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電視新聞攝像技巧的探究

2016-05-14 17:12郭江華
科技創新與應用 2016年9期
關鍵詞:電視新聞探究

郭江華

摘 要:在電視新聞的制作過程中,攝像工作具有重要的影響,通過技巧的提升,可促使新聞在制作過程中變得更加輕松,從而完成電視新聞的高水平制作。文章針對電視新聞攝像技巧展開討論,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電視新聞;攝像技巧;探究

電視新聞作為當前的主要媒介,能夠給人們帶來較多的信息,并且對社會發展也具有較大的積極意義。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當前的電視新聞,之所以在片段、文字中隱藏大量的信息,與攝像工作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日后,應針對電視新聞攝像技巧開展深入分析,創造出更大的新聞價值。

1 電視新聞攝像的意義分析

在當代的信息化發展過程中,電視新聞攝像已經成為了一門技術性較高的職業。攝像工作會將所有的素材和內容搜集起來,后期剪輯中也會考慮到新聞效果和觀眾的接受程度,所以會多方影響新聞的最終制作效果。電視新聞攝像的意義,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攝像工作的有效落實,為新聞的文字編輯提供了較強的基礎。傳統的紙質媒體依然存在,但在缺乏圖片、視頻的支持下,文字編輯會顯得非常單薄。攝像工作能夠提供實際的人物、事件、背景,促使文字編輯更加豐滿,提高了電視新聞的價值。其次,攝像工作有利于電視新聞的真實性提升。以往制作電視新聞過程中,為了提高畫面的美觀度,會采用一系列的軟件對攝像進行處理,但從社會反響來看效果并不理想。為此,很多電視臺在新聞播放過程中,會將攝像的內容直接應用,由此獲得了更加真實的感受,新聞可信度也有所提升,觀眾反響強烈。第三,攝像工作的研究和提升,促使電視新聞工作整體水平有了更大的提升,能夠滿足不同群體的差異化需求。

2 電視新聞攝像技巧分析

電視新聞播報過程中,攝像工作有時會通過實時連線的方法來完成,但主要應用于一些比較重大的新聞。多數情況下,攝像的內容和素材,都是在采訪完成后,經過些許的處理、修改后才能播放出來。為此,電視新聞攝像工作,必須要掌握好技巧方面的要求,才能將圖像完美的呈現給觀眾

2.1 全景拍攝技巧

攝像工作雖然是通過攝像機來完成,且在多數的新聞采訪中,僅僅通過1-2臺攝像機來工作。新聞素材的拍攝和內容的記錄,應充分注意全景拍攝的技巧。首先,新聞場景在攝取的過程中,應盡量的將場景全貌展現出來。觀眾對新聞的真實性比較關注,如果僅僅采取部分場景拍攝,很容易給觀眾造成錯覺,導致新聞的真實度下降,對事實的傳播和新聞的價值都將造成不利影響。其次,全景拍攝過程中,需考慮到新聞發生的時間、地點、過程等等,人物與事件的搭配要合理。例如,在播報某民房因強降雨導致倒塌的新聞時,應保證當事人和倒塌的民房同時存在于鏡頭前,當事人陳述事實過程中,鏡頭隨著當事人的移動而移動,適當添加周圍環境情況,包括墻體情況、地面情況、自救情況等,采訪者則要在片頭和片尾進行記錄,以此來確保新聞的飽滿和可信度的提升,在全景記錄過程中,將信息傳遞給觀眾。

2.2 特寫拍攝技巧

電視新聞的制作過程中,針對一些新奇的新聞、百姓長久關注的新聞、重大事件發生的新聞,攝像工作都要在“特寫拍攝”上做出足夠的努力。例如,關于“太歲”的新聞,總是能引起社會上的廣泛關注,無論是“太歲”的形態,還是其作用,亦或是拍賣的價格,都是百姓關注的焦點。針對“太歲”的攝像過程中,就必須加強特寫的技巧,讓百姓非常真實的感受到這條新聞的真實性,引起廣泛的共鳴。一般而言,特寫主要指通過“特寫鏡頭”進行拉近拍攝,將人、物進行局部放大處理,從而產生畫面上的視覺沖擊力和震撼效果。取景范圍相對較小,畫面內容也相對單一,卻能夠在周圍環境中有效突出表現對象的特點,從而形成清晰的視覺表達效果。此外,特寫鏡頭能夠有效體現人物的細微情緒變化,展示人物心靈深處的動向,讓受眾通過視覺與心理的感觸而引起共鳴。如果把特寫畫面和全景、中景畫面等相融合,就能造成大小、強弱、遠近等不同感觀,形成獨特的蒙太奇效應,從而豐富電視畫面。在普通電視新聞中,大都用于突出領導、表現新聞人物情緒和心理變化等,因此要合理使用,如果使用不當則無法發揮作用甚至引起反感。由此可見,特寫拍攝在今后的應用過程中,還是要深入的挖掘方式方法,要在客觀上提高清晰度和拍攝的具體角度,在主觀上提高特寫的真實性和觀賞性。

2.3 畫面穩定技巧

電視新聞的攝像工作,已經形成了非常專業的工作體系和技術方法。在拍攝新聞的過程中,任何一個方面出現缺失,都將造成極為嚴重的影響。所以,必須要提高拍攝的穩定性,減少各類問題的反復發生。首先,電視新聞的攝像工作,必須在角度上進行有效的選擇,無論是高空物體還是地面上的細小物體,都必須通過合適的角度來拍攝,以此來保持新聞素材的高清晰度。其次,攝像機的鏡頭要盡量的平穩,除了臺風、洪澇等一些自然災害外,拍攝人員基本上都可以保持攝像機的穩定。建議在拍攝過程中,每幅畫面保持3秒-5秒。第三,攝像機的應用過程中,禁止隨意的進行推、拉、搖動機器,減少對畫面造成的不利影響。

2.4 加強新聞攝像的想象力

現階段的電視新聞與過往發生了較大的轉變,觀眾想要看到的東西較多,僅僅憑借單一的畫面并不能獲得觀眾的青睞,新聞所要表達的真實東西也比較少。攝像工作是主觀和客觀的完美結合,依據不同的新聞事實,開展差異化的攝像工作。想象力在新聞攝像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根據客觀情況,適當發揮想象力,結合攝像的功能,完全可以達到電視新聞攝像的新水平。新聞記者的豐富想象力來源于其自身藝術修養和日常工作積累,豐富的想象力能夠引導攝像記者設計和選擇新聞素材、環境、攝像角度等,達到理想的拍攝效果,引起受眾共鳴。攝像記者在發揮想象力時,要求注意空間感、立體感、質感,充分運用透視、光線、線條、色調和鏡頭組接等手法和技巧,從而既保證稿本的科學性,又增強畫面表現的藝術性。

3 關于電視新聞攝像的建議

目前,我國在電視新聞的發展水平上較高,無論是實時連線采訪,還是固有畫面的處理,都能夠滿足觀眾的需求。攝像工作一直都是影響電視新聞制作的重要因素,以往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在某些層次上的確獲得了較大的成果。但當前的社會發展較快,很多地方的經濟發展迅速,對群眾公開程度較高,電視新聞的攝像工作難度有所提升。例如,有些新聞會通過隱蔽拍攝的方法來完成,如何保證隱蔽拍攝的真實性、清晰度、畫面感,成為了觀眾和業界的重點討論內容。同時,假新聞的存在也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關注,攝像是貫穿新聞制作始終的環節,如果因假新聞制作而產生負面影響,攝像工作在今后將會遇到很大的阻礙。建議在電視新聞攝像工作中,技巧的應用不可太多,同時要明確一點,那就是所有攝像技巧的運用,都是為了將新聞更好的呈獻給觀眾,而不是單純的進行攝像,也不是單純的為了提高經濟利益。

4 結束語

通過針對電視新聞攝像技巧展開分析,可知目前所掌握的攝像技巧較多,攝像工作的體系有所改變,能夠與現實工作相互聯系,基本上沒有出現惡劣的反應。今后,攝像工作者和新聞工作者,需要在電視新聞采編過程中緊密合作,二者都要從對方的角度出發,利用專業的技術方法、手段,健全新聞的信息和價值,促使電視新聞的發展獲得更加廣闊的空間。

參考文獻

[1]李興明.電視新聞中關于其攝像技術及技巧的分析[J].科技傳播,2012,12:1-2.

[2]趙巖.電視新聞攝像技巧探究[J].記者搖籃,2014,8:42.

[3]馮鑫,劉莉.關于電視新聞攝像技巧的探討[J].新聞傳播,2013,8:173.

猜你喜歡
電視新聞探究
從功能語用角度解析電視新聞采訪的提問策略
壯語電視新聞制作創新探析
設問引導探究
一類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電視新聞慎用“諧音”詞
一道圓錐曲線試題的探究
試論電視新聞的娛樂化現象
電視新聞也要有可“讀”性
相似圖形中的探究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