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氣集輸系統信息化發展形勢展望

2016-10-14 20:59肖劍王彥春楊海兵白雪松
科學與財富 2016年28期
關鍵詞:自動控制網絡信息化

肖劍+王彥春+楊海兵+白雪松

摘 要:信息化提升改造,充分利用了目前網絡技術力量,將視頻、管防、生產運行等各類系統有機合成,為人力資源優化工作的推進起到了關鍵作用。實踐運行證明,信息化建設方式正確,細節還需要完善。

關鍵詞:信息化,網絡,自動控制

1 集輸系統信息化發展歷程

河口采油廠集輸系統信息化建設始于2000年。聯合站生產監控FOCS1.0投入使用,2008年,MACSV系統替代FOCS系統投入使用,實現了生產實時數據的動態采集與反饋,2013年,集輸聯合站開始了新一輪的信息自動化改造歷程,對站內網絡布局、視頻監控、長輸管線監控軟件升級、現場自動化儀表更新維護進行了系統改造。另外建設了站內生產指揮平臺。指揮平臺內融合有生產預警、視頻監控、經濟分析三個功能模塊。隨著“互聯網+”概念的提出,信息化技術的快速更新,對聯合站的信息自動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集輸系統信息化發展規劃及展望

2.1 網絡系統

目前,聯合站從主控室向四周鋪設的光纜時間較久,沿途線損可能變大,卸油、污水經常出現斷網情況,崗位網絡數據上報存在滯后,若將這兩處網絡重新布置,會較大提高崗位網絡辦公效率。

對主控光纖收發器更換,保證網絡時刻暢通。開放崗位電腦IP權限,享有和隊部電腦一樣的權限,方便崗位查詢有關信息。擴大網絡覆蓋范圍,有人駐守的崗位實現網絡互通,新鋪設主控到卸油和門衛光纜,增設卸油網絡交換機,在卸油崗補建一級MACSV監控平臺,完善生產監控系統分級管理模式,實現主控-污水-卸油-壓縮-原油2級分層級監控管理。

同時,依托新鋪設光纜信號,將網絡視頻監控系統引入卸油、站門衛、壓縮、污水值班室,實現分崗位監控,提高事故發生時的預警度。所有視頻、生產數據可以發布到網絡上,供站生產管理人員隨時查看,制定生產策略,減少管理人員必須深入現場才能了解現場情況的繁雜步驟。

另外,現在有些較先進前沿的生產單位,應用了概念化的“掌心工廠”,即通過無線網絡,將生產數據、圖像直接傳送到管理者手機或掌上電腦上,方便管理者隨時查看、指揮單位生產。

2.2 視頻系統

目前視頻系統基本覆蓋了主要生產區域,但基于集輸聯合站面積過大,夜間照明達不到視頻需要,偏遠廠區基本處于死角。前期敷設視頻光纜線路多處有斷點,整體運行效果偏低。

站庫四周新上邊界視頻攝像機及壓力電子圍欄,偏遠地區加強夜間補光,實現視頻監控夜間正常運行。

卸油、門衛兩個窗口崗位多設2臺監控微機,視頻信號引入卸油、門衛值班室,增強站庫安全管理監控力度。

2.3 管線防盜

輸油干線管防監控系統上位機還可優化,監控機版本未更新,誤報、不能定位、存儲不足情況經常發生。因此,管防系統要全面維修,外輸管防版本要及時更新,同時加入定位功能,電腦存儲需要擴容。

2.4 生產指揮平臺

生產指揮平臺數據融合了MACSV監控系統、智能電表、視頻監控,由于數據倒換多次,服務器故障重啟等原因,生產預警、視頻監控、經濟分析三個模塊的功能還不能完全發揮作用。

(1)重做指揮平臺電腦系統,減少電腦正常工作時的死機次數。(2)檢查信息機房內服務器,減少服務器故障引起的生產平臺癱瘓情況。(8)融合MACSV監控,將各生產區域的流程、數據以更直觀形象的界面展示給操作人員。(3)檢查現場電表和電力采集系統,保障經濟分析模塊中用到的電表數據穩定可靠。(4)經濟分析模塊中設備效率計算曲線進一步仔細,類似于分隊計量系統,實現曲線自動延續。(5)三維站庫中預警閥值固定不變,不能根據生產情況由操作人員自行更改。內部個別節點的生產參數屬于假數據,不和現場匹配,需要更改。(6)每日生成的報表建議采取分隊計量模式,分類單獨儲存在硬盤中,便于日后查詢。(8)生產目前過多關注了常規流程節點參數變化,對于機動設備的電力參數預警仍存在盲區,可以考慮將電力數據納入預警范疇。

2.5 數據采集與控制

繼續完善新增設備、流程自動化監測。如壓縮清水池液位計,穩定塔水位計、沉降罐水位計、來油、外輸、漂油含水儀。

自動化控制改造建議(1)3臺分水器實現完全自控。(2)6#加熱爐大小火自動調節。(3)污水回收泵液下泵,變頻-液位自動調節。(4)外輸泵增加超壓保護,實現主控室遠程調頻。(5)沉降罐放水安裝調節閥,配合卸油泵實現自動放水。(6)恢復污水罐自動排泥。(7)污水外輸泵根據泵壓自動調節。(8)事故罐進出口安裝自動閥,生產處理量過大時,可人工遠程開啟應急事故流程。

重要生產監控節點實現雙冗余:(1)卸油池、污水池等無人值守部位,多增設一套液位監控儀表,防止儀表故障時導致出現生產事故。(2)輸油干線增加壓變和溫變,實現進出站匯管上生產監控更全面。

3 認識與體會

信息化提升改造,充分利用了目前網絡技術力量,將視頻、管防、生產運行等各類系統有機合成,為人力資源優化工作的推進起到了關鍵作用。增加的視頻監控系統減輕了職工惡劣天氣時的巡檢工作強度。污水泵、卸油泵增加變頻自控,直接縮減了2個崗位的人員,實現無人值守。分水器局部實現出液自控,減少了原分水工的勞動強度和難度,分隊計量系統使用,大幅度減少分水工報表工作量,為分水崗位合并提供了技術保證。加熱爐大小火自動切換和停機保護功能,直接降低了加熱爐操作難度,方便其他人員兼任加熱爐工。

實踐運行證明,信息化建設方式正確,細節還需要完善。通過整合生產管理平臺,實現集輸站庫的數據采集、遠程控制和視頻監控,實現了集輸生產數據的采集、傳輸、存儲、分析、共享,提升了自動化監控水平,和信息化水平,使自動化與信息化有機融合在一起,為生產管理提供有效的決策依據,達到精細化化管理的目的.

猜你喜歡
自動控制網絡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簡易熱水器自動控制設計
幼兒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基于DCS自動控制循環水液面的改造
基于網絡的中學閱讀指導
新形勢下地市報如何運用新媒體走好群眾路線
編組站停車器自動控制開通方案
唐鋼熱軋1810線工藝潤滑改造自動控制的實現
信息化是醫改的重要支撐
信息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