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動參與 快樂體驗

2016-05-14 15:12許文瑾
好家長·幼教新天地 2016年9期
關鍵詞:規則意識游戲

許文瑾

摘要:幼兒期是規則意識培養的關鍵期,我們試圖以規則意識培養為載體,依托幼兒共同的生活實踐,通過科學的引導。創設適宜的環境,力求在生活情境中,在角色體驗中,幫助幼兒逐漸認識和理解規則的意義,發展和提高執行規則的水平,體驗規則帶來的快樂,加強幼兒對規則的內化和遷移,使幼兒的個性和社會性相得益彰、和諧發展。

關鍵詞:主動參與快樂體驗

《指南》中指出:“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動中,以多種方式引導幼兒認識、體驗并理解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學習自律和尊重他人”。幼兒共同體規則意識的培養與認同有一個過程,通過集體行動的規則內化來慢慢達成,幼兒要意識到同伴生活的重要性,努力承擔和完成自己作為共同體成員所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一、自定規則:理解規則,讓幼兒成為規則的主人

幼兒任何道德行為的獲得都是在他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通過自身積極主動的活動和思考實現的,只有當幼兒在自身的積極活動中理解了行為規則的意義,并將之內化為自己的認知結構的一部分時,才可能產生相應的行為,在整個過程中,幼兒始終應是行為的發動者、完成者和體驗者。

1.集體制定,使規則由外在的約束變為內在的需要

幼兒自定規則,不但有利于幼兒對規則的認識與理解,而且能提高幼兒的獨立自主能力,增強主人翁意識,并有助于幼兒規則的遵守與執行。如在組織幼兒玩大型玩具之前,我們先引導幼兒進行討論:做哪些動作是危險的?應該怎樣玩才是安全的?幼兒交流之后教師再進行小結,這樣制定出來的規則由外在的約束變為內在的需要,由被動的接受變成主動的自我教育,由他律變成自律。

2.現場討論,使規則更符合幼兒的活動需要

討論是幼兒在學習生活過程中相互合作、相互解釋、相互協調、相互交流從而確定一種最佳方案的過程。討論能讓幼兒獲得正確的認識,調節自己的行為,是幼兒學習知識、掌握方法、體驗情感必不可少的一種方法。我們深知討論的重要性,在制定幼兒園活動常規時,沒有強行要求,而是做幼兒的朋友,在與幼兒的討論中共同商定活動規則。

3.運用圖示,使規則更加直觀有趣

圖示可以有效地刺激幼兒的視覺神經,符合幼兒直觀思維的特點,有利于幼兒在生活中自覺地領悟和接受活動的規則。從幼兒的學習方式來看,幼兒對視覺形象的學習和接受非常敏感,有利于幼兒順利地接受規則信息,并且起到提醒和督促幼兒的作用。例如,課間活動時,幼兒如廁和飲水通常會發生擁擠、混亂現象,我們在飲水機前的地面上貼上一條紅線,并且間隔地貼上幾對小腳丫,將飲水需排隊等候的規則隱含在環境中,幫助幼兒逐漸建立秩序感。

二、體驗規則:主動實踐,提高規則教育的有效性

體驗是幼兒重要的學習方式,是認識和態度形成的基礎。在社會規則的學習中,模仿、同化和強化都可讓幼兒表現出符合規則的行為,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不利于幼兒形成自覺性和主動性的,因此理解規則的意義不能靠說教,而需要以實際體驗為基礎。

1.創設適合幼兒發展的環境,滿足幼兒內在秩序的需要

相對于集體活動,區域活動更需要幼兒形成秩序感。我們給幼兒提供一個有序的生活環境,將固定的物體放在固定的空間和位置上,如,玩具的擺放、操作材料的歸類等要求我們把它交由幼兒自己討論建立,只有在他們的參與下創設的環境,才能真正被其接受。為了便于幼兒收歸整理材料,我們還在環境布置上加以暗示,在擺放處貼上一些標記,如在整理箱子上貼上積木的照片,可以引導幼兒按不同的形狀分類歸放積木。幼兒只有在這種有限制但又相對自由的、有序的環境里才會感到快樂。

2.創造主動實踐的機會,提供幼兒學習自律的平臺

幼兒在共同體中的集體生活,需要學會協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這有助于他們習得一種自然的群體關系,更好地適應集體生活。每天中午我們都安排了自由活動,在玩玩具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個別小氣的幼兒逐漸變得大方,因為他明白了一種規則:只有給別人玩玩具,才有可能玩別人的玩具。又如每天的區域活動,孩子們通過插進區卡自主選擇活動區域,并自己取放游戲材料,游戲結束后能協助老師一起收歸整理材料,一切都井井有條。因為多次活動使他們知道只有這樣才能取放方便,玩得開心。

同時,我們通過游戲本身的規則性來對幼兒進行規則的訓練。游戲規則的執行必然帶有監督性質,如若不然,游戲中就會產生沖突,要么出局,要么無法繼續游戲。例如:在音樂游戲《誰是領袖者》中,游戲規則要求全體幼兒跟隨音樂模仿小領袖做律動表演,必須控制自己的情緒,目光不能直視小領袖,不能用語言提醒猜測者。游戲規則制約著幼兒的行為,增加了游戲的難度,同時也提高了游戲的趣味性。幼兒除了在游戲中執行規則以外,還自己建立規則。如玩“切西瓜”游戲,大家商量用猜拳的方式決定贏者擔任新的切西瓜者。隨著規則的變化,孩子們遵守規則的意識也在不斷加強。

3.采用靈活多樣的組織形式,注重幼兒體驗規則的快樂性

(1)對比沖突體驗,提高幼兒的規則認知能力

幼兒理解事物有著具體性、直觀感受性的特點,他們更能理解自己情緒體驗的行為,而較難根據他人或材料的提示來發出相應的行為。我們創設能誘發幼兒認知沖突的兩種對比性情境,迫使幼兒在沖突中主動體驗和發現問題,并引導幼兒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答案。幼兒在活動的過程中經常會不知不覺地違反教師制定的常規,這與幼兒不理解規則有關,如何讓幼兒通過活動來理解規則遵守的重要性,我們通過兩種不同的環境,不同的規則,讓幼兒來進行同一項游戲活動,讓幼兒對這兩種活動帶來的不同結果作比較,從而產生在集體中建立一種人人共同遵守行為標準的內心需要。例如:在音樂活動中我們設立兩個供幼兒取樂器的地方,一組我們要求有序輪流上來取,一組讓幼兒自主取。結果,遵守規則的一組幼兒很快都取到了樂器,另一組幼兒全部一擁而上,亂哄哄地吵成一團。教師及時進行干預,讓幼兒尋找原因。孩子們七嘴八舌,最后得出結論,只有遵守規則,才能快速做好每一件事情。

(2)多種角色扮演,提高幼兒的規則執行能力

通過讓幼兒在游戲中扮演行為判斷者角色或受到行為作用的受動者角色,使其自然地獲得角色的行為規則認知或行為感受。我們在初期,讓幼兒擔當扮演安全檢查員、圖書管理員等角色,引導幼兒觀察和發現游戲和活動中“對”和“錯”的行為,讓幼兒互相之間進行行為的監督與約束,在明辨是非的過程中強化幼兒的規則意識。在角色的扮演過程中,我們注重讓每一個幼兒參與,并讓更容易犯規的幼兒多參與此活動,從而更好地為下階段規則的培養打下基礎。幼兒規則意識的培養是促進幼兒社會化發展的有效途徑,在幼兒規則意識培養的關鍵期,我們依托幼兒的生活實踐,通過科學的引導,創設適宜的環境,力求在生活情境中、在主動積極的活動中幫助幼兒逐漸認識和理解規則的意義,發展和提高執行規則的水平,體驗規則帶來的快樂,加強幼兒對規則教育的內化和遷移,引導幼兒學會共同生活,形成和諧的社會關系,促進其社會性不斷完善并奠定健全的人格基礎。

猜你喜歡
規則意識游戲
人的意識可以“上傳”嗎?
數獨的規則和演變
增強“四個意識”發揮“四大作用”
讓規則不規則
強化五個意識 堅持五個履職
TPP反腐敗規則對我國的啟示
爆笑游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