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文獻閱讀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2016-05-13 02:23李史明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 2016年7期
關鍵詞:歷史課堂教學

李史明

【內容摘要】在歷史課堂教學中,運用歷史文獻閱讀教學設計模式能夠起到對學生歷史文化視野進行拓展的作用,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對史學前言動態做出進一步的了解,不僅如此,對任課教師教材處理能力的提升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為此,本文對歷史文獻閱讀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策略進行了深入的探析,希望能夠對未來歷史課堂教學效果的優化起到一定幫助作用。

【關鍵詞】文獻閱讀 課堂教學 歷史

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進程中,歷史文獻是作為一項不可或缺的寶貴資源存在的,而其中的精品閱讀應該在歷史教學中得到重點的推廣。在筆者的實際教學中,歷史理論和著作是常見的歷史文獻引入源頭,而運用和閱讀歷史文獻的教學內容更加豐富,不僅能夠強化學生深入理解歷史概念,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诖?,筆者從教學空白的填補、設計思路的啟發、歷史細節的觸摸以及史料研習的嘗試四個角度,對歷史文獻閱讀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一、運用歷史文獻閱讀對教學設計思路進行啟發

中外學者從不同角度對歷史課堂有效教學進行了完善,筆者認為有效教學就是指以是否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認知思維需求為標準,教師基于一定的教學理念為依據,貫徹實施既定的教學計劃、實現一定的教學目標的一種實踐活動。而該教學目標、計劃的實踐均來源于良好的教學設計思路,經過大量的教學實踐表明,對歷史文獻閱讀進行利用,對于啟發歷史課堂教學設計可謂意義深遠。在教學思路設計之初,查詢資料是基礎環節。為此,從客觀角度出發,對史料的把握,是設計思路開拓的先決條件。與此同時,設計思路以及靈感的啟發,需要對適宜的史料進行尋索,繼而促使教學思路形成。

例如,在筆者進行“現代中國的外交”單元的“外交關系的突破”授課過程中,其中,筆者發現教材中已經表明了外交關鍵突破的過程,即“聯合國重返”“正?;腥瞻罱弧币约啊敖鈨鲋忻狸P系”。以上三者存在比列關系,但從教材內容的表述出發,前兩者之間的關系更為緊密,前者直接推動了后者。如此緊密的知識聯系,對教學設計是否有益呢?筆者對其進行了深入探究。曾經閱讀外國學者的“毛澤東傳”,從某種角度來說,西方對我國歷史的評論是具有一定不可企及的深度的。而筆者將該教學的設計與之前所閱讀的“毛澤東傳”史料相整合,從文中了解了中美關系能夠緩和的各項因素,在設計中運用了這些因素,將教學主線設計為中美關系的緩和,再延伸到以外的兩個標題,實現以上三個小標題的統一教學,而不顯得突兀。

二、運用歷史文獻閱讀對歷史細節進行深入觸碰

歷史是由大量的具體細節匯集而成,歷史人物也表現出了各種各樣的特點。針對于某一特定歷史事件的發展過程,是有高低起伏,而非平鋪直敘的,這樣的歷史才更具真實性的特征。在歷史課堂教學中,通過提供歷史文獻片段,筆者引導學生對歷史人物、進程以及事件進行感受和觸碰,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歷史內容。為此,觸摸歷史學習和教學,均需要有歷史文獻做支撐。

在課堂教學中,歷史教師要滲透歷史細節,適當的補充抽象歷史教學和剛性歷史教學,從而彰顯出人文性的教學理念和手段。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學思路的設計環節,一定要對歷史細節的科學性以及真實性進行有機的把握。通常,相對于歷史類的材料,文學類的材料科學性與真實性有待考究,這一點教師在選擇閱讀歷史類文獻材料要有所把握。

三、運用歷史文獻閱讀對歷史課堂教學的空白進行填補

眾所周知,教材的篇幅是固定的,很難充分展開對某個特定事件的敘述。為此,在歷史教材設計中,并未深入敘述某些教學內容,甚至直接忽略,但筆者認為,增補某些內容的講解是極為必要的,而在此過程中,歷史文獻閱讀的運用就顯得非常重要。

例如,在設計歷史教學時,為了優化“中蘇關系惡化原因”教學效果,教材中的一些必要過渡環節未能提及,于是,筆者采用了分組的方式,引導學生對以上幾則材料進行閱讀,繼而小學生概括、提煉材料信息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和培養。這樣一來,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中美關系改善的原因,在這種豐滿的教學設計中,不僅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望,也突出了歷史課堂教學中的重點,有效填補了歷史課堂教學的空白。

四、運用歷史文獻閱讀對史料進行研習

歷史文獻是研究歷史的主要根據和源頭,介于歷史的復雜性,人們往往并未能夠深入理解歷史的本身,當歷史事實與歷史文獻有一定差異時,研究史料工作者就應該予以細致入微的鑒別。在歷史教學中,筆者積極鼓勵學生對相關史料進行研讀,以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而歷史文獻閱讀的運用,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研習空間,使其學習效果得到強化。

結語

上文已經列舉了歷史文獻閱讀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應用的具體路徑,可以得知,歷史文獻閱讀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在歷史課堂教學中,任課教師若能夠合理的應用歷史文獻閱讀,有助于任課教師了解史學前言動態,深化教學主體,同時,也有助于提高歷史任課教師的綜合素養以及教學效果,給學生帶來更加完整豐富的教學資源。因此,在未來的歷史教學中,應積極推廣教師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合理有效的運用歷史文獻閱讀,從而推動歷史教學事業的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 岳娟. 歷史文獻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功能研究[D]. 北京師范大學,2012.

[2] 錢慧芳. 中學歷史文獻閱讀課教學研究[D]. 華南師范大學,2011.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贛縣中學)

猜你喜歡
歷史課堂教學
新歷史
取舍有道,方為有效課堂教學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