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勞動經濟與勞動關系研究綜述

2016-05-14 12:26劉躍華
智富時代 2016年9期
關鍵詞:收入分配勞動關系人力資源

劉躍華

【摘 要】目前,由于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發展,經濟學家和民生專家對勞動經濟和勞動關系的問題越來越關注,對相關問題的研究也關系到勞動群眾的根本利益。本文從學術的角度,探究近幾年關于我國勞動經濟和勞動關系的問題。本文探討的熱點問題包含:勞動立法、勞動關系、收入分配、就業與社會保障、薪資待遇、人力資源管理。

【關鍵詞】勞動經濟;勞動關系;薪資待遇;收入分配;人力資源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轉變成市場經濟體制,勞動市場也發生了新的變化,完善了勞動立法,轉變了勞動關系等一系列變化。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基礎上,在勞動關系中勞動需求方提出的各種的條件已經不完全對供應方存在制約現象了,各種需求需要雙方共同面對,更新了勞動供需合作新關系。我國勞動經濟和勞動關系方面的學者專家探討的熱點課題已經有了新的動態發展。學者專家對這一新的發展趨勢的探討能夠對政府掌握勞動力市場動態信息并根據變化發展來制定一系列的規章政策起到積極的作用,同時有助于有價值的動態市場信息給科研人員作為參考的資源,在協助企業單位發展人力資源,完善勞動管理工作發揮推波助瀾功效。

一、勞動立法

當前,維護勞動市場井然有序的發展重要的基準是遵守《勞動合同法》,供需雙方都必須嚴格遵守的制度,是勞動關系的重要法律保障。我國勞動關系的轉變也受到了《勞動合同法》的推動作用,使其向集體型發展[1]。對這一轉變發揮到了推動作用還有《勞動法》和《就業促進法》。其中,在立法中,我國關于罷工合法化、勞工政策合理化及其勞動權益維護等方面也充分體現了出來[2]。

二、勞動關系

目前,我國基本完成了社會經濟條件下的體制轉型,轉型后的經濟發展以市場經濟為主導,從國家的宏觀調控中獲取利益,經濟勢頭發展平穩。在轉型過程中,勞動關系的發展也逐漸向多樣化、復雜化發展[3]。政府、勞動供應方和勞動需求方之間在傳統的機制下面臨的問題已經發生質的變化,處理好雙方共同需要解決的問題,能夠推動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成為當前重點課題。

中國現在是打開國門,進行經濟改革開放,政府對市場經濟發揮著重要的調控功能,勞資雙方力量的需要取長補短,優勢互補,這樣才能提升企業之間的勞資雙方互利共贏的生產合作關系?,F在,我國科學合理公正勞動關系體系處于匱乏狀態,缺少完備勞動關系的評價體系,因此,對于我國勞動關系的良性發展亟需解決來適應改革發展的新方向。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加強研究,形成嚴謹科學的調研評價機制[4]。

三、收入分配

目前,在社會經濟轉型發展過程中,收入分配也成為社會關注熱點問題,社會上關于收入分配的觀點有三種:經過討論有希望達成共識的、達成或基本達成共識的、難以達成共識的,其分別包括不合理的分配關系或拉大的分配差距、有關分配問題的一些判斷和問題思路解決、對策不同認識和相關的現行利益關系調整不同認知。所以,針對不同的觀點應該采取不同的解決措施[5]。這些問題的存在都制約經濟的發展及干擾轉型后的發展。

四、就業與社會保障

在每年畢業生增加的情形下,這個社會就業形勢日趨緊張,數據顯示,2013年應屆畢業生的勞動人力資源就有699萬,這種社會現象充實人才資源的力量,同時也給市場帶來很大的沖擊。然而,事實是,就業市場的壓力還不止應屆畢業生帶來的人口壓力,還包含許多往年的畢業生和待業人員,這種情況下的就業形勢很嚴峻[6]。

就業問題能否較好解決是穩定社會和發展經濟的最基本前提,往大方向說就是國家的民生之本,所以,擴大就業規模、鼓勵創新創業、提高就業質量,成為我國經濟轉型中的重要任務[7]。這需要政府改革和轉變勞動經濟結構,來解決日益嚴重的就業和事業問題。此外,還要轉變就業政策、發展就業市場的多樣性,發展新型行業、改善產業問題,緩解勞動就業壓力。

五、薪資待遇

在勞動經濟和勞動關系中,薪資待遇是勞動者最為關注的核心,科研方面也在深入調查。通過比較了國內合資外企業中聘用的外國員工的薪酬統計,調查結果員工之間存在很小的薪酬差距。通過調研發現,雖然這種差異會讓本國員工感受到剝奪感,但是對本國員工離職的意愿和工作動機下降,沒有太大干擾。雖然我國企業對薪酬制度與工作崗位匹配方面還沒有明確的規定,合理公平的薪酬在員工與實際工作匹配的狀況沒有充分體現,但是,企業要生存發展,就要依據市場的發展規律謀求企業長期發展,就要采用多種公平分配方式實現公正合理的薪酬制,這樣才能保證企業和員工更好的共同發展[8]。

六、人力資源管理

企業為了適應經濟變化發展,需要發揮員工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企業創造更多價值,才能壯大企業,本著對員工負責的態度,從妨礙員工積極進取的角度進行深入的調查,結果顯示企業對待顧客態度與責任,對員工履行的責任與態度等都是干預員工主動上進的工作激情;對采用什么樣的雇傭方式也干擾員工助人行為傾向,通過問卷調查顯示:在雇傭和互相投入模式中有過多的自尊因素存在也干預著員工發揚助人行為。問卷調查企業內人際信任對反生產行為影響發現企業人員對直接主管、高層領導和同事的信任對人際反生產行為負影響顯著[9]。

七、結語

一直以來,勞動經濟與勞動關系是經濟市場發展的核心,我國的國情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體制在順應市場發展需求不斷的轉變中,市場與政府是緊密聯系的,在市場起到基礎作用的同時也要發揮政府職能,對勞動立法工作要積極穩妥的實施,保證市場欣欣向榮發展,保障就業平衡,社會持續發展,強化人力資源實效功能,使人才利用率最大化。另一方面,需要把握好收入合理再分配的分配機制,運用能者多勞,多勞多得,少勞少得分配,促進企業單位員工熱情,進一步推動勞動經濟的科學健康長久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崔馳. 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國合作型勞動關系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

[2]楊麗君. 企業勞動關系調整機制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0.

[3]崔玲. 勞動關系與經濟增長的相關性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2.

[4]田曉青. 勞動經濟與勞動關系的新觀察——2013年中國勞動經濟與勞動關系研究綜述[J]. 工會信息,2014,09:7-10.

[5]劉鐵明,羅友花. 中國和諧勞動關系研究綜述[J]. 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7,06:139-142.

[6]王帆,雷曉天,余田,郭洪林. 平衡經濟績效與社會福祉-基于考夫曼觀點審視中國勞動關系相關學科的演進及相互關聯[J]. 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5,15:97-102.

[7]郜涌權. 中國勞動經濟與勞動關系研究綜述[J]. 商場現代化,2013,16:165.

[8]陶文忠. 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實現勞動者權益——中國勞動關系發展30年回顧[J]. 現代交際,2009,02:27-52.

[9]. 中國勞動學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勞動制度改革學術研討會”綜述[J]. 中國勞動科學,1995,12:44-46.

猜你喜歡
收入分配勞動關系人力資源
擴大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的對策建議
寶雞:松綁人力資源
馬克思主義信仰在構建中國和諧社會中的意義
試論人力資源會計
尋找人力資源開發新路
人力資源服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