多見,人生苦短,不趁此時盡歡更待何時呢?口中道的是人生幾何不如及時行樂盡享春光,心里念的卻是韶光易逝壯志不得酬的苦悶。七十高齡的人自古能有幾個呢?這話似是醉語,杜甫用口語化的語言記述自己遍欠酒債而心無掛懷的放蕩不羈,一方面是帶著些許夸張玩味的態度表達自己,另一方面也是苦嘆自己終究不能做到醉心游樂,卻仍是一心希冀得到機會展志報國?!叭松呤艁硐 ?、“七十古稀”在今天仍被人們用來形容享高壽之不易,足見杜詩中飽經錘煉的語句流傳之廣,深入人心。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春日憶李白》)?!拔急贝禾鞓?,江東日暮云”兩句,不僅對仗工整,是一雙巧妙的流水對,“我”身在渭北眼前春林正盛想念“你”,“君”在江東獨自遙望那日暮薄云想念“我”。兩句中平實的敘述已飽含了杜甫與李白兩人誠摯的友誼和深重的情感,字面上未著一個情字,只是普通的地點普通的景致,看似平淡卻已經過了詩人的千錘百煉,用巧妙的對仗手法和布局使兩句產生了一種奇妙而緊密的聯系。因此“春樹暮云”沿用至今成為了表達對遠方有人思念之情的成語。

三、杜詩講究錘煉藝術的原因簡析

首先,杜詩講究表情狀物含蓄隱晦,常常不是直抒胸臆,而是更喜用比喻、借代等修辭手法,生動精當,因此形成了意在言外的效果,比如白云蒼狗、炙手可熱、翻云覆雨等成語的形成。文學本身就是一種含蓄的審美形式,詩在形式和韻律上有著嚴格的規定,在容量上的限制使它更加需要含蓄精煉的語言抒情狀物。杜詩沉郁頓挫,是情感上的深沉蒼茫和語言上曲折有力的結合體。凝煉含蓄的表現方法就是這“沉郁”與“頓挫”之間的橋梁,深沉的情感需要委婉而醇厚的表達,曲折有力的語言更是要求曲折鏗鏘的表達,故而杜詩格外講究錘煉藝術。

其次,杜甫還常常使用口語俗字,學習民間的謠諺,似平白說話一般將情感凝聚在詩句之中。比如白云蒼狗、春樹暮云、七十古稀等成語所出自的詩句。他的這種學習和借用并非是簡單的搬運,詩歌語言是藝術化的語言,還要對普通的口語俗語和謠諺進行藝術化的錘煉和加工。民間的口語謠諺本身就來自于民間,是廣大人民在生活中自覺或不自覺的提煉出來的,本身便具備了一定的藝術價值。所以杜甫卓有成效地從中汲取了營養,使他的詩明白如話又不乏精致優美。

最后,對杜甫一生產生最大影響的,莫過于儒家思想。詩人之所以在藝術上追求凝煉含蓄,是他深受儒家傳統浸潤的結果。越是醇厚的情感,越是傾向于被簡練含蓄的方式所表達,這樣的效果絕非一時的痛快,而是長久之感染。我們常說杜詩的風格是沉郁頓挫,正是因為對家國、對人生有著極其深厚的感情,加之詩人的性格和表達習慣的作用,使得這種濃厚的情感以一種深沉的而非不加節制的奔涌而出的形式表達了出來。在情與志、詩性和理性的交融之下,杜詩閃耀著人性終極關懷的光輝,形成了獨特的風格,感染著一代又一代讀者。

參考文獻:

[1]張忠綱.杜甫詩選[M].北京:中華書局, 2009.

[2]莫礪鋒.杜甫評傳[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2011. 196-207.

[3]余恕誠.唐詩風貌[M].北京:中華書局, 2009.

[4]吳功正.論杜甫的美學思想[J].金陵職業大學學報, 2003, 18(2):6-13.

[5]馬小龍,陳曉梅.從“春秋五例”看杜甫詩歌含蓄的表現手法[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1): 170-174.

猜你喜歡
杜詩含蓄儒家思想
含蓄和夸張、“隱秀”和“夸飾”
含蓄三義
王士禛 漢詩? ???'含蓄'? ??
篆刻杜詩記
儒家思想與書法
清初杜詩研究二題——錢謙益《解悶》詩箋與仇兆鰲“四句分截”說
從“三吏”“三別”看儒家思想在杜詩中的滲透
憧憬含蓄是一種收藏
儒家思想與學佛感悟
《杜詩詳注》和清代學者的杜詩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