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在網絡背景下的創新研究

2016-05-14 19:43楊子宜
青年時代 2016年6期
關鍵詞: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楊子宜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作為我國當前主流意識形態傳播的主要途徑,在網絡背景下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和影響,必須要不斷創新思想政教育方法、思想、內容和機制。本文論述了網絡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必要性,探討了網絡對當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沖擊和影響,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網絡背景下的教育方法創新、思想創新、內容創新和機制創新等具體措施。

關鍵詞: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在現代科技發展的新形勢下,互聯網絡正影響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方面拓寬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另一方面,網絡的出現也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客體、內容、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挑戰。目前對網絡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研究存在三個方面的不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存在思維斷層、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限、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單一等。因此,研究探索網絡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的研究目標是對部分在校大學生對網絡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原因調查,進而提出在網絡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措施,從而豐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構建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構建健康環境。

一、網絡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意義

1.有利于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態

第一、解決如何通過網絡來優化思思想政治教育形態的問題。網絡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將在客觀上引導教育者轉變觀念,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掌握和利用網絡技術手段,尋找與時俱進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內容和途徑。第二、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內容。要借鑒現代科學文化的新成果教育,以及知識觀教育、創新教育,可持續發展教育,情商教育,網絡道德和網絡法規教育、終身學習觀教育,團隊精神教育等內容。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層次分明,豐富多彩,圖文并茂,具有集成性、同步性、和交互性的特點,第三,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創造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式。

2.有利于開發思想政治教育資源

第一、可以開發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資源。借助網絡,人們可以在大量有關信息資源中精選有針對性,最新的事實材料,理論成果,有利于受教育者擴大視野,解放思想,提高境界。第二,可以開發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間資源。網絡信息傳播覆蓋面廣,受眾面廣,使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局限于地域空間,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嶄新的開放環境和廣闊的教育空間。

二、網絡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必要性分析

1.網絡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通過對部分大學生以調查問卷的形式的抽樣調查,可以得知網絡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如下:

大多數大學生認為網絡對學習具有積極的影響,網絡從各個方面影響我們的價值觀和個性與行為。同時,很多大學生認為網絡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比傳統的教學方式有極大的優勢,是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更多的學生認為網絡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應該以網絡講座和在線交流的方式開展更加有效。但是,有近一半的大學生表示從來不瀏覽網絡上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對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方式無所謂。從調查的整體狀況來看,大學生認為網絡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在教學方式與內容上再進行大膽的創新。

2.網絡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必要性

(1)網絡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是為了更好適應社會全面發展需要

和諧社會構建,是社會全面和諧發展的社會,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是重要保障。一個國家在國際競爭中是否能夠取勝的關鍵,是是否能夠有效培養出更多的創新型人才,直接決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要不斷進行創新。必須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形式上緊跟時代發展潮流,必須要引領社會發展趨勢。特別是在網絡時代,科技發展一日千里,社會變化日新月異,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要積極創新,才能夠更好反映時代特征,適應社會發展,顯示強大生命力,才能為社會發展培養更多具有創新型思維的人才。

(2)網絡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是為了更好適應人的全面發展需要

在當前網絡背景下,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是為了相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溝通交流的活動過程。特別是在當前網絡時代,受教育者的思想呈現多元化發展狀態,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灌輸為主,沒有顧忌受教育者的特點,效果不是十分明顯,甚至是適得其反的效果,因此而受到許多教育工作者的質疑,難以有效適應受教育者的思想需求,必須要不斷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要讓受教育者更加滿意。

三、網絡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沖擊和挑戰

1.網絡中的平等思想沖擊著思想政治教育傳統思維

隨著世界網絡技術的完善和發展,各種社交傳媒工具開始出現,論壇、微信、博客、微博等先后出現,開創了互聯網新時代,大大提高了網絡參與的互動性和平等性。參與調查的同學100%都利用網絡平臺與人交流和溝通,信息的獲取95%來自網絡,在網絡中,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方式出現重要變化,借助于電腦和智能手機,人人都可以擁有一個“麥克風”,成為信息源和信息傳播者,從而改變了傳統信息資源控制著集中控制的信息傳播模式,形成了自下而上的互聯網信息傳播模式,從而對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傳統模式進行根本變革。

2.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受到網絡多元化沖擊

微博在我國開始出現,使各種文化相互滲透、融合和交織,形成了我國當前多元文化并存發展局面,同時也存在一些信息垃圾,高雅信息和庸俗信息、正面信息和負面信息、主流信息和非主流信息同時并存,給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帶來極大影響。作為一個高互動、低成本的傳播交流平臺,網絡文化對于人們的思維理念和行為模式直接沖擊,難以形成一個主流的社會規范,道德倫理和價值觀念,對當前社會主流思想產生極大沖擊。

3.傳統社會價值模式受到網絡自由化沖擊

網絡技術創設了一個新的虛擬空間,人們可以將更多的活動移植在這個虛擬的空間里開展,形成了網絡化生存方式,對傳統社會組織結構產生根本性變革,改變了傳統社會中人與人社會交往模式,一種新的不穩定的倫理關系取代原有的人際交往,與現實社會關系相比,這種新的網絡人際關系異常松散和脆弱。人們在網絡中活動的個性化和自由化,網民不僅容易接受各種新思想、新觀點,而且可能對原有價值模式產生質疑,缺少相應的道德約束和相互監督,甚至可以利用網絡技術,對傳統權威的價值模式提出變革要求,對傳統價值模式影響力產生直接削弱影響。

四、網絡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措施

1.要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

在當今網絡時代,網絡已經成為人們學習、生活、工作、交往、娛樂必不可少的工具,加強網絡建設,對于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義,網絡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通過調查問卷分析,參與調查的同學中,對于國家時政,時事分析,來自網絡的信息量獲取達到50%,課堂信息30%,其他渠道為20%,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獲取量僅5%,守好思政教育的網絡陣地,猶為重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首要高度重視網絡的影響力,充分發揮網絡優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網絡時代突破了思想政治教育時空限制,也創新了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開展過程中,必須要主動走進網絡世界,緊跟時代步伐,積極引導網絡的科學、合理運用,幫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好把握受教育者的心理狀況和思想動態,通過網絡媒介工具加強溝通交流,及時給與幫助和指導,真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及時性。

2.要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內容

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依托網絡開設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站是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當前主流思想的主陣地,也是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突進。思想政治教育網站是否能夠有效發揮其應有功能,網站內容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否能夠得到受教育者的關注是最為重要的,最直接的體現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網站點擊率的高低。通過對調查報告的分析,100%的同學瀏覽過學校的主頁,院系的網頁,希望通過網絡平臺了解到更多正面的,準確的時事解讀。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與傳統思想政治課堂教育灌輸方式有很大不同,它是通過積極引導受教育者主動進入,自覺學習新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念,并將這些要求內化為個人理性認識,引導行動和實踐,提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關鍵就是要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內容。

3.要創新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網絡背景下,人與人之間的思想交流方式發生快速發展,思想政治教育也要隨之發生改變,要從傳統的我講你聽、我令你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轉變到網絡教育平臺中,要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建立一個平等溝通交流、相互幫助提升的關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積極適應網絡環境,自覺學習網絡交流技術,主動掌握微信、微博、郵件、QQ等各種交流工具使用方法,要能夠在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平臺中與受教育者平等交流,取得受教育者的信任,準確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給予正確引導。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受教育者要能夠秉承“以人為本”原則和理念,從受教育者客觀實際出發,尊重他們的利益訴求和價值追求,首先要達到思想認同和價值認同,然后再通過溝通交流,引導他們思想任何不斷深化,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柔性,更加富有親和力和感召力。

4.要創新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機制

機制創新是網絡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根本保障。如前所述,網絡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必須要確保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創新、內容創新、方法創新和機制創新,整體上做到環環相扣,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在網絡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機制創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要成立相應的創新協調機構或部門,要將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部門和人員整合在—起,形成工作合力。第二,要強化責任。根據不同部門和人員分工,分別確定領導責任、部門責任和工作職責,統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工作,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宣傳引導,牢牢控制輿論引導,形成受教育者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和自我教育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機制。第三,要強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經費投入。網絡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前提和基礎是要投入相關經費改造網絡和維護平臺。因此,建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經費投入機制是一項重要保障,要根據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總體要求,合理預算相關經費,并納入到正常年度預算。第四,要建立和完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評價考核機制。根據管理職責,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進行綜合評價,并將評價結果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年度考核評價體系中。

5.要為網絡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構建健康環境

和諧健康的網絡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網絡背景下創新的基礎和重要保障,也是我國當前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健康網絡文化具有重要的輻射、規范、陶冶和導向功能。網絡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需要從相應的體制、制度和技術上整體協調聯動,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協調配合。網絡技術更新快捷性和網絡環境開放性,決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網絡背景下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見影的,需要建立常態工作機制,教育者不間斷長期細致做工作,要努力在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優化網絡環境,要在優化網絡環境中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堅信,只要勇于創新、敢于創新、善于創新,就—定可以為思想政治教育創造一個良好的網絡文化環境。

參考文獻:

[1]馮剛.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2]陸俊.嚴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J].思想政治教育,2007(9).

[3]房粵.互聯網時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管理觀察,2009(8).

[4]采元辣.陳謄籌.網絡文化島大學生惡想藏活教育[M]長沙:潮南人民出版社,2006.

[5]羅易.淺談互聯網對高校大學生的雙重影響與對策分析[J].南方論刊,2009(6).

猜你喜歡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對高校輔導員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發展對策研究
油氣集輸系統信息化發展形勢展望
基于網絡的信息資源組織與評價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基于網絡的中學閱讀指導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