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學生飽嘗自主學習的樂趣

2016-05-13 23:34陶文勤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 2016年7期
關鍵詞:交流課文課堂

陶文勤

【內容摘要】讓學生飽嘗自主學習的樂趣,這是21世紀優秀教師的神圣職責。讓學生飽嘗自主學習的樂趣,應從預習開始,讓學生以旺盛的熱情進入語文課堂。特別是要在語文課堂上讓學生迸發自主學習的樂趣,可讓他們在自編自導中獲得樂趣,在討論交流中生發樂趣,在不斷訓練中品嘗樂趣。并且在課后復習中也要讓他們飽嘗自主學習的樂趣。把讓學生飽嘗自主學習的樂趣貫穿在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中。

【關鍵詞】自主學習 樂趣

讓學生飽嘗自主學習的樂趣,積極走向知識的殿堂,獲得成功的喜悅,這是作為一個21世紀優秀教師的神圣職責?!?1世紀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懂學習的人”??梢?,讓學生學會學習、特別是學會自主學習至關重要。所謂“自主學習”是相對“被動學習”、“機械學習”而言的,它是在教學條件下的高品質的學習、積極、主動的學習,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強調學習者是認知過程的主體,它有利于學生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主動學習,有利于培養創新型人才,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通常表現為:能積極主動地在知識的海洋里獵取知識營養,能夠有主見地學習和具有較強的識別能力。為此,我把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興趣,貫穿于教學的始終,讓學生時時飽嘗自主學習的樂趣。

一、讓學生飽嘗自主學習的樂趣——從預習開始

每學習一篇新課前,我不明確規定預習的任務,只是教給學生一定的預習方法,即會閱讀、會思考、會搜索。因為閱讀是預習的基礎,思考是預習的核心,搜索是預習的手段。學生可先反復熟讀課文,找出文中的生字、詞語,查字典、詞典,自己解決,自己體會課文的具體教學目標,對課文中哪些具體的生字、詞語是重要的、必須掌握的,完全由學生自主探究確定,在反復熟讀中摸索體會課文的教學重點。例如,我在教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專題《葉》時,預習時完全放手,讓學生體會本專題要求,自主預習,具體預習的要求不明確限定,學生可以先把四首有關葉的古詩逐一背出,并體會每首詩的大意及作者所抒之情,學生還可從《辭?!分胁檎摇叭~”這一營養器官的作用,從有關書籍和互聯網上搜集資料,了解有關葉的非凡本領,查找古代詩詞讀本,搜集古詩詞中寫落葉的名句等,這些學生可以在自己反復閱讀、獨立思考的同時解決,還可以和其他的學生不斷的探討,對于不清楚的,可在課堂上提問,請老師指點迷津。這樣還沒學新課,學生已對課文主要內容有了大致的了解,并迫切希望在課堂上解決自己不明白的難題,期待獲得更多的知識。又如,在學習初中八年級下冊《有的人》這首詩歌時,完全讓學生自主預習,學生可先了解作者寫作的背景,再反復誦讀詩歌并熟背,在初步理解詩歌大意的基礎上,再搜索有關資料,了解魯迅其人及作品,并了解當時與魯迅等革命者處在對立面的反動派的罪惡行徑,再進一步查找資料體會歷史上或現實中像魯迅那樣的革命者的光輝事跡,學生可以和同學先交流豐富有關這方面的知識,這樣,在預習時,學生就大致熟悉了詩歌的意境和內涵,產生對魯迅先生的崇敬之情,并激起了要學習他那種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獻身革命事業精神的愿望,這樣他們就會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再如在學習古典名著《水滸傳》時,也讓學生充分掌握預習的主動權,《水滸傳》的故事家喻戶曉,學生對《水滸傳》的電視劇也較熟悉,在此基礎上,學生可利用課余時間再閱讀其中的精彩片斷,研讀書上有關的附錄資料,初步理解故事的大意和文中栩栩如生的水滸英雄形象,同學間可開展討論交流,各自講一些精彩故事片斷,進一步熟悉故事情節,這樣,學生對自己不太熟悉之處更想探個究竟,期待在課堂上作深入理解。這樣只預習這一環,學生在反復閱讀、獨立思考、與人探討、自我發現、自主探索中已興趣盎然,飽嘗預習階段自主學習的樂趣,以旺盛的熱情迫不及待走入語文課堂。

二、自主學習的樂趣——在課堂上迸發

1.在自編自導中獲得樂趣。教師在課堂上對課文重點內容作精講分析外,可以讓學生自編自導課本劇獲得自主學習的樂趣。例如,學生在學習八年級下冊《變色龍》一文時,針對小說比較生動形象的特點,根據課文具體內容,讓學生自編自導課本劇,再現課文內容,用表演的形式形象直觀地達到掌握課文重點的目的。先讓學生自主體驗文中角色的內心世界,理解課文內容和作者產生情感共鳴,然后,學生推派代表,分別飾演警官奧楚蔑洛夫和首飾匠赫留金,再現當時社會情景,再現警官奧楚蔑洛夫處理案件時隨狗主人身份的變化多變的特點,從而看出他見風使舵、趨炎附勢、媚上欺下的丑惡本質,感受沙皇統治的黑暗腐朽。在自編自導中,學生既牢固地掌握了課文重點,又獲得了自編自導自主學習的樂趣。

2.在討論交流中生發樂趣。教師在課堂上應努力營造民主、共進、互動的學習氛圍,允許學生發表各自不同的見解。傳統的教學理念中,不少教師把課堂作為展示自己的舞臺,在不知不覺中壟斷了學生學習的主權。試想,一個在學校中將近度過9年的孩子,如果整天被動的學習、機械地訓練和簡單重復,很難想象他們能以旺盛的熱情獲得知識,以極大的興趣求得新知,能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一個優秀的教師,應積極形成平等、尊重、和諧、交流的師生關系,應真正把學生當作課堂學習的主人,教學的目的在于幫助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使學生自己的興趣得到盡可能充分的發展。教師應讓學生在討論交流中激發學習樂趣,因此,教師應該有三個忘記:忘記你是教師,你是學生的朋友,學習的伙伴;忘記你在教學,你是在和學生并進;忘記這是課堂,這是你和學生共同施展才華的舞臺。教師是學生學習時的合作者,是教學活動的引導者,所以,我在課堂除對課文要點作精講分析外,把課堂的主要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討論交流中獲得新知,品嘗成功的喜悅。例如,我在教初中八年級下冊劉心武的雜文《錯過》時,除精講分析重點內容外,主要提問題讓學生獲得知識和為人處事的道理。學生在反復熟讀課文后,教師提問:“怎樣真正做到品味‘錯過”?然后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各抒己見,教師確保全體學生的參與,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夠跳一跳,摘到果子,享受成功的喜悅,繼而以更飽滿的熱情參與下面的學習、討論。接著讓學生交流自己讀后的感受,有的學生認為:面對錯過,首先要進行反思,認識到為什么錯過,并引以為戒,機會再次到來時要把握機會,才能獲得成功。有的學生認為:對待已經發生的錯過,如果患得患失,捶胸頓足,后悔不已,結果白白浪費時間不說,說不定因為分神還會遭到更多的錯過。面對不同的回答,教師允許求異思維存在,不求全責備,不指責挖苦,不抑制、扼殺他們的創新火花,及時給予鼓勵表揚,從而使學生增強信心,鼓起上進的勇氣,讓每個學生都飽嘗到自主學習的樂趣。波利亞曾說:“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實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的取得,也最容易掌握其中規律、性質和聯系”。同時,這樣獲得知識也是最有樂趣。

3.在不斷訓練中品嘗樂趣。在語文課堂上,學生獲得了一定的知識,還應該讓他們擁有自主思考、自主訓練的空間,教師應利用一定的時間,對當堂知識,當堂掌握。教師精心設計課文重點難點題目,學生在自主思考,與同學老師交流討論中完成。例如在學習著名小說《孔乙己》和《范進中舉》后,教師設計兩課比較閱讀的重點題目:(1)兩課人物描寫方法怎樣?(2)兩課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如何?(3)兩課運用的寫作手法是什么?(4)兩課表達的主題有何共同之處?如果學生經過思考,自主完成題目時能夠得到老師同學的認可,這無疑是對他們課堂學習的最高褒獎,他們會覺得自己是最棒的,是成功的,如同品嘗了無上的美味,心里甜滋滋的。這樣,自主學習的樂趣就在課堂上強烈迸發出來。

三、自主學習的樂趣——在課后復習中延伸

1.對知識的系統歸納,在知識升華中獲得自主學習的樂趣。學生每學完一篇新課,我就讓他們自主歸納課文要點,把學過的知識進行梳理,使其系統化、結構化,形成知識結構。例如《送東陽馬生序》是作者宋濂寫給東陽縣青年學子馬君則的一篇贈序,作者通過自己在艱苦條件下嗜學苦讀的經歷,勉勵學生珍惜優越的學習條件,專心修德進業,學有所成。學生學完課文后,我就不具體規定學生的課后作業,只是要求學生自主歸納課文要點,把復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學生可以根據課文的重點、難點,歸納文學常識,重要字詞、注釋及通假字,并歸納學了以后的感受:是否學有所成,關鍵在于勤奮專心與否。這樣每學完一課,讓學生自主歸納,對課堂的知識系統化,對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并可及時查漏補缺,對自己課堂聽課效果及時反饋,這樣學生在知識升華中再次獲得自主學習的樂趣。

2.在課后競賽活動中獲得自主學習的樂趣。在每學完一課后,我經常讓學生養成邊復習邊寫讀后感、讀書心得的習慣,并展開競賽活動。例如學完《送東陽馬生序》一文后,學生可以在圖書館、互聯網上查一下古今中外名人勤奮專心學習終于學有所成的事例,并自己寫成讀后感、讀書心得,這樣,既讓學生在知識海洋中自由馳騁,開闊了眼界,又在與同學不斷探討交流中獲得人生感悟、做人的道理,提升了自己的整體素質。又如,學生學了世界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以后,我也要求學生寫讀后感,讓他們各抒己見,有寫議論類的,如《頑強的意志是成功的保證》,無疑主人公保爾頑強的意志在這位同學身上得到了充分理解、完善。這樣就培養了學生個性,完善了學生人格。并選取寫得好的,利用班會課等時間,互相交流,甚至登在黑板報上或登在教室的學習園地上,學生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獲得眾人的肯定贊賞,那種自主學習的樂趣就會油然而生。

總之,我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自始至終讓學生飽嘗自主學習的樂趣,學生從預習開始對學習就興趣盎然,在課堂上往往爭先恐后,大膽質疑,討論交流樂此不疲,在課后復習中常常有讀書心得,佳作紛呈。我深深體會到我們教師要大膽創新,勇于實踐,時時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首位。興趣是求知的起點,學生有了學習興趣,才能產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才能對學習有感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有了興趣,他們才能樂此不疲地遨游在知識的海洋中,走向成功的彼岸。這樣才能實現教學的創新,才能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創新人才。

【參考文獻】

[1] 鄭璟. 深度挖掘教材 讓學生品嘗自主學習的樂趣[J]. 考試(綜合版),2012年01期.

[2] 陶愛琴. 讓學生享受自主學習的樂趣[J]. 教育,2014年13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熟市張橋中學)

猜你喜歡
交流課文課堂
如此交流,太暖!
甜蜜的烘焙課堂
細讀課文,讓思路清晰起來
美在課堂花開
加強交流溝通 相互學習借鑒
周櫻 兩岸交流需要更多“對畫”
背課文的小偷
翻轉課堂的作用及實踐應用
最好的課堂在路上
關于初中課文知識拓展教學的若干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