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主任工作室打造初探

2016-05-14 11:42田琳
中國校外教育(中旬) 2016年9期
關鍵詞:樹葉教室德育

田琳

濟南勝利大街小學倡導全校班主任打造一間體現個人思想和教育藝術的工作室,讓每個班級所獨有的教室文化變成一種無形的教育力量,引領學生自我發展。二年級四班班主任工作室成立以來,在家長和同事的幫助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班主任工作室教育理念班集體教室應該是學生行為的鏡子、班主任思想的外在呈現;教室應該是可以創造奇跡、演繹故事的地方。我們學校一直以來特別重視教室文化的建設,2014年9月,學校在傳達工作計劃的時候,更是在學校整體工作部署的時候,明確提出打造老師的個人工作室要求,倡導全體班主任打造一間體現個人思想和教育藝術的“56號”教室。力求借助打造班主任個人工作室這個平臺,讓每個班級所獨有的教室文化變成一種無形的教育力量,引領學生自我發展。同時將班級特色文化轉變成為每一位班主任老師的個人德育主張,以促進班主任個人德育課程的深入研究。

由于學校對我們的教室提出“美化、凈化、有文化”的要求,而有文化其中一個硬性的指標就是,班級里必須設有圖書角,一個能夠吸引孩子們閱讀、交流的地方,這也與我的教育理念“書香浸潤童年”不謀而合。圖書角設在哪里,怎樣建立呢?我決定舊物利用,把雜物櫥設計成具有我們班自己特色的圖書角。

在建設之初,我一改往日單打獨斗的做法,而是利用召開班級家委會的機會,把我打算設立圖書角,培養孩子閱讀興趣的想法告訴他們,這一打算立即得到了爸爸媽媽們的支持。大家的熱情非常高,首先討論、設計出了精美的充滿童趣的借書卡,在櫥子上噴制了與閱讀卡相同風格的彩繪圖案,制定了詳細的借閱規則。并且商定間周一次,由熱心家長擔任班級圖書管理員,協助學生做好圖書的借出及歸還登記工作。為了給孩子們一個驚喜,家委會的爸爸媽媽們利用周末時間,做好了書櫥的外部裝飾和書籍的錄入工作。當周一孩子們進入教室,看到漂亮的大書柜靜靜的立在一邊的時候,他們紛紛跑到我身邊喊著“老師,我們的櫥子穿新衣服了,真漂亮?!笨粗麄兞灵W閃的眼睛,手舞足蹈的樣子,我覺得工作室第一步的打造成功了。之后,文化墻的出現,親子閱讀天地的開辟,遨游書海的設置給了孩子們一個又一個的驚喜。經過我和家長的共同努力,學生越來越喜歡讀書,并且在閱讀中啟動思維、激發情感、有所悟、有所思、有所感,讓書香真正的浸潤了童年。

如果說孩子在班級工作室里的變化是意料之中的,那么家長們的反應卻出乎我的意料。圖書角的建設,是我有意識地吸納家長力量的參與,那么后來班級發展的設計、班級規劃的確立,班級活動的安排,則完全是家長們主動、積極的行為。爸爸媽媽們在參與工作室的建設過程中,發現自己可以從一個班級工作的旁觀者,變為引導學生成長的參與者,隨著孩子們不斷地進步與提高,更加激勵了一批班里有熱情、有活力、有愛心的家長朋友,打造“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家校共營新天地。

與此同時,家長們參與班級活動的愿望也空前高漲,所以我們的“親子學堂”也應運而生。當我在群里提到春季是傳染病多發季節,孩子們容易生病的時候,小翼媽媽第一時間來到班里,給孩子們帶來了預防和治療傳染病的小方法,將衛生習慣悄然植根在學生心中;我們學校周邊是上放學發生交通事故、車輛違章的高發地段,小晴媽媽知道后,立刻請來了女子交警中隊的阿姨,和孩子們一起認識交通標志物,觀看交通動漫視頻,在輕松、快樂的氛圍里,遵守交通規則的好習慣緊緊跟隨著孩子們行走的步伐;七一黨的生日,小慶爸爸特意穿來自己的一身戎裝,講述黨的故事,在學生小小的年級里就種下一顆熱愛祖國的種子。

校內親子學堂如火如荼地開展著,校外德育實踐課程也漸入佳境。小涵媽媽開設了愛心課程,帶領學生走上泉城廣場,和濟南時報的義工一起為聾啞兒童義賣愛心體恤;小宇媽媽的閱讀課程,則和孩子來到濟南市全民學習服務中心,牽手教育部國培計劃種子教師“林志芳”,一起聆聽繪本故事“小鼴鼠的土豆”;小姝含爸爸邀請班里的孩子與自己的爸爸媽媽一起,小手拉大手,參觀市中區交警指揮中心,現場觀看電子眼如何抓拍違章車輛,了解交通法規,上了一節生動的法制課程;作為生活課程的一部分,小源媽媽牽手孩子,來到銀座商城當了一天小小導購員,學會了換位思考、尊重父母、理解他人;八一建軍節,我們一起看望了濟空干休所唯一一位健在的老紅軍于爺爺,重回戰火連天的抗日時期,這是我們班的責任課程;而參觀濟南市禁毒預防教育展覽館,是生命課程中最重要的一環。這一系列的德育課程受到學生的喜愛,也讓他們自然而然的沉浸其中,漸漸地發生內在的改變,真正落實了我“習慣養成無痕化”的德育理念。

看著孩子們一天天的成長,感受到他們的可喜變化,家長們似乎有了更大的動力,他們自發組織在一起,召開會議、整合資源、總結經驗,計劃將現有課程,結合孩子每個年齡段的變化,而設定成與之發展相適應的內容,力求把每一個課程做實、做透、做好,并把習慣養成、道德教養植根于孩子的心中。

小小的書櫥,就像一顆問路的石子,敲開了家校合作的大門,在我們班里每位爸爸媽媽都是學生成長中的見證者、參與者,家長團隊成了我的班主任工作室建設和班級德育課程實施不可缺少的力量。

不過在工作室打造過程中,除了家長團隊,還有一支隊伍也是我們的強大助力,說到這個團隊,我要先講個發生在班里的真實故事:

進入秋天,樹葉紛紛飄落,這引起了孩子們的極大興趣。每到課間,他們總會跑到操場上撿拾落葉,不是玩“拔老根”游戲,就是把葉子帶進教室比比誰找的葉子好看,誰的葉子更大些,之后這些樹葉就被隨手讓到了地上,所以每到打掃衛生的時候,看著滿地的樹葉碎屑,我很是頭疼。如果是以往,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我會在班會課上首先進行教育,然后明令禁止學生不準把樹葉帶進來。但是現在,有了班主任工作室這個載體,我嘗試著改變教育策略,于是邀請品生老師與我聯動,請她利用品生課教給孩子們如何把撿來的樹葉做成貼畫,并且把優秀作品加以展示。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被吸引了,他們小心翼翼的保護著自己找來的樹葉,用心地做成精美的貼畫,優秀作品還可以給自己的小組加分,孩子的興趣被激發出來。在品生老師的默契合作下,學生制作出了許多漂亮的樹葉畫,而我的教室也恢復了往日的整潔,撿樹葉的問題迎刃而解。從原來的明令禁止,三令五申不允許學生把樹葉帶進教室,到現在最大化的保持孩子探索、發現的天性,這種由堵到疏的過程,不是我一個人的能力做到的,而是集合了其他學科老師們的力量一起實現的。我想大家應該都猜到了,之前的另一個團隊就是學校各學科老師和他們執教的專業課程。將他們請進我的工作室,把德育教育、自然教育與手工制作相結合,打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全新德育課程。

有了學校學科團隊的支持,家長團隊的參與,社區資源的利用,我們的班主任工作室才會在與學生共同體驗的過程中一起成長,我想這也就美國著名的“四位一體”先進教育理念在中國最本土化的呈現。

原來,我們更多的關注孩子們作業寫得怎么樣,或者課堂上哪個問題處理得特別機智。而現在,有了班主任工作室這個平臺,我考慮的內容更多了、更深了、也更廣了,常常是一個人的小小創意,就點燃了家長們的巨大熱情,我的工作室也在實踐中不斷構建,在交流中不斷發展,真正做到提升自己,圓滿學生。

就像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說的“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我想有了各方團隊的合作共贏,班主任工作室的建設才會更加精彩。

猜你喜歡
樹葉教室德育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313”教室
這里的教室靜悄悄
德育提效:必要的敘事轉向
樹葉的不同稱呼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長時間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視
小樹葉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