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2016-05-14 12:12李亞明
中國校外教育(中旬) 2016年9期
關鍵詞:美育美術教學方法

李亞明

多年的美育實踐教學經驗,逐步歸納和總結一些教學心得和成果集合,并在這一基礎上進行了完善性的實踐研究,研究的基礎是結合課堂教學進行的互動和課后反饋。研究的目的是希望通過這種實際性的研究探索能對當下的初中美術教學有所提升。通過這些有意義的實踐研究來豐富我們的美術課堂并激發和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希望學生通過這種有效的培養,都能夠激發出他們內在的動力,進行更加有效的自主學習行為,才能持久高效地完成美育培養。

美育教學實踐培養教學方法主動意識一、注重導入環節,激發學習興趣

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們會有這樣的體會,學生往往在課程之初都會對我們的課程處于一種懵懂的狀態,他們不知道從哪個角度進入課堂,怎么配合課程體現自身的能力,更不會理解我們的審美培養方向。因為美術教學和文化教學之間存在著顯著的差異,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方式都要有所改變。那么當我們面對對于這些渴望的孩子時我們首先所要做的不是灌輸而是預熱和引導。

所以,我們必須要做好課程的導入?!皩搿睂τ谡澱n的開展就顯得非常重要。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刺激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币虼?,我們必須在進入教學前期精心設計導入環節,渲染學習氣氛 ,使學生在愉快融洽的環境中主動學習。

如我們在《中國山水畫欣賞》一課中,首先導入了作品的創設情境介紹,先運用大屏幕播放祖國河山景觀的視頻,搭配古箏名曲《漁舟唱晚》作為背景音樂,通過影音兩個角度來提升學生的關注力,使他們能進一步體會畫家創作的情境;然后播放一組和課授內容相關的山水畫名品介紹,使學生了解作者筆下群峰爭,茫茫江水,天水一色;的表現形式和自然景物的關系,使他們了解畫家創作語境和自然景物的內在關聯。在學生產生疑問和好奇心激發的同時我們來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討論,討論畫家是通過什么樣的繪畫方法、去體現祖國山水的,在什么樣的語境中去表達他們的內心審美,等等。同學們在這樣由淺入深的引導下,會表現和挖掘出很多他們個人珍貴的感受,甚至還能夠體現出他們各自的表現構思,這是什么?這就是審美挖掘,這就是美育的啟發,這就是他們最寶貴的審美情趣。但這種潛質的挖掘是以往單一的教學模式所很難挖掘出來的。因為它來的自然沒有強加,更沒有灌輸,所以學生的課堂氣氛活躍表現欲望強烈,這也正是我們教學所要達到的最佳預期效果。所謂“寓教于樂”,能使這些天真的孩子在快樂自信中完成教學,才是我們的初衷。

二、利用多種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上文中我們提到過,美術課是一種特殊的課種,它有著它特殊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方式。同樣,美術課堂也一定要改變過去那種“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方法,我們一定要把“學生”放在一個教學的主體位置,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上課前精背大綱、教材、突出以學生為主體來設計與課程相配套的教學的方法,設計出最適合課程內容、最適合學生接受的的教學方式,把能更好的吸引學生的學習情趣,能更大程度激發學生審美表現欲望作為預定的教學效果。

第一節運用組合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如在《大家動手做條龍》一課中,本人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設計了以“合作態度”和“合作技能”在小組學習中占據重要地位,要求我們教師注重對學生合作態度和技能的突出引導。所以,我們首先請每組推選一名組員向大家介紹自己所了解的關于龍的起源、發展、演變、和龍的種類等相關知識,看看哪組說的最好表達的最完善。這樣就使小組間形成了一個激烈的表現氣氛,在豐富知識和形象感的同時樹立了小同學的榮譽感和自信心。接著他們在動手設計制作過程中,再引導布置每位學生不同的任務,充分發揮每個小組成員的長處,注重揚長避短,群策群力,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樂學,善學,好學,從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第二節運用啟發教學模式調動學生深入挖掘能力《光、影、夢》一課中,我選擇探究式教學方法?!疤骄渴浇虒W方法”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通過實驗、調查、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技能,特別是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發展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課程中,我引用了“毛主席”詩詞中“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引出了彩虹的色彩現象,并由此引出日光的全色圖、十二色相環,使學生從直觀的角度了解顏色和光的關系。然后,引導學生講解科學家“牛頓”的故事,了解色彩的形成知識。并在課堂中引入實踐操作方式,讓學生在陽光下噴出霧狀水珠,或吹肥皂泡等觀察人造彩虹的色彩,體驗科學家“牛頓”研究發現的過程,讓學生親身體驗色彩的三要素形成過程。課堂往往是短暫的,但是我們對孩子的影響可能是永遠,這種有意義的實踐研究方式可能激發他們一種無限的可能,包括課程結束后還有許多學生和我提到,關于他們課下實踐的問題以及他們的發現,等等。這可以說明我們的教學已經達到了一種有意義的延伸,這是我們最希望看到的教學成果。

所以,在課堂上我們一定要給學生充分的研究空間,讓學生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包括在練習環節,運用布置學生進行色彩表現大比拼的方式激發他們不同的表現欲,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如可以先設計一個陶瓶的外形,在其中用各種方法(涂、畫、印等)大膽創造自己色彩的夢,然后進行展示,使學生的學習情趣濃烈,參與熱情極高,大家爭先恐后,氣氛活躍,盡情展示自己的才華,這樣的教學才是在培養和激發審美中展開也是真正意義的以學為教,有教有學。

三、注重美術教學與實際生活的結合

大家都知道,任何藝術的創作都離不開生活中的素材源泉,脫離現實生活,也就失去了它生存的土壤與意義。我們培養孩子的目的更是如此,希望他們通過美育教學的培養來更加深入的去感受生活和世界。

中學生的美術教學更要突出與實際生活的結合。我們教師在設計教學之初首先應該從學生熟知的、感興趣的生活實際出發,以生活為依托,以美化生活為前提,引導學生發現身邊的美,啟發并引導學生自主的探究身邊的美,投身于實際的審美體驗之中。例如,在講授《海報設計》一課時,我們首先收集了街頭巷尾份發的廣告傳單圖片,利用大屏幕先展示給同學看,讓他們感受到本節課的內容就在我們的生活中,然后通過分析圖案和文字給我們帶來的視覺效果,感受它們在設計中的所起的作用。進行綜合分析比較,使學生了解圖案、色彩、形式與表現內容之間的關系。在對比分析的教學活動環節,我布置學生為即將到來的校園藝術節設計海報,要求學生們從各自的生活實際出發,表現他們感受到的不同校園,讓他們了解生活離不開美術,美術也會變得有生活。這樣的設計是來自他們的內心,最美也最真摯,我們看到的是他們不同的語言和審美心境,他們看到的是自己心里最美麗的校園。

四、總結

本文中的一些教學觀點和方法的形成,都是來自筆者多年教學實踐的一種積累。試想,通過研究性的文字加以梳理,對初中美術教學有所借鑒,更希望這些文字能豐富學生主動快樂的美育培養。

猜你喜歡
美育美術教學方法
讓美育引領幸福生活
創意美術
教學方法與知識類型的適宜
創意美術
創意美術
美育史料·1902年劉焜與“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師
我的教學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