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凱美納聯合全腦放療治療肺癌腦轉移的近期療效

2016-05-14 09:25高慶壯賀玉卿張海杰張樹凱宋晨龍高立明
今日健康 2016年9期
關鍵詞:靶向治療肺癌療效

高慶壯 賀玉卿 張海杰 張樹凱 宋晨龍 高立明

【摘 要】 目的:探討凱美納聯合全腦放療治療肺腺腦轉移患者的療效。方法:回顧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肺癌腦轉移患者67例,所有患者均經病理或細胞學確診。36例患者采用單獨全腦放療為對照組,31例患者采用凱美納聯合全腦放療為觀察組,對比療效。結果:治療1個月后,觀察組DCR和RR為93.5%和67.7%,明顯高于對照組72.2%和38.9%。結論:凱美納聯合全腦放療治療肺癌腦轉移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肺癌 腦轉移 療效 靶向治療

肺癌在我國腫瘤人群中發病率及死亡率均居首位,近一半肺癌患者會發生腦轉移,全腦放療是其標準治療方法,但僅延長患者4-6個月的生存時間[1]。凱美納等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應用臨床后,大大改善了肺癌的治療現狀,大量的臨床試驗已證實其對EGFR19/21外顯子突變陽性的肺癌患者擁有良好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但其對腦轉移的治療效果如何尚未有確切結論。本研究回顧性分析67例肺腺癌腦轉移患者的治療情況,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選擇2015年1月-2016年5月期間就診的病歷資料完整的67例肺癌腦轉移患者,其中男性27例,女性35例,中位年齡57歲(42-76歲);既往吸煙者17例,無吸煙史者50例,行EGFR基因檢測者39例,30例敏感性突變陽性(19外顯子缺失突變或21外顯子L858R突變),9例EGFR敏感性突變陰性,余下28例患者EGFR基因狀態未明;所有患者于治療前均由頭顱核磁診斷為腦轉移,且行全身一般性檢查無相關治療禁忌癥;初治患者6例,二線及二線以上治療者61例;所有患者均于治療前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行全腦放療,采用6-MVx線三維適行放療技術,照射計量3Gy/次,DT30-36Gy,單發轉移灶者給與局部追加劑量,放療期間每周復查血常規;對照組單行全腦放療,觀察組同時口服凱美納125mg/次,3次/日,直至病情進展或出現不可難受的不良反應;兩組患者均給與常規內科對癥和支持治療,如止痛、利尿、脫水緩解腦水腫等。

1.2.2 療效觀察

放療期間每周監測血常規,放療結束1個月后復查頭顱核磁行療效評價,臨床療效評價參照實體瘤療效評價標(RECIST1.1)進行,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定(SD)以及疾病進展(PD),以(CR+PR)例數/總例數表示客觀有效率(RR),以(CR+PR+SD)例數/總例數表示疾病控制率(DCR)。

1.2.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9.0軟件進行檢測,χ2檢驗進行率的比較,確定檢驗水準為a=0.05,P<0.05為有顯著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治療1個月,觀察組與對照組比,CR各為2例和1例,PR各為19例和13例,SD各為8例和12例,PD各為2和10例,疾病控制率(DCR)為93.5%和72.2%,客觀有效率(RR)為67.7%和38.9%,觀察組DCR (P=0.028)與RR(P=0.027)明顯高于對照組。

3 討論

腦轉移是肺癌疾病進展中常見并發癥之一,治療方法包擴立體定向放療、化療、單發病灶的手術以及本研究中的全腦放療。肺癌傳統化療藥物如紫杉醇類、鉑類、培美曲塞、吉西他濱等難以透過血腦屏障到達腦轉移病灶,而腦惡性腫瘤的化療藥物如替莫唑胺等又對肺癌不敏感,故應用化療肺癌腦轉移獲益有限。手術雖然可快速解除腫瘤壓迫緩解癥狀,但復發率高,且患者依從性差。故放療為臨床實際中常用的治療方法。

TKI的應用開啟了非小細胞肺癌治療的新篇章,其通過阻斷細胞內受體上EGFR的ATP結合位點,阻止下游RAS-RAF-MEK信號通路的傳導,起到抗腫瘤作用的同時,具有安全性高、耐受性好等優點。傳統觀點認為TKI同樣難以透過血腦屏障從而對中樞病灶起到作用,但隨著其應用時間的增加,越來越多文獻報道[2],TKI治療腦轉移有效,客觀療效與顱外病灶相當。其原因可能是藥物在腦脊液以游離形式為主,能以較低濃度起到抗瘤效果。

凱美納是全球第三個上市的TKI,ICOGEN[3]研究頭對頭比較了其與易瑞沙的療效,其結果為前者療效不劣于后,毒副反應更低。戴宇翃[4]等報道30例NSCLC腦轉移患者經單藥??颂婺嶂委熀箫B內DCR為73.3%,ORR為26.7%,無進展生存期為9.6個月,1年生存率為63.3%。研究認為當腦轉移后血管屏障被破壞,而放療同樣可以開放血腦屏障,使更多藥物進入顱內作用于腦轉移病灶。故理論上腦部放療與TKI類藥物具有協同作用。

本研究中,觀察組的疾病控制率和客觀有效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近期療效滿意,說明聯合治療相比較于單純全腦放療,可能具有更好的臨床獲益。但由于為研究回顧性分析,病例數較少,回訪時間較短,故未能結合EGFR突變情況等重要分層指標進行療效及生存分析,提供更多臨床證據。但本研究小樣本回顧性研究結果確切顯示了凱美納在腦轉移治療中良好的療效及安全性,值得推廣嘗試。

參考文獻

[1]王小磊,劉德澤.非小細胞肺癌腦轉移的治療進展[J].中國癌癥防治雜志,2015,42(5):383-386.

[2]王孟昭,陳閩江.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樞神經系統轉移的療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4,37(3):169-171.

[3]孫紅文,周華,趙培珠,等.??颂婺嶂委熗砥诜切〖毎伟┋熜гu估[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5(B22):124-125.

[4]戴宇翃,孫越,張鵬.??颂婺嶂委?0例非小細胞肺癌腦轉移療效及不良反應的初步分析[J].解放軍醫學雜志,2016(6).

猜你喜歡
靶向治療肺癌療效
中醫防治肺癌術后并發癥
對比增強磁敏感加權成像對肺癌腦轉移瘤檢出的研究
止眩湯改良方治療痰瘀阻竅型眩暈的臨床療效觀察
冷噴聯合濕敷甘芩液治療日曬瘡的短期療效觀察
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盆腔炎的療效觀察
靶向治療對復發性耐藥性卵巢癌的治療價值分析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細胞肺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基于肺癌CT的決策樹模型在肺癌診斷中的應用
針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療落枕的療效報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