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公路路基排水施工技術的運用

2016-05-14 09:31王敏敏
科技創新導報 2016年6期
關鍵詞:公路路基運用

王敏敏

摘 要:在我國城市交通行業的不斷發展下,對公路工程的施工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公路路基建筑中,若不注重排水工程的技術分析,便會導致水體滲入路基內,引發路基各種病害,嚴重影響到公路路基的穩定性、堅固性,并減小公路工程的使用年限。所以,在公路路基建筑中,要對排水施工技術要點進行深入分析,并結合工程實況,做好地基排水系統工程,防止水患對公路路基造成較大的影響而加大工程的投入。

關鍵詞:公路路基 排水施工技術 運用

中圖分類號:U41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2(c)-0020-02

路基是公路工程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其施工質量對于整個公路建筑都起著較大的影響,尤其是水體的滲透更是會嚴重影響到公路工程的整體質量。所以,在公路工程建筑中,需要從路基排水施工著手,對排水施工技術加強探析,進而提高路基的穩定性與安全性,使公路工程發揮應有的使用功效。

1 公路路基排水施工原則

在公路路基的排水工程施工中,應該遵循一定的原則,包括方便施工原則、規范性原則、經濟性原則、完整性原則。其中,方便施工原則要求在排水工程的設施布置中,要從公路工程的整體性出發,結合工程實況與施工特點,對路基排水設施進行科學的布置,以方便后期施工的正常進行;規范性原則主要是指在公路路基的排水設施建設中,其建筑要符合相關要求與建筑規范,以實現科學性的施工;經濟性原則是對路基排水設施造價合理性的全面思考,在節約的基礎上,確保其具備良好的經濟效益;完整性原則主要是指在工程建筑中,路基排水設施的水必須要徹底排放至橋涵、河道等地方,以突出公路路基排水設施的功能完整性,并確保整個公路路基的穩定性與安全性[1]。

2 公路路基排水施工技術分析

2.1 地面排水施工技術分析

2.1.1邊溝排水施工

邊溝排水施工是公路路基排水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對路基排水工程的建筑質量起著制約性的作用。邊溝排水需要結合實際施工要求,來對邊溝的具體位置進行確定[2]。邊溝位置的設定通常在填土高度小于邊溝深度的地方或公路路基的開挖地段。邊溝的設置能夠加速路基的積水匯集,并將流向路基的水體進行及時的排除。在施工現場的實際建筑中,施工人員要充分了到邊溝設置的重要性,并明確路基排水邊溝的具體形狀,確保路基邊溝排水工程的施工質量。另外,在建筑過程中,還需要對邊溝的深度及寬度進行合理的設置,針對于質量要求較高的工程,邊溝的寬度與深度均不可低于60 cm。

2.1.2 水溝施工技術

排水溝在公路路基中,最大的作用便是將邊溝與截水溝的積水排出路基外,能夠有效防范路基受到水體的侵蝕。在排水溝設置中,其截面形式一般選取梯形截面,并結合施工現場的路基排水量對排水溝尺寸加以確定[3]。在施工中,排水溝應該盡量以直線的形式進行,若遇到必要轉彎,則轉彎的半徑要控制在10~20 m范圍。若排水溝連續長度低于500 m,且溝底縱坡大于3%,就要對排水溝進行加固;若排水溝縱坡大于7%,則要采用急流槽確保排水的順暢。

2.1.3 截水溝施工技術

截水溝的作用是對路基上方的地面水加以攔截,來有效減輕邊溝的排水負擔,并降低地下水對公路路基侵蝕與沖刷。若截水溝的設置不合理,便會嚴重影響到排水工程的質量。在進行截水溝設置時,要結合實際施工地點的土質狀況、水流大小,進行位置的合理布置,并確定截水溝的邊坡坡度與溝底寬度,確保截水溝能夠攔截水流,對公路路基的穩固性加以維護。

2.2 地下排水施工技術分析

2.2.1 滲井施工技術

滲井施工最主要的功能是對地下水進行匯集,并將匯集的地下水排到透水層,有效減小水土對公路路基的侵蝕。在排水施工的滲井施工技術應用中,首先要對滲井直徑進行控制。因為滲井若過小或過大,都不能進行有效的地下水輸送。在進行滲井施工前,要結合公路路基的施工狀況與地下水的水量,來對滲井直徑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其次,在施工過程中,要注重滲井填充材料合理選擇,避免填充材料的盲目性。在填充材料選擇中,需要對顆粒材料的大小進行明確,并按相應的比例,將顆粒材料進行合理鋪設,使其填充至滲井內。另外,滲井中還要設置一定的過濾層,以提高滲井功能,確保只有地下水能夠通過滲井,進行有效的地下水輸送。最后,在施工中滲井頂部還要設置密封層,進而避免滲井出現堵塞。在該環節施工中,需要對密封材料進行合理的選擇,并將其設置于滲井的頂部,確保其應用功能得到發揮。

2.2.2 滲溝施工技術

滲溝施工技術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包括填石滲溝、洞式滲溝、管式滲溝。為了確保公路路基的排水施工的滲溝功能良好,在滲溝實際施工過程中,還需要結合施工現場的公路路基實況,進行滲溝類型的合理選擇。如果采用填石滲溝,在實際施工中要注意滲溝的坡度要大于1%,且滲水材料的高度要與地下水位保持一致,或高于地下水位。如果采用管式滲溝施工,則要在實際施工中,對滲溝的高度進行有效控制,保證滲溝的高度高于地下水水位[4]。如果采用洞式滲溝,一般實際施工地點的地量水流量要較大,并在實際施工中,為確保排水的順暢,需要在滲溝出水口處進行端墻的設置,并對溝端墻出口位置進行加固處理,從而有效提高滲溝的強度,預防水流對滲溝產生較大沖刷,并在端墻下部進行排水溝的設置。在這個過程中,排水溝的大小要與滲溝排水保持一致。

2.2.3 暗溝施工技術

暗溝排水主要是利用顆粒材料透水性,來隔斷或是攔截路基范圍內的地下水,確保地下水滲透不到路基中。通常,暗溝材料主要為顆粒材料,需要進行分層填,在暗溝施工中,要將暗溝設置為梯形,形成上寬下窄的暗溝形式,將路基范圍內滲溝、泉眼匯積水流排至路基以外。在顆粒填充材料選擇上,暗溝的底部必須是碎石或卵石,且直徑要控制在30~50 mm范圍。而在暗溝上部,要進行一定比例的細顆粒材料鋪設,如中砂、砂石等,且厚度要控制在1.5 cm左右。在整個建筑過程中,為確保暗溝的攔截水效果,在顆粒材料的填充中,要進行分層填充,來有效縮小暗溝材料的空隙。在路基兩邊的溝下設置暗溝,能夠對流向路基的層間水進行有效的攔截,并減低地下水的水位,預防毛細水進入到路基中而導致路基土層的強度降低,并導致凍脹翻漿。在路基填土完成之后,要結合泉眼大小,將泉眼上層的浮土剝除,并挖出泉井,進行溝壁與井壁的砌筑,并上蓋混凝土蓋板,且井深要保證蓋板頂填土的厚度不小于50 cm。且井寬要按照泉眼大小來加以確定。若暗溝兩側為石質,則蓋板可以直接放置在兩側石壁之上。

3 結語

由于公路路基容易受到水體的影響而出現系列病害,進而使整個公路工程的安全性、穩定性受到嚴重的影響,并縮短公路工程的使用年限。所以,在公路工程建筑中,排水工程的施工就顯得尤為重要,公路路基排水施工能夠有效提升公路工程的整體質量。在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施工隊伍要充分認識到排水工程建筑的必要性,并對實際施工狀況進行分析,設置合理的地下排水系統與地面排水系統,進而減小公路路基的病害,對前期工程的施工質量進行有效管理,進而大大提高公路路基的質量,延長公路的使用年限。

參考文獻

[1] 王智霞.分析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的施工技術[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26):200.

[2] 王化金.高速公路排水工程排水溝施工技術的探討[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4(3):44-45.

[3] 謝峰.山區公路路基施工技術對策分析[J].科技創業家,

2014(9):15.

[4] 吳年超,劉長茂.高速公路路基加寬施工技術[J].交通世界,2016(2):54-55.

猜你喜歡
公路路基運用
淺談公路路基施工過程與施工技術要點
淺析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風險識別與控制措施
淺析公路路基施工管理要點及管理對策
“贊賞發現”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巧用插圖,注入課堂活力
公路路基施工管理及質量控制分析
粉煤灰路基施工技術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