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論美術教學中對學生情商的培養

2016-05-14 11:39張會會
中國校外教育(中旬) 2016年9期
關鍵詞:情商美術情感

張會會

情商是近年來心理學家們提出的與智商相對應的概念。在美術教學中,富有情商的教育能幫助學生將先天的基礎轉化為后天的成就,能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關愛他人的品質。

美術教學情商培養作用途徑以往認為,一個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現在心理學家們普遍認為,情商水平的高低對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著重大的影響作用,有時其作用甚至要超過智力水平。

情商(EQ)又稱情緒智力,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情商包含人自我情緒控制的能力、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心理品質,培養自我激勵的心靈動力,它是以人們對某一客觀事物能否滿足其需要為中介的。在美術教育教學活動中,影響學生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的情商因素包括:學生對自然環境及藝術氛圍的心理傾向,對藝術作品的辨析能力和自我情緒的控制能力,在美術活動中進行藝術的心理適應能力和人與人之間相互協作的處世能力,這些情商因素始終影響著學生個人素質的形成。著名心理學家贊可夫曾說過:“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其實,美術教育在學生的情商培養方面也有著獨特的作用和優勢。

一、情商在美術教學中的作用

1.重視情商培養,有利于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實現學生素質“內在性”特征的“內化”。美術教育的形象性和直觀性最能適應少年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識需要,能使學生獲取情感體驗,并使之轉化為學生的內部動力。富有情商的美術教育能幫助學生將先天的基礎轉化為后天的成就,能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關愛他人的品質。

2.重視情商培養,有利于突出學生素質的“發展性”特征。后天因素在人的素質形成中,人的情感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在美術教育中注意學生的情商培養,能使學生增強對周圍事物的興趣,進行積極的觀察和體驗,從而激發學習的欲望;在美術教育中學生的積極參與,能幫助學生去感受美、發現美、表現美,能使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不斷地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美術教育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表現空間,有利于學生積極觀察、想象、表現,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其動手能力。

3.重視學生情商培養,有利于尊重學生素質“差異性”特征。人的素質差異表現在先天的個性差異和后天的發展差異上,同一件美術作品在不同的學生心理上會產生不同的心理傾向。即使具有相同心理傾向的學生在表現相同主題或相同內容的作品時,在作品的形象和表現手法上也是不相同的。教育要以人為本,注重人的情商培養,就能幫助學生正確認知事物、認識自我、正確調節自己的心理和行為,從而能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培養學生的情商水平,尊重學生,因人施教是前提,承認差異,讓學生在感受中體驗快樂,便于學生的真情流露,有利于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

二、在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情商

培養情商,是為了發揮情商的介質作用,也是為了使美術教學更富有魅力,使之成為學生產生自我需要和內部動力的重要手段。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情商的基本途徑有以下幾方面:

1.在欣賞中陶冶情操。美術課的一個重要目標是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欣賞是學生對客體的能動性反映,并從中獲取對客體的情感體驗。這些客體包括大自然及大自然中人類創造的文明成就、各種藝術作品、周圍環境中人的氣質和品質等。在欣賞過程中,不同感情的人對欣賞客體的感受也不盡相同,而影響人欣賞水平的因素有知識水平、閱歷經驗、興趣愛好、個人心理品質等。美術教師的任務是讓學生學會欣賞,幫助學生欣賞。讓學生去親近大自然,在欣賞大自然中陶冶情操,為學生提供背景知識和背景材料,指導學生去欣賞人類的創造成就,幫助學生獲取欣賞經驗。如在欣賞藝術作品時,可以結合其歷史知識及背景故事,圖文并茂地進行賞析;欣賞敦煌壁畫時,先讓學生收集有關圖片、照片、介紹、故事等,讓學生查資料深入了解其中自己感興趣的一至二個壁畫,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進行相互介紹,并做成一個小冊子,這樣提高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增長了相關的背景知識,培養了動手能力。

2.在美術表現中獲得心理感知。美術表現是學生使用各種形式、各種材料,通過創造性的勞動來表達自已的情感和體驗,美術作品是個人情感與客觀事物的介質反映。教學中各種學生作品都是學生對客觀事物直接或間接地感知體驗,所采用的夸張或寫實都是與學生個人的心理傾向和表現欲有關。而學生的表現欲受學生對事物的感知程度、技能水平、心理需要和環境氛圍的制約和影響。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點燃審美激情,激發表現欲,培養表現能力,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滿足學生積極的心理需要,充分發揮情商的能動性作用,幫助學生正確地感知和理解客觀事物。

3.在生活交流中培養情感。教育與學生的生活實踐與生活體驗相結合,不僅增加了美術教學的豐富性、實用性和趣味性,還使學生增加了生活經驗,獲得了情感體驗。如在《吉祥圖案》的教學中,讓學生為父母剪一個吉祥圖案,說說對父母有什么心愿,并把它作為禮物送給父母。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在生活交流中獲得情感交流和體驗,而這種情感的交流體驗一定能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成長。

4.在集體合作中培養團隊精神?,F代社會分工日趨明細化,不論在哪一個專業領域,單獨一個人想達到事業的頂峰,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從小培養較強的集體觀念、合作意識,可以在將來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求。如在手工制作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受材料和時間的限制,學生作業多以小組為單位,共同收集材料,根據各人所長自愿分工,協作完成。教師給予總分由學生民主分配,并注明得分原因,各小組還有代表介紹作品構思、制作過程、發生的故事等。在相互合作中體驗人際關系,培養處世能力。良好的人際關系能讓學生獲得和諧的生活和學習環境,便于學生在這種氛圍中獲得適當的角色地位,有利于學生在集體中共同探究、解決學習和操作中的問題;幫助學生處理好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正確對待集中的問題,共同承擔集體義務;培養學生學會理解,學會關心,尊重他人勞動,共同分享集體成果。

5.在多種評價中認識自己。以往的評價是學生的作業教師打分,其實美術課的評價并不是美術老師的事,而應該更多的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其中,從各種評價中去提高。評價學生的作業的方式很多,如利用課堂教學時間講評,挑選有特點的作品有針對性地評價;讓學生自己評價,包括對作業的評價、對自己學習完成作業過程中的學得(或收獲)的評價。再由老師進行對作業的總體評價、亮點評價,以及對學生學習中的態度習慣的評價,整個評價力求直觀、顯性、量化。改變評分方法,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大大增加了學生的參與度,也使學生在評價過程中聽到多方評價的聲音,便于學生在交流中更加了解自己,提高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綜上所述,在美術教學中,教師關注學生傳統智力因素的同時,也應多關注學生健康人格與良好情商的培養。美術也是一種情感藝術,美術教學需要情商培養,在美術教學中培養情商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也是不斷實現美術教學創新的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努力滲透情感智力的教育,可以使兒童不僅掌握知識技能,同時也盡可能多地掌握“人生技能”,為他們今后獲得職業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冰.談素質教育中的“情商”的培養.

[2]藩菽.教育心理學.

猜你喜歡
情商美術情感
你過得不好,是因為“假情商”太高
低情商的6個原因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創意美術
情感
創意美術
創意美術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沒有表達,哪來的情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