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建設初中數學高效課堂

2016-05-14 11:39馬杰
中國校外教育(中旬) 2016年9期
關鍵詞:數學過程課堂教學

馬杰

數學課堂的高效與否,對于學生的學習有著直接的影響。對于初中數學教師來說,要想打造數學高效課堂,必須對當前的數學課堂現狀和教學知識有著深刻的認知,有針對性地采取不同的措施和方法。

數學教學高效課堂興趣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在教學和學習的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最為基本的形式,也是學生獲取知識和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徑。所以,如何能夠更好地促進教學的高效,是每一位初中數學教師所無法避免的問題。在這種高效課堂中,學生從傳統的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獲取知識,愿意去主動地探索和發現,教師可以給學生留下思考和探索的空間。什么樣的課堂才能稱之為高效課堂,最為主要的標準就是在于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是否主動,是否積極,是否能夠發揮出主觀能動性。

一、導致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低效的原因

1.“教”的方面

有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分地注重教材,“規規矩矩”地上課,生怕越雷池半步出現錯誤。殊不知,這種做法本身就是一種錯誤。這樣的教學模式使得課堂沉悶低效,學生對于數學提不起興趣,更不要提主動和積極了。與此相反的是有的教師片面的迎合新課堂的自主探究,不管什么問題都是“鼓勵”學生去自我思考和探究,課堂看起來是熱熱鬧鬧的,但是一節課下來之后,學生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學到了什么。

受到傳統的應試教學的影響,很多的教師在對于學生的評價中過多的關注結果而不是過程,學生在不同階段所付出的努力并不能成為教師評價的影響因素,導致更多的學生片面的追求結果,導致教學活動和教學目標的偏移。最為突出的莫過于我們經常會遇到的“題海戰術”,大家悶頭做題,做的多了總會在考試中遇到。這是一種效率非常低的教學方式。過分的強調結果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更多的去死記硬背,對于未知的東西缺少探究意識,不管是學生的個性發展還是學生的創新思維都受到了極大的抑制。

2.“學”的方面

有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比較被動,對于教師的依賴性較強,缺少必要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在課堂的學習過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對于教師所留下的作業敷衍了事,對于不懂得知識總是懶得去探索和思考。初中階段和小學階段相比多了很多的其他學科,在學校的數學學習時間更少了,回家之后又沒有進行足夠的復習和練習,最終的學習效果和學習效率可想而知。

還有的學生厭學情緒比較重,對于學習始終提不起興趣,排斥數學學習。數學的邏輯性和思維性較強,對于學生的思考能力要求也較高,這也是學生對于數學提不起興趣的原因之一。而數學知識又具有極強的連貫性,一旦落下中間的某一部分,那么接下來的知識也許就很難跟上,所以這也就導致很多的學生不愿意花費太多的時間去學習數學,鞏固知識,甚至形成一個惡性的循環,這也是學生出現厭學情緒和排斥心理的重要因素。

二、如何建設高效的數學課堂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如何建設高效課堂這個問題并沒有一個既成的方法或答案,也沒有所謂的萬能模式。最重要的是發現問題,針對問題探究方法,進而解決問題。

其一,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的應用價值所在。在當前的社會發展背景下,城市化和科技化的進程不斷加快,社會對于生產的數量和質量的要求都在不斷的提高,各行各業也在不斷的從體力勞動逐漸的向著腦力勞動轉變,更多的是需要科技化的東西,靈活的東西。如何實現這種靈活,就需要用數學的思維去思考。我們都知道,數學有著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有效的利用數學可以極大的培養自我的邏輯思維能力。從新課程的要求中我們可以發現,數學學習不僅是讓學生學習當前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能夠從中掌握一定的知識技能,為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數學并非是有的學生所說的那樣對生活是沒有用的,相反,數學能夠對于我們的生活起到很大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設計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促進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促進學生學習數學的持之以恒。

其二,促進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有句老生常談的話,就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都知道,也都明白,但是最很少有能夠落實的。但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很多的學生認為數學難學,過于抽象,所以很難對數學產生興趣。天天去說興趣,給學生講大道理肯定是無法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的,最重要的是我們要通過什么樣的方式才能夠讓學生產生興趣。心理學告訴我們,學習興趣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種心理因素,是促進學生積極探索未知的一種重要動力。很多學生的數學成績不好,一項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對于數學無法提起興趣。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不同的教學手段或者教學形式,為學生創造一個新穎的教學和學習環境,逐步的引導學生去參與學習,參與討論。

其三,在數學的教學中,引導學生從學習到思考,再到實踐。出現在數學課本上的知識都是前人探索和總結的知識經驗,而我們的學習就是要將這些經驗和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經驗和知識,這就需要經歷從學習到思考,再到實踐的這三個階段,并且這個經過是一種循環的過程。對于學生來說,檢驗學習結果最為直接的方式就是做題和練習,通過對于題目的解決來檢測自己是否掌握了某個知識點。對于不會的題目進行探索和思考,思考之后再進行實踐,經過實踐之后掌握了這個知識點,就是學習到了知識,而學習了知識之后就需要進一步的進行思考。學習和思考是知道與否的問題,而實踐是做還是不做的問題。

其四,構建和諧的師生相處關系。課堂教學不是教師一人的獨角戲,更多的則需要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而這種互動是彼此之間的信任為基礎的,是需要師生之間的情感為連接的。師生之間的關系如果比較的和諧融洽,那么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就會比較輕松歡快,教學氛圍也會比較輕松,教師會愿意教,學生也會愿意去學,課堂的教學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教師在學習上是學生的組織者和指導者,而在生活中則是學生的同行者。所以,教師應該放下架子,用更多的時間走近學生,和學生進行交流。初中學生在情感交流方面大多都是較為被動的,這就需要教師進行主動的引導,讓學生能夠親近自己,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

其五,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個性進行不同的教學。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的好奇心較強,對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較強,通俗的來講就是“喜新厭舊”。所以,教師要抓住學生的這種特點,根據學生的不足,給出適當的指導。有的學生喜歡安靜,有的學生好動,教師根據不同的學生的不同個性,給予學生充分發揮的空間,促進其個人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有利于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經常性的出其不意的準備一些新穎的事物,能夠幫助到學生學習的東西,讓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始終抱有期待,那么自然學習興趣就會逐漸的培養起來。

總而言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個長期努力的過程,需要教師、學生以及學校的共同努力,積極地致力于課堂高效教學的改革和建設工作。雖然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是我相信初中數學的高效課堂教學一定會開辟出一個全新的教學途徑和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武志民.讓數學教學走進生活[A].基礎教育理論研究論文精選(上卷一)[C].2004.

[2]張淑芳.抓好數學說的訓練培養學生思維能力[A].基礎教育理論研究成果薈萃上卷(三)[C].2005.

[3]林崇德.發展心理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11.

猜你喜歡
數學過程課堂教學
描寫具體 再現過程
臨終是個怎樣的過程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收獲最大的是哪些,為什么?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錯在哪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