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蓬萊市石家金礦區礦床地質特征及找礦標志

2016-05-14 09:31張敬南桑學鎮陸軍波趙劉雍李興
科技創新導報 2016年6期
關鍵詞:石家斜長石花崗巖

張敬南 桑學鎮 陸軍波 趙劉雍 李興

摘 要:該文從地層、構造、巖漿巖方面詳細介紹了石家金礦區域地質背景,從礦體特征、礦石特征及礦物組合等方面總結了石家金礦區的礦床地質特征,列舉了石家金礦區的找礦標志,展望了石家金礦區的找礦方向。

關鍵詞:石家金礦區 地質特征 找礦標志 找礦方向

中圖分類號:P6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2(c)-0034-02

石家金礦區位于蓬萊市城區東南部約35 km的大柳行鎮石家村北,行政區劃隸屬蓬萊市大柳行鎮。山東省冶金三勘、山東省地質三隊、地質六隊等單位均服務過該區,并取得了不菲的成績[1]。該文通過對礦床地質特征的總結及找礦標志的研究,有利于礦山增儲,增加礦山服務年限。

1 研究區地質背景

石家金礦區位于中朝準地臺郯廬斷裂帶東側,膠北隆起棲霞復背斜北翼東段;區內出露地層簡單,僅見新生界第四系;斷裂構造發育并控制了區內蝕變帶及礦體的分布;中生代燕山早期玲瓏超單元、中生代燕山晚期郭家嶺超單元及各種派生脈巖為該區主要發育的巖漿巖[2]。

1.1 地層

研究區主要為新生代第四系,為一套沖積物、洪積物及殘坡積物,巖性主要為黃褐色、淡黃色粉砂質粘土及粘土質粉砂、含礫砂土,混粒砂等。

1.2 構造

研究區內構造特別發育,主要為北北東、北東向斷裂構造:F1、F326、F334、F2、F3、F4、F5、F6、F7、F8、F9號斷裂及虎路線斷裂,總體呈近平行產出[3]。

1.2.1 虎路線斷裂

位于研究區東部,出露長約2 020 m,沿玲瓏超單元與郭家嶺超單元的接觸界線發育,南部延伸至水溝礦區,走向20°~30°,傾向南東,平均傾角65°。寬4~20 m,為成礦后構造,斷裂構造巖分帶明顯,由中間向兩側依次分為花崗質碎裂巖、碎裂狀花崗巖。

1.2.2 F1斷裂

巖性主要為花崗質碎裂巖和多金屬硫化物石英脈,位于礦區西側,發育于郭家嶺超單元西石硼單元的中細粒含角閃二長花崗巖體內。地表出露長度約1 750 m,礦區內出露約1 240 m,寬0.5~3.50 m。走向351°~23°,傾向南東,傾角平均68°。

1.2.3 F326斷裂

位于F1斷裂上盤100 m,發育于郭家嶺超單元西石硼單元的中細粒含角閃二長花崗巖體內。地表出露長約930 m,寬0.50~2.4 m,走向349°~20°,傾向南東,傾角50°~84°,巖性為黃鐵絹英巖化碎裂巖夾黃鐵礦化石英脈、絹英巖化花崗質碎裂巖。

1.3 巖漿巖

研究區內巖漿巖廣布,主要有中生代燕山早期玲瓏超單元北黃單元(J3ηγLb)、九曲單元(J3ηγLj),郭家嶺超單元趙家單元(K1ηγGz)、西石硼單元(K1ηγGx)及中生代燕山晚期的各種脈巖。

1.3.1 燕山早期玲瓏超單元九曲單元(J3ηγLj)

分布于水溝斷裂以東地區,呈巖基狀產出,巖性為弱片麻狀細中粒含石榴二長花崗巖,巖石呈中?;◢徑Y構,弱片麻狀及塊狀構造。主要礦物:斜長石、微斜長石、石英,次要礦物為黑云母,副礦物磁鐵礦、石榴石、白云母等。

1.3.2 燕山早期玲瓏超單元北黃單元(J3ηγLb)

分布于礦區南西側時金河村西地區,呈巖基狀產出,巖性為弱片麻狀細粒二長花崗巖,巖石呈細?;◢徑Y構,弱片麻狀及塊狀構造。主要礦物:斜長石、微斜長石、石英,次要礦物為黑云母,副礦物磁鐵礦、白云母等。

1.3.3 燕山早期郭家嶺超單元趙家單元(K1ηγGz)

分布于礦區南西側時金河村西地區,呈巖基狀產出,巖性為斑狀細中粒角閃二長花崗巖,巖石呈中?;◢徑Y構,似斑狀及塊狀構造。主要礦物:斜長石、微斜長石、石英、鉀長石,次要礦物為角閃石,副礦物磁鐵礦、磷灰石、白云母等。

1.3.4 燕山晚期郭家嶺超單元西石硼單元(K1ηγGx)

分布于虎路線斷裂以西地區,約占整個礦區面積的70%,呈巖基狀產出,巖性為似斑狀中細粒含角閃二長花崗巖。巖石呈灰色~灰紅色,似斑狀結構,塊狀構造,主要礦物有:斜長石、鉀長石、石英,次要礦物為角閃石、黑云母,副礦物榍石、磷灰石等。

1.3.5 脈巖

研究區內脈巖主要為燕山晚期的石英閃長玢巖,煌斑巖等。

石英閃長玢巖:為該研究區內最為發育的淺成巖,呈淺紫灰色,蝕變后為黃色斑狀結構,基質顯微粒狀結構,塊狀構造。斑晶含量5%~10%,主要為斜長石、石英,基質主要為斜長石及角閃石。

2 礦床地質特征

該研究區內共圈定7個礦體,即①-1、①-2、326-1、326-2、326-3、334-1、334-2號礦體。其中①-1、326-2、326-3、334-1、334-2號礦體為礦區內主要礦體。黃鐵絹英巖化碎裂巖及黃鐵礦化石英脈為其主要賦礦巖性,黃鐵礦化石英脈常沿礦體下盤或中部發育,黃鐵礦化石英脈發育部位,礦體金品位較高。

2.1 礦體特征

2.1.1 ①-1號礦體

礦體賦存于①號蝕變帶內,礦區內沿控制最長1 010 m,最大控制斜深1 030 m。礦體總體走向10°,傾向南東,平均傾角68°,礦體總體淺部較緩,向深部逐漸變陡。

2.1.2 ①-2號礦體

礦體賦存于①號蝕變帶內,位于①-1號礦體在-240 m中段的北端,屬于①-1號礦體的無礦間斷,長160 m,控制斜深20 m。

2.1.3 326-1號礦體

326-1號礦體賦存于326號脈,是1996年對石家礦區進行地質普查工作時圈定的主礦體。于2003年底前已經采空,根據以前資料記載采出金礦石量為30 000 t,金屬量190 kg。

2.1.4 326-2號礦體

礦體賦存于326號蝕變帶內,賦存標高+90 m~-764 m。礦區內沿走向控制最長350 m,最大控制斜深910 m。呈脈狀,礦體總體走向5°,傾向南東,平均傾角67°。沿走向及傾向呈舒緩波狀,具有膨脹夾縮特征,礦化比較連續。

2.1.5 326-3號礦體

礦體賦存于326號蝕變帶內,賦存標高-355 m~-835 m??刂崎L度340 m,最大控制斜深520 m。呈脈狀,礦體總體走向5°,傾向南東,平均傾角68°。沿走向及傾向呈舒緩波狀,礦化比較連續。

2.1.6 334-1號礦體

礦體賦存于334號蝕變帶內,賦存標高-205 m~-533 m。礦區內控制最長430 m,最大控制斜深360 m。呈脈狀,總體走向5°,傾向南東,傾角平均67°。

2.1.7 334-2號礦體

礦體賦存于334號脈內,賦存標高-93 m~-687 m??刂谱铋L250 m,最大控制斜深640 m。呈脈狀,總體走向5°,傾向南東,傾角平均67°。

2.2 礦石質量

2.2.1 礦物成分

礦物成分由金屬礦物和非金屬礦物兩大部分組成。金屬硫化物主要為黃鐵礦,少量黃銅礦、方鉛礦、閃鋅礦等,呈他形~半自形粒狀結構,稀疏浸染狀構造,自然金屬主要為銀金礦,次為自然金。非金屬礦物主要有石英、長石、絹云母、綠泥石、方解石等。

2.2.2 礦石化學成分

礦石化學成分主要為SiO2,Al2O3,MnO,CaO,TiO2,FeO,Fe3O2少量Sb,Ti,等。有益組分以金為主(7.92×10-6);其次伴生有益組分為銀(16.10×10-6)、鉛(0.32%)、鋅(0.29%)、硫(6.27%),可作為伴生有益組分加以綜合回收利用。

2.2.3 金礦物特征

金礦物為銀金礦,次為自然金。銀金礦(AgAu)是金礦物的主要類型,反射色為淺黃色,賦存狀態主要為晶隙金、裂隙金,少量為包體金;礦物呈長角粒狀、針狀、葉片狀等分布于石英裂隙中,或與黃鐵礦、方鉛礦等共生,少量銀金礦被金屬硫化物所包裹,形成包體金。

3 找礦標志

通過對該地區地質條件及礦層空間分布的研究,可以以地層、構造、巖漿巖、圍巖蝕變、脈巖等方面作為找礦標志。

3.1 地層標志

根據礦床成因,新太古代形成的膠東巖群為金的礦源層,花崗巖化形成的熱液可使礦源層中的金活化、遷移、富集成礦?;◢弾r體中有零星分布的膠東群殘留體,是較好的地層標志。

3.2 構造標志

熱液中的金質在封閉的堿性介質中遷移,在開放的酸性介質中沉淀成礦。斷裂構造為開放環境,由于氧化作用使熱液呈酸性,因此斷裂構造為礦體的直接定位形成了條件,該區金礦體均賦存于北北東向斷裂構造中,北北東向斷裂構造發育,呈群成帶分布,是良好的構造標志。

3.3 巖漿巖標志

據有關研究資料[4],郭家嶺巖體是由膠東群地層多期花崗巖化形成的?;◢弾r化形成的含金熱液在巖體內或附近圍巖的斷裂中沉淀富集成礦。該區金礦床多產于該巖體內或附近圍巖中,郭家嶺巖體廣布是較好的巖漿巖標志。

4 找礦方向展望

該礦區的主要礦體:①-1、326-1、326-2、334-1、334-2在走向及傾向上均未封閉,礦區深部及外圍仍將是石家金礦區的重要找礦方向。應在總結分析已探明的礦體的分布規律及空間形態的基礎上,繼續對礦體走向及傾向方向繼續探測。

該區礦體的形成及分布形態與斷裂構造息息相關,此后應加強對區域內構造的研究,摸清其分布及變化規律,為礦區內盲礦體及礦區外圍的探測做好鋪墊[5]。

參考文獻

[1] 張強,徐汝峰,許方,等.山東省蓬萊大柳行地區金礦地質特征及找礦方向[J].地質找礦論叢,2006,21(4):258-269.

[2] 李紀萍,徐悅華,郭慶海,等.膠東北部齊家溝金礦地質特征及找礦標志[J].科技創新導報,2014(2):99-101.

[3] 桑學鎮,陸軍波,趙劉雍,等.山東省蓬萊市石家金礦區礦體地質成因及其找礦方向[J].地質論評,2015,61(zl):369-370.

[4] ??∩?蓬萊東南部棲蓬金礦田成礦背景及礦床特征[J].有色金屬,2010,62(1):41-45.

[5] 曾慶豐.脈型礦田構造基本問題[M].地質出版社,1981.

猜你喜歡
石家斜長石花崗巖
花崗巖
科科斯脊玄武巖斜長石礦物化學及地質意義
抗剝落劑TR-500S改善花崗巖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西南印度洋中脊63.9°E斜長石超斑狀玄武巖對超慢速擴張洋脊巖漿過程的指示*
好是怡情處,西樓長景真——中晚唐賞石家張祜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 Secret that Cannot be Told
不同濃度水楊酸對斜長石溶解能力的研究
石家泉水彩作品
測定、花崗巖類巖石中長石成分的分析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