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胸腔鏡輔助下小切口手術與開胸手術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比較

2016-05-14 05:02周華
醫學信息 2016年5期
關鍵詞:開胸手術非小細胞肺癌胸腔鏡

周華

摘要:目的 比較胸腔鏡輔助下小切口手術與開胸手術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療效。方法 78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根據術式分為兩組,對照組(n=38例)采用傳統開胸手術治療,觀察組(n=40例)采用胸腔鏡輔助下小切口手術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置管時間、術后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及疼痛、生活質量評分。結果 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置管時間及術后住院時間較對照組明顯減少或縮短(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胸腔鏡輔助下小切口手術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創傷小,出血量少,可明顯縮短住院時間、減輕疼痛和改善生活質量。

關鍵詞:胸腔鏡;小切口手術;開胸手術;非小細胞肺癌

近些年非小細胞肺癌的發病率呈逐漸升高的趨勢,而臨床治療主要選擇傳統開胸手術、電視胸腔鏡輔助下肺癌切除術等措施予以治療。由于開胸手術對患者身體損傷嚴重,且術后病情恢復速度慢,尤其針對年齡較大的患者具有較高的風險性,而胸腔鏡輔助下小切口手術具有創傷較輕、術中出血量較少及術后病情恢復較快等多種優點[1]。因此本研究擬比較胸腔鏡輔助下小切口手術與開胸手術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78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均為本院普胸外科2010年2月~2013年6月住院行手術治療的患者,根據手術治療方式分為兩組,對照組(n=38例):男22例,女16例,平均年齡為(55.7±7.8)歲,臨床分期為Ⅰb期10例,Ⅱa期12例,Ⅱb期8例,Ⅲa期8例,中央型5例,周圍型33例;觀察組(n=40例):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齡為(56.1±8.2)歲,臨床分期為Ⅰb期9例,Ⅱa期14例,Ⅱb期10例,Ⅲa期7例,中央型6例,周圍型34例。兩組患者在各方面比較無顯著差異性(P>0.05)。

1.2方法 觀察組:患者采用胸腔鏡輔助下小切口手術治療,予以靜脈復合麻醉和單肺通氣麻醉處理,選擇患側腋中線第6或7肋間行手術切口,切口長度約為1.5 cm,胸腔鏡置于胸腔內,同時在腋中線第4或5肋間再行一個手術切口作為操作切口,長度約為6~8 cm。在電視胸腔鏡引導作用下切除腫瘤組織,并仔細清除肺門及縱隔等部位的淋巴結,術后常規留置引流管;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開胸手術治療,予以靜脈復合麻醉處理后,選擇患側腋前線至第4胸椎棘突水平處,肩胛骨內側緣和棘突連線中點的位置作一手術切口,切口長度約為20~30 cm,同時還需切斷前鋸肌、背闊肌等,如需必要還應切除部分肋骨,切除腫瘤組織后仔細清除肺門及縱隔等部位的淋巴結,術后常規留置引流管。

1.4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置管時間、術后住院時間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1.5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據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包予以處理,計量和計數數據分別采用χ2和t檢驗進行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術中、術后相關指標比較 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置管時間及術后住院時間較對照組明顯減少或縮短(P<0.05),而兩組淋巴結清掃數目比較無顯著差異性(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術后出現2例肺部感染,1例乳糜胸,對照組術后出現4例肺部感染,2例乳糜胸,1例心律失常和2例肺不張,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7.5%)明顯低于對照組(23.7%)(P<0.05)。

3 討論

傳統開胸手術多選擇胸部后外側行手術切口,具有損傷程度嚴重、術中出血量多、手術切口及肋間神經疼痛劇烈等多種缺點,且患者術后上肢生理活動受到明顯限制,嚴重者甚至出現“冰凍肩”等并發癥[2]。由于此操作方式可對機體造成嚴重損傷,故肺生理功能差的老年患者均無法耐受手術而措施治療最佳時機。近些年完全電視胸腔鏡(C-VATS)肺葉切除術逐漸應用于臨床,但仍存在較多缺點[3]。

電視胸腔鏡輔助下小切口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不但可明顯減輕手術所致的創傷程度,還可有效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且手術適應證明顯擴大,Ⅱ,Ⅲa期肺癌腫瘤均可實施電視胸腔鏡輔助下小切口治療。由于手術操作者的手不需進入胸腔,故不會擠壓肺組織,腫瘤細胞經淋巴管、靜脈等途徑遠處播散的幾率大大下降。此外手術創傷程度較輕,某些激素及細胞因子的合成和釋放也會明顯減少,患者免疫防御系統功能恢復速度相對較快。因為胸腔鏡輔助下小切口的長度較傳統開胸術小,僅需離斷肋間肌而不需切斷肋骨,且骨性胸廓被牽開程度小于開胸手術,疼痛不適感明顯緩解,患者可早期恢復自主咳嗽而維持呼吸道處于通暢狀態,術后肺部感染等并發癥發生率明顯降低,住院治療時間顯著性縮短。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置管時間及術后住院時間較對照組明顯減少或縮短,與上述研究一致。

參考文獻:

[1]張宏飛.電視胸腔鏡輔助小切口行肺癌手術20例臨床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11,16(12):1962-1963.

[2]鄧波榮,嚴四軍.胸腔鏡小切口肺葉切除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療效研究[J].重慶醫學,2013,42(18):2155-2156.

[3]李學燦,張強,李曉輝.電視胸腔鏡輔助小切口下肺葉切除術治療非小細胞肺癌30例療效分析[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1,25(12):1239-1240. 編輯/羅茗柯

猜你喜歡
開胸手術非小細胞肺癌胸腔鏡
胸腔鏡微創手術與開胸手術治療食管癌的療效觀察
培美曲塞聯合卡鉑治療復發轉移非小細胞肺癌療效評價
中西醫結合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療效觀察
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3DCRT聯合同步化療的臨床療效觀察
比較胸腔鏡與開胸手術治療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治療效果
胸腔鏡胸腺切除術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鏡肺葉切除術中轉開胸的臨床研究
胸腔鏡手術治療縱隔腫瘤18例臨床分析
胸腔鏡下T4交感神經干切斷術治療手汗癥80例報告
胸腔鏡診治胸部刀刺傷的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