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網絡環境下PBL教學模式在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2016-05-14 13:25馮向功亓水芹
今日健康 2016年9期
關鍵詞:生理學實驗組環境

馮向功 亓水芹

【摘 要】 目的:應用網絡環境下PBL教學模式在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3級??婆R床醫學專業4個教學班分別作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實施網絡環境下PBL教學模式,對照組采用傳統講授法。課程結束后,對兩組學生的考試成績進行統計學分析,并對兩種教學方法通過問卷調查方式進行評價。結果:實驗組學生的考試成績和對教學方法的評價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網絡環境下PBL教學模式在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良好。

【關鍵詞】網絡環境下PBL教學模式 生理學 教學改革

針對生理學科其理論性強、內容抽象、知識涵蓋面廣、信息量大,而學生學習方法欠缺、學習難度較大的特點,改進教學方法,優化教學環節,提高教學效果,一直是教師努力探討的重點課題。網絡環境下PBL教學模式是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模式,由美國神經病學教授霍華德首先創立,是1993年愛丁堡世界醫學教育高峰會議向21世紀推薦的兩大課程模式之一。網絡環境下PBL教學模式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是一個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并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我校2013級??婆R床醫學專業2個班學生共212人為研究對象,按班隨機分為實驗組106人(2個班,采用網絡環境下PBL教學模式)和對照組106人(2個班,采用SBL傳統教學),兩組學生的入學成績、性別、年齡、公共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成績經統計學處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符合研究要求。

1.2 方法

1.2.1 教材及任課教師

兩組學生均采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第6版)、由白波,高明燦主編《生理學》教材。并由同一生理學教師授課,一個學期完成教學,總學時為86學時。

1.2.2 教學方法

實驗組實施網絡環境下PBL教學模式,具體步驟為:(1)引出問題:教師根據生理學課程章節內容的特點,采用播放錄象或引用臨床病例等形式,于授課之前為學生創設問題情景。(2)收集資料:教師提出問題后,將學生按學號分為8~10人一組,每組選1名組長,讓學生在課前通過認真查閱資料努力找出問題的答案。(3)教學實施:根據收集的資料,把要解決的問題在組內作答,每組以1名學生作為代表發言,其他學生可作補充。(4)課后總結:每次課程結束前教師對討論發言情況進行及時點評與修正,總結和歸納知識要點,提出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的意見,以保證學生能夠明確問題的觀點和獲取系統的知識。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方法講授。兩組學生授課的課時與教學的重點均相同。

1.2.3 評價方法

(1)學生考試成績評價:兩組學生在授課結束后,采用教考分離的方式進行考核,由學校統一命題考試,試題從題庫中隨機抽取,密封試卷,流水閱卷,以百分制記分,90分及以上為優秀,60分及以下為及格。(2)學生對教學效果評價:課程結束后,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對兩組學生進行調查,并對生理學教學效果進行客觀評價,每個指標包括備選答案“是”和“否”,要求學生必須選擇其中的一項。共發放調查問卷212份,收回問卷212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1.3 統計學處理方法

數據經SPSS11.5統計軟件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進行分析。

2 結果

2.1 兩組學生考試平均成績及比較

實驗組考試平均成績82.09分,對照組73.13分,實驗組平均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考試成績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2.2 兩組學生對教學效果的綜合評價

通過對學生評價做統計學分析,實驗組教學效果評價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綜合評價結果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生理學是一門重要的醫學基礎學科,良好的生理學教學質量將是后續臨床學科學習的關鍵。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容易形成“灌輸型”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不利于發展學習能力。網絡環境下PBL教學模式是提高醫學教學質量和學生素質的極其有效的途徑,是實現知識、能力、素質并重培養的有效方法。

3.1 網絡環境下PBL教學模式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網絡環境下PBL教學模式以教師提出的問題為中心,將課堂教學以講授為主轉變為以講授、研討為主,從以教師為中心轉移到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圍繞問題展開思維討論與知識構建,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和拓展臨床思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2 網絡環境下PBL教學模式能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達到教學相長

在網絡環境下PBL教學中,教師的主要作用是給學生提出問題或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傳授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發展、進步的互動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教師除了要具備較高的專業水平、豐富的臨床經驗及扎實的醫學理論基礎知識之外,還應具備較高的輔導技巧及較強的應變能力,這樣才能解惑答疑,啟發學生思維并對小組學習進行監控和引導,保證教學活動順利進行。

3.3 網絡環境下PBL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

學生方面:(1)合作能力不強,部分學生選擇獨立完成問題的學習方式;(2)信息獲取途徑較單一,學生所得信息主要來源于書本和相關書籍上現有信息,尚不能充分有效利用網絡學習;(3)綜合分析能力有待提高,橫向比較少;(4)自學時間不足。學生應從自身情況出發,提高自學能力,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教師方面:(1)網絡環境下PBL教學模式培訓在教師中普及面不廣,教師經驗不足,水平有限;(2)網絡環境下PBL教學模式匹配的教材和教學評估體系未完善;(3)組織討論時引導、組織能力不夠。為使網絡環境下PBL教學模式廣泛深入的應用,必須要求教師不斷學習新知識、接受新事物、拓寬知識面。

參考文獻

[1]崔培林;謝俏;呂棟;徐有青;;PBL在留學生臨床診斷學見習應用和體會[J];醫學信息(中旬刊);2011年06期

[2]戴偉娟;解素芳;李軍;辛勤;;鄉村醫生培養與PBL教學模式[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1年08期。

猜你喜歡
生理學實驗組環境
Bone palsy eliminates granules to regulate Wnt/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and intervene in hormonal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in rabbits
《現代電生理學雜志》稿約
202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長期鍛煉創造體內抑癌環境
PBL在《動物生理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
一種用于自主學習的虛擬仿真環境
無抗養殖典型案例分析
孕期遠離容易致畸的環境
環境
SHR主動脈結構重構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機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