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指導策略

2016-05-14 11:42單美珠
中國校外教育(中旬) 2016年9期
關鍵詞:圓明園語感個性化

單美珠

個性化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手段,通過培養學生個性化閱讀習慣能夠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培養其創新意識和學習精神。鑒于此,對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進行探討并就如何提高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提出可行性建議措施。

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通過個性化閱讀來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而不是傳統式的將書本知識灌輸給學生,小學階段正是學生培養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這對培養小學生閱讀習慣有極大的作用。這也是筆者對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進行探究的原因所在。

一、引導學生自主閱讀

閱讀本身就是一項學生自主的實踐活動,學生若是不想閱讀,那任何形式的強迫都不會有效,所以,老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并留給學生充足的自主空間,一旦學生開始閱讀就不要去干預。閱讀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眼界,培養其自主學習精神和創新性思維,而這一目的的達到需要學生在閱讀時進行自主感悟、體會與理解,這不是強制性干預所能完成的閱讀目標。在引導學生閱讀后,老師要懂得放手,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閱讀權利,幫助學生將閱讀行為專注于文章本身,在學生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對文章進行理解和有層次進步,這樣完成后的閱讀行為才是有利于學生學習的閱讀行為。老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文章時要以不同層次的閱讀目標進行指導,首先要把文章讀通順,之后是讀懂、讀好、讀數以及讀深,按照這幾個閱讀層次來引導學生進行文章的閱讀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文章的記憶和理解,而且能夠培養其良好的閱讀習慣,幫助學生將文章閱讀提升到一個嶄新的層次??偠灾?,老師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時個性化閱讀的前提,在引導完成后要防守給予學生充分的閱讀權利,要幫助學生懂得如何閱讀,如何深層次的閱讀,這樣才能實現個性化閱讀的根本目的。

二、加強朗讀教學,培養學生語感

語感是學習語文必不可少的一種能力,是在不斷的閱讀行為中演化出的一種能力,這種能力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語言文字以及更好的對語言文字進行使用。語文呢的學習,不管是小學、中學,還是大學,都離不開文章的閱讀與背誦,通過不斷的閱讀和背誦能夠增加學生的詞匯量、提高其語言應用能力以及培養學生的語感?,F代化的語文考試對學生語言文章的理解要求越來越高,但是部分學生對文章中心的把握和閱讀問題的揣摩卻不盡人意,根本無法用語言順暢表達出自己對文章的理解,甚至出現根本無法理解文章的狀況,導致這一問題的根本原因就是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不夠,語感不足,悟性不夠。針對這一問題,我們要培養學生的個性化閱讀習慣,通過不斷的閱讀和背誦來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語感,這樣學生就會對文章語言更加敏感,能夠理解文章內涵并用語言文字順暢的表達出來,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語文成績的提高,更能幫助學生提高實際生活中的語言能力。無論是語文教材中文章的選取,還是語文考試中閱讀理解文章的采用,都是經過專業人員精心挑選的,這些文章不僅蘊含著做著的深刻感情,還有這較為正確的語言應用格式、節奏,而且這些文章與現階段的語文知識點緊密相連,能夠幫助學生掌握語文知識點。所以,我們要讓學生對這些文章進行反復和閱讀、背誦,以此培養其語感,提高其文章理解能力。

三、尊重學生獨特的閱讀感受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學生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不同的人生經歷和不同的思考方式,面對同一篇文章,也自然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語文閱讀要尊重和接受這種不同,尤其是在弘揚個性的今天,我們更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在閱讀感受和理解方面更應如此。任何文章都蘊含著作者的個人情感和思想,但是,在文章被讀者閱讀的那個瞬間,這篇文章就不屬于該作者了,它屬于每一位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情感貫穿著整個閱讀過程,不同水平、不同經歷以及不同思維方式的讀者會對文章內容產生不一樣的感情,我們應該尊重不同的聲音,尊重每一位讀者的感情,對學生更應如此,要允許和鼓勵學生帶著個人理解和感情去進行閱讀,這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自主意識,而且有利于完善該文章的情感,補充文章未被發現的那片空間。無論是語文教材上的課文,還是語文試卷上的文章,都要在合理范圍允許不同的聲音出現,不能將答案統一化、格式化,否則會將學生變成思維一致化的應試教育生產的考試機器,不利于學生未來發展。在被肯定和認可后,學生會獲得那種被人認可的快樂,從而更好的進行學習,更加自主的進行學習,這有利于挖掘學生的潛力。

四、開展閱讀活動,鞏固興趣

閱讀機會無處不在,尤其是在學業不重的小學階段。小學生的自制力不足,在閱讀閱讀過程中很容易走神、開小差,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我們要將閱讀與玩相結合,積極開展多樣化的閱讀活動,讓小學生在閱讀活動中既滿足了其玩的樂趣又實現了培養其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的目標,而且這種閱讀活動的舉辦有利于不同基礎、不同水平的小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的培養。閱讀活動開展必須根據課本知識、考試內容并結合實際活動來進行,要把握好活動的主題和中心。例如,在班級定期開展“小小故事會”活動,在活動中要求小學生講述自己編的故事或看到的故事,或大家圍繞一幅、多幅圖展開講述活動。及時指導解答學生們在閱讀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指導學生將自己閱讀獲得的信息傳遞給其他學生,使小學生的理解、想象、概括、傾聽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從而鞏固小學生的閱讀興趣。

五、重視文本意義的閱讀感悟

每篇文章再被書寫創造出來,就具備了其內在意義以及做著的個人感情,也可以成為文章的內在價值取向,弄懂這種內在價值取向和作者的感情是讀者閱讀該文章的目標和樂趣,閱讀不是胡亂的讀,也不是對文章意義瞎編亂造。不同格式的文章有著不同的閱讀手段和理解方式,要根據其語言的應用方式來把握文章的本意。所以,任何文章的閱讀都是在文章內在價值取向的基礎上含有讀者的個人感受和情感的。老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時必須重視這一點,不能盲目的順從學進行文章閱讀。如教學《圓明園的毀滅》,文本意義在于揭示圓明園毀滅的意義,激發讀者不忘國恥,振興中華。個性化的閱讀與文本意義的解讀要有機結合在一起,教學中,首先,引導學生從文本的言語形式人手,從圓明園的幾個“有”去體會圓明園的建筑宏偉。其次,引導學生聯系有關知識或生活經驗體會,如對圓明園的建筑宏偉,你還了解多少,是怎么了解的?你到過平湖秋月等風景名勝嗎?身臨其境,你有過什么感受?有關知識與生活經驗參與的個性化閱讀,能使學生更加深刻體驗圓明園的建筑宏偉;再次,播放有關圓明園建筑的圖片,引導想象和談感受。圓明園圖片的欣賞和由此引發想象,對擁有有關背景知識和生活經歷的同學,是對個性化閱讀的一次整理和提高,對缺乏有關背景知識和生活經歷的同學。對文本意義的個性化閱讀,是非常有效的幫助。

總而言之,個性化閱讀在小學語文中的實現必須要老師的積極引導和尊重,不僅要尊重學生的閱讀權利,還要尊重學生的閱讀感受和閱讀理解,給予他們充分的、自由的閱讀空間。

參考文獻:

[1]李玉宏,朱俊.淺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多元化解讀.中小學教學研究,2015,(05).

[2]董九英.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途徑和策略[J].小學教學參考,2016,(09).

[3]郎衛軍.淺談指導學生個性化閱讀的點滴體會[J].學周刊,2015,(12).

[4]嚴佳梅.把握個性化閱讀的幾個關鍵[J].語文教學通訊,2015,(09).

猜你喜歡
圓明園語感個性化
夢回圓明園
珍貴老照片,還原圓明園
“讀”辟蹊徑 助培語感——指向語感培養的朗讀教學策略
游圓明園有感
新聞的個性化寫作
圓明園里過大年
上汽大通:C2B個性化定制未來
論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語感的培養
滿足群眾的個性化需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