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屆全區基層群眾文藝會演器樂類展演述評

2016-05-14 15:13王玉珍
藝術評鑒 2016年8期
關鍵詞:基層群眾

王玉珍

【摘要】四屆全區基層群眾文藝會演器樂類會演于2015年12月10號在廣西民族宮音樂廳內舉辦。主辦單位分別是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自治區文化廳、自治區新聞出版廣電局、自治區文聯和自治區總工會。此次器樂類會演總共有兩場,分別在下午2時30分和晚上7時30分,共有45個節目。其中有獨奏、重奏與合奏等多種形式,顯示了參選人員多、行業多、覆蓋面廣的特點。這次會演旨在逐步完善對基層群眾文藝創新、創作扶持機制,為各地社區、鄉村、企業等領域提供了一個文藝創新、創作的展示平臺。

【關鍵詞】文藝會演;基層群眾;器樂演奏

一、會演概況

這次會演綜合性較強,無專業、行業、年齡段上的劃分。表演節目均是從全區14個市、機關、高等院校、文化藝術館、南寧鐵路局、廣西軍區、武警廣西邊防總隊等單位和部門層層推選出來的。演出選手有音樂特長生或原從事藝術職業但現已轉入其他行業的人員,更多的是業余的音樂愛好者。表演者大到六七十歲的老人,小到四五歲的孩童。器樂表演形式以合奏居多,器樂種類豐富。此外,本次會演還涌現出不少群眾原創節目,這大力加強了演出的可觀性和多樣性。評委均為來自區內知名演奏員、專家和教授,從而保障了演出評審的專業性和公平性。

二、會演特點及亮點

(一)別開生面,形式多樣

通常我們所看到的器樂合奏主要是民樂合奏和交響樂。民樂合奏一般是由中國傳統樂器組成,而交響樂是由西洋管弦樂器組成的。由于我國的民族樂器中缺少低音樂器,所以通常會使用西方樂器里的低音提琴和大提琴來輔助其音響效果。一般民族樂隊里的胡琴對應交響樂團的小提琴、中提琴,笛子、嗩吶、笙來代替銅管和木管樂。

本次會演中的部分器樂合奏里,如崇左市大新縣群眾樂團表演的《歌圩樂》、崇左市寧明縣文化館表演的《花山美》、崇左市扶綏縣俱樂部表演的《天路》、自治區黨委老干部表演的《走進新時代》等,出現了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的新結合,不僅將小提琴和二胡這兩個聲部組合在一起,還加入了薩克斯、架子鼓、葫蘆絲、電子琴、吉它這些用于獨奏或不常出現于樂團合奏的樂器。此外,由桂林市表演的器樂合奏《侗鄉印象》里還出現了手風琴、笛子和鼓的器樂搭配。這些現象表明,群眾在立足于傳統的基礎上,勇于創新實踐,大膽突破以往的器樂組合形式,讓民樂和西洋樂相互交融,給觀眾帶來不一樣的視覺效果和聽覺感受。但是,在突破創新的同時,我們也要考慮到其演奏音響效果和大眾可接受的范圍。中、西兩種樂器在形制、發聲、演奏原理方面都會有所不同,如果生搬硬套、不分主次,那就會有損樂器甚至音樂整體的表達效果和情感意境。當然,也有中西樂器結合成功的列子,如果演奏不同器樂時發出的音響效果能夠互相包容、取長補短或展現出更好的意境,給人以舒服和諧、動聽悅耳的感覺,那固然是妙不可言的。

(二)民族特色與本土文化氣息濃烈

不管是在音樂比賽還是各類晚會中,民族傳統元素是必不可少的。北海市華僑中學推選的二胡獨奏《光明行》、桂林理工大學推選的琵琶獨奏《十面埋伏》、河池市文化館推選的二胡獨奏《一枝花》、柳州市文化館推選的二胡獨奏《蘭花花》、欽州人文學院推選的笛子獨奏《秦川抒懷》等知名樂曲的演繹,證明了傳統曲目強大的生命力,并且經久不衰。本次會演還展現了壯族、瑤族、侗族、京族、新疆、陜北等不同地區和民族的風格。例如:柳州市文化館表演的多管蘆笙合奏《斗馬》,演員們身穿苗族特色服裝,一邊吹著不同類型的蘆笙,一邊跳著歡快自信的舞蹈,使整個場面熱鬧非凡,充滿著濃濃的少數民族氣息。百色市“群藝之音”民樂隊馬骨胡合奏《壯族三月三》、區科學技術館和東興市文體廣電局分別推選的獨弦琴獨奏《心弦》、獨弦琴合奏《拜月》,馬骨胡清脆高昂的音色和獨弦琴古樸醇厚的發音味道,都向我們展示了廣西特有的民族樂器的魅力。

(三)演出選手神采奕奕、熱情澎湃

藝術是不分年齡的。當天的表演者里,中老年人占大多數。像河池市文廣新體局的器樂合奏《洗衣歌》、賀州市紅楓林樂坊的器樂合奏《打虎上山》、柳州市紅太陽藝術團的器樂合奏《對歌》等節目,演奏者雖然都是年過花甲的老人,但氣勢、陣容絲毫不輸給年輕人。盡管他們在演奏技術上沒那么厲害,也沒那么專業,可是他們對藝術的無比熱愛、對音樂的執著追求,遠超過大部分年輕人,甚至專業人員。他們在舞臺上全神貫注、富有激情地演奏,帶給觀眾由衷的感慨,讓觀眾心生佩服。此外,賀州市小音樂家表演的小提琴合奏《花兒與少年》和防城港文體廣電局推選的獨弦琴合奏《拜月》,這些少兒表演者,年齡最小的只有四五歲,但在臺上表演一點也不怯場,表演放松,相互配合默契,還能跟著音樂的旋律帶點肢體語言,這讓我們看到了充滿希望的新生力量。

欽州市文化館表演的陶笛合奏《古陶新韻》,六位表演者在隊形、表演姿勢上都有所設計,改變了以往單獨的站立演奏姿勢,再加上陶笛低沉婉轉的聲音奏出優美流暢的旋律,仿佛一幅古老的美景出現在眼前。玉林市文體廣電局推選的器樂獨奏《興業八音》,獨奏者朱春任坐在凳子上,嘴里吹著嗩吶,兩只腳換著踩三四種自制的打擊樂為自己伴奏,并且伴奏的節奏型與嗩吶的音樂節奏并不完全相同,然而獨奏者卻能完整無差錯的演奏,這是十分考驗演奏功夫的,沒有刻苦的練習和協調的兩手配合,要想完成好這項表演,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防城港市的黃均豪獨奏自創的二胡曲《妻子》,旋律抒情委婉,情緒激情飽滿,加上對樂曲細節的一些處理,能讓聽眾感受到作者的用心和才華。欽州人文學院的肖志丹也是獨奏自創的二胡曲《京島歡歌》,樂曲歡樂喜悅,其中伴有轉調和節奏的變化,慢板部分旋律流暢優美,充滿贊美之情,有著濃郁的民族氣息,讓在場觀眾和評委領略到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并且通過作者的寫作思路、演奏技術手法和音樂的表現力,為作者的創作水準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南寧市文化新聞出版廣和體育局的器樂演奏《鼓魂》中,鑼鼓手們各個滿面春風,精神抖擻。豐富的肢體語言和隊型變化,讓較為單一的鑼鼓齊奏顯得更加生動活躍。再加上音樂情感上的跌宕起伏和激情澎湃的吶喊聲,使整個場面氣氛更加的喜氣洋洋,朝氣蓬勃。這些精彩絕倫的表演可謂是本次會演突出的亮點。

三、觀后感

這次演出很好的展現出了社會主義文藝“為人民抒寫、扎根群眾、深入生活、面向基層、為人民抒寫、繁榮群眾文藝”這一主題,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繁榮發展社會義文藝的意見》,做好文藝工作的重大意義和指導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為廣西全區各地各界的基層群眾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傳播文化的舞臺,并且豐富了基層文藝生活,滿足了群眾文化需求,培養、普及了文藝知識,提高了全民文化素養。廣大基層群眾在會演中也感受到了創作的快樂、努力的回報,和精神上的支持、慰藉。雖然表演選手的年齡和實力層次有所不同,容易讓一些經驗不足或技術不夠的選手產生壓力和緊張感,但這也是一個相互交流學習和拓寬視野的好機會。2015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頒發的《關于推進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中也提到,從城鄉基層實際出發,發揮基層政府的主導作用鼓勵社會參與和群眾自我服務,支持群眾自辦文化,自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相關政策。通過國家政府策劃、實施的這些利國利民的藝術活動方案,讓我們深刻的感受到群眾的主體地位和群眾文化發展的重要性。從這些藝術活動中,也可增強民族的自信心與自豪感,構建“富強、民主、和諧、平等、公正的社會主義和諧價值觀”的特色社會主義強國。

猜你喜歡
基層群眾
新時期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策劃、組織的重要性分析
基層群眾文化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基層群眾文化的現狀與對策
淺析如何組織開展基層群眾文化活動
新媒體背景下基層群眾政治參與問題研究
加強基層文化建設 深入推進文化惠民
當前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策劃與組織簡析
淺談基層群眾文化隊伍的建設
淺談創新新基層群眾文化舞蹈創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