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析交通建設工程中的環境影響評價及對策研究

2016-05-14 09:14吳華軍
科技創新導報 2016年6期
關鍵詞:環境影響評價對策

吳華軍

摘 要:隨著社會與經濟的不斷發展進步,為了滿足不斷加快的城市化進程,在城市中的交通建設工程逐漸增多,雖然為人們帶去便利,但是因為工程建設也會給周圍的環境帶來影響。為了減少交通建設對環境的影響問題,需要定期對交通建設對周圍環境的影響進行評估,只有這樣才能及時發現環境問題,然后提出正確的預防和治理方案。該文主要對交通建設工程對環境的實際影響進行了簡單地闡述,然后提出相關的解決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交通建設工程 環境影響評價 對策

中圖分類號:X82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2(c)-0093-02

交通建設的項目包含很多種類,其中還有海陸空立體的交通線路以及一些配套的設備等,而目前公路交通設備項目對環境的影響是最主要的。因此,文章主要是從公路建設項目入手,然后淺談對環境方面的影響。

1 交通在建項目對環境影響分析

1.1 空氣環境影響

交通建設的過程中產生一些對空氣造成嚴重污染的物質。在交通建設中使用的材料本身可能會有大量的灰塵存在,并且,在材料運輸、裝卸的過程中這些灰塵就會揚起來,產生大量的揚塵,對空氣造成非常大的污染。除了材料的運輸過程對周圍的空氣造成了嚴重的污染之外,在工程施工過程中也會給周圍空氣造成很大的影響。例如,在工程施工過程中會鋪設瀝青,而攤鋪的設備也會因為產生大量的尾氣而造成環境的污染。機械產生的尾氣與汽車的尾氣除了會污染空氣質量之外,還會影響人的呼吸系統,引發呼吸道的疾病,并且對農作物也產生非常大的影響。污染物附著在農作物上,使農作物無法正常地進行光合作用,而導致農作物的減產。瀝青本身發出的氣體危害性就非常大,如果沒有得到很好的處理的話,就會給環境及健康帶來非常大的危害。

1.2 水環境影響

交通建設對水資源的影響也非常大。交通建設對水資源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施工作業中產生的污水對水資源的影響;另一方面是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污水的影響。在公路建設過程中,設備的運行可能會產生大量的污水,同時,清洗設備的時候也會產生大量的污水,使用過后都會形成污水排放在水源中,嚴重污染水質。同時,在設備的使用中可能會產生漏油的情況,也會給水資源造成污染。施工人員的生活用水污染主要是施工人員平時在用水中沒有做到節約用水,把生活垃圾與生活廢水直接排放,沒有對水資源的保護意識,也會一定程度上影響水資源的質量。

1.3 噪聲環境影響

噪聲是交通建設中最常見到的問題之一。由于交通建設工程的規模都比較大,而在大型設備的施工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定的噪聲污染,而施工設備多、材料比較雜,所以,需要大量的運輸車輛,在運輸過程中也會產生噪聲污染,這些都是影響環境的噪聲因素。交通建設工程因為在不同的施工階段使用不同的機械設備,所以,產生的噪聲污染也有所不同。雖然離噪聲源的距離越大受到噪聲的污染就越小,但是,還是會對正常的生活有非常大的影響。因此,國家已經對交通工程的施工與學校、醫院等公共場所的距離有了明確的規定,目的就是減少交通建設的噪聲對其造成的污染和影響。同時,噪聲還會對動植物的成長造成污染,對人類的正常生活和正常的聽力也會有所損傷。因此,必須要重視噪聲對環境方面的具體影響。

2 在傳統的評估水平下,對環境的進一步影響

2.1 對環境評估的不完善性

一個工程項目的實施對于經濟發展以及社會進步都有推動的作用,但是,對自然環境以及人類生活環境的影響也是需要注意的,一定要看清工程的所有利害關系。因此,在工程項目在最開始計劃建設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周圍環境、人文生活、污染物排放和處理等一系列的問題,只有各方面考慮才能讓工程更加符合社會需求。國外一些國家在公路建設之前都會把方案公布讓公眾參與到測評之中,公眾的意見也是環境測評的重要內容之一。但是,我國在目前實施的環境測評中,并沒有明確的公眾測評的規定,只是在項目選址之后把它建成后可能會產生的一系列影響進行了簡單地評價和預計,這實際上是剝奪了公眾的參與權利,沒有聽取大眾的意見,如果開工之后環境測評沒有達到公眾的要求,并且損害了公眾的健康為代價,這樣對于環境污染以及生態環境的破壞有著極大的損失,而居民的健康以及被污染的生態環境往往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得到恢復。

對于工程項目后評估也是導致我國環評制度不完善的內容之一。工程項目后評估對于建設項目和項目的后續施工進行統一地評論,要對環境的總體變化進行論證,而不是僅僅對工程進行環保驗收。環境污染是伴隨著整個生產過程而產生的,所以,對于環保的相關措施也應該在這個過程中同步進行。但是,我國單位基本上進行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原則,在公路建設已經開始平穩運行之后,在對工程項目以及環保內容進行綜合的評估。由于缺少了在工程施工的過程中就進行環境評價,但是,如果沒有環保報告也就沒有了開發建設的通行證,為了能夠得到開發的資格,很多開發商就是進行簡單地評價,為了得到開發項目而已。

2.2 傳統項目管理模式制約了環境影響評價的執行

按照我國有關項目建筑管理方面的規定,項目開始之前應該進行對環境評價的研究報告,根據報告再進行相關工期的進行,但是,我國很多工程實際上并沒有看重環境影響的評價內容而直接進入了工業決策的過程,這樣就使得環境評價是一項表面上的工程。而有些企業的資金是自籌資金,不需要國家撥款、銀行貸款,這樣的項目在建設中就會少很多的程序,把初步的建筑設計與項目的可行性報表合二為一,這樣也是環評中的漏洞所在。而很多單位對于環評報告還不夠重視,只是完成一個形式,很多的數據都失去真實性,并且,對于環評中的環境保護需要的費用也沒有得到根本的落實,只是一紙空文,影響了正常的環評工作的執行。

2.3 傳統發展模式對環境評價的局限性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出現了一度的“犧牲環境換來利益”的現象,雖然是獲得了更多的經濟效益,但是卻讓人類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出現危機,忘記了人類對生態環境發展應負的責任。人類自認為是一切的主宰,能夠征服自然對其進行肆意地掠奪,在獲得自然的饋贈的同時還要將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肆無忌憚地排放到自然環境之中,破壞了自然系統的平衡。環境評價只能暫時糾正人們的價值觀點,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對環境破壞的加劇,但是,人們的認識還是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性,沒有辦法走向可持續的發展道路,未能防止經濟發展與環境之間的矛盾。

3 交通建設工程環境影響對策分析

3.1 公眾參與意識亟待提高

我國應該效仿國外一些先進的理念,土地作為國家的共有財產,需要在開發的時候采取透明的方式讓公眾了解土地征用后所要進行的項目的情況,讓公眾積極參與其中,了解對公眾的影響程度,這樣才是對環境的影響有充分的認識,也是為我國和地方政府的項目建筑提供更好的參考意見,為環境保護出謀劃策。交通建設能夠改善交通狀況,對當地的經濟發展有非常大的幫助,所以,很多地方政府都會為了經濟建設而犧牲生態環境,這種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對于環境發展有非常大的弊端,所以,要提高我國公民的參與性,積極提高我國公民的環保意識。

3.2 建設項目的全過程評價

對生產過程進行評價,幫助環境評價的可持續發展。環境評價是對工程的可行性以及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的全面考慮,也是對資源的總體配置的一個重要體現。在進行項目設計的時候,需要對工程的每一個步驟都加以分析和評價,在實施中的每一個環節都參與到其中,看是否對環境有破壞性,減少對環境資源的消耗。因此,在建設項目的時候,必須要重視對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總體投入,使環境的資源配置達到最合理的狀態。

3.3 建立完善的適應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影響評價指標體系

應該建立新型的環境測評的模式,對未來的環境評價指標進行明確規定,按照規定的內容把每一個步驟都進行實施。首先,就是對當前的環境情況指標進行評價,也就是環境現狀的評價;其次,就是施工對環境可能產生的影響做出評價,對產生的污染因子進行分析和預測,幫助其做出改變方案;最后,就是對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評價,包括可持續性的輸出、輸入的指標、環境資源價值等方面,還要了解工程的建設是否能夠符合經濟、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如果沒有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方式進行補救。

3.4 清潔生產和總量控制思想需要進一步完善

我國在2002年的時候已經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正式將清潔生產納入環境的評價之中。雖然,項目建設與清潔生產之間的關系聯系不高,深度與廣度比較淺,但是,如果我國再沒有對清潔生產進行標準地、量化的生產分析,而只是把對這一生產程度停留在概念化的水平上,這樣對于兩方面發展都會產生不利的效果。我國的清潔生產方案在提出時就不夠具體,可操作性極差,實際實施起來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這樣環境評價的影響也就失去了其真正的意義。但是,如果將清潔生產的思想和原則納入環境測評之中去,有了明文規定進行參考和評價,那么,就會對交通項目和清潔生產的環保方面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于總量的控制,也是我國關于環境治理的重要政策。隨著我國機動車車輛的數量逐年增加,機動車的尾氣排放量對大氣的污染程度也不容小覷。如何減少機動車尾氣對大氣的污染,是我國乃是全世界都在關注的一個非?,F實的問題。所以,對于交通建設過程中,需要對污染的后果進行宏觀評估,這樣才能對以后的環境保護和管理有更好的措施。

總之,交通建設工程會對環境造成非常大的影響,文章只是對其進行一部分的簡單分析。交通建設部門在工程建設中,必須要政府、施工單位、施工人員共同協作,多方面發生作用才能減少對環境的危害程度。

參考文獻

[1] 徐根良,劉健.清潔生產納入環境影響評價的現存問題及其改進建議[J].環境污染與防治,2011,23(2):74-89.

[2] 王玉興,王有清.交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現狀與展望[J].交誦環保,2015,22(1):32-35.

[3] 楊以剛,曹習干.淺析建設項目公眾參與[J].污染防治技術,2013,15(4):109-110.

猜你喜歡
環境影響評價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關于職工隊伍穩定的認識和對策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淺談新形勢下環境影響評價課程教學改革
煤化工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評估要點探析
公眾參與環境影響評價存在的問題及劉策
互聯網+時代以項目引導的環境影響評價課程教學模式的探索
山西省低熱值燃煤電廠煙塵超低排放工藝技術路線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