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有效開展手工教學

2016-05-14 11:42鄭敏
中國校外教育(中旬) 2016年9期
關鍵詞:萬花筒風箏手工

鄭敏

在培養高素質人才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的背景下,審美能力和藝術鑒賞能力已經成為教育界重要議題。小學美術課程的教學對兒童審美能力的培養,有重要的意義,而美術課堂上的手工實踐對于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有顯著作用。就小學美術課程教學中如何有效地開展手工教學進行了探討。

小學美術手工實踐在素質教育被頻繁提起的當下,美術課程作為一門可視性藝術在小學課程中的重要程度也迅速攀升。小學美術教育對于從小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對藝術的興趣和鑒賞力至關重要。美術教育是高素質人才培養中重要的一環,示之以形、動之以情、寓教于樂是美術教育三個基本特征,形象性、情感性及娛樂性的具體表現。在當下的小學美術教育開展手工教學,對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和主觀能動性都有益處,也有利于學生想象力的充分發揮,提高其藝術鑒賞力和審美能力。

一、美術課程中手工實踐的內涵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素質教育早已滲透入各個學科。在美術課程教學中,手工實踐是一種能夠培養學會設計思維、創造意識、動手動腦能力的教學活動。在最新的美術教材中占有很大比例,手工教學已經成為小學美術教學重要的組成部分。

藝術課程的全面開展,讓學校對“美育”有了新的詮釋。從學校開始承擔藝術課程的改革試驗開始,美術課程中的手工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大量實踐證明,采用手工教學的模式,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營造寬松、自由的課堂氛圍,提高教學效率。

二、開展手工教學的方法

(一)著眼于生活,從細微之處找尋靈感

任何一門學科的教學都離不開靈感和敢于探尋的勇氣,尤其能夠發現生活中微小事物的獨特,就需要我們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對于小學生而言,日常生活可以提供諸多靈感和素材。教師在教學環節中可以為學生創設類似的靈感空間,即美術始終在我們身邊,只是在等待去發現尋找,而創新在生活中更是無處不在,積極利用這些創新點可發散學生思維,放飛靈感。

在課前教師可以給出設計題目,如教師可設計如下作業:到春天了,請同學們在下節課上展示自己制作的風箏。風箏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可以熟悉的事物,同樣也是極具藝術性的生活化物品。不僅如此,風箏也深受各個年齡層人群的喜愛,布置這樣的題目,能夠激發小學生動手的興趣。第二天課堂上,學生們可以將自己制作的風箏展示給其他同學看,有燕子狀、老鷹狀、菱形、蝴蝶狀等傳統的風箏,也有學生將自己喜歡的動漫人物做成風箏的,如機械戰甲狀的,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天馬行空的學生自己想象出來的樣子。形狀各異,讓人目不暇接。在欣賞了學生制作的風箏后,筆者將準備好的視頻資料播放給學生看,視頻中有很多風箏制作的畫面,有球形的風箏,還有能夠蹬著自行車飛上天的風箏等,完全顛覆了以往大家對風箏的印象。這也愈加勾起了學生們的興趣和好奇心,紛紛舉手提問。此時,筆者將學生分成各個小組,讓他們進行討論并開展手工創作。通過這些方式,學生的創意思維被充分激發,各種奇思妙想躍然紙上。再如,在學習二年級下冊《鮮艷的包裝紙》時,提前讓學生搜集生活中經常見到的包裝紙,在課堂上讓學生通過觀察包裝紙上的圖案,了解包裝設計的概念,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美術存在的意義。

(二)思考與實踐結合,手腦并用

要想成功地實現手工教學的創意,就必須將思考與實踐相結合,手腦并用。在手工實踐中,學生對于美術構圖基本知識有了較好的掌握,也體驗了顏色運用的技巧以及繪畫的技巧。學生通過雙手感受到美術的存在,更加喜愛這種動手的學習方式,有助于學生樹立創新意識,發揮想象力。此外,手工實踐也提升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素養。就此看來,手工實踐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思維創造的藝術性,因為手工實踐要手腦并用,相輔相成。

在小學美術的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大部分與剪紙和折紙有關。因為其原材料易獲得,而且剪紙與折紙可以在短時間內得出成果,可以快速對學生的手工實踐活動作出反饋,進而提高創新與嘗試的頻率,實用性比較高。例如,在人教版小學美術三年級第二課《萬花筒》的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提前準備好彩色卡紙、剪刀、彩筆、膠水(或膠帶)、雙面鏡等工具。在上課時,教師拿出已經做好的萬花筒,分發給學生讓他們進行觀看,然后可以向學生提問:“同學們都看到了什么,你們所看到的花與正常的花有什么區別,圖形是不是對稱的?!毕茸寣W生對萬花筒的成像原理有大致了解,接著教師還可提問:“同學們想不想通過自己的聰明才智制作萬花筒?!钡玫娇隙ǖ幕卮鸷?,教師可對萬花筒的制作原理進行講解,在學生充分了解制作方法后,放手讓學生分組制作。學生制作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底片設計怎樣的圖案比較好看,學生自己想要達到怎樣的效果。萬花筒制作好后,讓學生彼此交換作品看看有什么不同。通過觀察彼此制作的萬花筒,學生很快就能對比出不同,并且與他們之前繪制的底片圖案進行聯系,觀察出萬花筒的折射原理。這樣就在美術課堂上將思考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對構圖中的幾何圖案和線條作用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三)注重學生興趣愛好,發展創意教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課程設計中要著眼于學生的興趣愛好開展教學活動,利用學生的天性來完成相應的教學目標。激發學生對于課堂教學的興趣和喜愛,能夠自覺主動的進行實踐,使學生產生強大的學習動力,同時學生自身的興趣愛好也得到尊重和強化,從而能夠不斷發展自身愛好,最終加強演變為自身的特長才藝。教師在手工實踐教學中要拓寬學生的個性化展示空間,積極引導學生勇于表達自我,充分展示自己的創造性。在打造良好的美術課堂手工實踐氛圍的同時,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

以二年級上冊《有趣的彩泥》為例,這節課程原本設計就是與手工實踐有關,在二年級課程中也十分受學生們喜愛。在美術手工課堂中,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對彩色的橡皮泥進行觀察,并聯想我們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事物及其顏色搭配。然后要求學生分組進行彩泥創作,不限定題材,可以是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也可以是自己喜歡的動畫人物,或者自己創造的形象。在布置完要求后,放手讓學生依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創作。之后讓各組互相評價作品,教師最后再作出點評。在這堂課中,學生通過手中的橡皮泥進行了各種創作,創造性思維被充分激發,這對學生對色彩及構圖的技能都是一個提升。

三、結語

手工制作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作用不容忽視,需要教學一線教師給予充分的重視。并且在教學設計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利用小學生對新奇事物的好奇感,創設開放、愉悅的課堂環境和學習氛圍。以此激發學生對于美術課程的學習和創作興趣,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提升其創新意識和思維廣度,最終實現培養學生審美鑒賞和藝術創造能力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劉必勇.小學美術手工課教學中紙材拓展運用研究[J].考試周刊,2016,(15):184.

[2]郭巍.小學美術手工課教學中紙材拓展運用研究[J].中華少年,2016,(16):156-157

[3]余慧驪.跳動指尖上的智慧——小學美術手工藝課中培養學生設計意識教學策略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03):58-59.

[4]馮梅.小學美術課堂手工制作教學方法探究[J].教育,2016,(32):307-308.

猜你喜歡
萬花筒風箏手工
最大萬花筒
自制繽紛萬花筒
做手工
超萌的羊毛氈手工
在手賬中為風箏比心
萬花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