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癥急性胰腺炎早期腸內營養應用時機的臨床對照研究

2016-05-10 12:53黃勇
飲食與健康·下旬刊 2016年7期
關鍵詞:早期腸內營養重癥急性胰腺炎療效分析

黃勇

【摘要】目的:分析觀察重癥急性胰腺炎早期腸內營養應用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選擇2013年5月~2015年5月于我院就診的重癥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共60例,按進入醫院診療的編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對照組在進行常規治療基礎上進行胃腸外營養支持治療,觀察組則在入院48h開始就進行腸內營養治療。觀察兩組患者APACHE-II評分、腹部CT評分、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不良反應情況和死亡率情況,治療時間為2周。結果:治療后,觀察組患者PACHE-II評分、腹部CT評分明顯比對照組低,觀察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0.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53.0%,觀察組結果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時,采用早期腸內營養支持可以增強腸黏膜功能的恢復情況,可以控制炎癥反映情況,明顯提高病情預后效果,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

【關鍵詞】重癥急性胰腺炎;早期腸內營養;療效分析

重癥急性胰腺炎指的是患者急性胰腺炎出現了臟器功能障礙情況的并發癥。2013年5月~2015年5月來我院就診的重癥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共有60例,以其為分析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研究的具體情況及各項數據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了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就診的重癥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共60例作為研究對象,這些患者均符合病情診斷標準。將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30例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32~71歲,平均年齡(46±3.2)歲;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35~69歲,平均年齡(46±3)歲。兩組患者進入我醫院時均未出現消化道出血并發癥,并且沒有臟器嚴重疾病病史。經過比較,觀察組和對照組在年齡、性別、病情上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進行全胃腸外營養治療,觀察組患者則在入院48h開始就進行腸內營養治療。腸內營養治療方法具體如下:在患者體內放置鼻空腸管,以此向患者場內輸送百普力營養液,其為短肽型營養液。在放置腸管的同時輸入200~500ml的生理鹽水溶液,輸液第二天開始,輸入500ml醫用氯化鈉溶液/d,場內營養液500ml/d,期間觀察患者身體接受程度逐步增加場內營養液輸入量[1]。治療期間,按照患者日均需要的熱量進行脂肪、葡萄糖、電解質、維生素和其他微量元素補充支持,同時按照一定的比例患者實施胰島素注入,具體數量依據患者體內血糖情況酌情加減。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接受上述治療14d后,對患者進行PACHE-II評分、腹部CT評分,并統計兩組患者總體有效率。

1.4療效判定依據

顯效:患者經過治療之后14d之內腸道功能恢復,主要臨床體征包括肛門排便排氣功能恢復,腸鳴音3~5次/min,有饑餓感,腹脹感消失;有效:患者在14d之內腸道功能改善,上述體征有所改善;無效:患者臨床體征無改善,甚至加重。其中,總有效=顯效+有效。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軟件SPSS16.0分析,計數資料取率(%),計量資料取平均值±標準差(x±s),組間率對比取x2檢驗(或T檢驗),P<0.05具統計差異。

2結果

2.1兩組患者PACHE-II評分、腹部CT評分情況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在PACHE-II評分、腹部CT評分上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PACHE-II評分、腹部CT評分明顯比對照組低,觀察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如下表1。

2.2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對比兩組患者經過治療之后的總有效率,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0.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53.0%,觀察組結果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下表2。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治療期間,觀察組30例患者中出現了1例繼發性感染情況,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33%;對照組30例患者中出現了7例繼發性感染,其中2例患者轉入外科干預,1例患者死亡。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重癥急性胰腺炎指的是患者急性胰腺炎出現了臟器功能障礙情況的并發癥,主要包括彌漫性血管內凝血,體內代謝情況紊亂,胰腺膿腫,假性囊腫等,重癥急性胰腺炎屬于病情極其嚴重的惡劣病癥,死亡率較高[2]。重癥急性胰腺炎早期時表現為胰腺腺泡出現損害情況,到病癥后期時會出現胰腺滲出液刺激和腹腔炎,臨床癥狀主要包括腹絞痛、腹脹、發熱、麻痹性腸梗阻、低血壓,甚至出現休克、腹水等[3]。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體內腸道由于長期處在高分解代謝狀態下,經常會出現體內電解質失衡和營養不良的情況,從而導致并發癥出現,病情惡化。因而采用腸內營養支持治療手段在重癥急性胰腺炎的治療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4]。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在入院48h后開始腸內營養支持治療。治療前,兩組患者在PACHE-II評分、腹部CT評分上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PACHE-II評分、腹部CT評分明顯比對照組低,觀察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其次,在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太早進行場內營養支持會引發患者應激反應和炎癥刺激狀況,其會導致患者出現腸道缺血缺氧的狀況,從而導致倡導通透性增加,因而太早給予患者腸內營養支持不但不會促進患者吸收,反而會導致患者腸道損害情況加重[5]。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0.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53.0%,觀察組結果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臨床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時,采用早期腸內營養支持可以增強腸黏膜功能的恢復情況,可以控制炎癥反映情況,明顯提高病情預后效果,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孫德利.重癥急性胰腺炎早期腸內營養應用時機的臨床對照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11,15:20-21.

[2]王艷,李寶華,李立,常耀文,蘇東君,王文輝,李奮強.經鼻腸營養管超早期腸內營養支持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臨床對照研究[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4,09:786-791.

[3]陳明.重癥急性胰腺炎應用腸內營養治療時機的臨床研究[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4,10:1576-1579.

[4]王玉.早期腸內營養對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臨床療效觀察[D].安徽醫科大學,2013.

[5]徐清.早期腸內營養在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中國醫藥指南,2012,17:467-468.

猜你喜歡
早期腸內營養重癥急性胰腺炎療效分析
奧曲肽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臨床效果觀察
早期腸內營養對缺血性腦卒中合并吞咽困難患者營養狀況及結局的影響
早期腸內營養對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調控及安全性研究
探討食道癌、賁門癌、胃癌及胰腺癌術后患者早期應用腸內營養的效果
經皮腎穿刺治療梗阻性腎積水的臨床療效分析
不同出血量采用小骨窗開顱與常規骨瓣開顱治療高血壓腦出血臨床對比研究
早期腸內營養對急性重型顱腦外傷患者免疫及炎癥指標的影響
重癥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腎功能衰竭的臨床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