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探體驗教育在特殊教育視障學生中的運用

2016-05-14 11:39王云云
中國校外教育(中旬) 2016年9期
關鍵詞:視障桌子孩子

王云云

在視障學生中實施體驗教育的初步探索,深切體會到體驗教育對視障學生的重要性。視力的殘缺使他們更需要通過各種渠道來體驗、感受這個世界,學會感受自己和他人的心靈,形成自己生活的經驗,讓視障孩子在自我體驗中學習,在自我體驗中感悟,在學習生活中體驗成長的快樂。

體驗教育視障學生自我體驗一、體驗教育

體驗教育中的“體驗”是指通過親身實踐所獲得的經驗,認識事物。包括行為體驗和內心體驗兩個層面。兩者相互作用,相互依賴,對促進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體驗教育就是讓教育對象在實踐中認知、明理和發展,倡導以體驗為核心的學習方式,旨在喚醒、發掘與提升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體驗教育,讓學生在體驗中感受生活,感受快樂,讓學生在學習中自我體驗、自我成長,關注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二、體驗教育的淵源

體驗教育理論的淵源,可以追溯到盧梭、杜威等人的教育思想之中。法國教育家盧梭認識到教育必須聽從于生命,甚至是借助于生命力量來顯現。以行求知,在體驗中學,是盧梭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一個基本點。美國著名的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認為,“從做中學”是兒童的天然欲望的表現。教育者應該對兒童的這種天然欲望加以引導和發展,“從做中學”,使學校里知識的獲得與生活中的活動聯系起來,讓兒童從那些包含教育意義和興趣的活動中學習,從而幫助兒童的成長和發展。杜威的“從做中學”理論是體驗教育的最直接最重要的理論來源。而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結合中國國情,對杜威的教育思想進行了升華,強調教育即生活,打開了體驗教育在我國實踐探索的大門。

三、我國體驗教育的現狀

哲學界已經取得共識:“21世紀是體驗的時代?!蔽覈招5慕處焸兌紝w驗教育進行了實踐探索與嘗試。普通學校的體驗教育是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親自參與或置身某種情景中,用心智去感受、關注、欣賞、評價某一事件、人物、環境、思想和情感等,從而獲得知識、技能、情感而達到教育目的。其核心價值是,讓孩子們在體驗中快樂成長。通過開展“活動式體驗”“情景模擬體驗”“參觀調查”等主題實踐活動,讓學生“走出”教室,“走出”課本,進行學習體驗、行為體驗和內心體驗,把教育要求內化為品質,外顯為行為。

我國當代著名學者劉驚鐸在其《道德體驗論》一書中把體驗類分為“親驗活動”和“想驗活動”,并將體驗教育深入運用到我國大中小學校的德育改革和教育教學實踐之中。

我國當代眾多體驗教育思想的追隨者們共同研究和探索,改變了我國普通學校德育和教育教學缺乏實效的被動狀況,促進了德育和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推動了體驗教育思想理論在我國普教實踐中的廣泛應用。

四、視障學生體驗教育現狀及對策初探

視障學生作為較特殊的群體,視力的缺失使得他們有其認知上的獨特特點,聽覺及身體的感覺等方面的補償作用在他們認識世界的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使得各個渠道的體驗對他們來說顯得格外重要。但在視障孩子的教育教學中開展體驗教育的研究目前尚處于空白階段。

隨著教育教學經驗的積累和對體驗教育濃厚的興趣,當我接手新一屆視障班級時產生了大膽的想法:就從這一屆開始,把自己對體驗教育的理解運用到實踐中去,讓這些視障孩子在體驗中快樂學習、成長。于是,我懷著欣喜的心情開始了體驗教育在視障孩子學習生活中的實踐探索。

(一)把課堂教學作為體驗教育的主陣地,讓視障學生在體驗中快樂學習。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根據視障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方式,運用適合視障孩子學習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對教學目標進行調整,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補充和重組,精心創設一個個教學情景,讓視障學生在一個個情景中,從自己的情感、體會、經驗出發,感受自己。語文課堂教學成為我實踐體驗教育的主陣地。

剛入學的視障孩子對學習的認識是很模糊的,于是,我帶動家長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利用朗朗上口的兒歌,配合肢體自我體驗的活動,讓孩子們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完成了盲文點位的記憶和書寫,隨后讓孩子們通過摸讀課文中的小詩,體驗到語言文字的美,從而激發了學習的熱情。

我還在班級中開展了體驗讀書和體驗日記寫作等活動。對于二年級的視障孩子來說讀書是件很困難的事情,適合他們年齡階段的盲文書籍很少,于是我調動家長們的力量,實現了班級內的親子閱讀,把書發到家長們手里,讓家長們給孩子每晚大聲朗讀,孩子們從中受益匪淺。

我們班的語文教學不斷向生活延伸,讓文本主題與現實體驗活動連接了起來,實現了在體驗中快樂學語文的目的。

(二)在班主任工作中實踐體驗教育,提高視障學生生活感受能力

除了擔任這個班的語文教學,我還承擔著班主任工作。孩子們在我面前個個懂事、乖巧,互幫互助,團結友愛,這一直是我引以為傲的地方,但是實習老師敏敏的到來,擊碎了我以往的驕傲。

一天晚上,敏敏老師通過微信發給我這樣一條信息:“王老師,今天在殿召用桌子推擠佳濤的過程中,我一直在對殿召進行勸說和教導,最后他很不情愿地把桌子拉回去了。上課時佳濤不時隨便說話,大家都反感這種行為,所以,課下發生欺負佳濤的事,孩子們似乎覺得這是‘他應得的。王老師,你在班里時,他們是不會這樣做的”。

當我看到這些話時,不禁深深地自責:我對孩子們的了解還不夠全面,沒能讓孩子們真正體會到如何互相體諒。怎樣解決這件事,讓孩子們從內心深處習得善良,學會幫助弱小的同學?我陷入深深地思考中:用桌子擠人?多可怕!一定沒體會過被桌子擠是一種什么感受吧?靈感一下子涌了上來,對!就從“擠桌子”體驗吧!

第二天一早我來到教室,一把椅子靠墻放好,椅子前面放一張桌子。孩子們陸續來到教室,敏敏老師也來了,我昨天已經答應她,在不傷害任何孩子的前提下,解決好這件事。

我把孩子們召集在這對桌椅的旁邊,對他們說:“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做一個游戲。殿召,你先來體驗一下?!蔽野才诺钫僮诳繅Φ囊巫由?。讓同學們和我一起慢慢地推動殿召身體前面的桌子,桌子緩慢地擠向殿召,我不斷地詢問他有什么感覺?他開始描述自己的感受:擠得慌→難受→緊張→害怕,接著他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趴在桌子上哭起來!我拉開桌子,嚴肅地說:“知道被擠的同學是什么感受了吧?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好好想一想!”我告訴他們:要學會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并指導他們如何來救出被擠的同學,而且不能袖手旁觀,要伸出自己的手幫助同學、愛護同學。

最后,讓佳濤來體驗這個過程,正如敏敏老師所說,佳濤是一個柔弱、各方面感受力都不強的孩子,別人怎樣對待他,他并不敏感,所以他需要一種訓練,學會遇到被人欺負時,要有保護自己的意識,要大聲呼救,當佳濤大聲喊出“救命!快來救我”時,我和敏敏老師都開心地笑了。

這次體驗教育沒有停留在親歷這一階段,而是上升到對親身經歷的反思,形成人生經驗。語文課上我指導孩子們以“由‘擠桌子游戲想到的”為題,寫出自己對這件事的感受,寫完后再彼此交流,形成自己生活的經驗,讓孩子們在自我體驗中學習,在自我體驗中感悟,在自我體驗中成長。

在點點滴滴的教學實踐及日常生活中,需要利用各種教育資源,抓住各種教育時機,精心設計和開展活動,讓視障學生進行情感體驗、角色換位體驗、行為體驗、情感體驗等,這一次次的體驗,觸動著孩子心靈的琴弦,讓視障孩子們同樣彈奏出美麗的人生樂章。

參考文獻:

[1]劉驚鐸.道德體驗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歡
視障桌子孩子
TOUCHING ENJOY——適用于視障兒童的趣味積木玩教具
擦桌子
敘事療法在視障學生思想品德融合課程中的運用
拼桌子
打桌子
你用對“數字”了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