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物聯網的智慧金融創新研究

2016-05-14 09:39關偉哲隋菱歌
科技創新導報 2016年6期
關鍵詞:物聯網創新

關偉哲 隋菱歌

摘 要:隨著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推動了智慧銀行、智慧金融等新概念的普及和建設浪潮,其中以物聯網技術為基礎的智慧金融給金融服務業帶來了一場新的變革,使傳統金融服務逐步跨入互聯網時代的更高階段,表現出高效的運算分析能力和專業的網絡融合能力,極大促進了金融服務業向智慧金融的轉型發展。然而物聯網技術在推動金融服務創新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盲目建設、盲目復制等問題,該文通過對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應用及對金融服務創新發展的現狀深入分析,提出了未來智慧金融創新發展的幾大方向。

關鍵詞:物聯網 智慧金融 創新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2(c)-0119-03

2010年3月,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物聯網的研發應用”并將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金融與服務業納入國家“十二五”規劃中,這個重大舉措極大促進了物聯網技術的發展,也給建設智能化、自動化的新型物聯網金融服務發展模式帶來了新的變革。2015年7月,國務院印發的《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要“積極引導各類惠普金融服務主體借助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拓展金融服務的廣度和深度創新發展”。因此,基于物聯網技術應用的金融服務將迎來前所未有的創新與變革,對傳統金融的解構與重構過程具有深遠的影響。該文通過物聯網技術在金融服務創新的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幾點思考,以加快金融服務向更加智慧化方向發展。

1 智慧金融的概念、流程及特點

1.1 智慧金融的概念

智慧金融是指在物聯網、云計算等信息化基礎上,使資金能夠得到更便捷、更迅速、更廣泛、更高效、更安全的一種流通,實現金業務、管理、安防等金融活動的科學管理體系及管理能力的智慧化提升。

1.2 智慧金融的業務流程

智慧金融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無所不在的感知服務;二是數據的互聯互通。智慧金融的業務流程有如下方面。

(1)及時感知主體和環境的狀態與變化,獲取大量數據。

(2)通過云計算和數據等現代化技術將感知到數據進行深入分析與處理。

(3)在分析與比較的基礎上提出一套精準的、行之有效的金融服務方案。

(4)金融服務方案確定后,要將該信息通過互聯網快速傳遞給各個金融服務商,及時滿足客戶的需求。

(5)針對客戶需求的多樣化與個性化實行社會化的分工,以提高工作效率。

(6)主動為客戶提供多樣化的、高質量的、便捷的、及時的、完善的金融服務。

1.3 智慧金融的特點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慧金融代表著未來金融服務行業的發展方向,通過真實可靠的大量數據分析為客戶提供精準的、高質量的金融服務,與傳統金融有著本質的區別,其特點主要表現為透明性(實現信息資源共享)、便捷性(物聯網及移動技術應用的普及)、靈活性、即時性、高效性及安全性。

2 物聯網技術的概念與應用

物聯網技術,利用局部網絡或者互聯網等通信技術將先進的信息傳感技術,如,射頻識別、紅外感應器、衛星定位及激光掃描等通過新的方式聯在一起,形成人與物,物與物相聯,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遠程監控和管理控制的網絡。其中傳感器技術、RFID標簽和嵌入式系統技術成為物聯網應用中的三項關鍵技術。從技術架構上來看,又將物聯網分為三層邏輯架構。

(1)感知層。

感知層作為物聯網的核心,主要是通過FRID標簽及各類承擔著感知信息作用的傳感器等來采集、處理和控制數據。

(2)網絡層。

網絡層在物聯網中主要負責傳輸信息,即通過第6版互聯網協議(IPv6)、新型無線通信網(3G、4G、ZIGBEE等)、自組網技術等網絡先進技術將感知到基礎設施或者物品信息傳輸到后臺進行處理。

(3)應用層。

應用層主要負責處理信息,即將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數據分析,通過信息處理和發送機制體制把分析后的數據傳送給終端。應用層在智慧銀行、智慧交通等眾多垂直領域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物聯網金融就是將物聯網技術應用在新的金融模式,相比傳統的金融模式更顯優勢,如,速度快,節約人工成本、信息更加透明化等成本方面。從客戶下單支付的第三方支付軟件,到物流運輸的實時更新。物聯網技術在金融業的廣泛應用發展,降低了金融服務運營成本,增加了金融交易效率,促進了智慧金融服務模式和新金融業態的快速發展。

3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金融服務創新發展現狀

金融服務主要涉及銀行、證券、保險、基金等行業。隨著物聯網、大數據等智慧化技術應用的快速發展,中國各領域金融服務進入了向智慧金融快速發展的重要階段,即以數據集中、系統整合及互聯網應用的階段向服務管理階段邁進。在這個發展的過程中,物聯網、數據庫等信息化技術在金融服務于創新方面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最新研究顯示,2015年中國金融業IT投資規模較2014年增長了3.9個百分點,達到550.7億元人民幣,給智慧金融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3.1 推動金融業的全面創新

(1)實現貨幣電子化的廣泛應用,隨著物聯網與移動技術的發展,人們的貨幣資金流通可通過智能手機來完成,如,支付寶、微信錢包等,貨幣電子化程度越來越高。

(2)移動支付、物聯網保管箱、智慧銀行等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實現了更高層次的銀行網絡化。

(3)基于物聯網絡系統、計算機信息系統、智能設備等現代化技術應用,推出更多的手機銀行金融服務,進一步提高金融業務的自動化程度。

(4)實現金融業的管理信息化、決策的規范化與科學化。

3.2 智慧銀行的發展現狀

近幾年來,智慧銀行得到了快速地發展。2016年1月14日年位于揚州市的中國銀行首家“智慧銀行”正式迎來營業。該網點在科技創新和業務流程創造了包含人臉圖像識別系統、智能機器人、預處理系統等多種智能應用。人臉圖像識別系統,當中行客戶進入銀行后,該系統會第一時間辨識其身份,并通過大數據平臺同步將客戶信息、適配產品顯示到銀行人員的APD上,便于銀行人員及時跟進和快速響應,提供量身定做的服務方案;智能機器人、移動金融體驗機等智能設備,實現了從功能導向型向客戶體現型轉變,提升客戶體驗;填單預處理機,客戶只需將身份證刷一下填單預處理機,客戶信息便自動進入銀行操作系統,并通過獨特的遠程智能柜員機與后臺工作人員視頻交互,提高了交易速度和服務效率;體感互動櫥窗、貴金屬展示柜等高端先進智能設備,不僅能展示繽紛的產品,還能通過互動交流方式,傳遞銀行理念形象,推送適合客戶的銀行產品。

基于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化技術的智能網點的建設進入了“白熱化”狀態,智慧銀行作為智慧金融業的主體,不僅中國銀行如此,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都競相通過新信息技術的應用,實現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務,讓客戶體驗到更優質、全方位、高效率智能化的創新服務,已經成為智慧銀行、智慧金融服務發展的趨勢,意味著銀行服務網點新時代的即將到來。

4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慧金融服務創新發展方向

4.1 從跨界合作入手,打造特色應用,共享資源的調配

基于物聯網技術下的金融服務創新目的主要是改變服務理念和改進業務流程,推動金融網點由單純的“交易處理型”模式向綜合的“營銷服務型”模式的轉變,以“智慧、泛在、跨界”為理念,發揮智慧金融的一站式服務優勢,以滿足客戶的金融服務需求。未來的金融服務創新點必將突破傳統服務的邊界,應用智能的設備和快速發展的互聯網技術打造一個新型渠道形態,實現更多的“泛金融”服務功能。

例如:2015年中國建行推出的善融商務平臺,通過整合全國白酒類電商銷售資料,結合善融商務平臺的特點,為汾酒集團的銷售情況作了深入分析后,提出一套切實可行的營銷方案,使汾酒集團成功入駐善融商務平臺。建行打通網上銷售渠道后,逐步發展眾多的線下經銷商為建行客戶,并注冊成為善融商務用戶,實現了經銷商、企業、銀行之間電子商務平臺建設的雙贏。

4.2 豐富應用場景,打造人性化、便捷式的金融服務方式

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的廣泛應用,移動支付迎來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但移動支付的應用環境尚處在初步發展階段,未來還需進一步完善,除購物、出行、就醫等以外的消費信貸、代理業務、咨詢顧問等業務領域的應用場景。因此,未來金融服務創新應從電子渠道與物理網點的協同服務等多渠道體驗來留住客戶,如,客戶只需通過微信銀行、手機銀行、電話銀行等多種電子渠道預約網點服務,實現跨渠道的客戶和業務信息的無縫銜接。

此外,進一步豐富支付寶、微信支付、QQ錢包支付等互聯網應用場景,該應用場景使朋友圈成員憑借社交活動和信任關系來實現快速、低成本的金融交易;還能通過金融交易也強化了朋友圈間的人脈關系。這種人性化、便捷式金融服務方式必將滲透到各個領域,徹底改變單一的線下傳統金融服務模式,實現金融服務創新的跨時代發展。

4.3 塑造價值生態鏈,構建和諧的金融生態系統

未來的金融服務創新模式應構建提供消費商品的電商圈、提供相關金融服務的金融圈以及客戶與客戶、商戶與商戶、商戶與客戶之間的社交圈。只有產業鏈參與各方的相互滲透和融合才能推動金融業的蓬勃發展。如構建金融或非金融數字生態型金融模式,即充分借助移動技術的力量,通過合作伙伴網絡,為客戶提供超越傳統銀行產品范疇的服務。銀行通過運用互聯網思維和技術推進業務流程創新,打造以服務實體經濟、客戶為中心的金融生態系統,將銀行建設成為一個不僅是金融服務場所,更是一個更好體驗、更低成本、滿足不同客戶全方位金融服務生態系統環境。例如:中國建行構建了自身的金融生態系統構架,即銀行、客戶、第三方3個生態主體,并通過信息流、商流、資金流、物流進行連接,構成一個完整的金融流通過程。而該生態系統確定了客戶是核心,應緊密圍繞客戶這一節點,有效整合建行資源、優質第三方產品及服務,滿足客戶金融需求和相關非金融需求,積極引進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化技術,創新搭建起包括“善融商務、悅生活、惠生活”三大平臺,以及創新推出互聯網支付、互聯網理財、互聯網融資三大產品線,實現了客戶、銀行、第三方之間“三位一體”的共存共榮、實時互動客戶金融生態系統。

5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金融服務創新應注意的問題

5.1 智慧化建設避免盲目性

近年來,很多國內金融網點本著“創新科技有機結合”的理念,紛紛建立了智能預約號處理、人臉圖像識別、智能機器人等近20多項智慧化系統及設備,試圖通過這次智慧化改造和升級打造一個世界級水平的“智慧金融服務網點”。然而高科技、智能化的服務模式并沒有帶來業務處理和客戶服務上的較大提升。在改造的過程中,片面的認為高科技就等于好的客戶體驗,而往往忽視了客戶的實際需求,對于互聯網一竅不通的客戶來說,智能化設備的使用成為擺設,而對于熟悉互聯網的年輕客戶來說,一些智能化設備的轉賬、信用卡辦理、理財產品信息查詢等都可以通過智能手機等移動設備進行處理,無需跑到網點使用操作復雜的高科技設備,這就導致了智能化網點中的高科技設備使用率不高,造成了資源浪費。

金融業界誤以為金融網點硬件進行智能化、高科技改造,實現業務處理網絡化就是智慧金融服務模式,這種模式也的確帶來便捷性、時效性、高效性,但也是一種片面的看法。金融網點智慧化的核心是客戶,應考慮從人性化的線下網點處理電子渠道無法處理的金融咨詢業務出發,通過智慧化技術設備上的改進,提升客戶服務模式和業務處理流程,改善客戶體驗,徹底突破智慧化設備應用與客戶傳統習慣之間的屏障,才能真正意義上實現了金融服務創新。

5.2 智慧化規模建設要合理性

金融業掀起了建立智慧網點的浪潮。由于許多金融網點在推動金融服務創新過程中缺乏合理規劃,不切實結合實際情況,盲目引進大量的、不必要的智慧化設備,結果造成了資源浪費,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沒有針對自身網點的客戶群結構及業務做出合理的判斷,如一些高端客戶需要與客戶經理面談,他們的時間寶貴,對智慧化設備不感興趣,更沒有時間去研究如何操作,因此,大量引進智慧化設備,反而犧牲了客戶的時間,不符合客戶業務的需求。二是智慧化改造沒有切實與提高內部體系流程整合和提高工作效率相結合,盲目跟風進行智慧化設備改造,而忽略了金融服務質量水平的提高。

5.3 建立一套完善的風險管控機制

智慧銀行雖然實現了金融服務的智能自動化等創新發展,但在操作層面、技術層面及系統層面等都會面臨著諸多不確定因素,極易產生風險,因此,如何做好風險控制是物聯網時代下智慧銀行必須面對的問題。要解決風險控制就需要金融機構及監管機構等的共同努力,依靠良好的社會經濟環境和健全的制度保障。

參考文獻

[1] 呂可.基于客戶體驗管理的智慧銀行應用創新研究[J].國際金融,2013(1):31-36.

[2] 唐智鑫,管勇.物聯網技術與我國銀行業的金融創新[J].金融科技時代,2011,19(9):80-81.

[3] 劉鳳娟,瞿立新,郭勝大.物聯網環境下江蘇省物流金融創新研究[J].浙江金融,2012(2):27-30.

[4] 吳愛東,陳燕.基于物聯網的金融服務業創新動力機制國際比較[J].現代財經(天津財經大學學報),2012(1):36-42.

猜你喜歡
物聯網創新
基于高職院校物聯網技術應用人才培養的思考分析
基于LABVIEW的溫室管理系統的研究與設計
論智能油田的發展趨勢及必要性
中國或成“物聯網”領軍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