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強學校文化執行力的探討

2016-05-14 05:09吳少玲
教學研究與管理 2016年7期
關鍵詞:學校發展

吳少玲

【摘 要】學校之間的競爭不是靠硬件,而是靠文化,打造學校的核心競爭力靠的也是文化。經營學校文化已成為每個校長的共識,但打造有文化品位的學校,這絕不是校長一個人的事情,它需要全體師生的共同經營和努力,增強學校文化的執行力,而學校文化對于學校發展的促進作用取決于學校文化執行力大小。

【關鍵詞】學校發展;執行機制;文化執行力

在學校的管理中,學校領導者經常會被一些問題困擾:為什么設計良好的學校發展規劃不能如愿變成現實,甚至南轅北轍?為什么素質教育、新課程改革、校本教研等好的理念及措施,在學校會成為形式主義或者口頭之談……造成這種現象的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學校文化執行力的低下。

何謂執行力?執行力是指有效利用資源、保質保量達成目標的能力,指的是貫徹戰略意圖,完成預定目標的操作能力,是把企業戰略、規劃轉化成為效益、成果的關鍵。執行力包含完成任務的意愿,完成任務的能力,完成任務的程度。對個人而言執行力就是辦事能力,對團隊而言執行力就是戰斗力,對企業而言執行力就是經營能力,簡單來說就是行動力。

學校文化建設需要動員全體師生的參與,需要集體的智慧,需要強大的文化執行力。那么,校長如何打造學校文化的執行力?

一、建設“針對而適合”的學校文化,增強認可度

學校文化建設的主體是人,是老師,是學生。學校文化能否建設起來,首先要看它是否被認可。認可度高的學校文化,能潛移默化地改變執行者的意識。因此,實現教師和學生對學校文化的認可是學校文化建設的前提,也是提高學校文化執行力的首要策略。要得到師生的認可,關鍵是讓師生參與其中。因此,學校文化建設應基于學校辦學歷史與師生發展現狀,既要符合師生發展的實際需要,又要對師生發展具有引領作用。只有師生們積極參與,學校文化才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變成某種制度,形成學校的特色文化。

二、加強學校文化的滲透力,形成全方位的實施態勢

學校文化作為學校之生命力,它必須要能滲透到學校組織結構的各個地個層面。唯有這樣,整個學校組織都會有強盛的生命力。然而,很多學校的文化建設表面化、形式化、口號化。這樣的學校文化建設沒有任何意義。學校要想增強執行力,就必須把學校文化滲透到各個層面,并讓學校文化有的放矢地引領著各層面的工作,使各部門工作與學校文化有機地、有效地整合,形成全方位實施態勢。要增強學校文化的滲透力,一是學校文化的滲透力取決于校長對學校文化的認知度。認知度越高,對學校文化的倡導和實施效果就會越好,學校文化的滲透自然會越強;二是學校文化的滲透力還取決于中層干部的知識文化背景。如果在學校文化培育中,沒有與中層干部自身文化相沖突和相背離的,就易于被他們所接受;反之則難以奏效。

作為校長,無論是從自身素質的提高,還是中層干部的培養上,都應做出相應的表率。學校文化能滲透力越強,執行力就會越強;而執行力越強,學校的問題便越容易解決。

三、豐富學校文化的執行內容,形成多彩的文化場

文化是催化劑,能影響執行者的意識進而改變其心態,最終讓執行者自覺改變行為。在學校文化建設過程中,肯定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困惑與彷徨。有困惑與彷徨,自然也就有不斷思索與改進的過程。在無形之中,也豐富并發展著學校文化的執行內容。這就要求學校文化建設與素質教育相結合,與課程改革相結合,與管理制度改革相結合,與教師專業發展相結合,不斷豐富發展學校文化的執行內容,使之形成一個多彩的文化場。

例如番禺區石碁鎮前鋒小學“詩書育人、詩書治學”的文化建設,就注重不斷挖掘“詩書”的內涵,不斷尋求“詩書”文化建設新的載體,分別在校園環境建設、學生德育、校本課程開發、綜合實踐活動等領域不斷豐富發展其執行內容。目前,學校環境的布置上到處洋溢著詩書文化。學生詩書文化的書畫作品也已經成為學校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此外,學校還致力于創造尊重人才、人格人性的人文環境,致力于人格崗位的建設等。在“詩書文化”的指引下,校本課程已經在科學、詩教、手抄報等四個領域分別開發出校本教材,形成校本課程。在“詩書育人,詩書治學”理念引領下,學校創建出主題鮮明的特色文化,打造了個性鮮明的德育文化,構建出特色鮮明的教學文化,營造著服務鮮明的后勤文化,樹立著和諧鮮明的工會文化。整個前鋒小學就是一個多彩的詩意文化場,讓人感受到詩意春風。

四、完善學校文化的執行機制,做到以規矩定方圓

現代管理學認為運轉有序、科學合理的工作機制,是提升文化執行力的重要保障。同理,學校文化執行力要強大起來,有序、科學、合理的機制以及師生的潛能激發頗為關鍵。學校要按照“學?!块T—教師—學生”的路徑,把學校文化建設的目標責任落實到每一個教師和學生個人的目標責任上,并構建相應的目標責任監控機制和評價激勵機制。在決策制定時,必須保持嚴謹的態度,不能朝令夕改,以便執行者能堅定的按照該方向執行下去。決策結果要量化,不能模棱兩可。在決策時要把復雜的東西簡單化,把簡單的東西量化,用流程來推動工作,讓執行者通過該流程就知道自己該做些什么,應該怎么做,做到規矩定方圓。

仍以番禺區石碁鎮前鋒小學“詩書育人,詩書治學”建設為例。目前,學校正在積極啟動基于學校文化背景下的班級文化建設,建立健全學校文化制度。用制度的形式,采取量化分值的形式納入教師、學生以及班級的量化考核,充分發揮了校園文化的精神導航作用。這種用文化制度來引領學校管理的方向,可以說是學校管理工作的大膽創新和突破。學校管理實踐中,很多管理者往往看不到學校文化制度的重要性,教學中則以枯燥乏味的空洞說教為主,忽視人文的潛意識滲透效果?,F實上,文化制度的滲透會潛移默化,會如同涓涓溪流流入學生的心田,會使學生形成高尚的人生觀及價值觀,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學校教育的導向。

五、改進學校文化的執行方式,煥發滿園春色

執行方式的好壞,對于學校文化的最終效果影響頗深。隨著歷史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上下級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以及具體的人與人之間,都存在加強溝通與交流的問題。我們司空見慣的命令式、指令式等硬性執行方式已經被淘汰,而更多的是平等式、互動式的柔性執行方式,更多的是開誠布公、實話實說的溝通、聯系與協調。

有調查顯示:學校存在的問題,其中70%是由于溝通不力造成的,就是說70%的問題是可以通過溝通來解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執行的真正難點不是激勵不足,不是知識或技能欠缺,也不是缺乏敬業或職業精神,而是我們在執行時沒有觸動教師積極行動的“自愿”因子?!昂玫臏贤ㄊ浅晒Φ囊话??!弊鳛閷W校的管理者要經常與教師進行溝通,爭取他們對學校工作的理解與認可,并落實到自己的行動中去,從而提升教師的工作自覺性,從根本上提高教師對學校的滿意度和認同感,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為此,我平時都把每一位老師看作自己的戰友、朋友,而不是下屬,從工作上到家庭生活上給予他們真摯的關心和熱情的幫助,不管是年老的教師還是年輕的教師,給予同樣多的平臺給他們發展、發揮。每個學年結束,我都讓老師們給校長寫一封信,信的內容可以是對學校的建議,可以是對校長我本人的建議,甚至是對于學校工作發牢騷也可以,我絕不生氣。而且對于老師們的信,或借教師會議作解釋說明,或以文字形式回應,或以聊天方式溝通,或以改進后的實際行動作反饋……

在“詩書文化”的熏陶下,作為校長的我更加清楚:老師發牢騷并不可怕,一定比沒有這種或有這種人而把牢騷埋在肚子里的情況要強得多。只要正確對待牢騷并將其作為改進工作的動力與依據,并以一顆真誠的心對待每一位老師,便可推動學校持續、良性的發展。因此,增強學校文化執行力,把靜態物質環境和動態人文環境都變成有生命力的教育資源,才能構成學校特有的文化風景線,譜寫和諧的校園樂章。

參考文獻

[1]翁紹華,馮智勇,強爽.加強高校執行力建設的路徑探析[J].北方經貿,2013(04).

[2]王長華.貴在提升學校執行力[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6(06).

[3]陳贇.論校園文化和學校管理[J].教學與管理,2000(02).

猜你喜歡
學校發展
體育在學校發展中的作用
教師文化建設是實現學校內涵式發展的根本保障
文化引領學校走向科學健康發展
開展創新創業教育 促進應用型本科院校發展
淺析小規模學校存在的問題、成因及對策
淺論校園文化建設對學校發展的作用
淺談學校工會在學校發展中的職能
中學體育在學校發展的swot分析及對策研究
教育轉型期校長當謀學校內涵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