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牙塔里的“除草人”

2016-05-14 12:14宋纓芮
琴童 2016年7期
關鍵詞:學琴音樂學院大師

宋纓芮

關常新,中國音樂學院鋼琴系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1970年出生于一個音樂家庭,父親是西洋音樂理論家及音樂史教授并從事音樂學研究;母親是作曲教授。二人均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

4歲起隨母親學習鋼琴和樂理并接受視唱練耳訓練,在青少年時期還先后接受過陳華逸、趙碧珊、伍政文、潘醒華、趙屏國、李惠莉等名師的指導。曾就讀于廣州(現星海)音樂學院附中,數次參加少年鋼琴比賽獲獎后,被選送到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師從應詩真教授學習,翌年即贏得該校鋼琴比賽一等獎,后因成績優秀先后獲保送進入院本科及研究生部學習。1992年起進入楊峻教授班上學習,在其指導下,參加首屆全國鋼琴邀請賽獲獎。隨后,應邀代表中國赴日本參加1993年東京世界青年音樂節,其獨奏演出獲一致贊譽。嶄露頭角后開始了演奏事業,包括舉辦個人獨奏會巡演、室內樂音樂會、與交響樂團及芭蕾舞團合作演出等,并應邀在中國著名作曲家蔣祖馨鋼琴作品音樂會上演出。以《拉赫瑪尼諾夫24首鋼琴前奏曲》為論文及畢業獨奏會課題獲得碩士學位。在校期間,曾榮獲“沈心工”“傅成賢”等獎學金及北京市“三好學生”榮譽獎章,并接受中國教育電視臺采訪。作為出自廣東省的優秀青年音樂家,受到廣東省電視臺和廣東電臺音樂臺的專訪報道。

1996年,獲獎學金赴美國得克薩斯克里斯蒂安大學音樂學院繼續深造,師從克萊本鋼琴大師班創辦人及執行總監塔瑪什·翁格博士,同時兼任此大師班常務助理、協奏曲比賽鋼琴藝術指導及該音樂學院助理鋼琴藝術指導。在校期間,參加第8屆“馬丁紀念獎”鋼琴比賽獲第一名。1999年,獲該院鋼琴演奏碩士學位。

2002年,回國任教于中國音樂學院鋼琴系,在該系成立初期承擔了大量學科建設工作。其撰文及譯文多次國家核心期刊及專業期刊發表,在教學上多次獲得榮譽。作為主要創建人之一,于2006~2008年任該院主辦的北京國際鋼琴藝術節藝術總監助理及組委會成員。作為獨奏及合奏藝術家,多次應邀在美國、歐洲的等國家的多個城市、院校、藝術節及大師班舉辦獨奏會巡演和講學,所授的部分學生多次獲得國內外比賽獎項及獎學金,并紛紛進入世界知名音樂院校繼續深造。多次在國內外比賽中擔任評委,并應邀擔任北京知名高校音樂特長生鋼琴招生考試評委。于2011年協助創辦了美國科羅拉多國際鋼琴大師班及鋼琴比賽,并任中國區主任及大師班常駐客座藝術家及教員。

關常新,生于上世紀70年代,伴隨他們青春的是中國信息時代的開啟與改革開放的浪潮,因此在他的身上也烙印著那個時代特有的刻苦、踏實、努力。他也許不是中國眾多鋼琴演奏家中最為出色的一位,但在專業上的確稱得上是勤奮、刻苦,最具職業良心和操守的“園丁”。

談及關常新的學琴過程,他稱自己學琴算是“近水樓臺”。父母雙雙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父親教音樂史,母親是教作曲。父母二人畢業之后,上世紀60年代到廣州音樂學院(星海音樂學院前身)教學,算是國內比較早期的專業音樂教師了。除了父母,家里其他人也與音樂關系密切,關常新的姑姑是聲樂教師,姑父是鋼琴系主任,家里的音樂氣氛極為濃厚。

除音樂外,關常新還接觸到其他藝術的熏陶。據他回憶:“那時候有五七干校,廣州當地所有文化工作者都統一住在一個大院里。我從小生活的環境就是隨處可見各種藝術形式。晚上跟爸媽去串門,進門不是劇照就是雕塑、油畫,大人聊天我就到處翻著看,大院里面隨處可見各種藝術品,尤其是那些大人不要了的殘品都成了我的‘玩具?!痹谶@樣的環境中,關常新一天天長大,雖然那時候學校根本不正經上課,但是母親對他的音樂教育卻一點沒有放松。

母親對關常新的啟蒙,對他現在的教學有很大的啟示作用。他說:“當時,我的啟蒙任務自然就落在我母親的身上。她盡管能作曲,也教學生,但教我這種白丁并沒有什么方法,而且我學琴的時候也不興跟固定老師學,都是我母親看哪個老師有時間,就讓我去跟著學學,沒有系統化的啟蒙訓練。別看我3歲就開始彈琴,但是走過彎路,浪費了不少時間。我記得特別清楚,有一次我媽讓我視譜,因為我在數加線的時候看錯了,我媽打了我,我就哭,哭得眼睛都花了,我媽還讓我看,眼睛花了還能看清楚嗎?我就又說錯了,結果又是一個嘴巴子。這事讓我印象極其深刻。后來我回頭想想,我媽之所以打我是因為她覺得簡單,但是我并不明白啊,其實還是教學上沒有方法?;叵肫饐⒚蓵r受到的這些學琴之苦以及走過的彎路之后,又不得不痛改錯誤的那段經歷,讓我感觸很多,堅定了我現在堅持教初學的孩子學琴的信念,希望他們不要走彎路?!?/p>

珍惜每位老師的教誨

俗話說,吃水不忘挖井人,關常新就是如此。即使今天成名后,他仍然感恩每一位老師對自己的幫助,甚至在簡歷上都會注明曾經教導過他的所有老師。他說:“每當我聽到某些學生談到,有時候會與老師配合得不夠順暢時,我就想告訴學生們,每位老師都有自己的教學特點,老師一定是看到了你的問題才會讓你進行改正,切不要只把眼光停留在目前,只顧自己任性,這樣損失的還是你自己。啟蒙時,陳華逸老師經常給我演奏一些好聽的曲子,啟發了我對音樂的想象。她的演奏很有熱情,但她不太懂教小孩,給我的曲目比較大,我就總緊張,落下了很多毛病。由于彈琴方法不對,我兩次考中央音樂學院附小都沒考上,自然那時候對我的自信心打擊比較大了,但是現在回頭看看,因為有了那段經歷,我才對鋼琴啟蒙和演奏方法很重視,所以在我的教學中就在這部分下了很多功夫?!?/p>

兩度落榜特批入校

熟知關常新的人都知道他并非天才型的鋼琴家,但正是他的經歷最終造就了他今天的成就。因為坎坷的學琴過程,也讓他更愿意將自己的所學所感無限地帶給更多的孩子,從他的思維和教學理念來說,他是一位合格的教育者。

關常新曾經一度和鋼琴告別。他說:“曾經有一度,因為上學路遠,我又貪玩,幾乎不練琴了,廣州沒有一個老師愿意教我,幾乎是判了我‘死刑。我媽當時接了一個進修生,作為交換條件,她讓這個進修生教我鋼琴,這就是將我領入正途的伍政文老師。在他的教育和啟發下,我的學琴之路進入了正軌。他的確很會教學生。1983年我參加了‘珠江杯鋼琴比賽,那次拿了第2名。由此,我慢慢地對鋼琴有興趣?!?/p>

關常新雖然學琴早,但彈琴不規范的問題成了阻礙他進入最高專業深造的一道門檻。好在當時珠江鋼琴廠每年都請中央音樂學院的鋼琴教師輪流到廣州教學,關常新就是其中的受益者。提起這段時光,他仍然充滿感激之情。他說:“中央音樂學院附小我兩次落榜,我就先考入星海音樂學院。不久,中央音樂學院的老師來廣州教課了,結果我也沒有被選上,我媽媽很著急。媽媽跟當年派來的應詩真老師是同學,她每個周末都做好晚飯給應老師送去,借著給老同學送飯的機會,讓應老師給我上課。課上,媽媽每次都認真地給我記筆記?;貋砗?,星海音樂學院的潘醒華老師就拿著我媽記的筆記再給我復習一遍。潘老師是位心胸很寬廣的老師,很少有老師能做到這點。一年后,我經當時星海音樂學院附中校長趙宋光院長特批,到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委培。經過一年的刻苦學習,第2年我就免試轉正,成了中央音樂學院附中的正式生。到現在我都特別感激這些老師對我莫大的幫助?!?/p>

用刻苦贏得自信

關常新的成功歸功于各位名師的付出,這是毫無疑問的?!霸谥醒胍魳穼W院上學的日子,學了一年多,應老師移民到海外,我就跟隨趙屏國、李惠莉等老師學習。趙老師經常給我講故事,我現在也在教學中給孩子講故事;李老師幫我解決了手指演奏的放松預備的問題,只可惜我當時沒有跟李老師配合好,她也移民出國了。后來我遇到了我的又一位知遇之恩的老師——楊峻。我跟楊老師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彼f。

其實,每一條成功的路上,都需要披荊斬棘,克服內心的阻礙,關常新也不例外。除此之外,還有他對鋼琴一直以來的堅持與喜愛。他說:“其實,楊老師在80年代見過我彈琴,當時他對我母親說,我樂感極好,就是底子太薄。沒想到時隔15年,我們再次相見,竟然成了師生。我在學校,心理上總有自卑感,那時候學校的鋼琴班分一、 二班,二班是插班生,我就在二班,總覺得跟一直在附中的同學有差距。楊老師給我心理上松綁,總給我機會去磨煉。令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文化部第一次在福州搞全國鋼琴邀請賽,中央和上海兩所學校的學生一起參加。這個比賽網羅了這兩所學校頂尖的學生,我從沒敢想自己能去參加。但經過楊老師的舉薦和后期的刻苦訓練,我幸運地被選上了,進入決賽得到了優秀獎。這給我帶來了莫大的鼓舞和很大的信心。后來,我還跟隨鋼琴教育家易開基老師學了一個學期,經過這些專家指點,我的進度特別快?!?/p>

1996年,關常新獲獎學金赴美國得克薩斯克里斯蒂安大學音樂學院繼續深造,師從克萊本鋼琴大師班創辦人及執行總監塔瑪什·翁格博士,同時兼任此大師班常務助理、協奏曲比賽鋼琴藝術指導及該音樂學院助理鋼琴藝術指導。塔瑪什·翁格博士這樣評價他的演奏:“關先生對不同作品風格的重要特質——色彩及層次具有天生的敏銳感知力。能聽到他這樣以致力于體現作品深層內涵及核心本質作為藝術追求的演奏實不多見?!?/p>

在留學期間,他不僅是塔瑪什·翁格大師班團隊的組織者,同時還得到了世界各地大師的指點,聆聽大師課,以豐富自己的鋼琴演奏和鋼琴教學體系。關常新的成長之路伴隨著各路鋼琴教育名家,他的教學也潛移默化地受到他的老師們的影響。

基礎學琴且慢且規范

關常新是一位特別注重基礎培養的老師,這和他的學琴經歷息息相關,也和他多年在國外學習、交流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他說:“有一年我被小提琴家林以信邀請參加他所在大學的本科生畢業音樂會。他說讓我有點心理準備,因為這個學生是念法律專業的,小提琴只是選修課。令我驚奇的是這個學生的演奏雖然技術上有瑕疵,但是音樂具有感染力,特別是由這個學生和法學教授演奏雙小提琴作品的最后一個節目。這件事情給我的感觸特別深刻,讓我開始思考孩子學習音樂的目的是什么,只是為了應付所有的考試,只是為了成為音樂家,或者只是為了出名嗎?”

在關常新看來,現在國內教育思維有些功利化,專業學校的課程設置照搬前蘇聯體系,并且只是學到他們的一點點皮毛,真正的核心卻沒有學到。學生該學習的作品分析、和聲、曲式結構、復調寫作等課程都嚴重縮水,這點就反映在專業課上,為此,專業課老師還要兼顧著給學生講解專業課上遇到的音樂理論知識。而往往考入音樂學院的學生,都或多或少有著基礎演奏問題,他們所在的城市越不發達問題就越大。大學教育還沒來得及把學生的問題改掉,4年就過了。這是我們現實教學中的問題,也是教育資源的一種極大的浪費。面對這樣的現狀,關常新特別希望通過自己所學所得去教學生起步,給他們打好基礎,把基礎的問題解決在基礎階段,之后接受高等教育時就會非常順暢了。

對于音樂教育,關常新時常推陳出新。他說:“比如我自己發明了‘關氏撕紙條啟蒙法。我學琴的時候,最痛苦的是音高、時值、演奏等都一起來,小孩子對復雜的綜合運動是很難搞懂的,所以我把這些都拆開教學,或者是形象思維。比如全音符是一張小紙條,二分音符把紙條折兩半,四分音符就再繼續折等。我用這種方法也在美國教學,孩子們都特別明白,樂理解決了,他們彈琴就沒有時值的困難了?!?/p>

談及國內音樂教育,他也有自己的看法:“現在孩子的物質條件太好了,不像我們小時候學琴,為了一個什么獎勵就要努力學琴。有一次我母親答應我學好琴就獎勵一個汽船玩具,我高興得一屁股把我們家縫紉機給坐壞了?,F在國外的一些大師班除了教孩子音樂,還帶著孩子感受大自然,自己做飯采摘等,讓孩子感受美好,讓孩子的感情變得豐富,對周圍的一切有感知力。我覺得中國現在的孩子缺乏這樣的教育?!?/p>

學習是一輩子事情

關常新用刻苦和進取為自己贏得了機會,在教學的工作崗位上,他依然保持著“70后”淳樸的人生本色,所以他不斷強調堅持學習的重要性?!拔医佑|了那么多鋼琴大師,在他們身上我學到了很多,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不斷地學習。應老師40多歲了還到國外做訪問學者;楊老師都是那么出名的大專家了,還會向外國專家請教問題;美國的翁格教授,自己就舉辦大師班,他自己還在聆聽同行的大師課。他們都在用行為告訴我,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越是學得多,越覺得學得不夠,我害怕面對學生我黔驢技窮了。其實,老師不但要教學生怎么做,還要告訴學生為何這樣做,要講出道理來。有些演奏家,天生對音樂有內在感知,但為什么這樣做,有些老師也不知道。我認為教學需要理論支撐,同時,也希望學生不要把眼光局限在學校這幾年。我也是工作之后,才發現自己有很多沒有學到的東西。如果想要搞清楚就要不斷學習。老師在教學上嚴謹,學生就不會得過且過,完全跟隨老師的腳步,他們對學生的影響很深的?!标P老師說。

平時,關常新不僅在中國音樂學院教書,他還是北京某所小學的課外藝術學校的校長。作為北京教育部門委派的工作人員,他還要走入基層給那里的小學生排練音樂課或者是藝術表演。對此,他說原來是為了生活,現在更希望通過教學給自己創造一個良好的基礎教學環境,尤其是國內的三四線城市的孩子。他還謙虛地表示:“現狀不正規的教學環境如同我身邊的雜草,我不管草,它就長荒了。當然草有固水土的功能,但不能任其發展。我承認自己個人能力有限,但我會盡量把我那一畝三分地的草鋤一鋤,讓學生有堅實的基礎,不要總讓我們做拆了重建的工作?!?/p>

關常新很喜歡這份額外的工作。與其說是工作,不如說是他責任的另一種延續,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這些孩子會成為中國音樂學院的學生,成為未來的藝術人才。他猶如象牙塔里的除草人,在琴童成長的園子里,不斷地辛勤耕作,為的是幫助他們吸收更多的音樂養分,在陽光下蓬勃成長。

猜你喜歡
學琴音樂學院大師
音樂學院概況
音樂學院簡介
浙江音樂學院舉辦2021新年音樂會
大師剪我也剪
孔子學琴
環保高效的清潔大師
歐陽修學琴治憂郁癥
星海音樂學院六十華誕公告
孩子學琴家長一定要知道的事—— 了解與溝通篇
向改裝大師們致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